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水土保持方案二期内容摘要:

hm2 三、工程土石方量 序号 项目名称 挖方 回填 调入 调出 借方 弃方 (万 m3) (万 m3) (万 m3) (万 m3) (万 m3) (万 m3) 1 住宅用地 0 2 景观绿化 用地 0 3 园区 道路 用地 0 4 入园道路用地 0 6 临时施工场地 0 合计 0 五、投资及经济指标 投资 工程总投资为 4000 万元 ,全部自筹。 项目组成与布置 本项工程的基本建设内容包括 商住楼 、 园内 绿化 用地 、园区道路 用地 、 施工道路 用地 、 临时施工场地 五 部分组成。 工程总 体平面图 见附图 6。 商住楼及商网 用地 项目区 商住楼用地 规划布局 由 4 栋多层住宅组成, 住宅用地总占地面积。 根据小区整体规划, 在场地设计中,尽量保持和利用现有地形。 在住宅用地的规划中考虑到北方城市对阳光日照的要求, 所有建筑 均控制在南北向偏东 15 度至偏西 15 度的范围中。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6 园内 绿化 用地 园内 绿化 面积 178。 (绿化面积 集中 于项目区道路旁、建筑物周边),绿地率50%。 绿化工程按点、线、面三个层次进行绿化,以中心绿地为主导景观,向两侧住宅组团发散,在组团公共绿地与住宅交接处自然的形成景观转换,以绿化衬托建筑,渲染气氛。 整个园区规划不仅创造了自身高尚的社区环境,也充分考虑了对周边环境的利用,从社区大门出入,城市绿化带都将作为了进出社区的第一景观。 结合绿化和景观, 所有的建筑 布置都有意做了角度的转变。 园区道路 用地 园区道路 用地 占地面积 178。 ,在道路规划中采用人 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模 式 ,在南北向的主要景观道路上,分出东西向的支路车行道通向 多层建筑。 道路设计中应用一些弧形并且在某些地段设计中央绿岛。 施工道路 用地 施工道路 用地 占地面积 178。 , 临时施工场地 工程 建设中的 临时工程指的是临时堆土场和临时堆料场,其占地均为该工程后期的绿化用地,占地面积 178。 项目附属工程 (1) 供电、供暖系统 供暖:采用集中供暖,由华能电厂余热统一供给。 供电:本项目由市政供电系统供电。 (2) 给排水系统 给水:项目给水由营口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直 接供水,两条管线,分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供生活用水(如饮用、烹调、洗涤、淋浴),工业用水为冲厕、市政用水(街道浇花、绿化用水等用水)。 生活冷水管道采用 S5 系列 PPR 给水塑料管熔接。 排水:排水管地下部分采用 UPVC 管,地上部分采用消音 UPVC 管,坐便设置隔断式自闭冲洗阀,外排雨水管采用 PVC 圆管。 生活废水排入市政下水管网,最后进入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雨水屋檐集中通过雨水管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7 (3) 交通系统 居住区具有较好的外围交通条件,周边均为城市干道,中心市政路方便了居住小区主要出入口的设置。 居住区主干道起到连接城市道路与居住区的作用。 (4) 通讯系统 通信方式可利用普及率极高的移动通信解决。 综上,项目供电、 供暖 、给排水、通信、交通均能满足施工要求。 工程占地 悦宏书香园二期商住楼 项目 占地 ,原地貌为 未利用占地,均为荒地。 工程按功能分区分别为 商品楼及商网 占 地 , 园内 绿化占地 , 园区 道路占地 , 施工道路 占地 ,临时工程占地 ( 临时工程为临时堆土场)。 各项目区占地面积及占地性质见表 32。 表 32 悦宏书香 园二期商住楼 项目 占地表 单位: m2 项目分区 主要用地类型 占地类型 荒地 合计 永久 临时 工 程 建 设 区 建筑 用地 园内 绿化 用地 园区道路 用地 施工道路 用地 临时施工场地 小计 注: 为减少占地, 临时施工场地 为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内 的绿地区 , 在建设期作为施工的临时场所,建设期末, 进行场地全面平整, 纳入绿地区整体绿化。 土石方工程量 本工程土石方调运坚持尽量减少取、弃方量的原则,考虑工程土石方平衡和整体平衡,充分利用各项工程开挖弃料进行调配。 开挖的土方主要用于基础回填、道路的修建 、 园内 绿化 及临时排水沟的回填 用土几个方面, 在施工过程中边开挖边回填,尽量做到土方及时平整而减少水土流失和地面扰动。 本工程土 石 方开挖 总 量为 万 m3, 其中 建筑用 地区 万 m3; 园区 道路区 万 m3; 施工 道路区 万 m3 和临时工程区 万 m3。 回填 总 量为 万 m3, 其中 建筑 用地区 万 m3; 园内 绿化区 万 m3; 园区 道路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8 万 m3; 施工 道路区 万 m3 和临时工程区 万 m3。 调入方 万m3,调出方 万 m3,无弃方。 土石方达到平衡。 工程土方平衡及流向分别见表33 和图 31。 图 31 土 石方平衡流向图 填方量 万 m3 建筑用地防治 区 挖方量 万 m3 填方量 万 m3 调出 万 m3 园内 绿化防护区 挖方量 0 万 m3 填方量 万 m3 调入 万 m3 园区道路防护区 挖方量 万 m3 填方量 万 m3 施工 道路防护区 挖方量 万 m3 填方量 万 m3 调入 万 m3 总挖方量 万 m3 总填方量 万 m3 调 入 万 m3 挖方量 万 m3 临时 工程 防护区 调入 万 m3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9 表 33 土石方平衡表 项目分区 挖方 填方 调入方 调出方 弃方 合计 土方 表土剥 离 合计 土方 表土回 填 合计 土方 表土 来源 合计 土方 表土 去处 建筑用地防治区 绿化用地平整、表土覆盖及道路平整等 园内绿化防治区 园区及施工道路防治区、建筑用地防治区 园区道路防治区 建筑用地防治区 施工道路防治区 建筑用地防治区 临时工程防治区 建筑用地防治区 合计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0 施工组织 施工布置 根据项目区的地形条件,施工总布置本着 “利于生产、方便生活、 经济可靠、易于管理 ”的原则进行布设。 (1) 建筑 用地 布置 由商品楼及商网楼构成,均匀分布在园区四周。 整个园区设有 多个 出入口,其中 主出入口位于 园区 南部,与宁海路相通。 (2) 园内 绿化用地布置 绿 化 面积 178。 (绿化面积分散于项目区道路旁、建筑物周边), 平均绿地率50%。 绿化工程按点、线、面三个层次进行绿化,以中心绿地为主导景观,向两侧住宅 扩散 ,在公共绿地与住宅交接处自然的形成景观转换,以绿化衬托建筑,渲染气氛。 (3) 道路 (园区、 施工 ) 布置 项目区道路穿插在项目区内部,围绕建筑物周围,顺利到达停车位 和各住宅楼及商业用地。 (4)临时工程防治区 布置 临时工程防治区设在 园内绿化区内 ,占用了后期绿化的土地,待施工结束后划入园区整体绿化。 该区 用于 临时土方的堆放,占地面积 178。 施工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机械施工与人工施工相结合的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施工场地占用,避开植被良好区,合理安排施工,减少开挖量和废弃量,防止重复开挖;雨季填筑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土石方平衡、废弃土石利用应达到规范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时序,缩小裸露面积和裸露时间,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 建筑物施工 建筑物的主要施工工艺见表 34。 表 34 建筑物的主要施工工艺表 序号 主要施工项目及施工工艺 1 土方开挖 分层开挖,人工清理与修坡相结合的方式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1 2 土方回填 分层夯填,小面积采用立式电动打夯机,边角处采用人工夯实,大面积用堆土机反复碾压;大型设备基础及沟道位置,采用压路机、混凝土 碾子或重锤夯实 3 基础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 施工分二次,集中搅拌,利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泵车及履 带吊料罐进行烧灌,实现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 4 主体建筑物建设 运用钢筋混凝土、水泥沙浆、建筑用砖和钢筋等材料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主体建设 5 外墙及室内装饰 对建筑物外墙及内墙进行抹面、砌制等 特殊季节施工 雨季到来之前事先疏通临时排水沟,根据项目区地势,雨水进入道路两侧排水沟后排放。 园区内全部排水经园区雨洪综合利用进入城市管网。 工程投资 项目总体投资 4000 万元, 全部为自筹。 施工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 于 2020 年 5 月动工,于 2020 年 10 月 竣工 ,建设期为 5 个月。 项目实施进度见表 35。 表 35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表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2 4 项目区概况 自然环境概况 地形地貌 项目区所在地区处于大辽河冲积平原南端,地质属华东地层区,由前古代变质岩系构成,从太古界到新生界均有出露,主要岩性为片岩、麻石岩、千枚岩、石英砂岩、二去片夹石英岩。 平原区为第四系底层,地表为 3~5m亚粘土,岩土下为粗砂层,厚度不均,粘性较大,致密坚硬,有良好隔水层,地下水以 3%坡度向海排泄,海边为含砾粗矿层,淤泥质土夹细砂及粘土层构成,地质构造复杂,有新裂构造发育,为地震非稳定区,地震裂度七级。 水文 水系 项目所在场地无水系存在,项目所在鲅鱼圈区内共有 4 条小型河流,熊岳河、沙河、二道河、红海河四条河 流属季节性小型河流。 地表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平均年径流深为 ,地表径流受降雨影响,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 79月。 项目所在鲅鱼圈区地下水主要由降雨补给,可利用地下水约 1000 万 m3。 项目区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 ~,地下水位变幅为。 气象气候 项目所在地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季风明显,无霜期长、降水光照充足。 该地年平均气温为 ℃ ,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7 月份,为℃ ;最低月平均气温为 ℃ ,出现在 1 月份。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4℃,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 10℃积温为 3557℃。 年平均降雨量 ,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多集中在 6~ 9 月,占全年降水量 %以上,年最大降雨量 1089mm,日最大降雨量 120mm, 1 小时最大降雨量 35mm。 多年平均蒸发量 ,相对湿度63%,夏季主导风向偏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东北风,其频率分别为 %和 %,年平均风速为 ,最大风速为 27m/s。 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 27m/s,最大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3 雪深度 21cm,多年平均无霜期 165 天,最大冻土深度。 主要气候特征表见表41。 表 41 项目区气候特征表 序号 气象要素 单位 特征值 1 气温 年平均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 ℃ 34 极端最低气温 ℃ 2 无霜期 d 165 3 ≥10℃ 积温 ℃ 3557 4 最大风速 m/s 27 5 多年平均风速 m/s 6 主导风向 夏季为 S,冬为 NE 7 多年平均降水量 mm 8 24 小时最大降水量 mm 120 9 年 日照时数 h 10 年平均蒸发量 mm 11 最大冻结深度 cm 105 12 年平均相对湿度 % 63 土壤与植被 根据项目所在营口市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营口市共有 67 个土种,分属于 6 个土类、 12 个亚类、 37 个土属。 土壤类型主要为棕壤土,约占总面积的 %,其他为草甸土、水稻土,以及部分盐土、沼泽土和风沙土。 项目区的土壤类型主要有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草甸土等。 项目所在营口地区属于华北和长白两个植物区系的交错地区,植物群落从东到西具有明显的更替规律。 地 带性植物东部为低山针阔叶混交林区,以辽东栎、槲树油松和侧柏林为主;中部为冲积平原草甸植物区,目前,大部分已垦为农田,草甸植被为农作物取代。 西北部为海冲积平原盐生植被区。 项目所在区属辽东山地针阔叶混交林,但由于人类开发活动剧烈,地带性植被极少留存,而是代之以人工栽培植被如绿化植物与农业栽培植被,人工植被主要由防护林及城镇绿化组成,乡镇和公路边有钻天杨、加拿大杨、白桦等,河流旁分布有旱柳、垂柳、馒头柳、国槐、刺槐、侧柏等,城镇居民项目区及工厂区绿化有五角枫、臭椿、火炬树、油松等,灌木有胡枝子、丁香、连翘、紫叶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