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期末重点总结内容摘要:

合成酶 ⑵非竞争性:嘌呤醇是黄嘌呤氧化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也是该酶的底物,可被催化生成氧嘌呤醇(别黄嘌呤),别黄嘌呤是黄嘌呤氧化酶的非竞争性 抑制剂 ⑶反竞争性 6 酶的分类 :氧化还原、转移、水解、裂合、异构、合成酶类 6 同工酶 :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第六章 6 在整个糖酵解过程中 已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 所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 6 糖有氧氧化 的反应过程:⑴葡萄糖或糖原氧化分解成丙酮酸(胞液) ⑵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 A(线粒体) ⑶三羧酸循环(线粒体) 6 丙酮酸脱氢酶系 :包括丙酮酸脱氢酶(辅酶是 TPP)、硫辛酸乙酰转移酶(辅酶是硫辛酸和CoASH)、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辅酶是 FAD),并需要 线粒体基质中的 NAD+作为受氢体 6 三羧酸循环特点 :⑴ 4次脱氢(其中三次以 NAD+为受氢体,一次以 FAD 为受氢体)和 2次脱羧反应。 循环一次消耗 1分子乙酰基生成 1分子 ATP ⑵在 线粒体 中进行。 由于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循环不可逆 ⑶草酰乙酸参与其它代谢而不断更新。 通过转氨基作用,草酰乙酸与天冬氨酸可以相互转变。 乙酰乙酸可以脱羧生成丙酮酸 6 1分子 丙酮酸 生成 15 个 ATP 乙酰辅酶 A 12 糖酵解 2 糖酵解有氧氧化 36或 38 糖原有氧氧化 37或 39 6 磷酸戊糖 途径的生理意义:⑴提供磷酸核糖 ⑵ NADPH的生成及其功用 ㈠在脂肪酸及胆固醇等物质的生物合成中提供氢,作为供氢体 ㈡ NADPH 作为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维持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正常含量,维持细胞特别是红细胞的完整性 ㈢ NADPH参加干内生物转化反应 6 糖原合成酶 是糖原 合成 过程 的关键酶。 磷酸化酶 是糖原 分解 的关键酶 70、 肝糖原 分解进入血液而补充血糖。 肌糖原 维持肌肉收缩 7 糖异生作用 :由非糖物质(甘油、有机酸、生糖氨基酸)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肾脏可进行) 7 ㈠⑴丙酮酸羧化酶 ⑵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㈡果糖二磷酸酶 7 血糖的来源 :食物中的糖、肝糖原分解、肝中糖异生作用 第七章 7 生物氧化 :糖、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7 CO2在 体外 是直接燃烧;在 体内 为有机酸脱羧产生。 7 H2O连续 的递氢最终与氧结合;生物氧化过程中的能量是逐步释放的,近 50%的能量用于合成ATP 7转运线粒体外 NADH至线粒体内的 机制 主要有 α 磷酸甘油穿梭和苹果酸 天冬氨酸 穿梭两种 7 ATP生成方式 :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 第八章 7 脂肪酸的氧化 :脂肪酸的活化(胞液中)和活化的脂肪酰辅酶 A在 线粒体 内的β 氧化 80、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