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况与对策研究内容摘要:

的发展,优化产品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促进花卉产业升级 ”。 另外,苏艳 9等人在《云南花卉种苗种球抽查质量分析与对策》提出优化花卉种苗 的选育等措施。 ㈢ 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收集相关的云南省生态经济年鉴、云南国土资源年鉴、 2020 年昆明发展蓝皮书、云南经济发展宏观决策回顾 等相关统计 资料,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从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区位 优势 、设施、交通运输条件、科学技术以 及营销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 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决策提供基础和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4 张群,从荷兰花卉业的成功经验论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 .【 J】 .西部林业 科学 .2020 年 3 月 5 程士国,发展现代花卉产业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 以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为例【 J】 .农业经济 .2020 年第 10 期 6 刘中天,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前景【 J】 .林业调查规划 .1995 年 01 期 7 荣晓宇,云南花卉产业供应链管理【 M】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8 曾德禄,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态势及对云花产业发展的思考【 C】 .云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调研室 9苏艳、王继华、和葵,云南花卉种苗种球抽查质量分析与对策【 C】 .云南省作物协会 20202020 年优秀论文选集: 2020 年 7 二、 国内外花卉 产业 发展趋势 纵观国内外花卉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花卉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㈠世界花卉产业总体发展趋势 生产、经营方面继续保持其优势地位 但是由 于其基础水平较高,所以从提高的幅度和发展的速度上看,将相对减慢,而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花卉业将会呈现比较快的发展速度,规模会迅速扩大,产量、质量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中国。 ,鲜切花将会迅速发展,产量迅速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价格逐渐回落 低质量的鲜花产品将逐步被淘汰。 适合寻常百姓,物美价廉的名优盆花仍将大受欢迎,特别是节日花卉,其销售量仍占主导地位。 作为普通常见品种的观叶植物在我国的发展已到了强弩之末,而新奇品种或花叶兼美的种类将大受欢 迎。 优良草坪品种将保持很好的发展势头。 树桩盆景将向系列化、规范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出口业务将会逐步增加。 近期内,中国的传统名花在国际市场上仍具较强的竞争力。 ,仍将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节假日特别是春节前后,是一般商品的消费高潮也是花卉产品的消费高潮。 因此,花卉的反季节生产及催花技术将大受欢迎。 ,消费者对花卉产品的要求已由数量向质量转变 消费者 要求的档次越来越高,品种越奇越好,只要品种新、质量好、观赏价值高,价格再高也有市场;而质量低的产品虽然便宜,也无市场。 由于 市场对花卉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逼迫花卉生产企业向专业化发展,“多而全”或“小而全”的企业将逐渐失去竞争力,只有进行少数种类优质花卉的专业化生产,才能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而高新技术如生物工程、工厂化生产、脱毒苗木生产等,将是花卉生产企 8 业发展壮大不可缺少的技术条件。 10 ㈡ 国外花卉发展概况 1. 发达国家的专业化生产与国际花卉业格局的新变化 各主要花卉出口国已出现国际性的专业分工,致力于形成独特的花卉生产优势,如荷兰的郁金香、月季、菊花、香石竹;日本的菊花、百合、香石竹、月季;哥伦比亚的香石 竹;以色列的唐菖蒲、月季;泰国、新加坡的热带兰;还有荷兰、日本的种球生产等。 其优点是:集中经营、节省投资、扩大批量、方便管理。 各生产商也进行专业化的生产,集中生产某种花卉甚至其中的某几个品种。 但进入 90 年代后期,花卉发达国家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生产格局正在由发达国家向资源较丰富、气候适宜、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新兴的花卉生产国如肯尼亚、墨西哥、秘鲁、厄瓜多尔、津巴布韦、毛里求斯等的迅速崛起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同时,也为我国的花卉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目前我国单位面积花卉生产平均成本是日本的 1/5,是台湾的 1/3,也明显低于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发展潜力不言而喻。 2. 花卉生产向温室化、自动化发展 八十年代的能源危机,加之花卉比蔬菜需热量少,使世界上许多温室,首先是蔬菜温室退出经营,以香石竹、菊花代替。 由于温室设备的高度机械化,微电脑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花卉生产在人工气候条件下实现了工厂化的全年均衡供应。 3. 种苗业高度发达 由于花卉生产的社会化分工,种子、种苗、种球等由专业化的公司生产,保证了生产者的高效、专业化生产,新品种不断推出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也形成了 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4.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1)节能的研究 10郝立勤, 顾 金凤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J].云南省科技情报所 .2020( 4) 9 如选用绝热性能好、透光率强、坚韧耐久的新建筑材料;研制增温快、保温强的新型温室;考虑太阳能、沼气、天然气等加温措施;选育耗能少、生长期短和对土壤病虫害抗性强的品种等。 2)无土栽培的推广应用 广泛应用于工厂化育苗,利用无菌、透气、吸水、保水性能好的介质制成育苗容器或快速膨体模块。 3)组培技术的普及 商品化优质种苗生产,如兰花、菊花、香石竹、非洲菊、满天星等已实现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利用组培技术繁殖优良品种,包括各种名 贵花卉、珍稀品种、重要的鳞茎花卉等。 同时,利用茎尖培养技术对易感病毒的花卉品种进行脱毒苗的批量生产。 4)激素及化学物质的应用 目前已在促进生根、打破休眠、延缓生长、促进分枝、采后保鲜等方面取得广泛性应用成果。 在切花商业化应用方面最有突破性意义的包括生根剂(萘乙酸、吲哚丁酸等)、矮化剂(矮壮素、多效唑等)、催花剂(赤霉素等)、保鲜剂(硫代硫酸银、8羟基喹啉等)。 5)花卉育种快速多样化 广泛引进野生花卉资源,利用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辐射育种等进行选育,现已开始运用体细胞杂交、基因工程等最新技术培 育,新品种迅速增加。 目前主要花卉的园艺栽培品种都在上千,甚至上万个。 如荷兰全国有 7 个研究中心,专门从事花卉品种的研究,并在二战以后育成了大批的郁金香、风信子、水仙、唐菖蒲及球根鸢尾的新品种;蔷薇育种以法国为首,品种美丽强健;美国育成茶香月季品种系统,其抗寒性强,且色、香、姿俱佳。 最新发展的基因工程及其它生物技术手段,有可能使花卉育种带来革命性的突破,如耐贮耐插的香石竹品种已经商品化,蓝色月季花已经问世等。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根据人们的意志来改变花卉的花色、形态、香味等。 产品采收、处理、包 装、销售纳入现代化管理轨道 通过减压冷冻、真空预冷设备及技术的推广,保证了花卉产品采后的低温流通和商业保鲜;发达的空运业促进了花卉的远距离外销,形成了国际化的花卉市场;花卉集散地、拍卖市场、批发中心、连锁花店、全球快递等营销形式,加之广告宣传、精良包装、优质服务、园艺展览等促销手段,使得整个花卉产业的产、供、销实现一体化的科学管理和运作模式。 10 以荷兰为例。 荷兰国土面积只有 41,548 平方公里(其中四分之一是通过长期填海造地而成的),人口仅 1,475 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但由于采用了最 新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荷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花卉对荷兰的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约占其农业生产总值的 20%。 同时,花卉业在荷兰经济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消费产业,每年该国的花卉生产者就要购买价值达 15 亿美元的生产资料,如玻璃温室系统、机械设备、电力、种子种苗等。 ㈢ 我国花卉发展概况 我国发展花卉产业只有 20 多年的时间,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其发展迅猛。 从 1984年到 2020 年的 20 年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增长了 27 倍,产值增长了 57 倍,出口创汇增长了 47 倍,分别达到了 万公顷、 353 亿元和 9756 万美元。 1.花卉生产分布不合理(如下图所示 ) 从 2020 年中国鲜切枝叶出口主要省份的分布看,大致可分为两大集团。 位列第一集团的浙江省出口额一举超过千万美元,达 21023 万美元,约占全国鲜切枝叶出口总额%,且出口增幅为 %,位居中国鲜切枝叶出口额第一位,广东省位居第二位,出口额为 , 约占鲜切枝叶出口总额的 %,较 2020年同比下降了 %。 位列第二集团上海市和云南省出口额遇第一集团差距甚大,分别为 万美元和 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和 %,较 2020 年同比增长了 %和 %。 11 我国花卉产品结构严重失衡,绿化苗木、草皮等产品占了绝大多数。 据介绍,我国花卉销售额最高年份时达到 540 亿元,但是八成以上是观叶植物、绿化苗木和草皮,鲜切花和盆花所占比例有限。 与一些花卉大国相比,我国花卉产业效益还很低下。 我国花卉栽培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鲜花总量占国际市场的比例约为 3%。 据了解,我国大多数大中城市的鲜花六成以上都是进口的,自产鲜花的份额微不足道。 由于 重视程度和投入不够,不少本地花卉还在节节萎缩。 我国花卉产业缺乏科技后劲和内涵,正面临考验。 传统的大路货花卉由于不注重科研更新和提纯复壮,品种严重退化,已经难登大雅之堂。 近年来,我国花卉产业呈现出超常规发展态势,生产面积增长过快、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质量低、效益低,导致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 三、 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㈠ 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条件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是我国 6 个内陆边疆省区之一,属低纬度的山区省份,是我国自然条件最复杂的省区之一 ,水系众多、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和“药材之乡”之称。 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云南有着发展花卉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1 11 张怀渝 .云南省经济地理【 M】 .新华出版社 .1988 年 12 月: 24 12 ⒈植物资源丰富 云南有着 16000 种高等植物,其中可供观赏的奇花异卉、美叶良木近 2500 多种,不仅是世界上观赏植物宝库的种植基因库,也是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资源保障。 12云南幅员广大 , 生物气候多样。 热带区系成份的延伸顺山脉和河谷深入至云南的南部和西部 、西北部相接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 横断山脉有着构成丰富而独特的植物区系的自然条件 , 东部又和我国华中、华南的区系成份交错过渡。 另外地史上云南大部份地区未受山岳冰川的直接影响 , 特别是滇东南、滇南、滇西南山地 , 这里不但保存着云南古老的植物 , 而且在复杂的生态环境下植物不断地演化和繁衍 , 更加丰富了云南的植物物种。 据统计云南的蕨类 ,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共有 364 科 ,3204 个属 , 26560 多种。 同时云南特有种较多 , 如种子植物特有属云南就有 108 个 , 特有种约 1000 种以上 , 以兰科植物为例 , 云南有兰科植物近百属 530 多种 , 这些兰科植物在世界花卉市场上都倍受世人的亲睐。 可见云南的花卉种质资源非常丰富。 此外 , 云南的野生观赏植物也很丰富 , 约有 2500 多种 , 这些野生资源有许多可供人们引种驯化 , 将野生花卉作为花卉商品投入市场 , 因此 , 云南花卉产业将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⒉有利的地理条件 以昆明、玉溪为中心的滇中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不仅世界上主要的鲜 切花品种在这里都能周年实现规模化生产,而且品质相对较好,生产设施要求较低,这是把云南建成世界性花卉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 云南地形复杂 , 从南到北跨越了八个纬度 , 属低纬度范围 , 北回归线横贯中南部。 全省大部份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 春秋季长 , 年温差小 , 冬季温暖 , 植物越冬条件优越 , 因此大部份地区四季如春 , 植物生长繁茂。 云南气候深受东南季风 , 西南季风影响 ,形成冬旱夏雨 , 干湿季分明的季风气候。 5~ 10 月为全省的雨季 , 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89 %, 11 月至翌年 4 月 为旱季 , 降雨量占全年的 11 %。 在山地复杂的地形和山脉 , 河流走向等综合效应下 , 使热量、水份重新组合 ,形成地域差异 , 气候的垂直变化。 从水平上讲 , 云南的气候隶属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气候。 但在同一地域内因山地地貌绝对高差大 , 形成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的气候垂直变化 , 立体气候景观明显。 由于不同的生物气候 , 使我省的生物资源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性气候的物种 , 所以云南一年四季可生产不同季节、不同生物气候带的花品种 , 为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⒊云 南省土地、人工、资源廉价而丰富 据统计,仅昆明和玉溪地区就拥有 70 万亩适合种植花卉的平坝和河谷地区,而且农村拥有丰富的精耕细作传统和技术经验的剩余劳动力。 花卉是鲜活产品,花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云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 2020 年全省乡村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