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议书内容摘要:

发电和水力发电构成,其中,火电约占三分之二,水电约占三分之一,这种比例构成近几年都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并且,水力发电量在近三年中也呈现强烈的 波动状态, 2020 年增速仅为 1%, 2020年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大幅下降了 %, 2020 年虽然强势反弹了 %,却依然未能达到 2020 年的总量水平。 喀什地区的发电量只能占到供电量的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只能由疆南电力公司从电网上购买,而即使从电网上购电,也需要本地电源作支撑。 要是喀什地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供电量肯定是不够的。 现状:喀什本地发电量的增量要远小于实际用电量的增量。 虽然新疆电网计划在 2020 年将 750 超高压电网引入喀什,但这种电网初期也只是单线运行,不存在也不形成环网,没有电源支撑 ,就发挥不出超高压的作用,仍无法解决喀什缺电的情况。 电源的合理性需要 该地区 增设电源障碍 较 多 : ( 1) 河流位置偏远,建水电站存在电力输送方面的困难 ; ( 2) 喀什城镇化程度不高,光伏发电无法大面积推广,利用率不高 ; ( 3) 喀什地区的天气状况根本不适合发展风电 ; ( 4) 喀什地区的煤源太远,发展火电所需煤炭的运输成本太高。 喀什地区的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况且位置都比较偏远,输送存在困难。 现在,虽然疆南电网管辖区域内有 55 座水电站,但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电站过大,无法外输,电站过小,输电量不够。 在光伏发电方面, 喀什有优越的太阳光照资源和大片荒滩、沙漠。 但是,由于喀什目前经济水平所限,城镇化程度不高,所以,光伏发电目前主要在农牧区零散使用,而且因为后期维护跟不上,眼下还没办法大面积推广。 发展火电需要大量煤炭, 从外地往喀什运煤运输成本太高,而国家现在对火电厂的建设有着严格的规模限制,小火电厂被禁,而大火电厂越大效益越好,但又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喀什的电力供应主要还得靠大型火电厂。 本项目 先期投入 3000 万在项目区 30 平方公里区域内进行风险勘探。 在进行风险勘探后若有 富煤 煤田存在,则本项目可 依靠 其丰富 的 资源建立 燃煤 电厂,发电的燃料 得到了 保障。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必要性十足。 新疆莎车县罗马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电一体化热电联供 项目建 议书 5 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大型电厂建设是一个投资大、耗时长的项目, 本项目 工程规模为 2350MW 机组 以及配套的 年产 200 万吨水泥、 1 亿块粉煤灰加气砖、 300 万立方米商砼搅拌站项目 ,对于 该地区是一个投资巨大的项目,对拉动 莎车县 乃至整个 喀什 地区的经济,促进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项目利用电厂粉煤灰、煤矸石作为原材料生产建材、水泥属于循环经济产业,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鼓励的项目,对于莎车县及周边县、市城市建设可稳定供应建材 、水泥产品,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新疆莎车县罗马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电一体化热电联供 项目建 议书 6 第 3章 建厂条件 厂址 概况 地区概况及区域特征 项目所在地莎车县 位于中国 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脉北麓。 行政区域南北长 190 公里,东西宽 56 公里。 莎车县地处叶尔羌河冲积扇平原中上游地带,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呈冲积扇形,西南部为昆仑山区,东北部为叶尔羌河冲积平原,西北部为戈壁沙漠。 叶尔羌河、提孜拉甫河流经 县境。 达木斯乡位于莎车县城西南 95 千米处的山区,属中低山区,矿藏丰富。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山谷纵横,地势起伏大,有不完整的 14 级阶梯分布,主要由白垩系,第三系的砂岩、砂砾岩、泥岩等沉积岩组成 ,海拔为 1820 米至 4550 米。 气候上属低山丘陵气候区,年均气温 11℃ ,冬季较长,夏季短促,年降水量 66 毫米,蒸发量 2072 毫米,最大风速 22 米 /秒,多西北风,平均冻土深度大于 70cm,春季回暖慢,土壤以棕模土和灌淤土为主。 图 项目 拟定 位置( A 点) 新疆莎车县罗马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电一体化热电联供 项目建 议书 7 厂址条件 本工程推荐厂址为 莎车 县境内的 达木斯乡罗 马沟矿区内。 罗马沟矿区东西长 公里,宽 公里,面积 平方公里, 井田面积 ,可采储量 400 万 t。 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 初步选定两个厂址。 ① 方案一:距煤矿 5 公里,矿井直接到电厂皮带运输。 节约运输成本,建厂用地全部是荒山荒地,热源供配套粉煤灰 综合利用项目 、周边煤矿及乡镇农、牧民用 生活用 汽; ② 方案二、在县工业园区建厂,工业园区距离煤矿运输距离 70 公里需汽车运费,热源可供县城居民冬季取暖及工业园区工业用汽。 公司具体的选址地点经专家进行地质以及交通论证后暂行决定。 本项目建议书初步考虑 选定方案一作为本项目厂址。 供水 情况 项目 电厂规划装机容量为 2350MW 发电机组,按示范电厂的设计思路,采用先进的节水措施及经济合理的水处理方式,经初步估算,电厂 2350MW 机组,年用淡水量为210104m3/a。 项目的用水可充分利用矿区内的矿井涌水,但矿井涌水受地层影响因素较大,因此 为保证项目正常的生产供水,初步考虑 可 在项目区至叶尔羌河之间设置取水专用管路,并在厂区内设置小型水库,结合矿井水涌水共同作为电厂净水水源。 叶尔羌河 该河源头由拉斯开木、阿克塔盖两河在喀喇昆仑山口黑巴龙克汇合而成。 全长 996 千米,自西南流向东北,流经喀什地区,平均径流量 74 亿立方米,是喀什地区的第一大河流。 水源一是来自乔戈里峰的冰雪融水;二是河床西岸岩层中涌出的泉水;三是雨水。 年径流量为 亿立方米,平均流量 205 立方米 /秒,最小流量 立方米 /秒。 燃煤供应 电厂 装机容量为 2350MW,年约需煤炭供应约 万吨。 项目位于位于 喀拉图孜矿区 罗马沟矿区。 喀拉图孜矿区 是喀什地区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矿区距县城 110 公里,东西长 4 公里,宽 3 公里。 矿区已探明煤炭地质开采储量 万吨,有不可开采储量 万 吨,区内煤炭类型为全亮煤或半暗型煤,可采煤层总厚度有 米。 石灰石供应 电厂 2350MW 脱硫吸收剂 为 石灰石。 莎车县石膏矿、石灰石资源主要分布于达木斯 新疆莎车县罗马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电一体化热电联供 项目建 议书 8 乡、霍什拉甫乡区域,地质储量比较大,石灰石 万吨,资源供应充足。 冷却方式 电厂冷却方式一般分为水冷和风冷两种形式。 考虑本项目所在区域内供水的实际情况,本项目 蒸汽乏汽 冷却方式采用空冷冷却,采用此方式可降低项目的用水。 图 水冷冷却方式 图 空冷冷却方式 交通运输 矿 区所在地的 484 县道可将矿 区与周围 100 公里范围的 219 国道、 314 国道、 315 国道相连,项目可将电厂道路与县道连接,实现原料进厂、成品外用的便捷物流通道。 贮灰场 新疆莎车县罗马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电一体化热电联供 项目建 议书 9 项目在厂区北侧建设全钢灰罐 , 同时建设配套的年产 200 万吨水泥、 1 亿块粉煤灰加气 砖、 300 万立方米商砼搅拌站 综合利用 项目。 电厂项目先行建成,煤矿的矸石存可作为临时灰库进行粉煤灰贮存。 待粉煤灰综合利用 项目 建成后 ,临时灰场 的原灰与 矿井 矸石可作为 综合利用 项目原料使用。 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可 单独 进行环评分析,并 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 环境保护 本工程位于 莎车县达木斯乡境 内,当地居民 生活污染是该区域大气环境和水体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显示, 达木斯乡冬季较长,夏季短促,年降水量 66 毫米,蒸发量 2072 毫米,最大风速 22 米 /秒,多西北风。 本工程的电厂厂址均不属于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和酸雨污染控制区。 当地环境质量现状 ( 1) 大气环境 本工程投运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最大小时浓度值均出现在 1100m的荒地上。 本工程在主导风向、次主导风向下对评价区域影响不大。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空气质量统计数据,县域内 SO NO2日均浓度均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 2 类标准限值。 评价范 围内空气污染物监测浓度值均较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环境空气容量较大。 ( 2) 水环境 电厂厂址 靠近内陆,域内有叶尔羌河。 根据当地水体环境监测资料,当地水体水质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 Ⅲ 类水质标准。 ( 3) 声环境 项目区所在地除矿井开采外, 工业不发达,声环境状况良好。 环境工程治理措施 本工程选用机组性能好的大型发电机组,燃料煤选用 罗马沟矿区燃煤。 设计中拟采用高效静电除尘器;初步拟定 2 台锅炉合用一座 240m 高的烟囱;锅炉烟气采用 湿 法 脱硫;除灰方式为干除灰,灰渣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