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温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内容摘要:
高电平,并且可以在单线总线上挂任意多片DS1820,而且如果它们都是使用外部电源的话,可以发出指令让它们同时进行温度转换。 在加外部电源时,GND脚不能悬空。 当温度高于100℃时,DS1820表现出的漏电流比较大,所以使用DS1820的VCC脚本设计采用的显示方式为动态显示。 动态显示虽有闪烁感,占用的CPU时间多,但使用的硬件少,能节省路板的空间,有很强的使用性。 其接口电路是把所有LED数码管的8个笔画段ag、dp的同名端连在一起,而每一个数码管的公共端COM各自独立的享受I/O控制。 LED显示器分为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连接方式。 共阴极是将8个发光二极管阴极连接在一起作为公共端,而共阳极是将8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一起作为公共端。 我们这次就是采用的共阳极LED。 如图所示,LED显示器有静态和动态显示两种方式,静态显示是将共阴极联到一起接地,每位的显示段(adp)分别与一个8位的锁存器输出相连。 由于显示的各位可以相互独立,各位可以互相显示,只要在该位的段选线上保持段选码电平,该位就能保持相应的显示字符。 并且由于各位由一个8位锁存器控制段选线,故在同一时间内每一位显示的字符可以不同。 数码管选通电路起到只让某个数码管发光的作用,本设计使用的是用三极管的导通和截至来实现译码。 P3口作为数码管的选通线,当给P3口相应的置低电平时,连接着P3口相应位的三极管导通,即相应位的数码管选通。 P1口作为数码管的数据线,从P1口输出相应的字形即可显示数字。 在本设计中,将P1口作为字形码输出控制口。 电阻R20R26作为P0口输出的上拉电阻,阻值为10K,作用是是数码管的默认状态为不点亮。 电阻R10R16起限流作用,对数码管进行保护,如果没有这些电阻,数码管可能会因为电流过大而烧坏。 在本设计中,显示小数点的位置是固定的,让显示个位数的数码管的小数点为恒亮,其它小数点位均灭。 单片机AT89C2051将接收到的温度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若温度超过预设值时,此电平可以用来驱动报警电路,完成超温报警功能。 报警电路采用蜂鸣器,电路简单、明了。 AT89C2051的19脚在输出高电平时,蜂鸣器发音。 根据实际需要,报警电路也可以采用语音报警,驱动扬声器发声。 第三章 软件设计系统设计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在主程序中主要包括初始化模块、温度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通信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和蜂鸣器告警模块五部分组成初始化模块。 其主要完成的工作有:单片机I/O管脚定义,主要用来控制LED数码管的7个管脚。 ,用来选通四个数码管,分别控制数码管代表的百位、十位、个位和小数位;。 温度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通信模块。 数码管显示模块。 蜂鸣器告警模块。 参考文献《电子及通信专业毕业设计宝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现代电子设计与创新》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 《电子信息系统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电子元器件的。超温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
相关推荐
ph较低的溶液中, 其饱和值较高;而 ph 较高时,饱和值较低。 另外,氢进入粗糙表面比进入光滑表面难,因为粗糙表面上有促进原子氢转变为氢分子的活性点,因此在构件 表面光洁度要求不高,尽量采用吹砂;若采用酸洗,需在酸洗液中添加若干缓蚀剂。 但对于超高强度材料构件严禁使用强酸侵蚀,其表面氧化皮采用吹沙、机械抛光或喷丸等无氢方法去处。 对于电镀前活化工序时,要采用弱酸同时要添加缓冲剂时间尽量短
的变体。 唯一不同之处是它使用锥体表示数据 :圆柱形是条形图或柱形图的变体。 唯一不同之处是它使用圆柱体表示 数据 :圆环图大体上和饼状图相似,只是不局限于单一的数据系列。 每一个系列使用的圆环的一个环表示数据,而不是饼状图的片 :在折线图中,对于每一个 X的值,都有一个 Y值与其对应,像一个数学 函数一样。 折线图常用于表示一段时期内的变化 :饼状图的绘制局限于一个单一的数据系列
资金: 万元 2020 年度业务开展情况: 2020年度 ,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及教育局的领导下 ,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按照核准等级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办事,是学校的整体工作被洛阳市教育局授予‚市级文明学校 ‛称号。 二、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其它外加剂等 ):常规指标等。 六. 粉煤灰 :常规指标等。 七. 钢纤维 :强度、伸长率等常规指标。 八. 防水卷材 :规格尺寸、胶断伸长率、强度等常规指标 九. 土工格栅 :规格尺寸、强度、伸长率常规指标。 十. 土工布 :规格尺寸、单位面积质量、厚度、渗透系数、 CBR 顶破强力等常规指标。 十一. 钢材 ( U 型钢、工字钢、镀锌钢管、隔离栅、镀锌 铁丝及网等):规格尺寸、镀层质量
积极向上、勇于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博物意识等。 单元编排 ( 1)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课程的编排核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 厚博大,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 在学生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 ( 2)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分散是指课程编写按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相对分散,有所侧重,而后整合,形成综合能力。 我们设想:七年级以诵读为主,欣赏为辅,着重培养学生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兴趣和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