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复合材料可研报告内容摘要:

水洗 酸洗 干燥 炭化 表面处理 浸渍催化剂 干燥 干燥 上浆 预氧化 收丝 由粘胶纤维热解制得的碳纤维的得率通常在 10~ 30%, 维制得的碳纤维,横截面形状大多不规则,一般呈树 叶状。 粘胶基碳 纤维主要用于耐烧蚀材料和隔热材料。 着其他碳纤维不可取代的地位,仍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成都 XX新能源有限公司 编制 9 投资 XX科技产业园碳纤维材料可行性研究报告 粘胶基碳纤维产量不足世界碳纤维总产量的 1%。 它虽然不会有 大的发展,但也不会被彻底淘汰出局。 在碳纤维领域仍会占有一席之 地。 4 、活性碳纤维 活性碳纤维是随着碳纤维工业发展而开发的新一代多 孔吸附材 料,也是传统吸附材料粉状活性炭的更新换代产品,我国有许多生产 厂,如山西东绿活性碳纤维厂、山西省长治市郊区霍家工业总司活性 碳纤维厂、鞍山市化学碳纤维公司、辽源化工新材料厂、秦皇岛山海 关金龙环保材料厂、 限公司以及 XX市活性碳纤维厂等。 生产活性特性及其制品的原料主要有粘胶丝、 PAN基纤维、沥青 纤维和酚醛纤维等。 原料虽然不同,但生产工艺基本相似,需经前处 理或稳定化、炭化和活化工序。 生产原理完全不同于碳纤维。 生产活 性碳纤维的过程尽可能造孔 ,使其具有多孔结构,而生产碳纤维则不 同,尽可能消除孔隙裂纹或孔洞。 5 、气相生长碳纤维 气相生长碳纤维( VGCF)和螺旋形碳纤维 (CCF)属于功能型碳纤 维。 气相生长碳纤维( VGCF)以低碳烃类为碳源,过渡金属铁、钴、 镍等及其他们的合金、化合物等超细离子为催化剂,在氢气还原性气 成都 XX新能源有限公司 编制 10 投资 XX科技产业园碳纤维材料可行性研究报告 氛中使其烃类热解( 1100℃ 左右)成碳而制得纤维状产物。 螺旋形碳 纤维 (CCF)的生成过程中,催化剂是基础,助催化剂是 必备条件,如果没有助催化剂的存在,则生成 VGCF。 催化剂是过渡 金属等,助催化剂为 S/P等,他们生成共晶体;助催化剂的存在可降 低共晶体的熔点,有利于 CCF的生成。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碳纤维可分别用聚丙烯腈纤维、沥青纤维、粘胶丝或酚醛纤维经 碳化制得;按状态分为长丝、短纤维和短切纤维;按力学性能分为通 用型和高性能型。 通用型碳纤维强度为 1000兆帕( MPa) 100GPa左右。 高性能型碳 纤维又分为高强型(强度 2020MPa、模量 250GPa)和高模型(模量 300GPa以上) 超高强型;模量大于 450GPa的称为超高模型。 随着航天和航空工业 的发展,还出现了高强高伸型碳纤维,其延伸率大于 2%。 用量最大 的是聚丙烯腈 PAN基碳纤维。 目前应用较普遍的碳纤维主要是聚丙烯腈碳纤维和沥青碳纤维。 碳纤维的制造包括:纤维纺丝、热稳定化(预氧化) 等 4个过程。 其间伴随的化学变化包括:脱氢、环化、预氧化、氧化 及脱氧等。 成都 XX新能源有限公司 编制 11 投资 XX科技产业园碳纤维材料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测试研究数据来源 一、测试与标准 碳纤维的拉伸性能测试分单丝法和复丝法。 下面首先对于单丝法拉伸予以描述: 非常脆弱,剪切强度很低,稍有不慎就会断裂,因此在每次试验过程 中,需要细心、耐心,不要对试样造成损伤。 国际标准 ISO11566《碳 纤维 单纤试样的测定》和日标 JIS R7601《碳纤维试验方法》指出了 采用纸框法固定试样,当然也不排除其他方法。 中国的方法标准正在 制定中, 曲阜师范大学的张小英、张斌在 2020年《纺织标准与质量》发表了 《碳纤维拉伸性能的测试方法》 《纺织实验技术》 《实验十五 碳纤维强伸性能测试》等文章。 单纤维强伸性能试验要 采用能测试碳纤维的高强高模纤维强力仪,如 CRE型碳纤维强力机 ( LLY06E型电子碳纤维强力仪外观如图所示) (LLY06E 型电子碳纤维强力仪 ) 成都 XX新能源有限公司 编制 12 投资 XX科技产业园碳纤维材料可行性研究 报告 试样制备 纸框法固定试样,剪取适当长度的该碳纤维试验样品,用钢针沿着纤 维方向将其分离,使试验样品蓬松便于抽取。 用取样盘来盛取试样, 为保证测得结果的准确性,不能对碳纤维造成任何损伤。 采用国外标 准制作衬纸很麻烦, 的方法。 ; 划出一个尺寸合适的框,复制满 A4纸打印(图 2是 25mm隔距拉伸 尺寸。 若 50mm隔距拉伸时,裁切线的长度应增加一倍) 裁切线吻合后用刀片沿裁切线将实 线部分裁除,然后两端贴上 5mm宽 的双面胶纸;抽取分离的单根碳纤维 试验样品,沿中心虚线放上,并用双 面胶纸固定。 也可以用融化后的松 ( 试样制备示意图 ) 香,将单根碳纤维 “ 焊接 ” 在纸框上,其 “ 焊点 ” 起到固定单根碳 纤维的作用(试验证明:采用 “ 焊接 ” 方式没有双面胶纸固定方式好 用,而且夹持试样时要离开 “ 焊点 ” ;再用 8~ 10mm宽的纸条, 沿着裁切线宽度方向覆盖双面胶纸和试验样品端头, 离成固定在单个纸框上的待测试样。 注意 碳纤维的取样比较困难, 尤其处理后的碳纤维,很细,也很难分辨 是一根还是两根,根据实验 中曲线对比进行判断如果记录下的曲线斜率明显大于其他试样的很 有可能是两根纤维,必要时可以用放大镜配合取样。 成都 XX新能源有限公司 编制 13 投资 XX科技产业园碳纤维材料可行性研究报告 测试: 测试程序与仪器型号有关系。 不同仪器型号其测试过程不同。 面分别用两种 LLY06E、 LLY06型单纤维强力仪的操作过程加以说 明。 例如: 25mm、 50mm。 按试验要求设定试验拉伸速度( 1~ 5) mm/min,本实验取: 2mm/min,如果采用松香固定试样时,上、下夹持器夹持试样时要离 开 “ 焊点 ” 被测试样的一端夹持在电子式碳纤维强力仪的上夹持器上, 另一端夹持在下夹持器上。 采用恒定的拉伸速度拉伸试样,直至试样 断裂。 记录单次值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等技术指标,试验结束后仪 器自动给出所有技术指标的统计值。 和 PC机联机可获得实时曲线, 便于分析技术数据。 、气动夹紧的拉伸试验( LLY06E型) 将上述准备好的待测试样一端沿着裁切线宽度边缘, 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