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砌块砌筑砌块技术交底记录内容摘要:

,捣实砂浆法施工。 、砌筑过程中,砌体与框架柱、剪力墙的节点缝逐皮填实砂浆后,再每侧划入30mm深;每砌完5皮砌块,用嵌缝抹子将内外灰缝原浆压实,以封闭毛细孔。 门窗洞口及构造柱和墙体端部的非整砌块,采用无齿锯切割成型,严禁用黏土砖补充。 砌至距框架梁底130mm时停止,30d后采用60度角斜砌砖砌筑并将梁底节点处砂浆划入30mm深。 在内外墙抹灰前,:2补偿收缩水泥砂浆(掺加水泥用量12%的膨胀剂),将梁底、柱侧节点缝打捻严实。 、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前,应根据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图绘制砌块排列图。 在墙体转角处设置皮数杆,皮数杆上画出砌块皮数及砌块高度,并在相对砌块上边线间拉准线,依准线砌筑。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砌筑面上应适量洒水。 、砌筑墙体时,应清除砌块表面污物,剔除外观质量不合格的砌块。 、砌块砌筑墙体时,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小于砌块长度的1/3;墙体的个别部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灰缝中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单竖向缝仍不得超过两皮砌块。 、墙体的转角处和内外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墙体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与高度比应按砌块的规格尺寸确定,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砌块砌体的水平灰缝应平直,按净面积计算的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90%。 竖向灰缝应采用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竖向凹槽部位应用砌筑砂浆添实;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竖缝砂浆的饱满度不应低于80%。 、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5mm;竖向灰缝宽度宜为20mm。 砌筑时一次铺灰长度不应超过2块主规格砌体的长度。 、需要移动砌体中的砌块或被撞动的砌块时,应重新铺砌。 、对设计规定的洞口、管道和预埋件,应在砌筑墙体时预留和预埋,不得随意打凿已砌好的墙体。 、常温条件下,砌块砌体的日砌筑高度。 、每一楼层内的砌块墙体应连续砌完,不留接搓。 如必须留搓时应留成斜搓,或在门窗洞口侧边间断。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上下皮砌块的竖向灰缝应相互错开,相互错开长度宜为300mm,并不小于150mm。 、在墙体预埋电气配管,可待砌体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用无齿锯切槽,使槽深大于配管直径10mm,将配管在槽内固定牢固,用喷雾器吹洗湿润管槽后,再用1:2石膏砂浆抹平压实并凿毛。 、对穿越墙体的通风空调管道,在砌筑时准确预留孔洞,严禁遗漏;对消防、给水系统穿越墙体的管道,用成孔机在墙体上打孔,并埋设钢套管。 各种管道应在地上入户处设置柔性防水套管,以防渗漏。 、加气砼切割缝应该采用竖割,不宜采用横割;应该采用机械切割,不能采用人工切割。 、考虑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强度、耐久性及吸湿性等因素,一般规定砌筑时墙底部先砌筑不小于200MM高度的普通砖。 、构造柱的设置,应在其中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纵横墙相交处,悬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 阳台分户墙端部设构造柱。 填充墙内的构造柱尺寸:角柱为墙厚*墙厚,墙内柱为墙厚*200,配筋均为4Φ12,箍筋6Φ@100/200. 构造柱应与上、下层框架梁相连,砼强度等级为C20。 构造柱截面及配筋按照06SG6141中24页(构造柱祥附表1)。 构造柱用于构造柱的竖向钢筋,绑扎前必须进行除锈和调直处理。 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基础圈梁和各楼层圈梁锚固,确保钢筋位置的准确。 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以下要求:①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砌体马牙槎处和模板清理洁净,并浇水润湿。 ②混凝土配制的坍落度可适当加大,以保证混凝土浇捣密实。 ③混凝土的浇筑应分段进行,每一浇筑段以2m以下为宜。 ④在新老混凝土的接头处,必须先彻底清除浮浆、浮石,然后用水冲洗、润湿,再铺10~20mm厚相当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方可浇筑新混凝土。 ⑤浇注构造柱的混凝土时,宜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振捣。 振捣棒应避免直接接触砖墙,并严禁通过砖墙传振,以免砖墙鼓肚或灰缝开裂.⑥砌筑均采用植筋,植筋长度满足15d 规定 一般情况下钢筋植筋大于18mm的植筋孔宜采用水钻成孔。 植筋孔径大小为d+4~8mm。 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均宜植在箍筋内侧(对梁、柱)或分布筋内侧(对板、剪力墙)。 植筋直径与对应的钻孔直径钢筋直径d(mm)钻孔直径D(mm)钢筋直径d(mm)钻孔直径D(mm)6818228122028101422301216253214182835162032填充墙拉结筋填充墙与主体结构连接处设拉结筋,按02G02。 填充墙与柱交接处,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拉结筋,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2φ6钢筋与剪力墙或柱拉结,伸入墙体不小于700mm且=1/5墙长。 本工程墙体拉结筋采用植筋。 植入框架柱或剪力墙长度为85mm。 如下图、洞口过梁填充墙过梁详见02G05的P19,20页,荷载等级为2级,洞宽译详建筑。 洞口钢筋混凝土过梁截面及配筋如下表所示:、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圈梁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填充墙一般均应在窗台下部、门窗洞口顶部设置混凝土圈梁一道,当填充墙高>4m时,应隔约2m设置一道。 当圈梁有高差时,应使高低圈梁搭接,搭接长度为1000。 圈梁做法按照03G3291中第34页的后砌墙现浇带大样及后砌墙窗台下现浇带大样。 洞口处过梁代替圈梁。 ②圈梁应连续地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应上下搭接在洞口上部增设一附加圈梁;其搭接长度应为垂直距离的2倍。 ③圈梁的截面应与墙厚相同,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 、填充墙顶部与墙板拉结填充墙顶部与梁板的拉结做法按图集02G02第46页,是为了使填充墙能较好地与上部构件顶紧,砌体填充墙超过4m顶部为砌斜砖。 砌砖快到顶时,先放置一星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