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难硐室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排气管。 生存室净高 ,长度。 临时避难硐室应接入矿井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和供电系统,硐室内应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固定电话。 临时避难硐室应按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配备供氧和有害气体去除设施、食品 和饮 用水 以及 自救器、急救箱、照明、工具箱、灭火器、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辅助设施 ,备用系数不小于 10%。 自备氧供气系统 供 氧 量不低于 米 3/分钟人;采用高压气瓶供气系统时应有减压措施。 有害气体去除设施 处理 CO2的 能力 应 不低于每人 升 /分, 处理 的 能力 应应能保证 20 分钟内将 CO 浓度由%降到 %。 配备的食品不少于 2020 千焦 /人 天, 饮用水不少于 升 /人 天。 配备的 自救器 应为 隔 离 式 ,连续 使用时间不低于 45 分钟。 七、 移动救生舱 选用 救生舱 的 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 必须 符合所服务区域的特点和 可能发生的 灾害类型。 数量 必须 满足所服务区域人员 紧急 避险的需要。 救生舱 具备过渡舱结构。 过渡舱的 净容积 应 不 小 于 米 3, 内设 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 生存舱 提供的生存空间 不 小 于每人 米 3,且总有效容积不 小 于 5 米 3。 救生舱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 气密性。 硬体式救生舱在 +500177。 20 帕压力下,泄压速率 不大于 300177。 20 帕 /小时 ;软体救生舱在 +500177。 20帕 压力下,泄压速率 不大于 350 帕 /小时 ;舱内气压 始终保持高于外界气压 100~ 500 帕 ,且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救生舱 选用抗高温老化、 无腐蚀性、无公害的环保材料。 救生舱外体颜色在煤矿井下照明条件下 应 醒目,宜采用黄色或红色。 选用的救生舱具备矿井压风、供水、通讯接口。 设 压风 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压风出口压力 在 ~ 兆帕之间 ,连续噪声不大于 70 分贝 ,过滤装置 具 备油水分离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