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兵上古天真论01-14讲全繁体内容摘要:

過當時紅遍兩岸三地的四個最重要的廣告人,包括呢孫大偉,包括呢另外幾個人呢,那麼,當時我了一個問題, 作為一個廣告人,你們忽悠人家買了那麼多不需要的東西,你不懺悔嗎。 想不到這四個偉大的廣告人,都是年過三四十歲,都是說廣告界的老兵,他們異口同聲地告訴我, 會。 事實上來說他們覺得他們這輩子做的最錯誤的事情就是製造了太多沒有必要的欲望,純粹是因為客戶需要你做這個事情。 好,我們說回來,《黃帝內經》,剛才我們念到了這個黃帝 的一生啊,“昔在黃帝”到“成而登天”。 下面呢叫“乃問于天師曰”,就說這一天呢這個黃帝呀去問他的老師 —— 天師,“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就說我聽說呢上古時期的人呢,春秋就是一年哈,“春秋皆度百歲”就是說起碼能活個百八十的,“而動作不衰”,什麼叫做 動作不衰。 徐文兵:呵呵,黃帝離我們相當於四千五百年左右,在黃帝那個時候,他又問他的老師說,站在他那個年代在問上古。 這個上古其實就是我們現在說的三黃五帝的開始,伏羲、女媧的那個時代。 梁冬:六、七千年前,還是什麼。 徐文兵:很早,還要早,還要早。 所以那個,按南懷瑾先生解釋說,中國的文化從盤古開天地開始,那是很深遠的。 我們現在都學西方的歷史,必須有實證,要考古拿出實證來證明。 所以他說那個上古就是我們道家理想中的那種生活狀態,最自然純樸的那個狀態,那狀態是什麼呢。 你想想,人能夠在地球上生存靠的是什麼。 人沒有虎豹的爪牙之力,沒有兔子和羊、鹿的奔跑之快„„ 梁冬:沒有蟑螂的繁殖能力。 徐文兵:沒有老鼠的繁殖能力,人靠什麼能生存下來。 憑什麼。 憑什麼你就成了萬物之靈。 在你發明了武器彈藥弓箭之前,你還是個人,你靠什麼生存。 梁冬:這問題問得太深了,您直接說吧。 徐文兵:呵,靠的就是我們講那個生而神靈,它有一種與天地溝通的本領,它有一種對將來災害的預知,這是通神的。 人得天地之全氣,所以是通神通靈,動物草木得天地之偏氣,它是部分通靈。 所以,人為什麼在女系、母系社會女性領導天下的時候,那會兒人是靠體力幹活的,是不是。 需要狩獵、需要耕種,為什麼女人當頭。 就說領導這個氏族和部落的人,她是一個與天地溝通的人,能預測。 比如說,汶川要地震了,這個女巫就說“咱們走吧,離開這兒”。 她有這種能力,而其他的動物沒有這個能力,然後就“嘩”埋進去了。 現在社會進化了反而反了,這個東南亞 海嘯的時候所有的動物都撤了,只有人傻呆呆在海邊上游泳。 梁冬:所以基本上人的進化史是一部退化史。 徐文兵:誒,你說得很精闢,人是在退化變異,所以我們講這種 生而神靈 ,黃帝都生而神靈了,他還懷著無比欽敬羡慕的這種心情問他的老師歧伯 —— 天師。 歧伯,我考證了,他是在就是現在這個巫山西陵峽一帶的一個部落的這麼一個大巫師。 後來呢,黃帝娶了嫘祖,嫘祖知道哪兒人嗎。 梁冬:不知道。 徐文兵:四川人。 梁冬:噢,四川人。 徐文兵:養蠶的那個鼻祖,嫘祖。 一個“女”字旁,一個勞累的“累”,嫘祖。 他們這些部落通婚合併以後呢,他 把人家西陵氏部落的天師請到了中原做了他的老師。 你到巫峽去看看,那兒還有古代的觀星台。 巫山,為什麼叫巫山。 為什麼叫巫峽。 那都是古代大巫聚集的地方。 梁冬:為什麼叫巫山雲雨呀。 徐文兵:巫山就雲了一下,雨了一下唄。 那是曹植寫《洛神賦》,寫他夢與鬼交,夢見一個美女,兩人那個做愛了,然後寫了篇《洛神賦》。 古代就把“雲雨”當成那個男女做愛的代名詞。 梁冬:高行健有一本書,叫做„„就叫叫叫什麼。 叫做巫山。 巫什麼靈。 徐文兵:我知道那個人,沒讀過他的書。 就我們說啊,他問他的天師,你說: 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 不衰。 也就是說,上古的那個年代呢,人活到一百歲了動作還沒有衰退衰減衰弱。 我們先講一下 動 和 作 啊,經常說“動”和“作”, 動 是 動 , 作 是 作 ,不一樣。 動是什麼意思呢。 繁體字的 動 怎麼寫。 梁冬:好像是一個„„,中間有點兒像那個“踵”那個,是吧。 徐文兵:誒,對。 它這邊是個重力的 重 ,那邊是個 發力 的 力 ,這個重呢其實就和我們腳後跟有關係,我們腳後跟叫 踵。 梁冬:對,摩肩接踵。 徐文兵:誒,摩肩接踵啊。 道家叫 踵息 ,腳後跟還會呼吸。 梁冬:像香港腳的人拿腳後跟呼吸,那真是 一件不容易的事。 徐文兵:那他是呼吸的邪氣。 所謂 動 是指腳後跟發力,所謂 作 呢,一單立人一個 乍 ,它指動手,就人的五指乍開,叫 作。 所以, 動手動腳 ,別對女孩子動手動腳。 梁冬:動手動腳的意思是什麼。 徐文兵:就叫 動作 ,動手叫作動腳叫動。 為什麼說 動作不衰。 梁冬:我在想的問題,是怎麼樣對女孩子動腳。 動手咱知道,動腳„„ 徐文兵:動腳就是追嘛,追女孩人不得動腳追呀。 你不會是飛起一腳踹一腳吧。 梁冬:噢 ~。 一個窩心腳。 哈哈„„ 徐文兵:窩心腳。 梁冬:啊,說回來啊。 徐文兵:啊,一般人 ,我們有一句話叫 人老先老腿。 為什麼呢。 就是人氣血不夠了,為了心腦臟腑氣血的需要,他就犧牲他的末梢,就是人的腿腳開始不靈便了,手也不靈巧了。 可是,上古之人活到一百歲,腿腳、手一點兒都沒有衰弱的跡象,就叫 動作不衰。 梁冬:所以,你可以看很多人就是說身體不好的時候呢,比如說糖尿病人,他可能最開始的時候受傷的就是腳。 徐文兵:腿腳。 你看蜥蜴,有危險的時候,先 啪 ,尾巴斷了。 人到氣血不足,需要保全自己的時候,先犧牲自己的肢體。 梁冬:對,所以現代西方人在那種健身房裏很蠢呢,都是鍛煉四肢,不鍛煉內 臟的。 徐文兵:他們在健體,美名其曰 健身。 梁冬:體和身又不一樣。 徐文兵:身和體不一樣,身是身軀軀幹,體是四體不勤,四肢。 所以, 動作不衰 指的是他們的腿腳、手都很靈便,腿腳和手靈便的原因在於他的身軀也是健康的,氣血充足的。 “動作不衰”。 梁冬:對,黃帝呢說在那個時候,就三四千年前,黃帝說上古的時候的人呢動作不衰,而 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 人將失之耶。 徐文兵:他說他那個年代,年半百,五十歲不到, 然後動作皆衰。 腿也走不動路了,邁不開腿了,手也是捏不了精細的東西 ,捏不住了,動作皆衰了,這是因為時代變化造成的呢。 還是人失之耶。 失之耶。 失之是什麼。 失道,還是人違背了自然變化的規律,或者是,人沒有掌握自然變化規律呢。 這是黃帝的問題。 顯然他已經知道,肯定是人違背了規律。 梁冬:所以,咱們小的時候啊,學語文修辭的都講究,提問設問反問嘛,這典型的屬於設問句。 徐文兵:誘供。 梁冬:誘供,啊。 這個„„ 徐文兵:其實是希望老師能詳細的講解,我也意識到了肯定是人做哪兒不對勁了。 梁冬:對,對,所以呢,這個歧伯對曰,就是說他的天師呀叫歧伯人呢就回答說: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 於陰陽,和於術數, 咱慢點兒講哈,說上古時候的人呢其知道者, 知 和 道 啊,他這個„„ 徐文兵:動賓片語。 梁冬:動賓片語。 就是說不是說,知道知道,不是: I know, I know what it is。 徐文兵:嗯, I know the way。 梁冬: I know the way。 Yes,他 know 了什麼 way。 徐文兵:就是這個道。 所謂道呢,我們就簡單把他說成自然變化的規律。 你順著這個規律走,或你想順著規律走的前提是你知道的,自然界變化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可是,我們現在人都是 一拍腦門把自己的那種臆想妄想,按照自己的臆想妄想去做,而這種臆想妄想往往是違背自然界變化規律的。 所以,上古的人, 其知道者 ,那些知道自然天地變化規律的人呢,首先他知道。 第二呢„„ 梁冬:知,道,對不起,聲音太大了哈。 徐文兵:瞭解了這個變化規律,他怎麼去做呢。 道是天道,法呢是人立的法。 梁冬:三點水,一個去。 徐文兵:誒,三點水一個去。 梁冬:為什麼叫三點水一個去呢。 徐文兵:嗯,沒有研究。 嗯,因為從道家傳承來講,我們強調四個字,叫道、法、術、器。 道是天道,法是人定的,你怎麼跟著天道去做,有善法,有惡法, 你違背天道的那個法就是惡法。 然後,術是技術層面上的操作,器是指有形的物質,或者有形的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二層次叫“術”,第三個層次叫“法” 梁冬:法是什麼。 徐文兵:法就是你取的方法。 你比如說,我們開的車本來就是用來走路的,你非要在水上走,你開著很好的車,駕駛技術很好,你走的是國道,二級公路,我開的是高速公路,叫取法。 那誰先到。 那就又不一定了,是吧。 那話說回來了,你又開著奧迪,你駕駛技術很好,你又上著高速公路,你先到嗎。 梁冬:那也不一定,這次我學精了。 徐文兵:最後一個問題,更重要的問 題,最關鍵的,道。 知道有個成語叫 南轅北轍 嗎。 你老人家開的是奧迪,駕駛技術又好,走的又是高速公路,可是你往莫斯科那個方向開了,咱倆誰先到廣州。 我開的奧拓,我技術也爛,我走的是羊腸小徑,可是我的方向是對的。 我們現在人關注的都是這些物質技術條件上的事情,沒有人關心道,沒有人關心那個大方向。 梁冬:古代的人呢,就是聰明的人呢, 知其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徐文兵: 和於術數 這個話是這麼說這個術呢就代表這個占卜,《易經》。 梁冬:我跟大家解釋一下啊,這個因為大家有些朋友手邊沒有這個字, 和於術數 的 和 呢就是那個一個 禾 字邊。 徐文兵:和平的 和 ,和諧設會的 和。 梁冬:和平的 和 ,就是在奧運會上全軍戰士喊得一聲 和。 和於術數 , shu呢,前面那個 shu是算術的 術 ,一個木字右上角一個點兒。 第二個 shu 呢是數學的 數 , 和於術數。 徐文兵:基本上來講,這就是一個預測未來的一種本事,就是通過打卦,這種計算,啊,去找一些這個適合或不適合做的事情。 啊,比如說我們中醫把數字分為陰陽,奇數為陽, 13579,偶數為陰。 梁冬:為什麼這樣分呢。 徐文兵:跟古代生殖崇拜有關。 梁冬:噢 ~。 徐文 兵: 1像啥。 梁冬: 1是一根棍子。 徐文兵:像男根, 0像女陰。 梁冬:對,對對。 徐文兵:另外你把這三個點兒,一個點兒,五個點兒擺開以後,他是一個銳角,三,進攻型的方陣。 你把四擺哪兒。 八擺那兒。 四平八穩,是個防禦型的,所以這就分成陰陽。 天地變化的陰陽你是可見的,這些數字變化陰陽你不懂吧。 我告訴你,你若陽氣特別旺,你選個陰數,這叫和;你這個陽氣不足呢,你選個陽數,對吧。 這叫做 和於術數。 梁冬:太有意思了。 各位親愛的爹„„聽眾朋友„„ 徐文兵:爹媽呢„„ 梁冬:各位親愛的這個„„ 徐文兵:衣食父 母,爹媽們。 梁冬:衣食父母,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呢,今天我們花的簡單的一個小時,從《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第一篇講了不到 50個字,我已經是耳油都聽出來了。 下一次時間和您再見。 上古天真論篇第二講 主講:徐文兵 主持:梁 冬 播出時間: 20201213 23: 00— 24: 00 經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梁冬:輔佐中國文化,發揚光大。 大家好 !我是梁冬。 那在我們面前的呢是另外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厚樸中 醫學堂的堂主徐文兵老師。 徐文兵:梁冬好。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 梁冬:大家好,誒,我們呢這個計畫重新發現中醫太美,所以呢準備用一年的時間好好講講這本書《黃帝內經》。 在上一次節目的時候呢,我們大概用了一個小時,講了《黃帝內經》第一篇《上古天真論》的前三、四十個字,為什麼說可以用一個小時講呢。 這的確是因為呀每一個字裏面所蘊含著天地的道理呀都太深刻了。 不過講到這裏,徐老師,天地的道理好像我覺得有點不對呀。 徐文兵:這個,道和理是不是兩個概念。 道是看不見摸不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是要用你的心去悟的。 理是看得見的。 理 的意思呢,你看它是個玉字邊兒,就是古代雕琢玉石的時候呢,他要順著玉石的那個紋路去治玉,這個玉石的那個流露出來的那個紋路呢,就是理,你順著這個茬兒治玉就比較省力,這叫理。 所以道和理是不一樣的。 梁冬:所以以前說這個,玉不琢不成器呀,就是對人才的打磨啊,你不光是要打磨他,而且你還得順著他的心性打磨。 徐文兵:對,你打磨是人為,而他本身具備的那個自然的紋路是天然、渾然天成的,就是渾然天成的墩你順著渾然天成給你指的這個方向去打磨,你就能制出一塊兒好玉來。 否則要麼就是把這個天然的美物給毀掉。 梁冬:暴殄天物。 徐文兵:哎,就是。 梁冬:誒,上一次呢,我們講到上古天真論呢,前幾句話是這樣說的: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這是用了二十四個字來講了一個在古代非常厲害的一個人 黃帝的一生。 中國古代人真厲害哈,二十四個字就能把這一生講完了。 後面呢又講到,有一天呢,黃帝呀問他的老師,說上古時期的人,就是在他們那個時候再往前的人呢,都能夠活一百歲。 春秋皆度百歲,好像彭祖就是那個時候,是不是。 徐文兵:彭祖是八百歲。 梁冬:八百歲,對不對,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 時世異耶 ,人將失之耶。 他的老師岐伯呢就說,上古時期的人呢,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上一次我們的節目呢就剛剛講到這個地方,“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而特別提到的術數啊,前面呢個“ shu”。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