双相钢的产生与发展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发展和双相钢的产生内容摘要:

的 SAE1010 钢,其氮含量比普通的SAE1010 钢高 4 倍,经热处理后零件的屈服强度与 SAE980X 相当,但 TMT550钢的冲压性能和回弹则比 SAE980X 好得多,一些较 复杂的零件已用这种双相钢制造。 由于当时美国尚未采用具有计算机控制的连续退火生产线,因此,需要寻求经临界区退火后空冷可得到双相组织的钢的方法。 根据这一设想, Rashid 研究了含有微量元素 (例如钒 )的低碳 锰双相钢, Morrow 及其同事研究了含少量钼的双相钢。 由 Rashid 所开发的仅相钢的原始牌号为 SAE980X,热轧板最小厚度为 2mm。 Rashid 认为,含钒钢较其他微合金钢 (如 Ti、 Nb 等 ),经临界区处理空冷后具有更好的拉伸性能和成形性。 这种钢被定名为 GM980X,随后,美国的詹斯拉古林钢公司生产了一组不同 强度级别的合金钒双相钢,分别定名为 VANQN50、 VANQN80 和 VANQN100。 1978 年, Colaren 和 Tither 研制了新的双相钢。 这种双相钢的组织可以通过控制终轧温度和盘卷前的冷却速度而获得,不需要临界区退火处理,因热定名为 ARDP,即 轧制双相钢。 这类双相钢的典型化学成分为 :%C%%%%Mo。 其工艺过程是 :将 25mm 厚度的板坯重新加热到 1538K,保温 1h 后,控轧到 厚,从终轧温度 (1123K)以 28K/s 的冷却 速度冷到盘卷温度 (873K)盘卷窗 ,在盘卷前大约有 80%(体积分数 )的铁素体形成,然后在盘卷冷却中,使未转变的残余奥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 目前,美国已有两个汽车公司 (通常汽车公司 GM、福特汽车公司 Ford),一些钢公司 (国家钢公司、伯利恒钢公司、詹斯拉古林公司、美国钢公司 ),克里马克斯钼公司和几个大学 (匹兹堡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MIT、加利福尼亚大学、科罗拉多矿业研究院等 )从事双相钢的基础理论 (物理和力学冶金 )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日本对双相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大量工作。 其生产和应力方面在时间 居领先地位。 最初日本双相钢的生产多采用临界区退火生产。 在 1978 年前后,一些钢公司建成并投产了由计算机控制的水淬连续退火生产线,所采用钢种多为普通低碳钢或低锰钢,经严格控制退火工艺和水淬处理后进行回火,以改善延性并使组织稳定。 随后在日本也展开了热轧双相钢的研究。 但日本的 轧制后迅速冷却 (如水冷 )到 Ms 点以下进行盘卷。 这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