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字词解释整理内容摘要:

平易(言和而色夷) 少数民族(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142. 遗: w232。 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先帝遗诏 /遗风余思) 丢失的(得遗金一饼) 143. 已: 停止(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完了、完毕(死者长已矣) 算了,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 已经(骨已尽矣) 144. 义: 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正义、仁义(舍生而取义) 适宜、恰当(引喻失义) 145. 异: 奇异、特殊、不同(奇山异水 /觉无异能者) 认为 …… 奇怪(父异焉 /渔人甚异之) 意外的事(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146. 易: 交换(寒暑易节) 容易(难者亦易矣) 交易,买(易以百金) 147. 诣:去、到,去拜访(由是先主遂诣亮 /及郡下,诣太守) 148. 益: 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利益、好处(满招损,谦受益 /有所广益) 更加、进一步(将以益治其文) 渐渐地( 益习其声) 149. 意: 心情(意少舒) 神情、态度(意暇甚) 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企图,想要(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150. 因: 于是、就(因屏人曰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凭借、依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根据、依照(罔不因势象形) 因此(因以为号焉 /而因以及乎其迹) 151. 引: 拉,表示好感(下车引之) 拿起(引刀趋机 /丁壮者引弦而战) 称引(引喻失义) 152. 盈: 满(曾不盈寸) 充满,士气正旺盛(彼竭我盈) 153. 用: 使用、采用(则凡 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因此(遂用猖獗) 154. 友: 朋友(有朋自远方来) 友爱、亲近(琴瑟友之) 155. 余: 剩下的、留下的(余寒犹厉) 第一人称,我(余闻而愈悲) 156. 与: 通 “欤 ”疑问语气词,相当于 “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给(蹴尔而与之) 157. 欲: 想(欲至宛市《宋定伯捉鬼》) 将要(行欲至宛市《宋定伯捉鬼》) 愿望(从民欲也) 158. 援: 提出、引(援疑质理) 外援(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159. 缘: 缘故 沿着(缘染溪 /缘溪行 ) 160. 杂然: 纷纷地(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交互错杂(杂然前陈《醉翁亭记》) 161. 再: 第二次(再而衰) 两次(曰再食) 162. 曾: 加强语气,与 “不 ”连用,连 …… 都(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同 “增 ”,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尚、还(曾不盈寸) 163. 争: 争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据理力争(知而不争) 164. 指: 手指(人有百指) 指明(不能指其一端) 指点(始指异之 /皆指目陈胜) 165. 至: 极点(寡助之至) 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僧 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周到(礼愈至) 166. 志: 记(故为之文以志) 标记(寻向所志) 做标记(处处志之) 志向(且人患志之不立) 立志(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167. 质: 询问(援疑质理) 资质(非天质之卑) 168. 致: 表达、表述(听妇前致词) 取得(盖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气可以养而致 /无从致书以观) 招致、引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169. 诸: “之于 ”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 那些(其西南诸峰) 各位,众位 (今诸生学于太学) 170. 主: 掌管(齐命使各有其主《晏子使楚》) 君主(其贤者使使贤主《晏子使楚》) 171. 属: shǔ 类。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侪、辈。 (徒属皆曰《陈涉世家》) 管辖。 (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相同,同类。 (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zhǔ,通 “嘱 ”,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72. 著: 附着、加在(定伯便担鬼着肩上《宋定伯捉鬼》) 接触(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宋定伯捉鬼》) 同 “着 ”穿(著我旧时裳) 173. 缀: 点缀(缀以珠玉) 连接,紧跟(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174. 资: 天资、天分(吾资之昏《为学》) 资助(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175. 子: 夫子、先生、老师(子墨子闻之) 您(愿借子杀之) 儿子(子又生孙) 176. 自: 自己(并自为其名) 自、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从、由(自三峡七百里中) 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77. 足: 脚(蛇固无足) 画脚(子安能为之足) 充足(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 足以(以中有足乐者) 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 178. 卒: 士兵(卒买鱼烹食) 最终(卒于鲁也传之) 179. 作: 奋起、有所作为(而后作) 写(属予作文以记之) 180. 坐: 因为、由于(但坐观罗敷) 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 通 “ 座 ” ,座位(满坐寂然) 犯罪(何坐。 坐盗) (十八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 一、而 (一 ) .用作连词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又 ” ,可译为 “并且 ”或 “而且 ” ,可译为 :就;接着;或者不译 ,可译为:但是;却 ,可译为:如果;假如 ,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二 ) 通 “尔 ”,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 “你的 ”。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 “你 ” (三)通 “如 ”,好像,如同 其还有一些和其他的词连用的现象。 如而已,而后,而况,既而,请随句意理解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后面常有语气助词 “哉 ”“也 ”,可译 为 “为什么 ”“什么原因 ” ,可译为 “哪里 ”“什么 ”,译时, “何 ”要后置 ,可译为 “什么 ”“哪 ” (二)用作疑问副词 ,常表示反问,可译为 “为什么 ”“怎么 ” ,表示程度深,可译为 “怎么 ”“多么 ”“怎么这样 ” (三) 作语气助词,相当于 “啊 ” (四)通 “呵 ”,喝问 (五) 另有搭配 “如何 ”“奈何 ”“若何 ”,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 “怎么样 ”“怎么办 ”“为什么 ”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可译为 “吗 ”“呢 ” ,相当 于 “吗 ”“呢 ” ,可译为 “吧 ” ,可译为 “啊 ”“呀 ” (二) 用作介词,相当于 “于 ”,在文中有不同翻译 (三) 可作词尾,译为 “…… 的样子 ”“…… 也 ” 四、乃 (一 )用作副词 ,可译为 “才 ”“这才 ”“就 ” ,可译为 “却 ”“竟然 ”“反而 ” ,可译为 “只 ”“仅 ” ,可译为 “是 ”“就是 ” (二) 用作代词 人称,常作定语,译为 “你的 ”;也做主语,译为 “你 ”。 不能作宾语 ,译为 “这样 ” ,译为 “若夫 ”“至于 ”“如果 ” (三 ) 其他搭配如 “无乃 ”,译为 “恐怕 ……” “乃尔 ”译为 “这样 ” 五、其 (一) 用作代词 ,作领属性定语,译为 “他的 ”“它的 ”(包括复数) ,作主谓短句中的小主语,应译为 “他 ”“它 ”(包括复数)。 译为 “我(自己) ”“你的 ”“你 ” ,表示远指,可译为 “那 ”“那个 ”“那些 ”“那里 ” ,表示近指,相当于 “这 ”“这个 ”“这些 ” ,表示 “其中的 ”,后面多为数词 (二) 用作副词 ,相当于 “可 ”“还是 ” ,相当于 “恐怕 ”“或许 ”“大概 ”“可能 ”。 相当于 “难道 ”“怎么 ” (三) 用作连词 ,相当于 “是 …… 还是 ……” ,相当于 “如果 ”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五)其他搭配如 “何其 ”译为 “多么 ” 六、且 (一) 用作连词 ,而且,并且 ,况且,再说 ,尚且,还 ,又,又 …… 又 …… ,一面 …… (二) 用作副词 ,将要 ,姑且 七、若 (一)动词,像,好像 (二) 用作代词 ,相当于 “你 ”“你们 ”;作定语则译为 “你的 ” ,相当于 “这 ”“这样 ”“如此 ” (三) 用作连词 ,相当于 “如果 ”“假设 ” ,相当于 “或 ”“或者 ” ,至于 八、所 (一) 名词,处所,地方 (二) 动词 “所 ”字结构,表示 “所 …… 的人 ”“所 …… 的事物 ”“所 ……的情况 ” ,后面 再有名次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九、为 (一) 动词 “做 ”“作为 ”“充当 ”“变成 ”“成为 ”等意思,翻译比较灵活 ,认为 ,是 (二) 介词 ,有时跟 “所 ”结合,构成 “为 …… 所 ”“为所 ”,可译为 “被 ”。 为了,因为。 给,替 ,向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呢 十、焉 (一)兼词 1 相当于: 于之,于此,于彼 2 相当于:于何。 在哪里,从哪里 (二)代词 1 相当于:之 2 哪里 3 语气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