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文献检索教案内容摘要:

摘类检索工具的重 要标志。 ⑭索引 (index) 索引是揭示各种文献外部特征或内容特征的系统化记载工具。 它的著录项目没有目录、题录、文摘那样完全,大多数索引不能直接查到原始文献资料,而必须通过该文献资料在检索工具中的序号,在检素工具的正文中找到文献资料的来源出处,进而找到原始文献资料。 学习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主要是学习索引的使用方法。 第七节 科技文献检索的途径 一、 根据文献的外部特征进行检索 文献名途径 文献名主要指书名、期刊名、论文名等,文献名索引都按名称的字序或笔画排列。 如检索 石油化学 类书籍时,查五划“石”字即可。 科技文 献检索教案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15 脱蜡, Wax Removal。 作者途径 这是根据已知作者的姓名来查找文献的途径。 常用 Author Index进行检索。 由于一个人在一生中从事的职业和研究的课题是相对固定的,因此,通过跟踪某一作者可以检索某一专题的主要文献。 但这种检索方法所查的文献不系统、不完整。 如作者 王老五 发表的论文,可以在 Author Index中查 Wang。 但你必须经常翻阅相关领域的科技文献,否则你不知道谁从事该领域的研究。 序号途径 这是根据文献的编号来查找文献的途径。 这种检索工具有报告号索引、标准号索引、专利 号索引等。 利用该途径进行检索时,必须首先知道所查文献的号码,因而这类索引的利用受到限制。 例如要了解某一专利的详细内容时,就必须首先知道它的专利号。 如图书分类号∶ O64物理化学; TP自动化、计算机;有时按分类号查快;有时按笔画查快∶ 如∶高等有机,高等数学,高等教育,高等代数等、因为高等太多,如果查高等数学,按 O13查较快 又如 TP 类包含了计算机、自动化等,类别很多,如果查计算机最好按笔画查。 其他途径 另外也可以根据文献是纸张出版物还是电子出版物版、是英文还是中文、出版日期等外部特征进行检索、 二、根据文献的内容特征进行检索 主题途径 这是按照文献的主题内容进行检索的一种途径。 这类检索工具有主题索引、关键词索引、叙词索引等。 该途径以文字作标识,索引按照主题词或关键词的字顺排列,能把同一主题内容的文献集中在一起。 如 CA的 Subject Index和 Keywords Index。 看起来有点象文献名检索途径,但主题途径是按文献的内容进行分类的。 科技文 献检索教案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16 学科分类途径 这类检类工具有分类目录、分类索引等。 用此途径进行检索,能把同一学科的文献集中在一起查出来,但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在分类时往往难于处理,查找 不便。 另外从分类途径检索必须了解学科分类体系,在将概念变换为分类号的过程中常易发生差错,溶成漏检或误检。 在检索专利文献时所用的 IPC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分类号途径,即属于学科分类途径。 其他途径 根据学科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特点,不同学科的文献检索工具有自己独特的检索途径。 如 CA的环系索引、分子式索引等。 第八节 科技文献的检索方法 文献检索方法是影响检索效果的重要因素,它可分为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 间接检索法是常用的一种科学的检索方法,它可分为常规 法、追溯法和综合法。 根据检索入手的时间不同可分为: ① 顺查法: 根据检索课题的具体要求,利用特定的检索工具,由远及近,逐年查找。 用这种方法,查得的文献比较完整,能反映课题研究发展的全过程,查全率高,但工作量大。 ② 倒查法: 由近及远,按时间逆序查找,重点放在近期新文献。 此法省时灵活,效率较高,但会产生漏检而影响查全率。 ③ 抽查法: 对课题研究进展最快、发表文献最多的若干年的文献,逐年查找。 这几种方法各有适用的条件,各有优缺点。 2.追溯法 利用最新发表的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由远及近,追溯查找相关文 献。 形成类似链锁反应的检索网络。 利用此法进行检索,不需要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方法简单。 但检索效率不高,漏检率较大。 这种方法是不少科技人员常用的方法,方便实用。 科技文 献检索教案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17 如有这样一篇论文∶ Title: Visbreaking of Vacuum Residue in the Presence of Additives Author: Michel Thomas Reference: Schuetze, B. and Hofmann, H., Hydrocarbon Processing, 1984,75 追溯法就是利用上面的作者 Michel Thomas, Schuetze, B. and Hofmann, H继续查作者索引,或查 Hydrocarbon Processing, 1984,75,并且可以继续查Hydrocarbon Processing, 1984,75后的参考文献和作者。 3.循环法(综合法) 综合利用常规法和追溯法进行检索。 首先利用检索工具查找出所需文献,再利用文献后所附参考文献,追溯查找相关文献。 如此交替使用常规法和追溯法,直到取得满意的效果。 例如 ∶先在 CA上查最近一年的“关于 FCC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进展”方面的相关文献 (顺查法 ),再根据每篇文献后的参考文献追溯其他文献 (追溯法 );然后再去查前一年的 CA(倒查法 )。  检索步骤 ⑪分析课题 — 明确检索范围及要求 ⑫选择检索系统 — 确定检索标识 ⑬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 ⑭查找文献线索 ⑮查找和获取原始文献 科技文 献检索教案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18 第二讲 中文文献检索 中文专利文献的查阅 目前,世界上已有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专利制度。 专利文献是专利制度的产物,是科技攻关、开发新产品和引进技术的重要情报源。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 织(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报导:世界上每年的发明成果 90~ 95%在专利文献中可以查到,在应用技术研究中,经常查阅专利文献可以缩短研究时间 60%,节省研究费用 40%,因此,学会检索和利用专利文献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节 专利基础知识 一、 知识产权( Intellectual Property) : 知识产权又叫智力成果权,是指智力劳动者对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智力劳动成果主要指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文化知识等精神产品。 知识产 权作为一种商品:因为进行智力劳动需要耗费心血并投入大量的时间与资金,所以智力劳动所创造的成果是具有价值的;另一方面,智力劳动成果还能够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而这种成果又具有使用价值,所以 智力劳动成果应当作为商品加以保护。 但我们知道,智力劳动成果是非物质化的知识形态的劳动产品,它没有一定的形体,也不占据一定的空间,人们对它的占有不表现为实在的、具体的控制,而表现为认识和利用。 智力劳动成果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仅是表现智力劳动成果的 载体 ,绝不是智力劳动成果本身,智力劳 动成果的价值是其载体难以包容和体现的。 所以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产品的财产权 ,保护这种财产权免受侵犯就不象保护有形财产权免受侵犯那么明确、那么容易实现或做到。 所以为了实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必须通过特殊的法律措施。 所以就产生了不同以往的财产法的新的 法律制度 :在与商品生产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发明领域出现了 专利权 (patent right);与商品销售活动密切关联的商品标记方面科技文 献检索教案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19 出现了 商标权 ;在文学艺术创作及科学作品以商品形式流通的领域出现了 著作权 (copytright);这些法律形式最后逐步扩大为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分为两部分,即“工业产权”和“著作权”。 ⑪著作权( Copyright): 也叫版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照法律享有的专有权利。 ⑫工业产权( Industrial Property): 这里的“工业”一词是广义的,实际上是泛指各个产业部门,包括工业、农业、林业、水产业、畜牧业、交通运输业……。 工业产权包含的内容有:专利、商标( Trade Mark)、厂商名称( Trade Name)、服务标记( Service Mark)(如: EAL— Eastern Air Lines、 CAAC— 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中国民航)、货源标记( Indication of Source)(如: MADE IN JAPAN)、原产地名称( Appellation of Origin)(如:青岛啤酒)、制止不正当竞争( Repression of Unfair Competition)(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制止在工商业事务中任何违反诚实习惯的竞争行为。 二、 专利( Patent) : 专利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利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推动技术进步的管理制度。 其基本内容是依据专利法,对申请专利的发明,经过审查和批准,授予专利权。 发明人就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制造、使用和销售的独占权,以此作为公开其技术的交换条件,同时又把申请专利的发明内容公诸于世,以便进行技术情报交流和技术有偿转让。 其作用是国家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发明权益、鼓励发明的技术公开、促进竞争、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打破技术封锁、促进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专利通常包括三个涵义: ① 专利权( patent right) ,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发明人在一定期限内享有对其发明 的专有权。 如:如此用是我的“专利”(权力)。 ② 获得专利权的 发明创造( patent technology) ,如:这项“专利”是关于……。 科技文 献检索教案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20 ③ 专利文献( patent document/literature) ,如:查这份“专利”。 核心是专利权,亦称独占权、垄断权,专利权人在法律保护下享有一定期限的制造、使用或销售专利产品的独占权,他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享受这种权利,否则就是侵权,要受到法律追究。 根据专利的保护对象及特性可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发明专利包括产品发明 和方法发明。 我国新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 20 年。 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技术方案,与发明专利相比,其范围较窄、创造性较低,俗成“小发明”。 保护期为 10 年。 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外观设计必须与产品相关,并以产品作为它的载体,它只涉及产品外表而不涉及技术思想,保护期为 10 年。 ⑪实质性条件(专利性) ① 新颖性,所谓新颖性是指发明创造必须是新的、前所未有的技术。 ② 创造性,与以前已 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③ 实用性,是指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能产生积极效果。 除上述实质性条件外,专利申请文件还必须符合专利法所规定的有关形式条件: ⑫形式条件 指专利局对专利申请进行初步审查、实质审查及授予专利权所必须的文件格式和应履行的必要手续。 如: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要求、缴纳专利申请费用等。 ⑬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 ① 科学发现 ②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③ 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 科技文 献检索教案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21 ④ 动物和植物品种 ⑤ 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⑪专利的申请采用的原则: ① 请求原则: 专利权不是 在完成发明创造的同时自动产生的,必须由发明创造的拥有者向国家专利局提出申请。 要申请专利必须提出书面请求,称为请求原则(比如入党)。 ② 先申请与先发明原则: 先申请原则指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提出申请的人,称为先申请原则。 先发明原则指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发明的人,称为先发明原则。 绝大多数国家采用先申请原则,美国和菲律宾两国采用先发明原则。 (先发明原则确定比较困难) ③ 单一性原则: “一项发明创造申请一项专利”。 ⑫专利申请文件 既然专利申请采用书面请求原则,因此必须根据国家专利局的要求,提供规定的申请文件。 申请人按照专利法的规定,以书面形式向国家专利局递交必要的、齐备的、表明请求授予专利权的愿望的文件称为专利申请文件。 一般包含: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附图。 (审查、批准) 一项发明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后,专利局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和批准。 如何对专利申请案进行审查,各国专利法规定的办法不尽相同,审批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⑪形式审查制(“登记制”或“不审查制”) 专利局对专利申请只进行 格式审查,看其是否符合法定申请手续,是否备齐了规定的文件,是否按期交纳申请费用,是否符合法定的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