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强制性条文汇编内容摘要:

度不应小于 3mm,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 4mm,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应小于 6mm;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 ,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应小于。 ( 4. 3. 4 (增加条文 )卷材防水层必须具有足够的厚度,才能保证防水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按照两层做法防水质量较优的经验,建议卷材尽可能不单层使用。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双层使用时,宜采用两层 3mm 厚或一层 4mm 与一层 3mm 厚或两层 4mm 厚的方案,不宜采用较薄的 2mm 厚卷材与 4mm厚卷材复合,因 2mm 厚卷材在热熔法施工时卷材易被烧穿,影响防水层质量。 ) 5. 1. 3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 300mm。 ( 5. 1. 3 (增加条文 )因变形缝处是防水薄弱环节,特别是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时,止水带将此处的混凝土分为二部分,由此会对缝处的混凝土抵抗地下水渗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条文作了变形缝处混凝土局部加厚的规定。 ) 5. 1. 4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 30mm。 当计算沉降差值大于 30mm 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 ( 5. 1. 4 (增加条文 )沉降缝和伸缩缝统称变形缝,由于两者防水做法有很多相同之处,故一般不细加区分。 但实际上两者是有一定区别的,沉降缝主要用于在上部建筑变化明显的部位及地基差异较大的部位,而伸缩缝是为了解决因干缩变 形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变形时避免产生裂缝而设置的,因此修编时针对这点对两种缝作了相应的规定。 沉降缝渗漏水目前工程上比较多,除了选材、施工等诸多因素外,沉降量过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因目前所用的最好材料,如带钢边的止水带虽大大增加了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但如沉降量过大,也会造成钢边止水带与混凝土脱开,使工程渗漏。 根据现有材料适应变形能力的情况,本条规定了沉降缝最大允许沉降差值。 ) 9. 0. 5 明挖法地下工程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水位应降至工程底部最低高程 500mm 以下。 降水作业应持续至回填完毕; 2 工程 底板范围内的集水井,在施工排水结束后应用微膨胀混凝土填筑密实; 3 工程顶板、侧墙留设大型孔洞,如出人口通道、电梯井口、天棚口等,应采取临时封闭、遮盖措施。 ( 9. 0. 5 (原规范 9. 0. 5,修改条文 )根据各地工程实践,地下水位应降到工程底部最低标高 500mm 以下较为合理。 如控制距离较小,往往会造成基础施工困难,而影响地下工程防水质量。 由于一般工程的抗浮力均考虑工程上部覆土的重量,如在防水工程完工而尚未回填时就停止抽水,则有可能由于水位上升而造成工程上浮,导致工程防水层破坏,因此规范规定降水作业直 至回填作业完毕为止。 )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规程》 DB11/T367— 2020 防水材料要求 1 地下室所有的防水材料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和技术性能检测报告。 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2 防水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应按规定进行现场见证抽样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 地下室防水工程不应使用改性沥青复合胎的防水卷材。 4 进场后防水材料复验项目如下: (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①可溶物含量、②拉力、③最大拉力时延伸率、④低温柔性、⑤不透水性。 ( 2)高分子防水卷 材 ①断裂拉伸强度、②扯断伸长率、③低温弯折性、④不透水性。 ( 3)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 ①拉力、②断裂延伸率、③柔性、④剪切性能、⑤剥离性能、⑥不透水性。 ( 4)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 ①断裂拉伸强度、②扯断伸长率、③低温弯折性、④撕裂强度、⑤不透水性。 ( 5)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①凝结时间、②抗折强度、③抗压强度、④湿基面粘结强度、⑤抗渗压力。 ( 6)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①固体含量、②拉伸强度、③断裂延伸率、④低温弯折性、⑤不透水性。 ( 7)界面渗透型防水材料 ①抗压强度比、②渗透深度、③ 48h 吸水 量比、④抗透水压力比。 ( 8)浓缩乳液防水涂料( RMO) ①拉伸强度、②断裂伸长率、③潮湿基面粘结强度、④不透水性。 ( 9)高分子橡胶防水卷材配套胶粘剂 ①剥离强度、②浸水 168h后的保持率。 主控项目 1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换算后的用量和实测塌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等级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 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渗漏。 《厨房、厕浴间防水施工技术规程》 DBJ011052020 1 厨房、厕浴间防水设计必须遵循“防排结合、合理选材、技术先进、保证质量、符合环保要求”的原则。 2 根据使用要求,设计不同类型的厨房、厕浴间防水层,其等级和构造应符合表 的要求。 表 厨房、厕浴间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Ⅰ 级等 级建筑工程项 目Ⅱ 级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宜选用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Ⅰ 型)、渗透型防水材料(含复合防水)、聚乙烯丙纶卷材与聚合物水泥粘结料复合防水等防水层选材防水层构造设防要求宜选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Ⅱ 型)等材料柔性防水层或采用 刚柔复合防水层单层柔性(或刚性)防水层、或局部刚柔复合防水处理一道或二道设防 一道设防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刚柔防水材料复合防水水泥基渗透结晶型 防水 材料界面渗透防水液与 柔性 防水材料 聚乙 烯丙纶卷材与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 防 水 层 厚 度( mm )一道 ≥ 1. 5 ,二道 ≥ 2. 0一道 ≥ 1. 8 ,二道 ≥ 2. 2一道 ≥ 1. 5( 0. 5+ 1. 0 ),二道 ≥ 2. 0一道 ≥ 0. 8 ,二道≥1 . 2≥ 1. 6≥ 0. 8 防水液0 .3 k g / m 2二道涂料(R m o )≥0 . 8 防水液0 .3 k g / m 2≥ 1. 8一道≥1 .9 (卷材0 . 6 ,粘结料1 . 3 ),二道≥3 . 6 (卷材0 . 5, 粘结料1 . 3 ) 2注: Ⅰ 级防水层选材可用于 Ⅱ 级,但 Ⅱ 级防水层选材不得用于 Ⅰ 级。 设计选材 1 厨房、厕浴间防水材料,可结合使用功能选用本规程提出的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界面渗透型防水材料与涂料复合、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聚合物水泥粘结料复合等多种选择,并对应其施工做法。 选用此外的防 水材料时,其材料性能指标必须符合相关材料标准施工质量,应达到验收要求。 2 使用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时,防水层厚度不应小于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膜厚度不应小于 或用料控制不应小于。 界面渗透型防水液与柔性防水涂料复合施工时,厚度不应小于 ;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聚合物水泥粘结料复合施工时,其厚度不应小于。 各类防水层厚度选用见表。 采用防水材料复合时要求如下: ( 1)刚性防水材料与柔性涂料复合使用时,刚性材料宜放在下部。 ( 2)两种 柔性材料复合使用时,应具有相容性。 ( 3)厨房、厕浴间防水层现场使用的增强附加层胎体材料可选用无纺布或低碱玻纤布,其质量应符合有关材料标准要求。 ( 4)基层处理剂与卷材、涂料、粘结料均应分别配套且材性相容。 排水坡度(含找坡层) 1 地面向地漏处排水坡度应为 2%。 2 地漏处排水坡度,从地漏边缘向外 50mm 内排水坡度为 5%。 3 大面积公共厕浴间地面应分区,每一个分区设一个地漏。 区域内排水坡度为 2%,坡度直线长度不大于 3m。 公共厕浴间的门厅地面可以不设坡度。 质量验收 施工过程 中应做好工序之间交接验收。 厨、厕间防水层完工后,应做 24h 蓄水试验,蓄水高度在最高处为 20~ 30mm,确认无渗漏时再做保护层或饰面层。 设备与饰面层施工完毕还应在其上继续做第二次 24h 蓄水试验,达到最终无渗漏和排水畅通为合格,方可进行正式验收。 《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规程》 DBJ01932020 屋面防水工程应根据建筑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及防水层使用年限,按不同等级进行设防。 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项目 屋面防水等级 Ⅰ Ⅱ Ⅲ Ⅳ 建筑物类别 特别重要或对防水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重要的建筑和高度建筑 一般的建筑 非永久性的建筑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25年 15 年 10年 5 年 设防要求 三道或三道以上防水设防 二道防水设防 一道防水设防 一道防水设防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 ;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应小于。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施工时厚度不应小于 3mm;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 4mm;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应小于 6mm。 每道卷材防水层厚度选用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卷材厚度选用表( mm) 屋面防水等级 设防道数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 Ⅰ级 三道或三道以上防水设防 不应小于 不应小于 不应小于 Ⅱ级 二道防水设防 不应小于 不应小于 不应小于 Ⅲ级 一道防水设防 不应小于 不应小于 不应小于 Ⅳ级 一道防水设防 — — — 屋面选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时应采用Ⅰ型料,涂膜厚度选用,复合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单独使用时涂膜厚度 不应小于 2mm,坡屋面不应小于 2mm。 涂膜厚度选用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厚度( mm) 屋面等级 设防道数 平屋面 坡屋面 Ⅰ级 三道或三道以上 不应小于 不应小于 Ⅱ级 二道以上 不应小于 Ⅲ级 一道以上 不应小于 Ⅳ级 一道以上 不应小于 屋面选用沥青瓦时,其厚度不应小于。 基层处理剂及胶粘剂应与卷材相容,应选择同一生产厂家配套的产品。 屋面排水坡度,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 3%,采用材料找坡不应小于 2%;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 1%,沟底落差不得超过 200mm。 当室内产生水蒸汽或室内常年空气湿度大于 75%时,保温屋面应设置隔汽层。 隔汽层应选用气密性、水密性好的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沿墙面向上铺设,并与屋面防水层相连,形成全封闭的整体。 找平层的厚度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的要求。 找平层应分格留缝,并嵌填密封材料。 纵横缝的间距不大于 6m,缝宽 20mm。 表 找平层的厚度和技术要求 类别 基层种类 厚度( mm) 技术要求 水泥砂浆找平 层 整体现浇混凝土 15~ 20 1: ~ 1: 3(水泥:砂)体积比,宜掺抗裂纤维 整体或板状材料保温层 20~ 25 装配式混凝土板 20~ 30 细石混凝土找平层 板状材料保温层 30~ 35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 C20 混凝土一次抹面 整体现浇混凝土 — 原浆表面抹平、压光 材料准备 、保温材料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卷材应有生产许可证)和技术性能检测报告。 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能应符合相关国家保准或行业保准。 场抽样复验,并在国家指定的法定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提出试验报告。 复验合格方能使用。 严禁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的防水材料。 ( 1)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断裂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低温弯折性、不透水性。 ( 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可溶物含量、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耐热度、低温柔度、不透水性。 ( 3)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 拉力、断裂延伸率、耐热度、柔度、不透水性、剥离或剪切性能。 ( 4)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固体含量、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柔性、不透水性。 ( 5)沥青瓦 耐热度、柔度。 ( 6)合 成高分子胶粘剂 粘结剥离强度及浸水 168h 后保持率。 ( 7)改性沥青胶粘剂 粘结剥离强度。 ( 8)双面胶带 粘结剥离强度及浸水 168h 后保持率。 ( 9)胎体增强材料 拉力、延伸率。 对基层的要求 基层即为找平层。 找平层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防水层施工。 找平层应符合下列要求。 、平整,排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找平层不得有酥松、起砂、麻面、起皮现象。 平整度偏差不大于 5mm。 (如女儿墙、变形缝、天沟、檐口、伸出屋面管道、水落口等)找平层均应抹成圆 弧,圆弧半径应符合表 的要求。 内部排水水落口周围,应做成略底的凹坑。 表 找平层转角处圆弧半径 防水材料种类 圆弧半径( mm)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20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50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20 、干净。 干燥程度的简易检验方法是:将 1m178。 的卷材平坦地干铺在找平层上,静置 3~ 4h,然后掀起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视为合格。 ,并嵌填密封材料,上面覆盖 100mm 宽防水卷材,单边粘结固定。 注意安全施工。 进行屋面防水施 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