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保二期方案内容摘要:

今保留着一些古冰川地貌。 土壤 工程区内主要土壤类型有漠土纲的灰漠土; 干旱土纲的灰钙土、棕钙土;钙层土纲的黑垆土、黑钙土、栗钙土;淋溶土纲的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半淋溶土纲的褐土、 11 灰褐土、黑土;水成土纲的沼泽土、泥炭土;半水成土纲的草甸土、山地草甸土;初育土纲的黄绵土、红粘土、石质土;高山土纲的高山漠土、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等 9 个土纲的 23 个土类。 这些土类遵循一定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⑴ 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 由于气候的差异性,工程区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由南往北可概括为森林土壤、草原土壤和荒漠土壤 3 个系列、 6 个类型依次更替。 ① 6 个类型的纬度地带 性分布规律为: 湿暖黄棕壤地带:分布面积较小,位于我省长江上游陇南地区的文县、武都、康县东南部及徽县、成县东南部地区,地理座标大致在 104176。 50′~ 106176。 00′ E、 32176。 20′~33176。 10′ N 之间,海拔 1300m~ 1400m 的河谷、低山山麓地带,是我国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带向西部的延伸,也是我国秦岭、淮河的南黄棕壤带在西部分布的终端地带。 湿暖温棕壤地带:带幅不宽,位于黄棕壤地带以北陇南地区的武都、康县南部,海拔 1400m~ 2100(2200)m 的中山区,处于海洋季风气候的迎风坡,由于海拔上升,气 温下降,形成山地型暖湿带落叶阔叶林生物气候,该地带既具有水平方向上向褐土的过渡特征,又具备以黄棕壤、褐土为基带土壤的垂直分布特点。 半湿暖温褐土地带:带幅宽,范围大,集中分布于 104176。 00′~ 106176。 30′ E、 32176。 30′~ 34176。 10′ N 之间,大致在棕壤地带以北,宕昌至舟曲延伸,直达西部迭部的白龙江河谷及东部的徽成盆地,景观特征呈暖温带森林和森林草原。 半干旱温 (凉温 )黑垆土、栗钙土地带:属黄河中游,位于渭河以北,兰州、会宁一线以南,在 102176。 30′~ 108176。 15′ E、 34176。 10′~ 35176。 50′ N 之间,包括 陇东黄土高原全部和陇西黄土高原南部,是工程区即我省河东地区分布最广的地带性土壤,生物气候除小陇山和子午岭垂直带为森林和森林草原外,其余均属温带干草原,成土母质为第四纪黄土。 典型黑垆土多集中分布于黄土塬面及河流阶地上;栗钙土分布在马啣山以西的临夏州、庄浪河中上游及大通河下游地区。 干旱温灰钙土地带:分布在兰州、会宁一线以北,毛毛山、老虎山、大峁槐山一线以南,屈吴山以西的陇西黄土高原北部,在 102176。 30′~ 105176。 05′ E、 35176。 50′~ 36176。 40′ N 之间。 这里气候干旱,地表景观为荒漠化草原,地形为黄土丘陵。 干旱温荒漠灰漠土地带:集中分布在白银市的景泰县境内,带幅不大,呈南北走向,北部与腾格里沙漠南缘相接,南部与灰钙土地带相连。 自然植被为旱性或超旱性荒漠类型,地形为山前洪积平原。 ② 土壤的东西分布趋势:大致从庆阳到兰州至景泰,依次出现黑垆土、黑麻土、灰 12 钙土、灰漠土。 ⑵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各个山地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相对高差不一致,坡度坡向各异必然影响到垂直方向上水热条件和生物群落的改变,随着海拔上升,通常表现为依次成条带状更替,并与等高线平行,具有一定的垂直宽度,构成一定的垂直带谱。 在一定的自然带谱中 ,有与之相适应的土壤类型出现,构成山地土壤的垂直带谱结构。 ① 陇南山地: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白龙江、白水江河谷及武都洛塘区,基带土壤是黄棕壤 (海拔 1400m)→棕壤 (2400m)→暗棕壤 (2760m);北亚热带半干旱气候区,白龙江、白水江中上游,基带土壤是石灰性褐土 (1800m)→褐土 (2020m)→淋溶褐土 (2200m)→棕壤 (2600m)→暗棕壤 (3000m)→亚高山灌丛草甸土 (3426m);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区,武都、康县、徽县、西礼盆地以南地区,基带土壤是石灰性褐土 (1400m)→褐土 (1600m)→ 淋溶褐土 (1800m)→棕壤 (2020m)→山地草甸土或山地草原草甸土 (2484m);暖温半湿润半干旱区,徽成、西礼盆地以北,基带土壤是石灰性褐土 (1750m)→褐土 (1900m)→淋溶褐土 (2250m)→棕壤 (2500m)。 ② 黄土高原:六盘山海拔 2800m,基带土壤为黑垆土,六盘山北部的垂直带谱为黑垆土→灰褐土→淋溶灰褐土→山地草甸土;南部的垂直带谱为石灰性褐土 (1600m)→褐土 (1800m)→淋溶褐土 (2020m)→棕壤 (2200m)→山地草甸土 (2500m)。 马啣山海拔 3670m,基带土壤为灰钙土 ,北坡的垂直带谱为灰钙土→黑麻土→石灰性灰褐土→淋溶土灰褐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南坡为灰钙土→黑麻土→灰褐土→亚高山草甸土。 ③ 甘南高原:高原东南部边缘的白龙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壤垂直带谱为褐土(2200m)→棕壤 (2600m)→暗棕壤 (3500m)→亚高山灌丛草甸土 (4000m)→高山草甸土(4500m)→高山寒漠土 (大于 4500m);高原东部洮河上中游高山峡谷区,土壤垂直带谱是栗钙土 (2500m)→石灰性灰褐土或黑钙土 (2800m)→淋溶灰褐土 (3100m)→暗棕壤 (3600m)→高山灌丛草甸土 (3800m)→高山草甸土 (4000m)→高山寒漠土 (大于 4500m);北部边缘大夏河上游高山盆地区,垂直带谱结构是淡栗钙土→栗钙土→黑钙土→黑土→灰褐土→淋溶灰褐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西南部河曲高山与山原盆地区,垂直带谱是黑钙土 (3000m~ 3600m)→亚高山灌丛草甸土 (4000m)→高山草甸土(4500m)→高山寒漠土。 ④ 祁连山地:祁连山东段北坡,冷龙岭北坡土壤垂直带谱为灰钙土 (2300m)→栗钙土 (2600m)→灰褐土或黑钙土 (3200m)→亚高山灌丛草甸土 (3500m)→ 高山草甸土 (3800m)→高山寒漠土, 4200m 以上为雪山冰川;毛毛山土壤垂直带谱为淡灰钙土 (2300m)→淡栗 13 钙土 (阳坡 )、栗钙土 (阴坡 )(2600m)→灰褐土和黑钙土 (3200m)→亚高山灌丛草甸土(3500m)→高山草甸土 (4074m)。 祁连山中段北坡,土壤垂直带谱是灰钙土 (2500m)→栗钙土 (2700m)→灰褐土或草甸黑土 (3300m)→亚高山灌丛草甸土 (3600m)→高山草甸土(3900m)→高山寒漠土 (4300m), 4300m 以上是雪山冰川。 ⑶ 自然土壤肥力 ① 长江上游地区:自然土壤肥力为有 机质含量 %~ %,全 N 含量 %~%,全 P 含量 %~ %,全 K 含量 %~ %。 ② 黄河上中游地区:自然土壤肥力为有机质含量 %~ %,全 N含量 %~%,全 P 含量 %~ %,全 K 含量 %~ %。 气候 ⑴ 热量水分条件 ① 气温:年均气温 4℃~ 14℃。 概括说来,海拔 1500m 以下地方,年均气温在 8℃以上;海拔 2500m 以上地方,年均气温小于 4℃。 气温的特点,一是冬季寒冷夏季温热,二是 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② 降水:年降水量在 ~ 860mm,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黄土高原北部在300mm 以下,中部 300mm~ 500mm,其它地区在 400mm~ 500mm 以上。 年降水中,夏季 8 月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 50%~ 70%;冬季 1 2 月仅占 1%~ 5%;春季占 18%~30%;秋季占 8%~ 18%。 ③ 霜冻期与无霜期:霜冻期,陇西黄土高原介于 10 月中旬到次年 4 月中旬、陇东黄土高原介于 10 月中旬到次年 4 月中旬;陇南介于 11 月中旬到次年 3 月下旬,其中武都、文县一带介于 12 月上旬到次年 2 月下 旬。 无霜期,黄土高原 180d 左右,陇南约 220d。 ⑵ 气候分区 根据各地气候差异,结合热量和水分条件,工程区分为 5 个气候区。 ① 陇南南部河谷亚热带湿润区:包括武都、文县东南部大部及康南一小部分河谷地带。 年降水量 450mm~ 700mm,无霜期大于 280d,干燥度小于 1。 ② 陇南北部暖温带湿润区:包括北秦岭以南,陇南地区中、东部,天水市大部及甘南州的舟曲县东南部。 年均气温 8℃~ 12℃,年降水量 550mm~ 850mm,无霜期 220d~240d,干燥度小于 1。 ③ 黄土高原南部半湿润区:西秦岭以北,积石峡 — 马啣山 — 华家岭 — 驿马关 — 荔原堡一线以南的平凉地区全部,庆阳、定西、临夏 3 地州南部及天水市北部。 年均气温6℃~ 10℃,年均降水量 500mm~ 650mm,无霜期 180d~ 220d,干燥度 1~。 ④ 黄土高原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包括黄土高原南部半湿润区以北,乌鞘岭 — 毛毛山 14 — 老虎山 — 一条山一线以南的白银市全部,兰州市大部及庆阳、定西、临夏 3 地州北部,通称中部干旱区。 年均气温 6℃~ 9℃、降水量 200mm~ 500mm,无霜期 160d~ 180d,干燥度 ~ 4。 ⑤ 甘南高寒半湿润区:包括太子山 — 白石山 — 莲花山一线以南,岷、 迭二山东段腊子沟、大峪沟以西的甘南州全部。 海拔大多在 3000m 以上。 年均气温 1℃~ 6℃,年降水量 550mm~ 800mm,无霜期小于 140d,干燥度小于 1。 ⑶ 灾害天气 工程区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冰雹、霜冻、大风等。 ① 干旱:是工程区主要的天气灾害,每年不同地区、不同程度都有出现,特别是陇西黄土高原即中部干旱地区,出现次数多,危害严重。 ② 冰雹:是工程区仅次于干旱的天气灾害,每年 4~ 10 月尤以 5~ 7 月出现最多。 冰雹危害严重的地区有岷县、宕昌、临潭、临夏、漳县、永登、天祝、会宁、张家川、镇原、平凉等 11 个县市。 ③ 霜冻:是工程区在春、秋两季易出的天气灾害,渭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较为频繁。 ④ 大风:工程区多出现在春季,其次是夏季,白银市内较多。 水文 工程区分为两大流域 8 个水系。 水系 两大流域 8 个水系总流程 2720km,流域面积在 万 km2以上 ⑴黄河上中游地区:有 6 个水系,流程 2190km,流域面积在 万 km2以上。 ①黄河干流水系:流程 913km,流域面积 万 km2。 汇入的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西科河、银川河、大夏河、洮河、湟水、庄浪河、宛川河及祖厉河等。 ②洮 河水系:洮河发源于甘南高原西倾山北麓勒尔当,流经碌曲、卓尼、岷县、临洮,至刘家峡汇入黄河。 流程 673km,流域面积 万 km2。 主要支流有周科河、科才河、热乌克赫、博拉河、车巴沟、卡车沟、大峪沟、迭藏河、冶木河、漫坝河、东峪沟、三岔河及广通河等。 ③湟水水系:发源于青海省境内大通河南麓,流至享堂入我省工程区内,并有支流大通河加入。 再流经红古至达川入黄河。 湟水干流在工程区内流程 73km,连同大通河在工程区内流域面积 3827km2。 ④渭河水系:发源于渭源县太白山,向东流经陇西、武山、甘谷至天水市北道区牛背 里进入陕西省。 流程 360km,流域面积 万 km2。 主要支流有秦祁河、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耤河、牛头河及通关河等。 ⑤泾河水系:发源于宁夏泾原县六盘山东麓,流经平凉、泾川、宁县入陕西省。 流 15 程 171km,流域面积 万 km2。 主要支流有汭河、洪河、蒲河、马莲河及黑河等。 ⑥北洛河水系:华池县子午岭以东的葫芦河属北洛河水系。 葫芦河发源于华池县老爷岭,横穿合水县北部,过太白镇后入陕西省。 流域面积 2330km2。 ⑵长江上游地区:有 2 个水系,流程 530km,流域面积在 万 km2以上。 ①嘉陵江水系 :发源于陕西省秦岭南麓,流经陕西凤县至我省陇南地区的两当县进入工程区。 后经徽县东部,复进入陕西省略阳县。 在我省即工程区内流程 60km 以上。 主要支流有杨店河、庙河、永宁河、洛河、青泥河、西汉水、燕子河和白龙江等。 白龙江发源于郎木寺,流至碧口以下进入四川省广元,流程约 450km,流域面积 万 km2。 ②汉江水系:陇南地区两当县八庙河片,属汉江水系。 流程不足 20km,流域面积170km2。 径流量 年径流量 530 亿 m3,其中自产水资源量 241 亿 m3,入境水资源量 289亿 m3;出境水资源量 511 亿 m3。 ⑴黄河上中游:年径流量 387 亿 m3,其中自产水资源量 135 亿 m入境水资源量 252亿 m3;出境水资源量 369 亿 m3。 其中:黄河干流区间年径流量 245 亿 m3,其中自产 亿 m入境 201 亿 m3;洮河水系入黄河处年径流量 53 亿 m3,其中自产 亿 m入境 亿 m3;湟水水系入黄河处年径流量 亿 m3,其中自产 亿 m入境 亿m3;渭河水系甘陕省界年径流量 亿 m3,其中自产 亿 m入境 亿 m3,出境 亿 m3;泾河水系甘陕省界年径流量 亿 m3,其中自产 亿 m入境 亿m3,出境 亿 m3;北洛河水系甘陕省界年径流量 亿 m3,全为自产,出境 亿 m3。 ⑵长江上游:年径流量 143 亿 m3,其中自产 106 亿 m入境 37 亿 m3;出境 142 亿m3。 其中:嘉陵江甘陕省界年径流量 亿 m3,其中自产 亿 m入境 亿 m3,出境 亿 m3;白龙江甘川省界年径流量 亿 m3,其中自产 亿 m入境 31 亿m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