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内容摘要:
痛为线索,一气贯通地抒发感情。 《荷塘月色》由“忧”到“喜”再到“忧”的感情跌宕,以写景到抒情来结构全篇。 《生命的价格 — 七毛钱》则由“喜”到“怒”的感情,以叙到议的表达来结构全篇的。 因此特定的情绪,特定的题材,创造了特定的结构。 总而言之,朱自清散文严谨缜密的结构,不仅体现在漂亮的构思上 ,也体现在多元的结构技巧上 , 不仅表现着,服务于思想内容,也表现了内容的客观形式 — 即结构的特点。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 :“漂亮缜密的写法,尽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任务。 ” 二、抒情的艺术。 朱自清的散文,是以抒情见长。 散文本身是长于抒情的文体,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尤其应当抒写“作者心灵的歌声”。 朱自清的优秀散文,往往兼有叙事、抒情、写景描写、议论等诸因素。 根据侧重面的不同,我们从叙事与抒情 , 说理与抒情 两 个角度来探讨朱自清散文的抒情艺术。 (一) 叙事抒情,真挚的美。 7 有两种散文,一种是虽然也以现实生活为根据,但在写 作过程中,作家对事实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有一些必要的想象和虚构;另一种则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完全不容虚构。 朱自清的散文属于后一种。 我们读朱自清的散文,的的确确相信他笔下写出来的都是真人真事,都是实录。 例如,买桔子的“父亲”,“换了金镯子帮助我的学费”的亡妇,房东太太,和易宽容的叶圣陶,都是真人。 像 《执政府大屠杀记》中记述的“三一八”惨案,《生命的价格 —— 七毛钱》中记述作者亲眼所见的,用七毛钱买来的一个小女孩的命运,都是真事。 问题的关键是,朱自清善于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娓娓叙来,并抒写自己的真切感受,以达到 质朴和真挚的情感美。 由于长期过着学者的书斋生活,不能较多的接触劳动人民,所以,朱自清写得最多最好的是他的家人、学生、朋友、以及旧时代的小资产阶级的小人物。 朱自清善于从真实人物身上,选择那些看似平淡,实则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加以描写,从而创造出具有某种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正象鲁迅所说 :“„„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见过被画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 ”朱自清在对现实生活真人熟悉的前提下,用白描与“画眼睛”手法,能做到以“形”传“神”、以“神”表“情”,让笔下的人物“ 形神”兼备,而又表露出作者的主观感情。 如《哀韦杰三君》是一篇悼念在“三一八”惨案中死难学生韦杰三的文章。 文章通过回忆韦杰三初入学时经其他老师介绍来访的第一次见面 , 入学后不久要求转到自己这个班来听课的第二次见面 , 三月十八日在天安门参加示威游行的最后一次见面几个片断,一再突出韦杰三“静默”,“温雅”的性格,强调他“是一个可爱的人”。 朱自清先生以白描的手法勾勒韦杰三的“静默”、“温雅”、“可爱”,然而这样的人竟被反动派虐杀了。 这种悲愤的感情隐秀、真挚地从作者的“痛苦”的脸相上表露出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再如《 旅行杂记》里齐燮元这一个军阀的“半篇八股”式的讲话,装腔作势、平庸腐朽的“一字拍”,让人厌恶。 于是作者带着这种明确的感情抓住齐燮元的这一特点,行文以夸张性的白描,以突出这个“大人物”的丑陋以及作者憎恨的真情实感。 朱自清写人抒情的另一方面,是通过一系列人物生活中典型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自然而然地变人物的“生活细节”为感人的“抒情细节”。 8 “父亲”买桔子的细节,“妻子”照看“儿女”和“我”的细节、“儿女”吃饭的细节等等,这些细节寥寥数笔,不事渲染,而却又真挚吐露质朴的父子之情、夫妻之情、天伦之乐,具有真实之 美。 《白种人 — 上帝的骄子》一文,朱自清抓住在电车上看到一个“小西洋人”的面部表情变化的细节的描写,继而转化为“抒情细节”。 “小西洋人”的面部表情由“和平与秀美”变化为“粗俗、凶狠”,作者抓住这一细节加以特写,来表现“我”的内心情感。 “我的心空虚了,四面的压迫很重,使我呼吸不能自由。 ”他的脸上便缩印一部中国“外交史”。 这一描写的细节转化为“抒 情细节”,抒写个人的屈辱,抒写民族的愤怨。 尽管作者没有高呼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这一类口号,没有正色辞严地要求民族平等,但是,在字里行间却掩盖不住作家视民族尊严为至上的爱国热忱。 从文题“骄子”后的惊叹号上,可以看到朱自清那难以遏止的愤激感情。 ,叙述细腻,抒情真切而委婉。 “佩弦先生对人处事,无时无地不见出他那坦白而诚挚的天性,”“凡是和朱先生相识,发生过较深关系的,没有不为他的至情所感的。 ”朱自清在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的八问时,曾经谈到有关《背影》的写作,“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 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 ”以上可以看到,朱自清叙事抒情是很注重“至诚”和“写实”的。 感情是丰富的,又是较为抽象的,要用文字把感情抒写得具体可感是不容易的。 朱自清善于在叙述事实之中,让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能得到情感上的熏陶。 《执政府大屠杀记》和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就题材而言是一致的,记叙事件和时间也趋一致,那就是“真”。 但抒写感情方 法却有所不同,鲁迅对敌人的强烈憎恨之情,主要是结合议论来表现的,特点在“议”;朱自清对敌人的强烈憎恨之情,主要是通过叙述来表现的,特点在“叙”。 请看下面这两段文字 : 司令的是用警笛,警笛一鸣,便是一排枪,警笛一声接着一声,枪声就跟着密了,那警笛声甚凄厉,但有几乎一定的节拍,足见司令者的从容 !后来 9 听别的目睹者说,司令者那时还用指挥刀指示方向,总是向人多的地方射击 !又有目睹者说那时执政府楼上还有人手舞足蹈的大乐呢 ! —— 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尸骸为证。 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 ! ——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朱自清侧重于叙述,以现场目击式的叙述方法,刻画司令凶残的形象,揭露段祺瑞政府屠杀请愿学生的暴行,叙述中流露出对反动派的强烈不满和愤慨。 鲁迅则以议论抒情的笔墨,对执政府暴行的揭露和批判。 朱自清的叙述抒情要含蓄些,鲁迅叙事抒情要冷峻些。 (二) 说理抒情,理趣的美。 “理趣”,就是诗文与政论的结合所产生的 一种抒情美感。 朱自清赞扬鲁迅的杂感时说过 :“这里吸引我的,一方面固然也是幽默,一方面却还有别的,就是那传统的称为‘理趣’,现在我们可以说是‘理智的结晶’的,而这就是诗”。 朱自清在偏重于“融情入理”的杂感里,继承了韩愈柳宗 元 之杂说的“理趣”美,又颇受鲁迅杂文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叙事中有“论理”的美,在“论理”中有抒情的美。 他早期的杂感,如《航船的文明》、《生命的价格 —— 七毛钱》、《旅行杂记》、《执政府大屠杀记》等,缘事而议,叙议结合,矛头指向旧的社会制度,社会风习和反动的军阀执政府,幽默灰谐中藏有批判 的锋芒。 到 40 年代后期,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他自觉地运用杂文这一武器进行战斗。 如《论吃饭》、《文艺节纪念》、《论不满现状》、《新中国在望中》等杂感,满腔的诗情常常是通过热情的呼唤,痛快的议论表现出来的。 朱自清对当时的杂文进行了这样的评论 :“时代的路向渐渐分明,集体的要求渐渐。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相关推荐
写的。 13. 请简要概括钱穆先生 的形象特点。 (4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请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本方法不适用于测量已安装的 电线电缆的直流电阻。 取出从被测电线上切取长度不小于 1m 的试样。 去除试样外表面绝缘、护套或其他覆盖物,也可以只去除试样两端与测量系统想连接部位的覆盖物,露出导体。 (去除覆盖物时要小心进行,防止损伤导体。 ) 试样拉直:如果需要将试样拉直,不应有任何导致试样导体横截面积发生变化的扭曲,也不应导致试样导体伸长。 试样表面处理:试样在接入测量系统前
岗。 不知道顶岗的生活会是怎样,学校怎么样,学生好不好管,会是收获满满还是不如不曾经历过,一切都充满疑惑。 曾经问过师哥师姐,答案却是相差甚大,一切都是未知数。 可转眼间,实习已接近尾声,中学是一个小社会,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顶岗实习是大学步入社会的一个缩影,是大学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 在这为期半年的实习中,我们有最初的迷茫、紧张、陌生到现在的习惯、大方自然,工作、生活看似 17 单调,但是
的详细设计,通过网站功能模块图可以确定:网站前台主要由首页以及和后台数据库连的个人信息注册、查找招聘单位、查看招聘单位详细信息、发布个人信息的二级或三级页面组成,网站后台数据库设计完成新闻更改、个人信息发布、招聘单位信息修改的动态功能。 下面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前台页面和后台数据库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静态页面设计 前台页面设计包括导入页,首页和协议页等二级页 面的设计。 首页及其他二级页面设计
,行程开关, 控制按钮 ( SB1~ SB6) 等为系统的输入信号;接触器线圈( KM1KM5),为系统的输出信号。 电动机的选择 在车 床控制系统运行中,电动机类型选择的原则是,在满足工作机械对于拖动系统要求的前提下,所选电动机应尽可能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价格低廉。 因此,在选用电动机种类时,若机械工作对拖动系统无过高要求,应优 先选用三相交流电异步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