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和任务的e-learning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另外,由于网络课程中脱离了课堂,不管是学习氛围和监管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学习需要更高的自觉性,对于自学方法的指导也需要加强。 学习效果是学习的重中之重,没有效果的学习或效果低下的学习是失败的学习。 由此,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 目前的 LMS 中,都会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跟踪和反馈。 然而 遗憾的是, LMS 中的跟踪只能跟踪到是否点击了相应的课程,即只能了解到是否学习了这个课程,对于课程的具体学习效果则难以评价,但是还能通过 LMS 中的考试系统得到一定的弥补。 对于其它的不是建立在 LMS 之上的网络课程,相应的效果评价则做得更少。 综合以上问题,我们尝试借助其它的理论来进行弥补。 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教学法,教学法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管是学习内容的整合、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是学习效果的评价,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作为教学活动,或多或少的都会应用到一定的教学 法知识,即使是在传统课程中, 7 也隐含了开发者对于教学法的理解和应用。 但是,能够主动地、科学地、合理地应用教学法的课程还比较少。 由此,我们打算尝试在课程中系统地应用教学法,以提高学习者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在众多的教学法中,我们选择了“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这两种教学法,它们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思想下的比较先进和成熟的教学法。 我们希望通过这两种教学法从课堂教学到网络课程的迁移,为网络课程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情境教学法的使用,在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构建更好的学习氛围,作为网络课程,脱离了传统的班级授 课,在没有同学、教师帮助的情况下,对于学习情境的构建同样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较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习者的学习。 同时,在不同的情境下解决不同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学习方法指导,也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 而任务驱动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习者从任务着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尤其在自主学习方面效果更为突出,并且通过对任务的完成情况,也可以更好的进行学习效果评价。 尽管任务驱动的思想在目前的一些课程中也有所使用,但是关注度并不高,且任务本身缺乏针对性,也较少结合生活实际,对学习者的吸引力不 高。 下文将对这两种教学法做相对详细的介绍。 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及其注意事项 情境教学法是我国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创立的。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习者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习者理解教材,并使学习者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习者的情感。 情境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陶冶功能和暗示(或启迪)功能。 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习者的。 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换言之,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可以帮助人们产生新的认知结构。 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 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将问题解决。 创设情境的途径可以归纳为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六种。 下文主 要用到图画再现情境和表演体会情境,图画再现情境的含义为: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 表演体会情境的解释是这样的: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③ 当然这两种解释都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在迁移到在线学习课程中时会有一定的变化。 例如在课程实做中,更多的是用照片来展现相应的情境,而表演情境则是通过虚拟人物的表演来进行,图画再现和表演体会两种情境是结合起来使用的。 情境教学法在使用中需要注意三个原则: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和智力与非智力统一原则、愉悦轻松体验性原则、师生互信互重下的自主性原则。 而在线自学课程中则更 ③ 引用自《什么是情境教学法》,见参考文献 [15]。 8 需要注意前两个原则,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和智力与非智力统一原则是实现情境教学的两个基本条件,人的认知规律要求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如何使学生集中思维,培养 其刻苦和钻研精神,又要考虑如何调动其情感、兴趣、愿望、动机、无意识潜能等对智力活动的促进作用。 愉悦轻松体验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或气氛中引导学生产生各种问题意识,展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寻求答案,分辨正误,这一原则指导下的教学,思维的“过程”同“结果”一样重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思考和发现体验为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强迫或负担。 任务驱动法的含义及其注意事项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 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习者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习者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使学习者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习者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学习者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 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一个“任务”完成了, 学习者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主要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法实施的基本环节包括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任务)、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效果评价这四个步骤。 ④ 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学,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法和情境教学法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的应用离不开情境的创设,只有基于情境的任务才有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在课程中加入精心设计 的任务,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并非所有的知识内容都能通过这两种方法来呈现,只有在合适的领域,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同时还有许多其它的先进的教学法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当活用各种教学法,而不是针对一两种教学法死用、滥用。 4 基于情境及任务的 Elearning 培训课程设计 随着“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学者开始关注它们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这两种教学方法开始与 Elearning 课程相结合。 本文将 要介绍的苏宁电器企业培训课程就是以情境教学和任务驱动为主要指导思想进行开发的,同时还借鉴了一些其它的教学法。 下文将以其中的“接待与礼仪篇”为例,对教学法在培训课程中的系统应用进行介绍。 ④ 引用自《“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探析》,见参考文献 [16] 9 课程项目简介 “苏宁电器通用技能系列课程”是苏宁电器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监制,为企业员工培训而开发的一套在线学习课程,以教学设计为指导思想,基于 Flash 和 HTML 进行开发制作。 包括会议与会务、软件与系统、报告与报表、接待与礼仪、设备与网络、计划与行程安排共六个子课程。 主要用于结合公司情况,向员工说明公司会议会务的安排流 程,说明公司的各类文档规范,介绍公司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本文要探讨的是苏宁电器通用技能系列课程子课程之一的“接待与礼仪篇”,其课程目标包括四点:一、 全面掌握交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