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从含“狗”的习语解析中西文化差异内容摘要:

的演变,人们渐渐不再用 6 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称之为“刍狗”。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祭祀前,人们都非常重视刍狗,碰都不敢随便碰,但在祭祀完之后则弃之如弊屣,可见人们真正重视和尊重的是祭祀本身,而不是这只刍狗。 可见,在中国古代,狗就已经处于不被他 人重视的地位。 中方文化中含“狗”的习语的几种意义 虽然在汉语中,有“猫来穷,狗来富”一说,人们用狗来预示财富,这一点在广东人中尤为明显。 广东人认为狗“汪汪汪”的叫意味“旺旺旺”,表示财富的到来。 但 狗在汉语中一直是一种卑微的动物,这源于中国的农耕文化,人们对狗的需求较低,而且从心理上一般厌恶狗、鄙视狗,常用狗来形容坏人坏事,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诸如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狗咬狗、狗急跳墙、狗腿子、狗改不了吃屎等等(傅雪芹, 2020: 75)。 在中国古代,不育的妇女都会供 奉“张仙”来祈子,称之为“张仙送子”。 而画中的张仙左手张弓,右手执弹,作仰面直射状,右上角还常画有一只天狗,这张仙正是在射“天狗”,天狗使妇女不育,且食月所以人们敲声大作,吓得天狗把月亮吐出来 (邱胜,闫为民,2020)。 人们憎恶天狗,也就表明古代的狗在人们心中大多数是不好的象征。 人们觉得通过对狗的惩罚可以寻得希望和寄托。 在汉语中,狗不仅仅有品质恶劣的象征,也有低俗,无能的含义。 我们常说,属狗的 欺软怕硬;断了脊梁骨的癞皮狗 没有骨气。 这些俗语赋予狗一些人的品质,使得狗成为了没有气节,软弱无 7 能的象 征(王晓娜, 2020: 66)。 而形容一个人品质十分恶劣,丧失人性的时候,我们则称之为狗彘不若 (邱胜,闫为民, 2020: 596)。 而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一句来得更为有趣。 说是人们饲养的六畜,马、牛、羊、鸡、狗,猪,狗因为吃屎而嘴臭,臭嘴就是出不了好味,更别说是吐出什么好东西来(马金江, 2020: 376)。 我们平时摔跤,若是摔得正面趴在地上,也会戏称是“绊了个狗吃屎”。 同时在汉语里,我们也用狗来表示失意。 有名的便是杜甫感慨王季友的怀才不遇,杜甫诗曰“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 有。 ”因此我们有白云苍狗一词来比喻人生世事的变化无常 (邱胜,闫为民, 2020: 587)。 另一方面,这个失意也体现在人在势力场上的陡然处于劣势的情况。 我们常说,打落水狗,字面意义是打被赶落在河里的恶狗,比喻对实施尚未投降的敌人穷追不放,彻底打击 (邱胜,闫为民, 2020: 588)。 这敌人,便是落水狗,必须趁着它们落水,狠狠地 来一棒。 西方文化中的“狗” 西方的文化相对于中国的文化要短,但是西方社会发展迅速,这也就意味着,其社会中各成员地位的转变也是迅速的。 我们都知道西方是更开放,提倡自由的社会。 西 方比中国更尊重动物,因而,狗的地位也有了飞速的提升。 西方文化中的“狗”的历史 在西方国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狗的作用与人们对他的有用 8 性感受程度或与其在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价值观念相关。 (陈琳莉,2020)。 在欧洲的文化中,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的影响,人们最早是以渔猎畜牧为主,主要食用牛和羊,狗则是人们劳动生产中重要的工具。 随着西方历史的不断前进,狗的劳动力角色慢慢的消退,但是它仍然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王宗云,王云姣, 2020)。 与中国的狗不同的是,西方的狗渐渐地成为了人们的宠物,受到人们的宠 爱和呵护。 这种爱狗的社会心态也使得 dog 朝着褒义发展。 现在,人们更是将狗视为家庭成员的一位,将狗视为自己的子女。 很多家庭中,夫妻可能没有孩子,但是有狗。 在西方,亲情观念没有中国这么浓厚,很多子女很少赡养老人,甚至很少与老人见面。 所以,老人是很孤独的,大多数的老人便会养着一只狗,每天照顾狗,带着狗去散步,日子才觉得充实。 狗的地位更是提升了许多。 西方文化中含“狗”的习语的几种意义 简单的回忆,在英语里,我们有 Love me, love my dog,通俗地讲,就是爱屋及乌(郑鸿雨, 2020)。 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 则颇有中文中好马配好鞍的意味。 有时我们安慰别人时还可以说 Every dog has his day, and every man his hour(祝宝珠, 2020:71)。 而表示某人穿的很讲究时,我们则说 dressed like a dog’ s dinner(郑鸿雨, 2020)。 在英语习语中 , 狗经常被用来比喻人的生活 , 大部分没有坏的意义。 1. have a good nose for…… ( 有个好鼻子用来…… ) 9 狗的嗅觉最灵敏 , 因此 , 英语用有个狗鼻子喻指侦察力强。 2. die a dog39。 s death( 像狗那样死去 ) 喻指人潦倒而死。 3. die dog for somebody( 为某人像狗那样死去 ) 这条习语比喻尽犬马之劳。 甘为知己者死。 为人效忠。 4. put on the dog( 摆出狗架子 ) 这条习语比喻摆架子。 耍派头。 妄自尊大。 (李英, 2020: 95) 狗在西方民族传统观念是人之挚友 (man’ s best friend) ,在英语口语中,以狗指人十分普遍。 例如之前所说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 ; His bark is worse than his bite(口恶心善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等等。 (易剑桥, 2020: 162) 高清凌( 2020: 213)在自己的观点中表示: If we translate the dog into“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