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20xx2内容摘要:
迅速发展,形成一门新的学科。 常见的加固方法: ( 1)地基基础:桩托换、地基处理和加大基础面积等; ( 2)上部结构:增大截面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植筋技术、锚栓技术和裂缝修补技术等。 —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 GB503672020)。 167。 鉴定分类 、鉴定方法 和 工作程序 一、鉴定分类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502921999) 条: 民用建筑 可靠性鉴定,可分为 安全性鉴定 和 正常使用性 鉴定。 ( 1)在下列情况下, 应进行可靠性鉴定 : ○ 1 建筑物大修前的全面 检查; ○ 2 重要建筑物的定期检查; ○ 3 建筑物改变用途或使用条件的鉴定; ○ 4 建筑物超过设计基准期继续使用的鉴定; ○ 5 为制定建筑物 维修改造规划而进行的普查。 ( 2)在下列情况下, 可仅进行安全性鉴定 : ○ 1 危房鉴定及各种应急鉴定; ○ 2 房屋改造前的安全检查; ○ 3 临时性房屋需要延长使用期的检查; ○ 4 使用性鉴定中发 现的安全问题。 ( 3)在下列情况下, 可仅进行正常使用性鉴定 : ○ 1 建筑物日常维护的检查; ○ 2 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鉴定; ○ 3 建筑物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专门鉴定。 33 对 工业建筑 直接进行 可靠性鉴定 , 对 危险房屋 进行 综合性鉴定。 《 工业 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501442020) 条 工业建筑的可靠性鉴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 应 进行可靠性鉴定 ( 规范 强条 ) : ( 1)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时; ( 2)用途或使用环 境改变时; ( 3)进行改造或增容、改建或扩建时; ( 4)遭受灾害或事故时; ( 5)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者出现较严重的腐蚀、损伤和变形时。 , 宜 进行可靠性鉴定: ( 1)使用维护中需要进行常规检测鉴定时; ( 2)需要进行全面、大规模维修时; ( 3)其他需要掌握结构可靠性水平时。 注: 条文说明: 实践表明:对既有工业建筑的可靠性鉴定 不必再分 为安全性鉴定和正常使用性鉴定,应统一进行以安全性为主并注重正常使用性的可靠性鉴定(即常规鉴定);对于结构存在的某些方面的突出问题(包括结构剩余耐久年限 评估问题等),可就这些问题采用比常规的可靠性鉴定更深入、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专项 鉴定来解决。 《建筑 抗震 鉴定标准》( GB500232020) 条 下列情况下,现有建筑应进行 抗震鉴定 : ( 1)接近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需要继续使用的建筑; ( 2) 原设计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要求提高的建筑 ; ( 3) 需要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的建筑; 34 ( 4)其他有必要进行抗震鉴定的建筑。 二 、鉴定 方法 —— 以 原设计规范 或 程序 为依据,按 个人目视观察 及 规范规定值计算结果 来评定结构实际差异的一种经验评定法。 一般不使用检测设备与仪器,纯属个人经验。 特点:荷载计算以实际调查为准; 材料强度取值以经验评定为依据; 图纸规定的材质数据仅供参考; 对原设计采用的规范依据、理论公式、计算图形均加以分析,看是否与实际结构相符。 —— 在传统经验法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检测手段和测试技术,对结构材料强度等实测值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及结构计算,按规范或规程进行综合性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 是目前的主要方法。 特点: 荷载计算以实际调查分析为准; 材料强度取值以 实测结果 为依据; 对原设计采用的规范依据、理论公式、计算图形均加以分析。 —— 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采用非定值理论对已建建筑物可靠性进行评价和鉴定。 即建筑物的作用效应 S 和结构的抗力 R之间 “ 此消彼长 ”。 其是未来发展的主流 方向。 三 、鉴定程序 委托 初步调查 确定鉴定目的、范围和内容 35 成立鉴定组(或委员会) 详细调查 补充调查 安全性、使用性鉴定评级 可靠性评级 适修性评估 鉴定报告 四 、 已建结构物的使用条件调查 结构上的作用调查分析指 系统检查 、 核实结构上的各种作用情况及程度。 结构上的作用细目调查主要有: ( 1)永久作用 :结构、建筑物的构造及固定设备的自重;预加应力、土压力、基础不均匀沉降和变位(水压力 ,水位不变为永久,反之为可变 )等所产生的作用。 ( 2)可变作用 :屋面及楼面活荷载、屋面积灰、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热作用、振动、冲击及其动荷载等。 ( 3)偶然作 用:在结构的使用期内不一定出现,但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较短的作用,如地震、爆炸和火灾等。 ( 1)气象条件; ( 2)工业环境; ( 3)地理环境。 36 调查使用历史 和特征重点是研究历史条件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调查以下几个方面 : ( 1)工业建筑除按常规调查、检测外,重点应注意 高温 、 积灰 、动载 、 腐蚀 、 温湿交替 、 大面积堆载 和 偶然事故 等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 ( 2) 对有 高温设备 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应特别检测高温设备所在部位和作业区段 ,是否有热源引起过大的裂缝、变形、断裂、破损、局部烧伤 及其对相邻结构的影响。 ( 3) 对 粉(灰)尘较多 的厂房以及处于 这类厂房下风向的建筑物,应重点检测屋面系统和隐蔽部位由于粉(灰)尘积聚引起的超载。 ( 4)对 有 较大动荷载 作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需要重点检查对其结构、构件及局部连接节点的影响。 ( 5)对 有 腐蚀性物质 作用的 厂房 , 则应重点检测各种腐蚀性物质对厂房结构或地下结构的影响。 ( 6)对于 经常处于湿热 作用的厂房或区域, 需 重点检测 由于湿热作用而引起的结构构件连接部位的锈蚀和腐烂所带来的影响。 ( 7)对于 有重载或大面积堆载 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需重点检查由于堆载、超载引起 的地基下沉、柱倾斜,吊车卡轨或墙体开裂以及构筑物或烟囱倾斜等。 ( 8)对 发生过偶然事件 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应仔细调查事故原因以及由此对结构所产生的损伤和不利影响。 37 167。 检测方法与设备 一、 检测目的 ,对结构的可靠性不确定时而进行的检验和试验; ,或使用中遭受灾害时,对结构性能的降低情况作出评估,为事故处理和加固提供依据; 证或可靠性评定; 、维修而进行的检查测试或试验等。 二 、检测 方法和 设备 分类 : 荷载试验 和 非破损或微破损 检测两类。 荷载试验 —— 用于整体结构或构件 承载能力 测定; 非破损或微破损 —— 结构 材料性能和缺陷 的检测。 ( 1) 表面硬度法 : 结构材料表面硬度是一个与材质有关的因素之一。 确定被测材料的 硬度 和 强度。 主要分为 回弹法 和 钢材表面硬度法。 1)回弹法 所用仪器主要为回弹仪,具体分为: 重型回弹仪 —— 大体积普通混凝土、结构的检测; 中型回弹仪 —— 普通混凝土强度检测,还可用于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和质量对比性试验与匀质性检测; 轻型回弹仪 —— 轻质混 凝土和砖的检测; 38 特轻型回弹仪 —— 砌体砂浆的检测。 2) 钢材表面硬度法 原理:由标准板和结构测点所产生的凹痕直径,由经验公式可得钢材的强度。 ( 2)超声法:基于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到不同介质,将产生反射、折射、绕射、衰减等现象,从而使传播的声时、振幅、波形、频率等发生相应变化,测定这些规律的变化,便可得到材料的某些性质和内部构造情况。 1)混凝土的超声检测 —— 主要用于强度、裂缝、内部缺陷和均匀性检测等方面,也可用于测定弹性参数。 混凝土强度检测 : Vfccu。 ,DEfV 。 鉴于其影响因素多,故只作为与回弹法综合运用。 混凝土裂缝检测 :裂缝的深度、形状和走向。 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检测 : 超声波传播遇到缺陷时,其正常传播的某些参数便发生变化。 混凝土匀质性和变质破坏范围的检测。 2) 钢结构 的超声检测 —— 主要 探测内部缺陷,如裂纹、孔洞、夹杂等 ( 3)钻芯法: 在混凝土结构有代表性部位钻取芯样,经必要加工整理以后进行物理、力学和化学的试验测定和分析,主要是抗压强度等试验。 ( 4) 综合 法: 包括超声回弹综合法 和超声钻芯综合法等。 其中超声 39 回弹综合法是以 超声声 速 和 回弹值 综合反映混凝土强度的。 其换算公式为。 aabaccu RVaf ,测定时先进行回弹测试,后进行超声测试。 ( 5)拔出法:用一根螺栓或类似的装置,部分埋入混凝土中,然后拔出,测定其拔出力的大小来评定混凝土强度的。 分两类: 先装法 —— 锚头预埋在混凝土内,到达龄期后做拔出试验,仅适应工程施工及验收需要。 后装法 —— 在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钻孔,然后装上拔出装置,进行拔出试验。 ( 6)已建结构的其他非破损检测方法 电位差法 —— 测定钢筋的锈蚀,其原理是由于钢筋的腐蚀便有腐蚀电流产生,锈蚀的程 度不同,其接地电位差也不同。 电磁法 ——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检测铁磁性材料的不可见位置、大小及内部缺陷等。 其设备主要有:钢筋位置测定仪和磁粉探伤机。 钢筋位置测定仪是检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位置、直径和保护层的厚度等有效仪器;磁粉探伤机主要用于探测钢结构内部缺陷的。 声发射法 —— 材料受力或其他作用后,当某个局部点上的应变超过弹性极限,发生位错、滑移、相变、压碎或微裂缝等,被释放出来的动能而形成弹性应力波。 射线法 —— 利用 射线对各种物质的穿透力来检测物体内部构造或缺陷的。 目前探测中应用的主要是 射线和 射线。 167。 已建结构物 的检测分析与评定 一、 地基基础 40 (一)地基与基础的检验 :收集地质图、土质试验及压密试验资料。 : 地形状态 —— 建筑物所处地区是否有倾斜、滑动的历史和痕迹,是否有过大的冲击作用 ; 环境 —— 建筑物所处环境有无变化,其可能造成建筑物的变形、变位及失稳。 :地基承载力局部叠加,造成旧建筑的变位或倾斜,尤其在软土地基和倾斜地层中影响。 : 在软 土地基和倾斜地层上的建筑物,更易发生结构损坏。 (二)地基与基础的 评定 地基或基础存在缺陷时,表现为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结构发生变形或变位。 ( 1)墙体、门窗洞口、过梁等有垂直或倾斜的裂缝,称 沉降裂缝 ; ( 2) 柱基沉降时,支承吊车梁的牛腿将发生斜拉裂缝; ( 3)柱子根部出现水平裂缝,特别是内侧部位; ( 4)建筑物有明显的倾斜,吊车梁运行产生明显的啃轨现象。 结构上的反应同上。 (三)地基与基础的 评定标准 评定标准为 a、 b、 c、 d 四级。 二 、 混凝土结构 41 ( 一)混凝土结构的检查要点 重点 检查和考虑结构材质 (钢筋、水泥、骨料和砼标号) 不良所产生的影响。 具体如下: —— 体积变化和约束条件引起。 ( 1)混凝土施工中: 初期干燥裂缝 ; 沉降裂缝 ; 水化热裂缝 ; 新旧混凝土交接处裂缝 ; 支模沉降裂缝 等。 ( 2)混凝土施工后期: 结构裂缝 等。 —— 设计、施工和使用三方面问题。 (二)混凝土结构的 检测和评定 —— 混凝土和钢筋材质和力学性能。 安全性 评定 —— 规范 强条 安全性评定包括: 承载能力 、 构造和连接 两个项目 评定。 1)承载能力评 定: 分级检验系数 值: SR 0/。 具体分级标准见 条。 2)构造和连接评定:构造、预埋件、连接节点的焊缝或螺栓,详见 条 . 验算中应注意下述原则: ( 1)结构验算一般 应 按 现行有关规范 进行。 ( 2) 计算图形 应尽量符合结构的实际构造状况。 ( 3)结构上的作用和作用效应组合系数,应符合 现行有关规范。 ( 4) 材料强度取值:当材料的种类和性能经检验与原设计一致时,可按原设计 取用,不一致时应采用实测试验数据。 42 ( 5) 当混凝土结构 表面长期大于 60℃ 时,应考虑温度对材质的影响。 ( 6)验算结构的几何参数应采用 实测有效值。 应考虑构件截面的损伤、偏差以及过度变形的影响。 使 用性 评定 裂缝 、 变形 、缺陷和损伤、腐蚀四个项目 的检验和评定。 ( 1)裂缝宽度和位置 —— 结构构件 受力主筋 处的横向或斜截面最大裂缝。 评定标准见《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条。 ( 2)混凝土构件的变形 —— 条。 ( 3)混凝土构件的缺陷和损伤 —— 条。 ( 4)混凝土构件的腐蚀 —— 条。 三 、 钢 结构 (一) 钢 结构 缺陷和损坏原因 分析 钢结构损伤的特征表现以下五个方面: ( 1)整体性的破坏:。土木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20xx2
相关推荐
担者,是家庭获取生计资源的主体。 鉴于此,一个家庭的生计状况如何主要取决于家庭中具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和能为家庭带来实际收入的即将成年的孩子是家庭生计资源的非主要获得者。 按家庭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来看,扩展期、稳定期的生计支出中未成年子女占有重要比重,家庭的生计资源主要来源于年轻的父母;收缩期和空巢期的家庭在未成年子女的支出上逐步减少,家庭的核心也出现了转移。 在中国的农村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实分别说 明地球济铅雀悔征菊促甭倦刺涕甄讫股汹性串但物仰港既续着灶或甄拐里能膀欣搭曼瞒茄殖供卵折绊凝践嚷载索即勇旋箭芒铸归藻寞傣郁瘸筋鞍俯豺灌风 8.地球的表面积是( ) 地理课程标准 (校本教材 )湘教版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和教材分析及测试题第 76 页 共 76 页地 球(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标准要求 1. 地球的形状
(15~ 30)℃ ; 相对湿度: ≤85%; 电源:(220177。 22)V、 (50_41)Hz; 周围无明显振动、无强声源、无强磁场、无腐蚀性气体和液体; 用于校准的设备应接地良好。 6. 2校准用仪 器及其他设备 6. 2. 1加速度计 加速度计灵敏度校准不确定度: Lkz一2% (七一 2)。 6. 2. 2电荷放大器 电荷放大器应符合二级 B类的要求。 6. 2. 3数字示波器
悟主题) 关键句子: 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研究探讨: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 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咙”为黑暗中的祖国呼唤“火把”,“常含泪水”把赞美诗呈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他的诗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讲坛巨匠之一。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 字注音。 (3 分 ) (2)第①段第一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1 分 ) (3)第②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改正。 (2 分 ) 3.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连贯、得体的话。 (2 分 ) 有这样一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