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论文:风险与内控内容摘要:

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予以量化。 (五)灵活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 和可扩展性,应能够根据可能发生的实际情况,对指标进行灵活运用。 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体系的内容 评价体系包含两大部分内容:内部控制要素(内部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的健全有效性;主要业务(电力营销、工程项目、实物资产、货币资金、预 算控制)控制的健全有效性。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基于上述原则,笔者尝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见表 1),包括 10 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包含若干二级指标。 (三)评价内容的确定 对表 1 中的每项二级指标,都确定了具体的评价内容。 以电力营销 控制评价为例( 见表 2)。 (四)指标权重的设定 对表 1 中的指标权重,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来确定。 层次分析法(简称 ahp)是美国运筹学家 教授于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 该方法自 1982 年被介绍到我国以来,以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及系统灵活简捷的优点,迅速在我国能源系统分析、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科研评价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基本思路是,整理和综合人们的主观判断,实现定量化决策。 首先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 成因素,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隶属关系,使其按不同层次汇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最终归结为最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