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简易数控直流电源设计内容摘要:

当访问外部程序器时, ALE(地址锁存 )的输出用于锁存地址的低位字节。 而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时, ALE 端将有一个 1/6时钟频率的正脉冲信号,这个信号可以用于识别单片机是否工作,也可以当作一个时钟向外输出。 更有一个特点,当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 ALE 会跳过一个脉冲。 如果单片机是 EPROM,在编程其间, 将用于输入编程脉冲。 Pin29: 当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此脚输出负脉冲选通信号, PC 的 16位地址数据将出现在 P0和 P2口上,外部程序存储器则把指令数据放到 P0口上,由 CPU 读入并执行。 Pin31:EA/Vpp程序存储器的内外部选通线, 8051 和 8751 单片机,内置有 4kB的程序存储器,当 EA为高电平并且程序地址小于 4kB 时,读取内部程序存储器指令数据,而超过 4kB地址则读取外部指令数据。 如 EA为低电平,则不管地址大小,一律读取外部程序存储器指令。 显然,对内部无程序存储器的 8031,EA端必须接地。 在编程时, EA/Vpp脚还需加上 21V 的编程电压。 8255芯片简介 8255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简介 : 8255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有三个输入输出端口,即 A 口、 B 口和 C口,对应于引脚 PA7~ PA0、 PB7~ PB0和 PC7~ PC0。 其内部还有一个控制寄存器,即控制口。 通常 A口、 B口作为输入输出的数据端口。 C口作为控制或状态信息的端口,它在方式字的控制下,可以分成 4位的端口,每个端口包含一个 4位锁存器。 它们分别与端口 A/B配合使用,可以用作控制信号输出或作为状态信号输入。 17 17 8255 芯片引脚图: 图 4 与 CPU 相连的各个引脚说明如下: ( 1) CS:芯片选择信号。 来自地址译码器,低电平有效。 ( 2) RD:芯片读出信号。 来自系统总线,低电平有效。 ( 3) WR:芯片写入信号。 来自系统总线,低电平有效。 ( 4) RESET :复位信号。 但它为高电平时,清除所有内部寄存 器的内容,并将3个数据端口 PA、 PB、 PC 置为输入方式。 ( 5) A A0:端口地址选择信号。 用于选择 8255A 的 3 个数据端口和一个控制端口。 当 A1A0 为 00、 0 10时,分别选择数据端口 PA、 PB、 PC;当 A1A0为 11 时,选择控制口。 ( 6) Vcc、 GND:电源和地线。 8255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方式控制字格式说明 : 8255 有两种控制命令字;一个是方式选择控制字;另一个是 C 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 其中 C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方式使用较为繁难,说明也较冗长,故在此不作叙述,需要时用户可自行查找有关资 料。 方式控制字格式说明如表一: 18 18 表 2 D7:设定工作方式标志, 1有效。 D D5: A 口方式选择 0 0 方式 0 0 1 方式 1 1 方式 2 D4: A口功能 ( 1=输入, 0=输出) D3: C口高 4位功能 ( 1=输入, 0=输出) D2: B口方式选择 ( 0=方式 0, 1=方式 1) D1: B口功能 ( 1=输入, 0=输出) D0: C口低 4位功能 ( 1=输入, 0=输出) 8255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工作方式说明: 方式 0: 基本输入/输出方式。 适用于三个端口中的任何一个。 每一个端口都可以用作输入或输出。 输出可被锁存,输入不能锁存。 方式 1: 选通输入/输出方式。 这时 A口或 B口的 8位外设线用作输入或输出, C口的 4条线中三条用作数据传输的联络信号和中断请求信号。 方式 2 : 双向总线方式。 只有 A口具备双向总线方式, 8 位外设线用作输入或输出,此时 C 口的 5 条线用作通讯联络信号和中断请求信号。 六 、软件设计流程图 程序的设计采用了模块化的思想,有一个主控程序、五个模块应用程 序和一个中断程序。 主控程序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及置预置值,再对液晶进行初始化并输出预定字符串,然后进行键值扫描、键值处理、送液晶显示初始值电压值、 D/A 转换及A/D 转换,最后把 A/D 转换的值送给液晶显示。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采用分时对 P0 口复用的方法,因此需要在每次完成一个模块功能后对 P0 复位,以防止数据冲突。 五个模块程序即分别为键值扫描程序,键值处理程序,液晶显示程序,D7 D6 D5 D4 D3 D2 D1 D0 19 19 D/A 转换和 A/D 转换程序。 中断程序主要实现对 A/D 送 CLOCK 的功能。 程序的具体流程如图 61 所示。 20 20 图 6软件流程图 键值处理程序 是否为 AUTO键 开始自动扫描 是否为加键 已按下启动键 数据达最大值 是否为减键 数据加 已按下启动键 数据达最小值 数据减 是否为确定键 已按下启动 键 输入数据 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已按下启动键 否是清除当前数据 已 按下启动键 否是存储数据 是否为清除键 是否为数据键 返 回 是是否否 21 21 七、 测试结果及结果分析 系统功能测试 ( 1) 直流稳压电源调试 此模块的输入电压为 16V 的交流变压器,经 LM7805 LM7905 LM7815 LM7915芯片和一些电容及电感滤波后输出正负 5V,正负 15V 的直流电压,稳度精度可以达到要求。 ( 2) DAC 测试: 调整 Iout1/Iout2 的基准电压使输入 255 时输出电压。 用软件测试输出。 ( 3) 放大器调试: 经 DAC0832 输出后输入 OP07,经调试后可行。 系统指标测试 ( 1) 输出端接空载 测量仪器: 万用表及示波器。 记录数据如下表 数据记录(室温下) 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预置电压 /V (数码显示 ) 输出电压 /V (数码显示 ) 实测电压 /V (1905a测量 ) ( 2)输出 时 测量仪器:万用表及示波器。 记录数据如下表 数据记录(室温下) 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预置电压 /V (数码显示 ) 输出电压 /V (数码显示 ) 097 实 测电压 /V (1905a测量 ) 系统误差分析 从电路的原理框图可以看出,系统的主要误差来源于: ( 1) DAC0832 的量化误差 DAC0832 为 8位 D/A转换器,满量程为 10V 的量化误差为 +/(1/2)Lmbs≈ +/20mV 按满度归一化的相对误差为 +/%。 ( 2)运放零点漂移 22 22 由运算放大器的零点漂移,温度漂移等带来的误差,可以通过温度补偿措施来解决此误差。 ( 3) A/D, D/A 转换误差 受 AD 转换器精度及基准源稳定程度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误差,为了更精确的输出恒流电源,必须选用更多位数的 AD、 DA 芯片。 ( 4)因外界突发干扰或仪表显示值等引起的随机误差或粗大误差。 ( 5)基准电压温漂引入的误差 LM336 在 0~40℃范围内漂移不大于 4mV,故相对误差 =+/2mV/5mV=+/% 八 、总结 在 本次设计 中,让我知道我们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做这 次毕业设计的时候总是不知从何做起走,特别是在单片机这块上是远远不够的,连基本的运用都不会,还有就是整个电路图的仿真与调试,也是这次论文的一个难题,往往只有那么一点小错误,但是就是自己检查不出来,从而导致写论文的速度。 总之,对于我来说单片机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张 义 例说 51单片机( C语言版)(第 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 [2] 余锡存 曹国华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M】陕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3] 付家才 单片机控制工程实践技术【 M】 人民邮电出版社, [4] 何立民 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5] 谢自美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M】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0 [6] 陆 伸 电子设计技术 1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7 23 23 附录 A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无符号字符 8位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无符号整数 16 位 sbit dula=P2^6。 //锁存器段选 数码管 sbit wela=P2^7。 //锁存器位选 sbit lcdrs=P3^1。 //1602 数据命令选择 sbit lcden=P3^0。 //1602 使能信号端 sbit key1=P2^3。 //+键 sbit key2=P2^2。 //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