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内容摘要:

不到安全的水, 4 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 1500 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炎和 呼吸道癌症。 有人计算, 2020 年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 GDP的 15%。 而世界银行 2020 年发展报告列举的世界污染最严重的 20 个城市中,中国也占了 16 个。 因此,从生态角度来说,中国的环保到了最紧要的关头。 ⑤ 之所以如此 , 主要是 因为 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政策和资源定价问题十几年来没有多大改变。 从体制来看,环境系统的整体性与行政系统的分割性存在矛盾,而地区利益、部门利益之争,以及现行经济政绩的攀比机制,使这种矛盾加剧;从政策来看, 5 在各项经济发展战略计划和经济政策之中,尚未考虑环境因素和体现环境 成本;从资源使用和定价来看,资源初级产品价格相对偏低,环境等社会公共产品可以免费索取。 企业生产成本中的环境成本不完全,这种环境无价、资源廉价的局面,不仅带来了浪费和效率低下,还鼓励了粗放型的生产消费方式,环境破坏和补偿机制也就无从谈起。 可以说,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态安全,为之付出 了 惨重代价,甚至抵消 了 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 据世界银行按照目前发展趋势所做的预计,2020 年中国仅燃煤污染一项导致的疾病,需付出的经济代价就高达 3900 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3%。 以近期水污染为例,其所造 成的经济损失将消耗大量财政支出。 ⑥ 没有生态的安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安全。 频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高消耗、高成本的破坏环境的高增长经济,是一种自杀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选自《中国青年报》 2020 年 12月 2 日) 1文章第 ① 段列举的三起事件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 2 分) 1文章第 ④段列举一系列数据证明的观点是什么。 ( 2 分) 1文章结尾说:“ 高消耗、高成本的破坏环境的高增长经济,是一种自杀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 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 2 分) 1阅读以下两则 链接 材料,你有什么发现。 并就长江水质保护问题,提一条建议。 ( 4 分) 链接 1 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最新统计表明,流域省界断面水质劣于三类水的比例,由上世纪末的两成上升到目前的接近一半, 省界断面水体水质呈现不断恶化趋势,导致全长江水质恶化趋势日益明显。 上游污染中游,中游污染下游,下游污染河口,河口污染海洋,形成了转嫁污染的连锁反应。 (《新华社》 12 月 1 日) 链接 2 莱茵河流经瑞士、德国、法国、卢森堡、荷兰等 9 个欧洲国家,是沿途好几个国家的饮用水源,是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一条河,也是世界上人与河流关系处理得最成功的一条河。 莱茵河由莱茵河保护委员会管理,这是一个民间组织 , 工作人员仅仅 12 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松散的小组织,却有条不紊地管理着莱茵河。 原因有五: 一是各成员国对污染的认识都很 明确,认为一个 “ 流域 ” 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彼此息息相关。 二是个体对环保工作的热爱,很多人自愿加入到民间环保组织中来。 三是决策会议少,执行会议多。 四是环保羞耻感在成员国之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评论和批评很有效果。 五是最有创意制度的精心设计和有效实施。 莱茵河保护委员会中的观察员机构把自来水、矿泉水公司和食品制造企业等“水敏感企业”都组 6 织了进来,使之成为水质污染的报警员。 (《中国青年报》 12 月 6 日) 发现: 建议: 1请拟一条以“保护我们的家园 —— 地球”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在 10—— 20 字之间)( 2 分) (四)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20— 23 题。 (共 9 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 嵁 ,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柳宗元《小石潭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 佁 然不动; 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得西山后八日, 寻 . (沿着)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姆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 偃蹇. . (高耸仰卧),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 嵚 . ( qīn 高耸 ) 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 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