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思修论文3000字以上范文内容摘要:

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首先是一种科学性的预测。 当然,这种预测要接受实践检验。 二是他们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 马克思精品文档 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20 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认识是一种理论抽象,是对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社会内在属性的理论概括,因而 舍弃了各种具体条件和因素,显现了强烈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 马克思恩格斯在表明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时,曾鲜明的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 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 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来认识社会主义,始于毛泽东。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二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学习和借鉴。 三是建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 毛泽东晚年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交织着正确与错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由于在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崭新而又复杂的课题,毛泽东等人希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另一方面,在毛泽东的理想中,社会主义应该是“最完美、最纯洁的社会制度”,并逐渐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因此,他用理想中的社会主义价值标准来对照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主义中国,形成了脱离具体的历史的客观条件,从“应该”出发来认识社会主义的偏差。 从晚年毛泽东的失误中走出来,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精品文档 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20 央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 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一方面,邓小平对从理想状态的“应该”出发来设定某种社会主义标准模式作了坚决的否定。 这里要注意的是,邓小平否定的是把理想作为社会主义的出发点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理想本身。 另一方面,他坚定地把从现实的中国国情出发来说明现实的社会主义能够“是什么”作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出发点。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难探索和深入思考过程。 面对“文化大革命”的灾难,邓小平反复强调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他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 ”“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 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 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 ”在这里,邓小平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毋庸讳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出现了另一方面的偏差,即注重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现实的社会主义能够“是什么”的事实,而忽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的 理想价值,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精品文档 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联系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特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它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精确表述,强调通过改革,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保障和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落到实处,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 本矛盾的运行规律。 同时,江泽民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 ”“三个代表”的三个方面本身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重视,内含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三大文明协调发展规律的认识。 这就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高度。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基于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认识和把握,积极探索经济精品文档 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20 社会发展新阶段共同价值理念、行为准则的构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的科学论断,这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和规律的新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中共十八大报告则进一步明确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建设,指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提出“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党中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阐述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内涵的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成为引领国家发展的政治宣言和动员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战略旗帜。 中国梦承载历史,直面现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