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项目投资策划书内容摘要:

有厚约 3~6m 的风化残积土层 ,属中硬土层。 场地地下水属潜水型孔隙水 ,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 矿产资源 项目所在地区域处于华夏系构造带与岭南东西向构造带的交接处 ,经历了加里东、印支、燕山与喜马拉雅等 4个构造发育阶段 ,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有较好的成 矿条件。 迄今已探明的矿产 ,按工业分类法分类 : (l)黑色金属矿有铁、钛铁、锰等。 (2)有色金属矿有锡、钨、铜、辉铋、方铅等。 (3)贵金属矿有金、银等。 (4)稀有金属矿有铌、钮、错英石等。 (5)稀土矿有独居石、稀土等。 (6)冶金工业矿有铝土等。 (7)化学工业原料矿有黄铁矿等。 (8)技术原料矿有水晶、石英等。 (9)陶瓷原料矿有钾长石 ,及其次生矿瓷土等。 (10)建筑材料矿有石灰石、花岗岩和河砂等。 其中花岗岩质地优良 ,耐酸耐碱。 河砂含矽量 %,可开发量约 7000 万立方米。 (11)能源矿有煤 ,还有可制作化 肥用的泥炭土。 水资源 流经新塘镇的水系众多 ,但主要为东江北干流水系。 东江是珠江三大水系之一 ,发源于江西省寻邬县桠髻钵 ,向西南流经龙川、河源、惠州、惠阳、博罗等市、县至东莞市石龙镇分为北干流和南支流 ,注入狮子洋 ,经虎门出海。 干流全长 520km。 东江北干流起自东莞市石龙镇王屋洲尾 ,流经东莞市石龙、石碣、高 ?、中堂、麻涌镇 ,沿岸有沙河、增江和西福河 ,最后汇入珠江黄埔航道 ,全长约,平均江宽 546米 ,平均水深 ,相应集水面积 1007平方公里 ,年平均流量为 646 米 3/秒 ,90%保证率流量为 115 米 3/秒。 东江北干流属一天两涨两退的感潮河段 ,新塘河段上游受东江博罗、增江麒麟嘴迳流影响大 ,下游受狮子洋潮水影响较大 ,水流和泥沙运动较为复杂 ,在东江口右岸可见到淤积区。 东江北干流新塘段河床较浅 ,河宽深比为。 洪水期 ,上游迳流量大 ,北干流的潮流界在新塘附近。 枯水期由于迳流减少 ,涨潮时间增长 ,潮汐界上移到下南至石龙之间 ,在增江的潮汐界可达石滩附近。 枯水期 ,狮子洋的咸潮沿口门上溯 ,可达东江三角洲顶部。 历年实测资料分析表明 ,东江口断面受咸潮影响较大 ,个别年份咸水可上溯至 东莞城和紫泥、东江北干流的新塘附近。 3 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建设内容 增城市新塘镇陈家林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工程建设 ,垃圾渗滤液收集管网工程建设以及配套的办公用房 ,职工宿舍等辅助工程建设。 技改前工程概况 技改前工程概况 增城新塘镇陈家林 (古郎山 )垃圾填埋场由增城市新塘镇人民政府建于1995年 ,占地面积约 44亩 ,距离广州东部水源地 ??新塘水厂吸水口约 13公里 ,主要用于处理新塘镇居民的 生活垃圾。 平均日处理垃圾量 350~400 吨 ,年处理量约14 万吨。 受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 ,该填埋场非卫生填埋场 ,渗滤液经填埋场周边沟渠自然收集后流入垃圾填埋场东南面约 200米处的氧化塘 (约 ),由于处理设施简陋 ,处理效率不高 ,从氧化塘出来的尾水污染物浓度仍然很高 ,尾水经附近小沟渠排入夏埔涌 ,最后汇入东江北干流 ,给周围环境带来严重威胁。 2020 年 9 月 11 日 ,国家环保总局根据陈家林片区群众的投诉 ,现场调查后下达了《关于查处广州市增城市陈家林地区环境污染问题的监察通知》 (环监[2020]44 号 ),并要求增城市对新塘镇陈家林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进行技术改造 ,以消除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威胁。 技改前氧化塘处理工艺 原渗滤液处理工艺主要为简单的好氧塘工艺 ,见图。 渗滤液沉淀池 水生植物塘排入附近小沟渠 夏埔涌 东江北干流 图 技改前渗滤液氧化塘处理工艺 2020年 8 月 16日 ,增城市环境监测站对陈家林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出水水质进行了监测 (见表 )。 表 陈家林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出水水质监测结果 单 位 :mg/L(除 pH及注明除外 ) 监测项目 监测结果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20)特别排放限值 超标倍数 pH 值 ?? ?? SS 926 30 CODcr 6030 60 BOD5 443 20 氨氮 476 8 色度 3000 30 监测结果显示 ,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氨氮等污染物均严重超标 ,化学需氧量超标最严重 ,超出《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20)特别排放限值 倍。 高浓度的渗滤液尾水若再不进行深度处理 ,将有可能渗溢到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中 ,并顺着沟渠或溪流进入东江水系 ,污染东江水源 ,进而威胁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建设规模 垃圾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 (1)降水的渗入 :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 ,是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 (2)外部地表水的流入 :这包括地表径流和地表灌溉。 (3)地下水的渗入 :当填埋场内渗滤液水位低于场外地下水水位 ,并没有设置防渗系统时 ,地下水就有可能渗入填埋场内。 (4)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 :这包括垃圾本身携带的水分以及从大气和雨水中的吸附量。 (5)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 :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在填埋场内分解时会产生水分。 这些含有高浓度污染物质的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处理中最主要的污染源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则会污染地表水或地下水。 影响渗滤液产生量的因素有填埋场构造、蒸发量、垃圾的性质、地下层的结构、表层覆土等 ,其中填埋场的构造对渗滤液的产生量有很大关系 ,一个设计合理的填埋场可以避免地下水和大部分地表径流进入填埋场。 设计渗滤液处理量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透液产生量与填埋作业方式 ,集雨面积 ,降雨量、填埋物性质、社会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垃圾渗滤液的各种来源中 ,大气降水是最主要的 ,其他因素对渗滤液水量影响很小。 所以 ,目前渗滤液产生量一般用经验公式计算 ,即忽略各次要因素 ,只考虑大气降水 ,且渗滤液水量是指渗滤液平均日处理规模 ,因此宜按多年平均降雨量的标准进行计算。 依据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初稿 )》提供的国内外填埋场渗滤液产出经验公示 ,结合新塘垃圾填埋场填埋面积约 29400 m2 计算。 采 用年平均降雨量法经验公式计算 : Q(C?I?A)/365000 式中 Q 为渗透液产生量 (m3/d)。 I 为年平均降雨强度 (mm/a)。 A 为填埋区面积 (m2/d)。 C 为渗出系数。 C 取值选 :1 填埋作业完全暴露面 C 取。 2 对未进行填埋作业但属于本单元的区域已实施每日覆土面的 C取。 3 较长时间不进行填埋作业的区域并已实施中期覆盖面的。 类比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本项目 C 值取。 查广州最大年降水量为 2865mm,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723mm,采用填埋面积 29500m2更保险。 ① 年最大降雨量垃圾渗滤液产出量 Q 最大 ( 2865 29500)/365000= m3/d ② 年平均降雨量垃圾渗滤液产出量 Q 平均 ( 1723 29500)/365000= m3/d 据经验公式估算新塘镇垃圾镇埋场运营时年最大降雨量垃圾渗透液产生量为 m3/d,即约 100m3/d,考虑到今后发展和 的变化系数 ,设计 Q取值为150m3/d。 即设计处理量最大 Q150m3/d。 因此 ,设计处理量最大 Q150m3/d,平均 Q100m3/d,波动系数 ,按 24小时工作 ,则每小时处理量为。 设计进水水质参数 根据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李坑垃圾填埋场工程经验 ,垃圾渗透液不仅具有 CODcr 浓度高、 NH3N 毒性大难降解 ,其变化幅度也较大。 渗透液水质的变化性情况与填埋场垃圾的成分、垃圾处理规模、降雨量、降雨强度、气候温度、地形地质情况、污水收集方式、填埋操作工艺、填埋年限、垃圾降解稳定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由于垃圾进场填埋的动态性和降雨的不均匀 ,渗透液水质变化幅度较大 ,并且 ,不仅同一年内各季节期水质情况 差异很大 ,而且随着填埋年限的延长 ,污水中各污染的浓度、比例逐渐呈现不少逆转的变化 ,而且差异越来越来。 水质的变化规模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经考查类比确定本工程垃圾渗透液处理系统进水水质情况见表。 表 新塘垃圾渗透液预测水质参数一览表 (单位 :mg/L) 序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