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桩施工总结内容摘要:

点,根据桩位平面布置施工图,定出每根桩的位置,并做好标志。 施工前,桩位要检查复核,以防被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偏移。 (2)埋设护筒。 护筒的作用是:固定桩孔位置,防止地面水流入,保护孔口,增高桩孔内水压力,防止塌孔,成孔时引导钻头方向。 护筒用 48mm 厚钢板制成,内径比钻头直径大 100200mm,顶面高出地面 ~ ,上部开 12 个溢浆孔。 埋设护筒时,先挖去桩孔处表土,将护筒埋入土中,其埋设深度,在粘土中不宜小于 1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 其高度要满足孔内泥浆液面高度的要求,孔内泥浆面围护桩施工总结 4 应保持高出地下水位 1m 以上。 采用挖坑埋设时,坑的直径应比护筒外径大 ~。 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 50mm,对位后应在护筒外侧填人粘土并分层夯实。 (3)泥浆制备。 泥浆的作用是护壁、携砂排土、切土润滑、冷却钻头等,其中以护壁为主。 泥浆制备 方法应根据土质条件确定: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排渣泥浆的密度应控制在 ~ ;在其他土层中成孔,泥浆可选用高塑性 (Ip≥ 17)的粘土或膨润土制备;在砂土和较厚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密度应控制在 — ;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塌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密度应控制在 ~。 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密度,并定期测定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 泥浆的控制指标为粘度 18~ 22s、含砂率不大于8%、胶体率不小于 90%,为了提高泥浆质量可加入外掺料,如增重剂 、增粘剂、分散剂等。 施工中废弃的泥浆、泥渣应按环保的有关规定处理。 (4)成孔方法 参看旋挖钻机操作资料。 (5)清孔 当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并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进行清孔,目的是清除孔底沉渣以减少桩基的沉降量,提高承载能力,确保桩基质量。 清孔方法有真空吸泥渣法、射水抽渣法、换浆法和掏渣法。 清孔应达到如下标准才算合格:一是对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用手摸捻应无粗粒感觉,孔底 500mm 以内的泥浆密度小于 (原土造浆的孔则应小于 );二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允许厚度符合标准规定,即端承桩≤ 50mm,摩擦端承桩、端承摩擦桩≤ 100mm,摩擦桩≤ 300mm。 (6)吊放钢筋笼。 清孔后应立即安放钢筋笼、浇混凝土。 钢筋笼一般都在工地制作,制作时要求主筋环向均匀布置,箍筋直径及间距、主筋保护层、加劲箍的间距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采用焊接且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钢筋笼主筋净距必须大于 3 倍的骨料粒径,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35mm(水下混凝土不得小于 50mm)。 可在主筋外侧安设钢筋定位器,围护桩施工总结 5 以确保保护层厚度。 为了防止钢筋笼变形,可在钢筋笼上每隔 2m 设置一道加强箍,并在钢筋笼内每隔 3— 4m 装一个可拆卸的十字形临时加劲架,在吊放入孔后拆除。 吊放钢筋笼时应保持垂直、缓缓放人,防止碰撞孔壁。 若造成塌孔或安放钢筋笼时间太长,应进行二次清孔后再浇筑混凝土。 全护筒成孔 全护筒施工法其施工工序为: 钻机就位→钻机成孔→成孔→安放钢筋笼→安放导管→灌注凝土 ( 1)钻机就位 要使钻机抱箍 (即导向套 )下龙口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 具体做法是用“三脚尺”找出抱箍下龙口中心,用锤球与放样桩对中。 就位时要保持 钻机摆放水平,利用钻机上的前后液压支腿进行调整。 全护筒法施工要转动、压人和拔出护筒,对地基有较高的要求。 如钻机就位处地基不稳定,在钻孔过程中会引起钻机的倾斜和滑动,而造成桩的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