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总规内容摘要:

园面积 公园面积为 8000 公顷 1 旅游适宜期 190 3 区位条件 距牡丹江市 23 公里 服务水平 高 1 路网密度 大 1 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 单一 基础 条件 水、电充足,完善的内外通讯,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较好 2 合计 9 第三章 规划的总则 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 以森林公园内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充分利用和发挥地貌、水文、生物、人文、天象等资源优势,综合运用旅游学、生态学、风景学、经济学等理论,在已开发建设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充分展示自然美,生态美的基础上,创造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为人们提供旅游度假、休憩、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 从而逐步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第二节 规划的原则 一、生态位原则 以生态经济和旅游经济理论为指导,以保护为前提,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在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同时,重点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 二、可行性原则 以保护森林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客源市场为导向,其建设规模必须与游客规模相适应,并以环境容量为限制。 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的条件下,进行适度建设,切实注重实效。 三、景观性原则 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自然野趣和保健等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形成景观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 四、统筹性原则 统一布局,统筹安排建设项目, 做好宏观控制;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应突出重点、分区建设、根据条件安排分步实施。 第三节 规划的依据 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国务院 198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国务院环保委、经委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LT/ T5132- 95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 1999 二、规划文件 《黑龙江省旅游发展 “ 十五 ” 计划和 2020 年远景目标纲要》 《牡丹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 《牡丹江市旅游业发展 “ 十五 ” 计划和 20 2020 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 《三道林场 2020- 2020 年森林经营方案》 《牡丹江市旅游总体发展规划》 三、参考资料 《黑龙江省旅游资源》 ( 1— 3 册)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2020》 《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 1999》 三道关林场提供的现状及发展资料 第四节 规划范围、期限与发展目标 一 规划范围 本规划中的三道关森林公园,分为森林旅游区、生产经营区、管理生活区、景观生态保护区。 由于发展的需要将阎王砬子,鸡心砬子,红石砬子,馒头砬子,飞来石、夫妻石等景点的纳入土地划分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主要考虑与行政边界相重合而划定,这对分区的管理是很有效的。 规划总面积约为 8000 公顷。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的制定主要考虑了与 “ 十五计划 ” 和 “ 十年规划 ” 相衔接。 本规划的实施期限为13 年( 2020—— 2020)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 况,公园发展要求,项目建设开发进程,市场发育可能及公园管理部门的总体部署,结合公园开发建设现状,按照分期开发、梯次推进、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确定如下三个规划期限 近期 2020 年 —— 2020 年 中期 2020 年 —— 2020 年 远期 2020 年 —— 2020 年 三、发展目标 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规划期限为 13 年,分为三个阶段: 近期开发阶段( 2020 年 2020 年) 2020—— 2020 年为重点建设阶段。 本规划中要坚持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 健康、休闲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首先建立健全公园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确立以保护为前提的适度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执行保护规划的各项事宜。 清除与森林公园总体布局不协调的临时建筑,以岱王峰景区、南湖景区、小黄山景区为主。 规划在岱王峰景区、南湖景区各建水库一座。 在南湖景区修建滑雪场一座。 这一时期要完成主要项目(道路交通与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尽早确定三道关在市场上的地位与形象,保护濒危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和咨询机构。 中期发展阶段( 2020 年 — 2020 年) 2020—— 2020 年为深度开发阶段。 所谓深度, 主要是指定文化开发与配套建设,全面改善三道关文化有自然资源保护,完成各条旅游路线,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规模水平,使公园在旅游市场上基本定型。 远期管理阶段( 2020 年 2020 年) 2020—— 2020 年为、完善发展阶段。 经过多年建设,在市场上基本已定型,但仍有少量建设未能完成,需要在远期加以拾遗补缺。 进一步完善经营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使公园得到快速、健康、持久的发展。 并加强市场的宣传促销,打出品牌,在其发展进程中起到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并建设成为省内著名 ,全国闻名的森林公园。 四 公园的性质 通过对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区位、资源优势、区内外开发条件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的分析评价,对其自然、经济特色的研究,确定其性质为:以森林景观为观赏对象,以丰富多彩的生态旅游为主题,集观光游览、休闲疗养、资源保护、生态考察、科普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森林公园。 整体建设是以保护为基础进行开发建设,目的在于使公园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第四章 旅游产品规划设计 第一节 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经过几年的旅游开发建设,现已成为牡丹江市近郊旅游圈上的一个亮点 ,已初步形成了夏季避暑、休闲、度 旅游产品规划表 表 41 假等旅游产品,并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然而,由于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旅游产品种类偏少、缺乏系列化及创造性,产品开发深度不够、品位档次不高等问题。 因此,为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旅游市场的需要,应进一步扩大旅游产品开发规模及提升建设水平,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第二节 旅游产品规划原则 一、市场观念原则 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从资源导向转换到市场导向,牢固树立 市场观念,以旅游市场需求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出发点。 二、效益观念原则 树立效益观念,一是讲求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旅游地投资开发的经济效益;二是讲求社会效益,要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考虑地方习惯及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力,形成健康文明的旅游活动;三是讲求生态环境效益,按照旅游产品开发的规律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以开发促进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提高开发的综合效益。 三、特色原则 特色的意义在于:为旅游地创造赏心悦目的魅力。 各旅游地只有具备与众不同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具有鲜明的市场形象。 第三节 旅游产 品规划 一、旅游产品的类型及系列 依据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产品开发现状,面向市场发展需要,以公园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为指导,规划为九大类旅游产品及多个系列。 (见表 41) 类型 系 列 内 容 (项 目 ) 森 林 旅 游 森林观光 森林浴 森林探险 森林科普 登山、观日出、森林骑马、森林野餐 林中漫步、森林吊床、秋千、林中小憩 登山、探幽、攀岩、野营 森林博物馆、实物实习基地 冰 雪 旅 游 滑雪 冰上娱乐 雪上娱乐 冰雪文化活动 少儿冰雪节 大众滑雪、家庭滑雪比赛 滑冰、打冰尜 堆雪人、赏 雪景、制雪雕、雪爬犁 冰雪晚会 冰雪童话世界 康 娱 旅 游 室内活动 室外活动 保龄球、乒乓球、桌球、棋牌、室内游泳、桑拿、夜总会、按摩、针灸 网球、羽毛球、射击、射箭、跑马、划草 划船、滑翔、垂钓、水上自行车、 速降 产 业 观 光 动物观赏 农业观赏 野生植物科普 熊、驼鹿、梅花鹿、麋、马鹿、白唇鹿、虎、熊、狼等动物观赏 果园观光、赏花、采摘、苗圃、工艺编织、野菜种植园、山野药材园 森林科普馆、标本园 修 学 旅 游 科普教育 文化观光 讲座培训 劳动体验 生物实习基地、森林博物馆、植物标本采集 熊文化馆、狩猎文化馆、东北民俗馆 有关森林、狩猎、冰雪、民俗等方面的知识 果园采摘、野菜种植、农田耕作、工艺品编织、植树造林、志愿者环保 休 疗 保 健 老年休疗 康复保健 森林浴、太极拳、老年迪斯科、气功、门球、针灸、 药膳、理疗、中医中药 狩 猎 旅 游 旅游服务 科普教育 狩猎探险 打猎、烧烤、休息、烧烤屋 狩猎文化馆 动物狩猎区 二、产品开发时序 (一) 近期开发 1. 森林旅游系列 2. 冰雪旅游系列 3. 康娱旅游系列 (二) 中期开发 1. 产业观光系列 2. 修学旅游系列 3. 休疗保健系列 (三) 远期开发 1. 会议旅游系列 2. 狩猎旅游系列 3. 民俗旅游系列 三、区外线路开发 除以上 10 类系列产品外,还要积极开发与区外旅游点的联线,以加强对外开放,保持横向沟通,满足区内游 客到区外游览的需求,同时可以提高自身的市场地位。 —— 与哈尔滨、阿城、亚布力、尚志、镜泊湖、绥芬河联线,成为黑龙江省东南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 —— 与省内各狩猎区联线,成为黑龙江省狩猎旅游线上的龙头。 —— 与省内各滑雪场联线,成为黑龙江省滑雪旅游线的重要一环。 —— 东北少数民族村将成为牡丹江民族文化展示的一块瑰宝。 —— 与周边的景区景点联线,成为牡丹江环线游中的著名景点。 第五章 分区规划与总体布局 第一节 分区原则 一、空间分区连续性原则 力求同一主题的旅游项目布置在空间上形 成连续的区域内,以体现规模效应。 二、旅游要素的综合性原则 结合运用现有的基础设施,使旅游区的旅游六要素优化配置。 三、旅游线路组织原则 区域旅游空间布置要有利于组织旅游线路、减小游客行游比。 第二节 区划系统 依据区划的基本原则,结合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的具体情况,其区划系统为: 森林旅游区 ( 1)、 浏览区 ( 2)、 休闲娱乐区 ( 3)、 休疗养区 ( 4)、 接待服务区 ( 5)、 野营区 ( 6)、 狩猎区 生产经营区 —— 经济植物观光园区 管理生活区 景观生态保护区 一、森 林旅游区: 景点比较集中,景观单元和地域空间相对比较完美,旅游价值高,环境质量好,经适度开发后能形成比较完美的旅游区域。 森林旅游区是开展森林旅游的核心部分;是景区景点的建设重点;是游人观光浏览、科学考察、体验自然的景观区域。 二、生产经营区 本区是三道关森林公园中利用社会生产作为旅游资源的功能区,其活动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参与性与亲和性。 主要活动内容有观光果园、野菜种植园、山野药材园、苗圃等。 三、管理生活区 加强行政管理是森林公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对森林公园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常,管理 区与游览区设在一起,生活区也是开展森林公园各项工作的后勤保障之一。 四、景观生态保护区: 区系规划关注的是对于保护和利用两个方面,森林景观资源是有限的,它是开展森林旅游的基础。 因此,要划分景观生态保护区,实现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分区布局构思 从地理环境特点与功能组合的实际出发,三道关森林公园共分为八个功能区,其在空间上呈现出 “ 一心七片 ” 的布局结构。 “ 一心 ” 即岱王峰景区。 该区为景点建设最为集中的区域,集森林游览旅游综合服务为一体,是游客主要集散及重点活动区。 “ 七片 ” 即除岱王峰景区外 ,其它七个功能区呈片状分布环绕在中心区的四个方向上,使整个森林公园浑然一体。 北侧有夫妻石景区、狩猎旅游区;南侧有南湖景区和经济植物观光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