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西师大版内容摘要:
说海子回家了,再也不走了。 ⑤汇报、交流。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海子这样的优秀事迹。 说给大家听听。 积累与运用五 教学目标 1.了解省略号 的多种作用。 2.积累有特色的对联,感受其中的趣味。 3.学习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4.能互助、合作开展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5.能采用书信的正确格式和得体的表达方式,并能在书信中抒发真情实感。 6.自主阅读短文,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搜集有趣味的对联。 教材简析 本次“积累与运用”共有六个方面的训练内容。 一是“温故知新”,通过对三句话的朗读,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省略号的不同作用。 二是“语海拾贝”,给出了两组趣味对联让学 生朗读,从而丰富学生的积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趣味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互动平台”,通过同学互相对话的方式,学习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四是“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小组合作参加公益活动,旨在训练学生互助、合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五是“习作百花园”,旨在训练学生写书信的能力。 六是“自主阅读园地”,旨在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开阔学生视野,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 本次“积累与运用”的教学重点是学会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建议本课教学 3~ 4 课时。 解读 与提示 *“温故知新”:选有三句带省略号的话,第一句省略了大自然的其他颜色。 第二句的两个省略 小学课堂网投稿信箱 号表示快牺牲的海子说话断断续续;第三句的省略号表示说话迟疑,海子爹知道海子想回家,可家庭却负担不起这笔费用,这令海子爹左右为难,想让海子少回家,却又怕伤孩子的心,因此,说话迟疑。 教学时,可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每句话中省略号的作用。 *“语海拾贝”:安排了两组趣味对联。 第一组对联,上、下联正读、倒读完全相同,首字、尾字也相同。 第二组对联,多使用叠词,趣味无穷。 教学时,可让学生反复品读,体会其中的趣味性,然后让学 生找出其他这样的对联进行交流。 *“互动平台”:主要通过同学互相对话的方式,学习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时,先让学生读一读对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以体会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体会本单元课文中其他的文章。 *“综合性学习”:训练学生互助、合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读要求,找出这项内容的操作步骤,然后按步骤,让学生互助、合作来开展本次公益活动。 *“习作百花园”:本次习作要求学生写一封书信,写作的范围、材料广泛,想写给谁 就写给谁,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书信的格式,然后审题,弄清本次习作的要求,然后指导学生习作。 不要限制学生思维,而应尽量拓展学生思路,让其自由习作。 *“自主阅读园地”:安排了一首描写学生生活的小诗。 阅读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阅读,自主理解。 教师贵在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之间展开对话与交流。 可安排自由练读、小组互读、交流、评议等等环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交流,在读中提高。 一、温故知新 1.读三句话,体会当中省略号的作用。 2.同桌交流。 3.小组讨论:你知道省略号还有哪些作用吗。 请举出例子。 4.全班交流。 5.教师总结。 二、语海拾贝 1.读两组对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与同桌一起探讨如何断句。 3.采用自读、对读等方式充分朗读对联。 4.全班交流搜集到的其他趣味对联。 三、互动平台 1.读对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概括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3.交流在《韦德的心愿》中应抓哪部分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4.以其他课文为例,谈对此方法的理解。 四、综合性学习 1.读题,思考本次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有哪些。 2.审题。 3.小组设计活动方案。 4.开展活动。 5.班上针对活动进行总结、交流。 小学课堂网投稿信箱 6.评议最佳活动小组。 五、习作百花园 1.复习导入。 以前,我们早就学习了书信这种应用文,有谁能说说书信的格式是怎样的呢。 写书信时,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2.阅读要求,审题。 3.拓展思路。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5.选择几篇优秀习作讲评,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6.誊写。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由读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 2.小组交流,从诗歌中感悟到些什么。 3.同桌练读,体会诗中情感。 4.表演朗读。 第六单元 21《匆匆》预习解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教学准备 1.课前查找有关朱自清生平事迹的介绍。 2.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故事。 教材简析 《匆匆》写于 1922 年 3 月,当时正值“五 ?四运动”落潮之际。 面对令人失望的现实,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苦闷,又为看不到前途而彷徨。 但作者虽苦闷但不颓唐,虽彷徨但不消沉。 本文抓住人们日常习见而又易于忽略的物象,寄情述怀,感叹韶华易逝,人生短促,告诉人们需珍惜时间,爱惜生命,有所作为。 本文运用排比、对比、拟人、比喻、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展示出作者的内心世界。 文章开头,作者以“燕子来去”“杨柳青枯”“桃花开谢”三个排比句来描写春景,用自然界的事物与时间作对比,点出题眼“日子一 去不复返”。 然后,在第 3 段,作者把自己过去生命时间的流喻作一滴水,把大自然“时间的流”比作大海,以渺小和浩瀚两相对比,抒发了伤时而又惜时的感喟。 再以拟人化手法叙述时光来去匆匆,说“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日子从“水盆”“饭碗”“双眼”“手边”“跨过”“飞去”,饶有情味地刻画了日子来去匆匆的样子,深化题旨。 最后在第 4 段,作者全用反问句来追寻自己过去生命“像游丝样的痕迹”,显示了对生命价值的严肃思考和对生活执著的 小学课堂网投稿信箱 追求,并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作结,与开头呼应,表现了难以平静的心情,引人深思,启示人们要珍惜时间,有所作为。 本文以“匆匆”为题,抒写时间易失难得,蕴理于情,意蕴深厚。 全文篇幅短小,结构单纯,“燕子”“杨柳”“轻烟”“微风”“薄雾”“初阳”等事物飘忽灵动,给人营造出一种清隽淡远的意境。 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在读中积累语言。 建议本课教学 1~ 2 课时。 解读与提示 * 文章起首,作者描绘了一幅“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的动物迁徙、植物荣枯的画面,和时间作对比,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是暗示时光流逝,一去不回。 由此牵发作者的想象,想起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就这样无影无踪消逝,“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 接着,作者用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具体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来去匆匆:从“吃饭”“洗衣”“凝视”“上床”,乃至“叹息”的瞬间,日子就此“逃去如飞”,如“轻烟”,似“薄雾”那样消逝。 为此,作者深感既然“来到这世界”,就不能“白白走这一遭”,层次井然地揭示了 题旨。 *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释题“匆匆”入手,让学生根据题目提问:什么匆匆。 怎样匆匆。 带着问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学生很容易在课文第 3 段找到相关的语句。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 第 3 段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具体形象地刻画出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在不经意间,已经从“水盆”“饭碗”“双眼”“手边”“床上”“叹息”中“跨过”“飞去”“闪过”。 教学时要抓住这些重点语句和词语的理解,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仿照课文的写法,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现象与事物 中感受时间的来去匆匆。 * 第 4 段用一连串的问句,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 教学时,可结合介绍朱自清的生平事迹和当时社会背景。 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此时作者想到了什么。 文中的“做些什么”“剩些什么”“留着些什么”是什么意思。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些什么。 最后,抓住课文首尾问句“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想想课文开头提出的问题,作者在文中回答了吗。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最后以此问题结尾,有什么作用。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从不 同角度想想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身边的人的日子又是怎样过的,你了解的名人的日子又是怎样过的„„另外,还可以结合介绍朱自清的生平事迹,或者让学生交流搜集的珍惜时间的名言、典故等。 * 课后第 2 题第一句用拟人化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时间来去匆匆;第二句告诉我们日子稍纵即逝,要珍惜时间,不能枉度此生。 教学时,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悟,要让学生多读,从朗读中体会,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 重点生字 碗: wǎn 小学课堂网投稿信箱 盛( ch唍 g )饮食的器皿,上面口大而圆:饭碗。 茶碗。 盖碗。 碗橱。 像碗的东西:轴碗儿。 笔画数: 13;部首:石 造句:景德镇生产的瓷碗精致美观。 伶: l237。 ng 〔伶仃〕孤独。 〔伶俐〕聪明;灵活。 〔伶俜〕孤独的样子。 旧时称以演戏为职业的人:优伶。 名伶。 伶官(古代乐官)。 笔画数: 7;部首:亻 造句:这位老人孤苦伶仃,幸亏有邻居照料。 俐: l236。 〔伶俐〕见“伶”。 笔画数: 9;部首:亻 造句:这个孩子真是聪明伶俐。 徘: p225。 i 〔徘徊〕a.来回地走,如“他在那里徘徘了很久” ;b.犹疑不决,如“左右徘徊”。 笔画数: 11;部首:彳; 造句:这个女孩在这里徘徊了好久。 徊: hu225。 i 〔徘( p 俰)徊〕见“徘”。 笔画数: 9;部首:彳; 造句:对事物不要左右徘徊。 裸: luǒ 露出,没有遮盖:裸露。 裸体。 裸裎(脱衣露体)。 赤裸裸。 裸子植物。 笔画数: 13;部首:衤 造句:他丑恶的面目赤裸裸的暴露出来。 涔 :c233。 n 连续下雨,积水成涝。 〔涔涔〕a.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地流下;b.形容天色阴晦;c.形容头脑胀痛。 泪落很多的样子:涔泪。 笔画数: 10;部首:氵; 造句:他的脸汗涔涔。 挪: nu243。 移动:挪动。 挪移。 挪借。 挪用。 揉搓:挪挲。 挪绳破篾(搓绳子,破篾片)。 笔画数: 9;部首:扌; 造句:爷爷慢慢的挪动着脚步,步伐最慢但很稳。 罢:(罷) b224。 停,歇:罢休。 罢工。 罢课。 罢市。 罢论(打消了打算)。 罢笔(停止写作)。 免去,解除:罢免。 罢官。 罢职。 罢黜。 完了,毕:吃罢饭。 罢(罷)同“吧 2”。 罢(罷) p237。 古同“疲”,累。 笔画数: 10;部首: 造句:工人们用罢工来向资本家抗议。 ● 重点词语 伶伶俐俐:聪明,灵活。 徘徊:来回地走,如“他在那里徘徘了很久”。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遮挽:遮挡,挽留。 蒸融:蒸发,融解。 凝然:精神凝聚。 小学课堂网投稿信箱 叹息: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 茫茫然:对事理全无所知。 ● 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 6 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熟练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 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 课文重点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 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 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 学习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读,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自己获取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地理解,感悟 文中所包含的意蕴。 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引起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西师大版
相关推荐
职责 否决 (建议书 ),因其不可行 基建管理手 册轨道交通集团( CPC/ TM/NU/风电 /新誉物流) 基 建 管 理 手 册 文件编号: CPMM 2020版 号: A修订状态: A/ 0页 码: 第 11 页 共 43 页第 11 页 共 43 页目 录章节号标题页码 1项目管理组织架构及各部工作职责 将 (建议书 )搁置,有待具备资金时再行批准 基建管理手册轨道交通集团( CPC/
活动,它贯穿了产品形成、营销、业务运行、内部组织和管理等诸多方面。 在当今银行营销中,服务一般也被认为是金融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 范云峰 ,张长建 .银 行营销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20 二、腾冲县信用社服务营销现状及主要障碍分析 4 它以无形的状态存在于有形产品的营销过程中。 所以,银行对服务营销的重视程度高于产品营销,产品营销蕴含着服务营销
本文主要介绍利用高阻抗万用表 Ω 档检测冷却水温度传感器 (图 1),方法如下: ECU 图 l 冷却水温度传摩器检测图 ① 从冷却水温度传感器上拆下线束插头,用数字 式高阻抗万用表 Ω 档测试传感器 A、 B 间的电阻值。 各种温度下的电阻值如表 1所示。 阻值不在规范值内,且误差较大,应检查导线是否短路或断路;如果导线连接 良好,则证明传感器故障,应更换。 表 1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电阻值
组织协调各镇分别开展示范点选定工作,安排各示范点村居因地制宜做好前期工作方案,组织开展 xx 区中小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术摄影大赛并以参赛优秀作品为原材料,下一步联系广告公司设计制作并开展示范点村居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主题公园建设。 (二)着力渲染“文明 xx”公益宣传。 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在机场东路沿线和各镇主干道立柱广告牌、辖区建筑工地围档
二、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读书情况。 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 2.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可以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其他形式。 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新课标人教版 四 年级 语文上下册教案 14 四、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读了叶圣陶爷爷 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感受。 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应( yīng y236。 ng)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什么话。 我国首都( dōu dū)临淄住满了人。 我最不中( zhōng zh238。 ng)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 分) A、冷笑 为难 招待 安居乐业 B、出息 取笑 笑嘻嘻 鸟如指掌 C、囚犯 解释 实话实说 面不改色 D、负责 大臣 完好无损 不惜代价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