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20xx备考-名校解析物理分类汇编11月第二期--e单元功和能内容摘要:

为g.故A正确; B、A处速度为零,弹力功率为零;下滑过程弹簧弹力与杆子垂直,弹力功率为零;当原长时弹力为零,功率为零,故弹力功率为0共有3处,故B错误   C、因A点与B点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则弹簧弹力对小球所做的正功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故C正确;D、因做负功时弹力大,则弹簧弹力做正功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距离大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做功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距离.故D错误;故选:AC 【思路点拨】弹力为0时或弹力方向与杆垂直时物体加速度为g,且弹力功率为0.因A,B弹力大小相等则弹性势能相等.据此分析各选项.考查弹簧弹力做功的内容,明确功与功率和力与速度方向夹角有关,会由能量的变化分析功的正负.【【名师原创纯word版精品解析】理综物理卷2015届广东省湛江市湛江一中高三上学期毕业班调研测试(201410)word版】16.在亚运会高台跳水比赛中,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阻力(包含浮力)而竖直向下做匀减速运动,设水对她的阻力大小恒为F,则在她减速下降深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她的动能减少了Fh B.她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C.她的机械能减少了(Fmg)hD.她的机械能减少了mgh【答案】【知识点】动能定理的应用;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功能关系.E1 E6【答案解析】B 解析: A、运动员下降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根据动能定理,动能增加量等于(mgF)h,故A错误;B、重力做功为mgh,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故重力势能减小mgh,故B正确;C、D、除重力外的各个力做的总功等于机械能的增加量,除重力外,运动员克服阻力做功为Fh,故机械能减小Fh,故C错误,D也错误;故选B.【思路点拨】解决本题需掌握: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合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增加量;除重力外的各个力做的总功等于机械能的增加量.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有多种表现形式:重力做功是重力势能变化的量度;合力做功是动能变化的量度;重力外的各个力做的总功是机械能变化的量度. E2 动能 动能定理【【名师原创精品解析纯word版】理综卷2015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201410)】35.【物理——选修35】(15分)(1)(6分)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0分)关于光电效应有如下几种叙述,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有关C.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可见光照射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要大D. 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发生的E.对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2)(9分)如图所示,木块A的质量mA=1 kg,足够长的木板B质量mB=4 kg,质量mC=4 kg的木块C置于木板B上,水平面光滑,B、C之间有摩擦.现使A以v0=12 m/s 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B碰撞后以4 m/s的速度弹回.(取g=10 m/s2)①求B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的大小.②碰撞后C在B上相对于B滑行了2 m,求B、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知识点】光电效应 动量守恒 动能定理 O1 F2 E2【答案解析】 (1)BDE(2) 4m/s, 解析:(1)金属的逸出功取决于金属本身,故A错误B、逸出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强度的有关,故B错误C、由光电效应方程,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红外线的频率小于可见光的频率,所以用红外线照射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较小,C错;D. 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发生的E.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对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故BDE正确(2) (1)A与B碰后瞬间,B速度最大。 由A、B系统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向)有:mAv0+0=mAvA+mBvB;代入数据得:vB=4 m/s(2)B与C共速后,C速度最大,由BC系统动量守恒,mBvB+0=(mB+mC)vC,代入数据得:vC=2 m/s△E损= mAv02mAvA2(mB+mC)vC2=48J,由动能定理得,△E损=mgs,代入数据解得=【思路点拨】熟知光电效应、动量守恒;损失的能量转化为摩擦力生热【【名师原创精品解析纯word版】理综卷2015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201410)】25.(18分)如图所示,水平光滑路面CD的右侧有一长L1=3 m的板M,一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板M的最右端,并随板一起向左侧固定的平台运动,板M的上表面与平台等高。 平台的上表面AB长s=3 m,光滑半圆轨道AFE竖直固定在平台上,圆轨道半径R= m,最低点与平台AB相切于A点。 板与物块相对静止向左运动,速度v0=8 m/s。 当板与平台的竖直墙壁碰撞后,板立即停止运动,物块在板上滑动,物块与板的上表面及轨道AB的动摩擦因数μ=,物块质量m=1 kg,取g=10 m/s2。 (1)求物块进入圆轨道时对轨道上的A点的压力;(2)判断物块能否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E。 如果能,求物块离开E点后在平台上的落点到A点的距离;如果不能,则说明理由。 【答案】【知识点】动能定理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平抛运动;向心力 E2 C2 D2 D5【答案解析】(1) 140 N,方向竖直向下(2) x= m解析:(1) 设物块到A点时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 解得:FN=14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块对轨道A点的压力大小为140 N,方向竖直向下 (2)设物块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且在最高点处的速度为V2,解得:v2=6 m/s =2 m/s 故能通过最高点,做平抛运动有x=v2t ;解得:x= m 【思路点拨】(1)对物体从木板右端滑到平台A点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式,在对滑块经过A点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列式求解;(2)先加速滑块能通过最高点,对从C到最高点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出最高点速度,与能经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比较,之后根据平抛运动的知识列式求解本题关键是对各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同时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列式后联立求解.【【名师原创精品解析纯word版】理综卷2015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201410)】24.(14分)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号”飞船,目前已经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其发射过程简化如下: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1,飞船飞行五周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设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若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⑴地球的平均密度是多少;⑵飞船经过椭圆轨道近地点A时的加速度大小;⑶椭圆轨道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 【答案】【知识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动能定理的应用.D5 E2【答案解析】⑴ρ=⑵aA=⑶h2=-R解析:⑴根据质量、密度、体积间的关系可知,地球的质量为:M= ①在地球表面附近时,万有引力与重力近似相等,有:mg= ②由①②式联立解得:地球的平均密度ρ=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aA ③由②③式联立解得,飞船经过椭圆轨道近地点A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A=⑶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④由题意可知,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T= ⑤由②④⑤式联立解得,椭圆轨道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为:h2=-R【思路点拨】(1)设地球质量为M.飞船在A点:,对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有黄金公式,联立即可求解;(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周期关系即可求解高度;【名师首发—【名师原创纯word版精品解析】物理卷2015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201410)】(2)如图所示,一质量M=2 kg的长木板B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B的右边有竖直墙壁.现有一小物体A(可视为质点)质量m=1 kg,以速度v0=6 m/s从B的左端水平滑上B,已知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B与竖直墙壁的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若B的右端距墙壁x=4 m,要使A最终不脱离B,则木板B的长度至少多长。 【答案】【知识点】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的应用.E2 F2【答案解析】:设A滑上B后达到共同速度v1前并未碰到竖直墙壁.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v1在这一过程中,对B由动能定理得,μmgxB=Mv解得,xB=2 m4 m,假设成立.设B与竖直墙壁碰后,A和B的共同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v1=(M+m)v2由能量守恒定律得,μmgL=mv-(m+M)v 解得,L= m.【思路点拨】A在B上滑动时,设A滑上B后达到共同速度前并未碰到档板,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可知,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此可以求出AB速度相等时的速度;根据动能定理求出在这一过程中B的位移,即可判断两者速度相等时B有无碰撞墙壁.若B还碰撞到墙壁,A、B达到共同速度后再匀速向前运动.B碰到竖直挡板后,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A、B最后相对静止时的速度,根据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求解,A、B的相对位移,即可得到木板最小长度.解决本题的关键是A与B组成的系统在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A在B上滑动时,A相对于B滑动的位移为相对位移,摩擦力在相对位移上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损耗. 【【名师原创精品解析纯word版】物理卷2015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8.(10分) 如图所示,坐标系xOy在竖直平面内,水平轨道AB和斜面BC均光滑且绝缘,AB和BC的长度均为L,斜面BC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600,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小球(可看成质点)被放在A点。 已知在第一象限分布着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场强大小,磁场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第二象限分布着沿x轴正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未知。 现将放在A点的带电小球由静止释放,恰能到达C点,问(1)分析说明小球在第一象限做什么运动;(2)小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3)第二象限内匀强电场的场强;【答案】【知识点】电场力做功,动能定理 动量定理 洛伦兹力 I1 F1 E2 K2【答案解析】(1)匀速圆周运动(2) (3)解析:(1)当带电小球进入第一象限后所受电场力为 小球所受合外力为洛伦兹力,做匀速圆周运动(2)有几何关系可得: 又,则在B点速度为(3)在加速电场中,A到B过程使用动能定律:, .【思路点拨】(1)小球加速,只有电场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即可;(2)小球直线加速过程可以根据动量定理求加速时间,小球在复合场中,合力等洛伦兹力,做圆周运动,画出轨迹,求出圆心角,得到运动时间.【【名师原创精品解析纯word版】物理卷2015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201411)word版】7.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木板放置在水平面上,M、N分别是木板的左、右两个端点,水平面的A、C之间粗糙,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水平面其余部分光滑,AC的距离等于木板的长度,B为AC的中点.某时刻开始木板具有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当M端运动到C点时速度刚好为0,则A.木板N端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B.木板N端运动到C点时速度为C.木板N端从A到B摩擦力做的功等于木板N端从B到C摩擦力做的功D.木板N端从A到C摩擦力做的功等于木板M端从A到C摩擦力做的功【答案】【知识点】动能定理 滑动摩擦力E2 B2【答案解析】BD解析:整个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木板N端运动到C点时,=,故A错误,B正确;木板N端从A到C摩擦力做的功等于木板M端从A到C摩擦力做的功,为动能的一半,故C错误,D正确【思路点拨】,滑动摩擦力做功,注意影响滑动摩擦力做功与接触面无关【【名师原创精品解析纯word版】物理卷2015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月考解析版(201411)】1.关于功、功率和机械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同时做正功、同时做负功、同时不做功都是可能的 B.一个受变力作用的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合力的瞬时功率不可能为零 C.一个物体受合外力为零时,其动能不变,但机械能可能改变 D雨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功率越大,其动能变化就越快【答案】【知识点】功、功率、功和能的关系概念考查题。 EEE6。 【答案解析】C。 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若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对物体做负功,对系统不做功,也就是不产生热能,A错;一个受变力作用的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力的瞬时功率可能为零(如斜上抛运动在最高点,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B错;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合力为零时,物体匀速下降,阻力做负功,系统机械能减小,C对;雨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功率越大,其动能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