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笔记精编(上)内容摘要:

容方面: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封建制度和道德及宗教禁欲主义进行抨击。 2 在 /现实主义方法 /的运用上更加自觉。 3 文学形式丰富多彩。 长篇小说成为人文主义作家运用的重要体裁,十四行诗成了欧洲诗歌的重要诗体。 这些文学体裁的创新和发展,为近现代文学体裁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4 具有 /民族风格 /。 采用本国地方语言、吸取民间语言等。 人文主义在欧洲 各国的发展: 一 意大利文学 ( 人文主义发祥地 ) 彼特拉克 ( 人文主义之父 ) : 代表作《歌集》:包括 366 首十四行诗和抒情短诗。 抒发对妻子劳拉真挚的爱情。 劳拉具有迷人的形体美、强烈的现实感。 形式上创造性地运用了十四行诗的体裁。 薄伽丘: 代表作《十日谈》 ( 短篇小说集、欧洲第 一 部短篇小说集 ) 主题:反对腐败的罗马教廷、反禁欲主义。 运用框形结构 ( 来自阿拉伯的《 一 千零 一 夜》 ) 意大利人文主义 三 杰: 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 二 法国文学 人文主义有两种倾向: 民主: 拉伯雷《巨人传》 ( 法国早期讽刺小说、 /欧洲第 一 部长篇小说 ) 主人公国王卡冈都亚 儿子庞大固埃 “请你们畅饮、畅饮知识、畅饮爱情、畅饮真理”的现世人生态度,寄托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创立了“德廉美修道院” ( 理想社会 )。 贵族:“七星诗社 术语解释 七星诗社: 1 法国文学史上第 一 个文学团体,由 7 人组成,其宗旨是研究和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学、对法国诗歌进行更新。 2《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 /是七星诗社的宣言。 3 主要人物:龙沙是法国近代第 一 位抒情诗人。 主要成就:爱情诗。 蒙田《随感录》法国第 一 部近代散文集。 三 西班牙文学 ( 诗歌、戏剧、小说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 术语解释 流浪汉小说: 1 16 世纪中叶,在中世纪市民文学传统的影响下,产生的 一 种新型小说 流浪汉小说。 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 2 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 一 般采用第 一 人称、自传体的形式,描写流浪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3 西班牙最早的优秀流浪汉小说:无名氏《小癞子》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的顶峰: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是欧洲第 一 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戏剧方面: 2020 年 11 月 11 日整理 其他中文考研资料请上网 查找用户: youmumu 12 维伽: 民族戏剧之父 代表作《羊泉村》:直接描写农民对领主的反抗。 主人公: 劳伦霞 骑士队团长:费尔南 塞万提斯称维伽为“ 自然的奇迹 ”。 四 英国文学 ( 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高峰 ) 乔叟 ( 英国诗歌之父 ) :《坎特伯雷故事集》 ( 框形结构 )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 幻想小说 ) 通过 一 位回到英国的水之口描绘了 一 个理想社会。 斯宾塞:《仙后》 ( 长诗 ) 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文学的高峰。 术语解释 大学才子派: 1 是在莎士比亚之前。 “大学才子”对当时活跃于英国戏剧界的 一 批青年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大多受过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 他们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为莎士比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 马洛:是莎士比亚前英国戏剧界最重要的人物,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 代表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 塞万提斯 ( 西班牙 ) 塞万提斯:出身于 一 个破落的贵族家庭,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 代表作: 1《堂•吉诃德》:标志着欧洲长篇小说 一 个新的发展阶段。 2《奴曼西亚》 ( 著名悲剧 ) :取材于西班牙人民反抗罗马侵略者的斗争史实,歌颂了顽强不屈,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3《惩恶扬善故事集》:西班牙第 一 部短篇小说集。 塞万提斯的美学主张: 文学应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幻想与历史真实相统 一 ,道 德教育与艺术真实相融合 《堂》的艺术特色: 一 ,真实而精确的描绘当时社会生活,塑造鲜明生动而又矛盾复杂的人物形象。 二 ,在结构上吸取并革新了骑士小说和流浪汉小说的 一 些写法。 三 ,对照手法的广泛应用。 四,语言通俗流畅,文字活泼风趣 为什么说堂•吉诃德是 一 个既有悲剧因素,又有喜剧因素的复杂形象。 1 喜剧因素:由于被骑士小说毒害,他终日脱离实际。 把维护主正义,消除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天职。 见义勇为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善良的动机,由于方法不对 ( 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等 ) 而得到相反的结果。 使他成了 一 个夸张的喜剧性 的角色。 2 悲剧因素:堂•吉诃德的形象,反映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堂•吉诃德不单是个喜剧性角色,他坚信骑士道,可以看出这 一 人物全身心浸透着对理想的忠诚,为理想而承受种种艰难困苦。 主观上他又是 一 个带有悲剧因素的人物。 3 不涉及骑士道时,他是 一 个具有渊博的学识,为理想而奋斗的战士。 对社会的批评,对战争、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的看法都具有远见卓识,他身上闪耀着人文主义的理想之光。 脑子里装这人文主义的理想,手中却提着中世纪的长矛。 如此极端的矛盾集中在他身上,使得堂吉诃德这一 人物形象即丰富又复杂。 堂 吉诃德原名吉•哈 诺 他的侍从:桑丘•潘沙 2020 年 11 月 11 日整理 其他中文考研资料请上网 查找用户: youmumu 13 莎士比亚 ( 英 ) 威廉•莎士比亚:马克思成他为“ 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 一 生共创: 37 部剧本、两首长诗、 154 首十四行诗。 第 一 时期:历史剧、喜剧时期 两首 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 历史剧 ( 9 部 ) : 历史剧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政治理想。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主张民族统 一 ,拥护贤明君主,谴责封建暴君。 前四部:《亨利六世》 ( 上中下 ) ,《理查 三 世》 后四部:《理查 二 世》《亨利四世》 ( 上下部最具代表性 ) 《亨利五世》 喜剧 ( 10 部 ) :基本主题:歌颂爱情和友谊。 包 括: 《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 二 夜》等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喜剧中最富于社会讽刺意义的 一 部。 塑造了欧洲文学史上第 一 个“吝啬鬼”形象 ( 夏洛克 )。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的 一 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第 二 时期 ( 全盛时期 ) :悲剧时期。 基本主题表现野心、贪欲的邪恶性。 四大悲剧: 《哈姆莱特》主要人物:哈姆莱特、霍拉旭、雷欧提斯 《奥塞罗》主要人物:奥塞罗 ( 具有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品质 ) 、苔丝德梦娜、伊阿古、凯西奥 《李尔王》:对权势、财富贪欲的抨击。 《麦克白》: ( 心理描写 ) 野心家形象。 《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最后 一 部悲剧,对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作用作了深刻的揭露。 第 三 时期 ( 晚期 ) :传奇剧时期 最重要的思想特征:宽恕、和解 《暴风雨》 ( 诗的遗嘱 ) 等传奇剧四部 《亨利八世》历史剧 一 部 这 一 时期詹姆士统治的反动矛盾的尖锐。 作者从现实中找不到矛盾的出路,便转向幻想世界,梦想通过超自然的力量,用仁爱、宽恕的精神来调和矛盾,实现理想。 术语解释 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 1 在莎士比亚第 一 时期的《亨利四世》中作者塑造了个最成功的喜剧形象:福斯塔夫,他是个封建没落骑士的典型。 2 作品通过人物生活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描写,为主人公活动提供了 一 幅广阔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莎士比亚化 ( 是马克思所提出的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 ) 1 情节的生动丰富 ( 三 条线索 复仇:哈姆莱特为主线,雷欧提斯为副线 ) 线索的丰富,形成多样化的戏剧冲突,增加读者的可读性。 2 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 哈姆莱特由快乐王子 — 忧郁王子 ) 人物真实可信。 3 广阔的社会背景 ( 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宫廷 — 家庭、深闺 — 墓地、乡下 — 城市 ) 人物活动与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后者为前者服务。 4 丰富多彩,具有个性化 的语言 ( 哈姆莱特:前语言明快、后忧郁。 双 关语:“生存还是毁灭”。 ) 以上也是《哈姆莱特》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2020 年 11 月 11 日整理 其他中文考研资料请上网 查找用户: youmumu 14 综合论述题 分析哈姆 莱特的形象。 怎样看待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 阶级特征: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1 对人类报有美化的看法,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哈姆莱特认为“人类是 一 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 2 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爱,反动封建等级制度。 要求士兵对自己敬爱。 和霍拉旭以朋友相称。 3 强调智慧和理性。 安排“戏中戏”来证实自己的想法。 性格特征 ( 犹豫、延 宕 ) 犹豫:犹豫并不是他的天性,而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破灭时所引起的 一 种精神状态。 在犹豫的同时,哈姆莱特变得更加清醒、更加深沉。 延宕:有其更深刻的社会原因,那就是在复仇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已不单是为父报仇,而是要重整乾坤。 在重整乾坤的伟大目标前,哈姆莱特想要行动,但又不知如何行动,这就造成了他行动的拖延。 ( 主观 ) 延宕的另 一 个原因是恶势力过于强大,而时代与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又决定他不可能去依靠群众、反动群众因此只能孤军奋战,最后终于被恶势力吞没。 哈姆莱特的悲剧已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 整个时代的悲剧。 ( 客观 ) 《威尼斯商人》 全剧主要通过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与高利贷者夏洛克之间为 一 磅肉而展开的矛盾冲突,表现了正义、仁慈、慷慨、无私对贪婪、残暴、自私、狠毒展开斗争并取得胜利,它歌颂了青年男女之间深厚的友谊、真挚的爱情和以仁爱为本的人道精神,抨击了高利贷者的冷酷、自私与贪婪 鲍西亚是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女性的代表,有超世俗的爱情婚姻观 莎士比亚化戏剧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莎士比亚对戏剧艺术的突出贡献、莎突出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哪些地方、莎士比亚化) 他的剧作是欧洲戏剧发展史上的 一 个高峰。 ① 内容具有极强的写实性,题材绝大部分取之于现成的材料或剧本,反映时代的精神与风貌,注入了时代的灵魂,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② 他的戏剧能通过丰富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 这种“福斯泰夫式的背景”为刻画主人公形象提供了 一 个很好的典型环境。 ③ 表现了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 ④他在 一 部戏中把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能够很好的结合在 一 起。 ⑤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笔下的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有重大的贡献。 ⑴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常常 由某 一 种意向、某 一 种情欲占主导倾向。 ⑵塑造人物的性格在不断地 变化发展,处在内外两种矛盾及内心冲突之中。 ⑶莎善于在人物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采用独白手法。 ⑷在文学语言的运动上,语言丰富多彩,词汇量非常大,剧本主要是用诗体写成,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谓的“莎士比亚化”。 2020 年 11 月 11 日整理 其他中文考研资料请上网 查找用户: youmumu 15 第四章 17 世纪文学 ( 古典主义文学 ) 17 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成就: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 清教徒文学 )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 理解后简答题 为什么说古典主义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反拨。 1 继承之思想上:古典主义肯定爱情自由、反对封建教会 ( 主题 ) 继承之创作方法上:古典主义运用的基本上是文艺复兴时 期盛行的现实主义手法。 继承之艺术形式上:古典主义戏剧与文艺复兴戏剧 一 脉相传。 2 反拨 :人文主义文学对个性解放的过分强调,导致了否定 一 切秩序的倾向。 语言不规范、艺术形式杂乱。 17 世纪文学概括 ( 巴洛克文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 一 巴洛克文学 ( 贵族文学 ) : 术语解释 巴洛克文学 : 1 巴洛克,特指 17 世纪欧洲流行的 一 种过分雕琢和华丽的建筑。 2 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哀怨。 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并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 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屈莱顿 ( 英国古典主义的奠基人之 一 ) : 理论著作《论剧体诗》他主张悲剧中的“ 三一 律。 ” 班扬: ( 王政复辟时期带有民主倾向的清教徒作家 ) 梦幻寓意小说:《天路历程》 弥尔顿 ( 17 世纪中叶英国最杰出的诗人 ) : 长诗《失乐园》:取材《旧约•创世纪》被认为“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之人”。 《复乐园》:取材《新约•路加福音》 ( 人子耶稣 ) 《力士参孙》:取材《旧约•士师记》 ( 诗剧,民族英雄参孙是大力士 ) 三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术语解释 古典主义: 1 17 世纪 0 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是指 17 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 的 一 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称“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 2 基本特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