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欣赏教案内容摘要:
著作中引《诗》,对《诗》的传授代不乏人。 秦朝建立之后,实行 文化专制政策,“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史记秦始皇本纪》)。 民间保存的《诗经》绝大部分被烧毁。 到了西汉,才重新在社会上流传。 当时传《诗》的共有四家,其中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诗》”,在西汉被立为学官。 另外一家《毛诗》,相传创始于鲁人毛亨,毛亨作《毛诗故训传》三十卷,授给赵人毛苌,其传本经文是用先秦古文字写成,称作“古文《诗》”。 《毛诗》在西汉时未立于学官,但盛 行于东汉。 后来鲁、齐、韩三家诗逐渐亡佚(今仅存《韩诗外传》),只有《毛诗》流传至今。 三、《诗经》的内容 《诗经》中《风》、《雅》、《颂》的类别不同,内容也有区别。 《颂》用于庙堂祭祀,主要是颂赞之作。 《雅》出自各级贵族之手,内容主要是颂赞和怨刺。 《大雅》的作者地位较高,诗的内容多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有些作品属于周朝的史诗。 《小雅》的作者多为下层贵族,他们通过咏叹自己的生活,表达对王朝政治的看法。 《国风》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它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作者的生活和感情。 《诗经》的内容主 要有下面几类: 颂赞诗 这类作品主要出自《颂》诗和《大雅》。 其中很多是祭祀诗,所祭的对象不同,但其中都充满了颂赞之词。 诗中歌颂祖先的盛德和武功,祝愿子孙永受福佑。 例如《周颂维天之命》: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假以溢我。 我其收之。 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诗中歌颂周文王德行纯美受自天命,赞扬文王的纯德流惠子孙。 还有些作品不是直接用于祭祀的场合,但也表达颂美之意。 例如《鲁颂》中的几首诗都是作于鲁僖公之时,是颂扬鲁僖公的。 《大雅》中有些作品是送给当时的诸侯或大臣的。 例如《烝民》是周宣王时尹 吉甫送给大臣仲山甫的;《韩奕》是韩侯来朝见周天子,诗人送给韩侯的。 这些作品除了赞美对方的德行和功劳,还大力颂扬周天子的威德。 此外,《小雅》中的《天保》、《鸿雁》、《庭燎》也属于此类作品。 这些作品在颂美的同时,表现了当时统治者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 颂赞诗中有些作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和《商颂》中的《玄鸟》、《长发》等,分别记载了商、周两个民族的发展史。 《生民》赞颂周民族的始祖后稷,诗中叙述了有关后稷降生的神话传说,描写了他在农业方面的非凡的才艺。 《公 刘》描述后稷的曾孙公刘率领周族从邰(今陕西武功县西)迁到豳(今陕西锂邑县西南),建立城邑的过程。 《绵》描述后稷十二世孙古公亶父玄领周人由豳地迁岐地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周民族在此发展壮大起来。 《皇矣》表现周太王至文王三代的历史,着重写周文王伐密伐崇,进一步壮大周族实力,为建立周朝奠定了基础。 《大明》写王季和文王父子两的婚姻家庭,着重赞美武王伐殷的胜利。 上述五篇作品,全面反映了周民族艰苦创业,由发祥到建国,逐步强盛的历史。 这是古代诗歌中极为可贵的史诗。 怨刺诗 从西周幽、厉二王开始,政局动荡,王室衰 微,社会矛盾加剧。 抒写愤懑,抨击现实的怨刺诗在这种背景下大量出现。 此类作品遍布于二《雅》和《国风》。 相对而言,二《雅》对现实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朝政方面。 诗人为国事而忧愤,对当权者提出激切的劝谏。 如《大雅瞻卬》从天降灾厉写起,指责周幽王为政无道:“人有土田,女(汝)反有之。 人有民人,女覆夺之。 ”,进而又斥责幽王宠信褒姒,造成国政大坏,希望他能改过。 《大雅荡》批评周厉王,不仅向他指出天命无常,而且借周文王的口吻警告他:“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小雅十月之交》中把天时不正的原因归结为“四国无政,不用其良”, 作者对自己“无罪无辜”却落得“谗口嚣嚣”深表愤慨。 《小雅巧言》中激烈抨击现实中贤愚不辨,赏罚不明。 《小雅巷伯》中更是发誓要把陷害自己的谄佞小人“投畀豺虎”,“投畀有北”,“投畀有昊”。 这些作品都敢于大胆地针砭时弊,带有浓厚的忧患意识和讽喻特色,它对后代文人诗歌影响很大。 《国风》的作者生活地位较低,其中的怨刺诗也更能反映社会下层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诗人往往从自己的生活状况写起,抨击现实的不公,揭露当时严重的贫富对立。 《魏风伐檀》中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发出了强烈质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 瞻尔庭有县狟兮。 ”《魏风硕鼠》中把剥削者比作大老鼠,抨击他们残酷地剥削劳动者:“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为此,诗人发出了反抗的呼声,表达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表示“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揭露和讽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是《国风》中怨刺诗的一项重要内容。 卫宣公为自己的儿子公子伋娶齐女为妻,听说新娘貌美,就在黄河之滨建一座新台,将她占为己有。 《邶风新台》讽刺卫宣公这一秽行,把他比作一只瘌蛤蟆。 《鄘风墙有茨》嘲讽卫国宫廷的丑事。 《齐风南山》揭露齐襄公与胞妹鲁鲁桓公夫人的淫乱行为。 《鄘风相鼠》则直接指斥统治者行为 龌龊,人不如鼠,诅咒他们“不死何为”。 另外,《秦风黄鸟》批判了秦穆公用人殉葬的残忍做法,为无辜而死的“三良”鸣不平。 《国风》中的这些作品泼辣犀利,表现了鲜明的爱憎,闪耀着进步理想的光辉。 征役诗 表现战争和徭役的作品在《诗经》中占了很大比重。 中原地区长期遭受北方游牧民族侵扰,抵御游牧民族入侵是关乎华夏民族生存的大事。 《小雅采薇》的作者参加抵抗(犭严)狁的战争,从军一年,备尝艰辛。 诗中百感交集地写道:“靡室靡家,(犭严)狁之故,不遑启居,(犭严)狁之故”,“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 诗人一方面为思念 家室而忧伤,一方面又流露出保家卫国的自豪感。 《小雅出车》描写周宣王时大臣南仲北征(犭严)狁,诗中不仅叙写军旅生活的艰辛,还极力赞扬南仲的军威,渲染大军凯旋时的兴奋心情。 而《秦风无衣》则表现秦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戎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些充满爱国热情的诗篇至今仍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 但并非所有的战争都是抵御外侮,更何况战争和劳役毕竟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诗经》中很多 作品都是表现征役之苦。 如《唐风鸨羽》、《邶风式微》、《小雅北山》都是抱怨无休无止的“王事”使主人公有家难归,诉说在外行役的辛劳和悲苦。 《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等篇则表现思妇在家怀念征人的痛苦: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王风君子于役》) 主人公看到傍晚时分鸡归巢、牛羊返圈,不禁触景生情,深切地惦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从女主人公的深情倾诉中,人们能感 受到无穷的征役给千千万万个家庭造成的不幸。 婚恋诗 表现爱情、婚姻题材的诗是《诗经》中最精彩的部分,它们主要出现在《国风》中。 这些作品有的写恋人幽会的喜悦、男女不期而遇的欢乐,如《邶风静女》、《郑风野有蔓草》;有的写相思的痛苦、失恋的愁怨,如《王风采葛》、《郑风狡童》;也有的表现对爱情的坚贞,对家长的反抗,如《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诗中的少女爱上了 一位垂发少年,她大胆地表示:只有他才是我的心上人。 她不仅发誓至死也不改变,并且抱怨父母不理解她的爱情。 婚恋诗中有的表现家庭生活的和谐,例如《齐风鸡鸣》。 但更多的还是那些弃妇诗,如《邶风谷风》、《卫风氓》、《郑风遵大路》等。 它们描写主人公忠于爱情而被遗弃的命运,控诉了那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和不合理的婚姻制度。 《卫风氓》的主人公是一个热烈纯真的女子,她在婚前对自己的情人一往情深,在婚后日夜操劳,希望用自己的无私付出换来美满幸福的生活。 但丈夫却另有新欢,狠心地抛弃了她。 她痛定思痛,发出了悲愤的控诉。 最后 ,对那个负心男子表示了决绝的态度: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她善良而刚强的个性,都在这如泣如诉的诗句中表现出来。 这些饱含血泪的弃妇诗,道出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受压迫、受凌辱的妇女的心声。 农事诗 周朝以农业立国,《诗经》中有不少表现农事及相关生产劳动的诗。 《雅》、《颂》中的这类作品往往和祭祀有关。 《周颂》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小雅》中的《楚茨》、《大田》、《甫田》,是 周代春夏祈谷、秋冬报成的乐歌,它们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情况,是了解周代社会的极其珍贵的史料。 农事诗中最生动的诗篇当属《豳风七月》,诗中按季节顺序描写了当时的生活与风俗,举凡农耕、蚕织、狩猎、祭祀等,都叙之甚详。 人们不仅能从中了解当时的农业生立状况,还能看到农夫们的悲惨生活。 他们从春到秋,辛勤地在田间劳作,到了冬季,还要为统治者修房、凿冰、服各种劳役。 而最好的劳动成果,却被统治者无偿地占有。 农夫们住在满是鼠洞的破房子里,有时以瓜菜充饥,在寒风凛冽的严冬,他们悲愤地唱道:“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 七月》不仅是周代社会生动的风俗画,更是劳动者的歌唱与呐喊。 此外,《诗经》中还有一些表现其它劳动生活的作品,《周南芣苢》是周代妇女采集芣苢时唱的歌,《召南驺虞》、和《郑风太叔于田》等是描写狩猎的作品,《小雅无羊》再现了当时畜牧业的发达。 这些作品都赞美了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礼俗诗 《诗经》中很多作品用于当时各种礼仪场合,还有的表现当时的社会风俗。 礼俗诗的内容相当广泛,几乎遍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周南桃夭》是婚礼上的贺诗;《周南葛覃》是女子归宁父母的诗;《周南螽 斯》是祝人多子的诗;《郑风丰》和《齐风著》是迎娶新娘的诗;《召南采苹》写女子出嫁前的祭祀活动;《陈风宛丘》写陈国的巫风歌舞;《郑风溱洧》写郑国三月上巳日在水滨“招魂续魄,祓除不祥”的春游社交场面: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士,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青年男女在游春盛会上,手持鲜花,主动邀请,尽情 戏谑。 诗中有逼真的场面,有生动的对话,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小雅》中的礼俗诗也别具特色。 它们往往表现周代上层社会的面貌和各级贵族的思想情趣。 在这些作品中,表现宴享之礼的又占了绝大多数。 其中有的用于天子享诸侯之礼,如《蓼萧》、《湛露》、《彤弓》。 更多的还是用于一般贵族聚会的乡饮酒礼。 如《鹿鸣》、《伐木》、《鱼丽》、《宾之初筵》等。 《鹿鸣》的首章写道: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诗中以鹿鸣起兴,盛赞宴会上礼仪隆盛,气氛和谐,进而点明宴饮的意义。 周代 这种贵族的宴饮非常普遍,它起着维系人伦关系,弘扬道德规范的作用。 这些宴享诗主要产生于西周前期社会较为安定的年代,诗中充满着祝颂的成分,风格中正典雅,婉曲醇厚,代表了贵族的生活理想和审美好尚。 《诗经》以其丰富而广泛的内容,向我们展示了周代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 四、《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一)、《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产生于北方,风格平易质朴。 除少数史诗中含着民族起源神话以外,《诗》中一般不表现超现实的事物,也没有浪漫的奇想和荒诞的情节。 这一点与后起的楚辞有明显区别。 在此基础上,《诗经》在艺术上取 得了杰出的成就。 这些成就突出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鲜明的形象性 《诗经》中大部分作品是抒情诗。 这些诗不以刻划人物为主,但其中有了较为鲜明的主人公形象。 诗人往往通过感情的直接倾诉,使人感受到他们的不同个性。 同是思念恋人的歌,《郑风狡童》中的姑娘在失恋时悲伤地唱道:“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而《褰裳》中的女主人公则诙谐地戏谑对方:“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 同是弃妇诗,《邶风谷风》中女主人公的哀婉缠绵和《卫风氓》中女主人公的刚毅果断,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的作品在抒情中带有一些细节和行动描写,使主人公的情态宛然可见。 《周南关雎》的主人公因思念心爱的姑娘而“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邶风静女》的主人公因找不到前来约会的恋人,急得“搔首踟蹰”;《卫风伯兮》写女主人公在丈夫离家后无心膏沐,以致“首如飞蓬”;《王风黍离》写主人公走在路上忧思满怀,“行迈靡靡,中心摇摇”,都很有生活气息,使主人公的形象更为鲜明。 《诗经》中有的作品运用了景物和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感情。 如《小雅采薇》用“杨柳依依”反衬主人公离家服役时的悲愁,用“雨雪霏霏”来烘托他远 戍归来时的哀苦;。古代文学欣赏教案
相关推荐
下,后者是首选方案,因为经过过去的成本管理,已经获取了合作上的效率和生产上的效益,但具体比较还需要以开簿成本会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为依据。 (2)选择新产品的供应商。 当购买方希望评价供应商的整体胜任能力时,需要获取对供应商成本状况的大致了解。 (二 )生产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可能面临七个方面的决策: (1)买卖双方联合决定产品属性。 供应商通常会通过展示其成本来方便购买方进行决策。
C。 对我国无纳税义务 D。 其所在国瓦解国没有税收合作的外国企业无纳税义务( B) 50.亚洲开发银行行址设在( ) A.东京 B。 北京 C。 马尼拉 D、曼古董( C) 51.要约于( )时生效 A.发出 B。 传达到受要约人经营地或其惯常住所 C.传达到受要人并且受要约人理解 D。 交邮局发出( C) 52.《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在风险转移方面采取( )原则
小于 50mm。 1答:防水层起鼓、开裂;沥青流淌、老化;屋面漏水 1中级抹灰:一 底层、一中层、一面层底层作用是使抹灰层能与基层牢固结合,并对基层进行初步找平。 中层主要起找平作用。 面层主要起装饰作用。 下面是赠送的国际法小抄,可以编辑删除,不需要的朋友 15 年电大期末考试国际经济法小抄(用心整理的精品小抄可以编辑) 名词解释或填空 ,是在组织上取代关贸总协定,协调和
中国古代政府早在那时就已经通过军事手段对钓鱼岛进行管辖。 中方提出这些历史证 据的目的是证明,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并且管辖了钓鱼岛。 这一证据在国际法上是有意义的,说明中国古代人先占了钓鱼岛这个无人的荒岛,并且取得了该岛的所有权,因此中方仍然对该岛享有所有权。 (二 )日本的主张。 1972 年日本外务省发表的《关于尖阁列岛领有权问题的统一见解》中称:“日本明治政府于 1885
た )练级,不过要先打败挡路的劲敌 口袋妖怪织女星中文图文攻略 主人公取名 为ナミダ RANGER劲敌取名为キズアト (好吧我是取名废柴 .) 接下来开始游戏,先从电脑里把伤药拿出来 接下来是下楼得到跑步鞋和地图,然后会被博士带到研究所,得到图鉴。 接下来就是选择一开始的主角精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