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安保系统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式相比 关键指标对比详解: 高清图像质量 传统模拟摄像机受 CVBS 传输系统的限制,水平 TVL线理论最高仅有 625 线,PAL 制下 50 场扫描,而网络摄像机的数字图像处理芯片与编码压缩芯片之间直接传输数字信号,不再经过 D/A、 A/D 转换,消除了数模、模数转换带来的图像质量受损,消除了 CVBS系统对图像分辨率、帧率的限制,可轻松实现 1280*71280*960、 1600*1200 等多种高清画质。 图像传输无损耗 模拟摄像机的图像信号经同轴线缆传输送入视频编码器时,图像质量已有明显损失,传输距离越远损失越大。 如下面两幅测试图所示: 在 0 距离时测试模拟摄像机输出的信号特性,可知在主要包含图像信息的2M~6M 频带范围内图像质量优异;经过 1KM同轴电缆传输以后,频率越高的部分损失越严重,表现为图像细节丢失。 如图 与图。 10 图 零距离测试信号特性 图 1KM 距离测试信号特性 采用网络摄像机即相当于 在 0 距离时对模拟图像进行编码,采用模拟摄像机 +视频编码器相当于在 1KM距离时对模拟图像进行编码,可知网络摄像机输出的图像质量将优于视频编码器输出的图像质量。 网络布点、接入灵活 相对于模拟摄像机加视频服务器,只要有网络接入的位置都能安装网络摄像机,部署更便捷。 无需考虑视频编码器的存放位置、工作环境等因素,应用更灵活。 数字视频存储单元 本系统采用 IPSAN 集中存储方式,对前端网络摄像机采集的数字图像进行统一保存。 采用 24 小时连续录像、定时录像;保存天数也可每路各选。 存储部分主要是对网络存储设备进行选型, 并优化网络存储结构以保证网络存储的可靠性。 本项目设计的存储系统需满足 78 个监控点位按 D1 以上分辨率( 码率)保存 15 天的要求。 1. 简述 全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服务子系统主要为实现各监控点在监控中心进行集中网络存储进行管理而设计的,并且视频存储服务系统能够向总控中心、区域分控中心、分控客户端等用户提供历史视频检索回放等服务。 视频存储服务子系统支持 NAS、 IP SAN、磁盘阵列等方式的海量视频存储功能,支持快速定位检索功能,支持对视频存储数据的查询、管理、备份功能。 2. 设计思路 在设计全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部分时,我们依据以下设计思路: ( 1) 监控系统的存储压力全部集中到监控专网,需解决大规模持续并发视 11 频数据写操作的存储难题。 要考虑网络故障以后,录像数据的缓存以及网络恢复以后的补录技术。 ( 2) 关键录像需冗余存储,提高关键录像可靠性。 对关键录像的定义是移动侦测触发的录像、报警信号触发的录像、电视墙显示过的图像。 ( 3) 系统平台能集中管理所有存储资源并统一调度,统一部署存储策略。 与存储资源分布的物理位置无关,只要 IP网可达,便可实现对存储资源随时随地检索和 回放。 ( 4) 保障存储数据的安全性,对访问权限进行集中管理与分配。 存储的数据无法被更改,利用水印技术检测视频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被篡改。 ( 5) 存储可无缝扩容。 3. 存储架构 本方案采用中心集中存储的存储架构。 集中存储体现在总中心安装网络设备,保存全网关键录像的监控视频录像。 如下图 所示。 图 存储架构图 总中心选用 IPSAN 作为存储设备,通过存储服务器能提供丰富的存储策略。 存储管理服务器可集中管理总中心和区域的存储设备,监控它们的工作状态,对存储设备产生的报警进行提示,比如:录 像失败、磁盘坏等。 管理和分配录像任务,部署录像计划以及设定录像参数等。 所有存储设备全部采用千兆以太网线接入监控专网,单台 NAS、 IPSAN 接入IP前端数量较多,因此采用双千兆冗余链路接入,以提升可靠性。 4. 存储功能 视频存储功能 12 视频存储服务系统支持存储服务器、磁盘阵列、 NAS、 SAN 等多种存储设备[8]。 视频存储服务系统支持手动录像、计划录像、报警录像,对这三种方式触发的录像方式如下: 手动录像:当用户在客户端上选择手动录像后,将要录像的摄像机信息存储到数据库对应的表中,并通知视频存储服务系 统执行该条记录。 计划录像:用户可以在客户端软件上制定录像方案,并对录像方案进行保存,当选择执行某个录像方案时,就会通知视频存储服务系统按照该方案进行计划录像。 报警录像:当发生视频报警时,视频存储服务系统会收到触发视频报警录像的信息,视频存储服务系统便根据包含的摄像机信息进行录像存储。 网络摄像机支持双码流,其中一路码流用于视频存储。 当有视频存储需要时,视频存储服务系统会主动连接网络摄像机,对视频流进行存储。 并可根据需要扩展支持 OggVorbis 等音频编解码标准实现音频同步存储。 视频存储服务系统支持节假 日设定、录像文件最大长度设定、存储容量设置和状态显示等功能。 视频存储管理功能 支持对存储的视频数据进行管理和设置。 可设置当磁盘空间不足时处理方式(提前预警、覆盖)。 录像状态(计划、手动、报警、运动检测)显示。 可检测存储设备的工作状态,对异常情况报警。 视频资料检索功能 视频存储服务系统支持客户端的历史视频检索功能。 系统支持客户端按日期、时间、类型、服务器、通道检索客户端本地或远程服务器端的录像文件,系统以文件信息列表形式将检索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视频资料回放功能 视频存储服务系统支持同时回放多个服务 器或本地的多个存储通道的同一时间的录像文件,最多可达 16 画面同时同步回放,支持 1/4/6/9/16 画面显示。 回放时能够支持暂停、播放、停止、快放、慢放、单帧步进、循环播放、精确定位到某帧、备份、调节音量、调节亮度/色度/对比度/色调等操作。 13 视频存储服务器还能够支持录像剪辑,录像文件下载等功能。 5. 存储容量计算 D1 分辨率存储容量计算公式: 78 路 D1 图像 15天存储容量Σ (GB)=码流大小( Mbps)247。 8 3600 秒 24 小时 30天247。 1024 78路 78 路 D1 图像存储 15 天计算结果如下: 247。 8 3600秒 24 小时 15天247。 1024 78路≈ 18510GB≈ 78 个 D1 通道,格式化后的总容量= 247。 (格式化损失容量比例)≈。 78 路 D1 图像存储 15 天需要总容量为。 视频综合平台设计 视频综合平台优势分析 表 视频综合平台优势分析 项目 视频综合平台 高清监控应用 同时支持 IP 高清和支持数字高清 接入容量 支持大容量高清、标清视频接入 图像延时 图像延时小,能满足实战应用 矩阵级联的视频衰减 数字化级联,衰减 无 系统扩展性 好 系统集成度 高 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 电信级设备,高可靠性、高稳定性 业务板热插拔 支持 关键部件冗余 支持 系统部署时间 短 管理维护难度 简单 1. 全面的高清监控应用 由于受到成本的限制,高清在视频监控行业一直未得到有效地应用。 而现在芯片技术及压缩算法的发展,高清的视频监控产品逐渐兴起,并立刻受到了视频监控重要应用领域的重视,如公安、交通、司法等。 视频综合平台集成了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应用中高清编码、高清数字矩阵、高 14 清图像输出、高清图像多级级联控制等功能,实现 了高清视频监控从采集、传输、编码、切换控制到显示的全面应用。 高清视频监控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 1) 图像清晰度更高、细节更加清楚 传统的标清分辨率的图像对于多数的监控场景,基本上无法对细节进行分辨。 而当发生案件时,从录像资料中很难对监控现场涉案的人员、物品准确认定,不具备很好的对侦破工作的指导性和法律质证能力。 在一些重要的监控场所,应采用高清摄像机获取高清晰度的监控画面,更能清楚地呈现监控原貌。 2) 监控目标覆盖范围更广、提高监控效能 在传统的标清监控技术构架下,为了保证监控的覆盖率,尽可能的减少监控死角,需要安装部署相当规模数量的监控摄像机,监控系统规模不断扩大,从几百路向成千上万路甚至数十万路的规模发展。 如此规模庞大的监控资源,在同一时间里却只有极少部分能够得到实时的监控,而绝大多数监控图像被无差别的记录保存下来,从而形成了海量级的视频录像数据资料。 而这些规模庞大的录像资料中也仅有极少部分因可能与某些已知的事件相关联而被备份以外,其他的录像信息则不断的被新的录像数据所覆盖。 这就是典型的传统监控系统大规模、。某医院安保系统毕业设计
相关推荐
图 网络购物中心功能结构图 功能模块设计 层次模块结构是将系统划分为若干子系统 , 子系统下再划分为若干的模块。 而模块是指具备有输入输出、逻辑功能、运行程序和内部数据四种属性的一组程序。 在结构化系统设计中 , 模块一般都是按功能划分的 , 通常称为功能模块。 合理的 功能模块的划分能够 极 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劳动 、 提高开发工作的效率 并 增大系统的可维护性。 以前面的系统分析为基础
aniels, Roger. Asian America: Chinese and Japa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850. Seattle: U of Washington P, 1988. [北外图书馆 ] Davis, Robert Murray. “ Frank Chin: An Interview with Robert Murray
何问题,都必须报告指挥,不得擅自处理。 所选用机械及工器具都必须经检验合瘛; 底橐 龊萌蠡 ぷ鳎 硌锘 贫 阅苡 α己谩 ? 各导向开口的受力都需进行分析,开口生根的钢丝绳 受力一定要均匀。 所有牵引钢丝绳都不得与设备接触,遇有障碍的地方一定要用导向开口,改变钢丝绳方向,避免与设备磨擦。 汽包在倾斜吊装时,必须控制在 40176。 范围以内。 起重小车与汽包吊梁之间的连接一定要牢固。 焊缝要饱满
83。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 17 湖南工 学院课程 设计(论文) 第 1 章 绪论 PLC 的 发展 及现状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保护动作的控制,及大量离散量的数据采集。 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气动或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的。 1968 年美国 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气控制装置的要求,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