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线下施工及站场改造方案内容摘要:

电务施工 : 处理 (5/7)及 (9/11)道岔表示。 保留原轨道电路区段。 第 13 页 共 62 页 第六 步: 要点封锁(Ⅰ)道,拆除 (5)、( 11)#岔,连通Ⅰ道; 拆除道岔计划安排 230人,另安排 50人养路并作为后备力量;拆铺完毕后, 利用人工配合小型养路机械设备进行养护。 电务配合恢复线路。 电务施工 : 处理 (5/7)及 (9/11)道岔表示。 保留原轨道电路区段。 第七 步: 要点封锁(Ⅱ)、 ( 4) 道,拆除( 1) 、( 3) 、( 13) 、( 8)、( 12)# 、( 6) (在关门点内拆除) 岔,插铺 23#、 24岔 ,道岔前后用异型轨连接,连通(Ⅱ)、Ⅳ道及 24~ 2 23~ 21岔间渡线。 三十里铺 站内Ⅳ道拨移至设计位置,并与预 铺好的Ⅳ道线路进行合拢。 拆 除 道 岔 的 同 时 , 对 K100+ ~ K100+738 、 K101+590 ~K101+788段线路进行拨移,完成对站内Ⅱ道的剩余线路拨移工作,Ⅰ、Ⅱ道线间距为 ;对既有新客线 XK11+~ XK11+(原设计起始里程: ZHXK11+、 HZXK11+,曲线要素为R2020m,α 11176。 10′ 39″ ,T ,、 L070 m,变更后设计起始里程: ZHXK11+、 HZXK11+,曲线要素为 R2020m,α 11176。 10′ 39″ ,T ,、 L0100m)进行改移。 改移后与三十 里铺 站内Ⅳ道连通,Ⅳ道启用。 电务配合,全站启用新联锁。 届时提供Ⅰ、Ⅱ、Ⅳ、6道使用。 本步骤计划共安排 1110人,其中,拆除( 1) 、( 3) 、( 8) 、( 12)#岔,插入 24岔属于平行施工,计划安排 680人。 23道岔的插入受( 13) 道岔的影响(两道岔岔心相距 ), 23道岔的插入工作必须等到( 13) 岔拆除之后进行,( 13) 岔拆除与 23岔插铺计划安排 180人。 另外安排 200人进行Ⅳ道、既有新客线路的拨接及Ⅱ道的剩余拨道工作,再安排 50人养道并作为后备力量。 电务施工 : 第 14 页 共 62 页 电务启用新联锁 ,开通 I、 II、 IV、 6道部分电务设备。 处理 8/ 12/1 17/1 20/22道岔表示 , 处理 1/ 5/9/1 13/1 25/2 36/3 28/ 2/4道岔表示 . 工务配合 处理 I、 II道相关轨道电路。 第八 步: 要点封锁(Ⅰ)道, 插铺 1 2 36道岔, 连通(Ⅰ)道。 电务施工 : 新道岔纳入联锁。 第九 步: 要点封锁(Ⅰ)道,插入 1 25岔。 计划安排 590人,另外安排 50人养道并作为后备力量。 施工中加强对临线 II道的防护。 电务施工 : 将 1 25纳入联锁。 连通轨道电路。 第十 步: 要点 封锁( I)道,插入 4#岔。 计划安排 590人,另外安排50人作为后备力量。 施工中加强对临线 ( Ⅱ ) 道的防护。 电务施工 : 处理道岔表示 ,将 4纳入联锁 . 拆除 室外原 道岔过渡条件 ,连通正式轨道电路。 第十一 步: 要点 封锁( Ⅱ )道, 插入 17岔,铺通 13和 57间渡线。 电务施工 : 拆除 7道岔过渡条件 ,将 17纳入联锁 ,连通 正式 轨道电路。 第十二 步: 要点封锁( Ⅱ)道 ,插入 22岔,连接 2022和 810间渡线;同时 将 K102+034~ K102+。 计划安排 800人进行道岔插铺 、线路拨移 的工作,另外安排 50人作为后备力量。 施工中加强对临线( I)第 15 页 共 62 页 道的防护。 电务配合恢复线路后,Ⅲ道启用。 电务施工 : 拆除道岔过渡条件 ,将 22纳入联锁 .连通正式轨道电 路。 第十 三 步: 完成剩余 三十里铺 站场内既有线路的换轨换枕、线路养护等工作 ,站场轨道改造全部完成。 完成后开通的线路见示意图所示。 电务部门配合,将 新联锁的 6岔的条件用于临 1岔控制。 在铺架工程完成后恢复 6岔的控制条件。 施工期间,限速地段为 K99+892~ K102+121,封锁前 60分钟、开通后 60~90分钟限速 25km/h,开通后 60~ 90分钟后至站改施工结束后 48小时限速45km/h,其后正常。 方案说明 本次施工的关键为新道岔的插入,占用劳力最多,耗时最长。 现将各个施工步骤所需的人力、时间和 注意事项分述如下,因为所有施工步骤和人员安排基本相同,本次说明以第 2 步为例: 施工按如下步骤进行:利用行车间隙拨道→点前准备→最后一列车通过封闭给点→设置防护→拆除旧道岔→扒碴及回填道碴→纵、横移插入新道岔→联结线路、上碴整道→线路及道岔整细、清理施工限界→联合检查→撤除防护、线路开通。 本站共有四组交叉渡线,其中,长度超过 5m 的长岔枕采用临时短木枕代替钉联,以避免影响临线运营或施工,替代木枕另行要点抽换为正式岔枕。 三十里铺 车站Ⅰ道既有为 P60 轨区间无缝线路,新插铺的道岔有位于既有无缝线路内,需提前与上海 铁路局工务部门签订协议,在插入道岔前要点封锁线路,将无缝线路扣件松开,对线路进行应力放散。 施工中,施工总指挥与施工作业队长、防护员、驻站联络员用对讲机联系,每人配备手机一部,以备联络中断时紧急联系。 各作业队长下设工班长具体负责各单项施工的指挥,工班长配对讲机。 指挥信第 16 页 共 62 页 号采用口头传达和口笛进行指挥。 560 人安照各自的分工(其中 360 人负责与新插入道岔有关的轨道, 200 人负责与拆除道岔有关的轨道) 拆除旧 道 岔 及既有轨道,用时 30 分钟。 使用的工具有:大扳手、大套筒扳手、小套筒扳手、大撬棍、小撬棍、抬杠、铁丝、抬轨夹 等。 拆除后的岔料尽量不放在两线中间,向预拼道岔的两端拉出或抬出;扒碴及回填 道碴 用时 55 分钟,回填道碴时注意控制道碴的标高,道碴顶面高度、平整度和压实度必须满足要求,使用的工具有:风镐、拉耙、土镐、四齿耙、叉子、铁锹、平板夯拍机等;纵、横移 插入道岔 用时55 时钟,道岔纵、横移到位后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在两组道岔全部到位,合拢口长度正确后方可下落就位,使用的工具有:枕木头、滑车、滑轮、起道机等;上碴整道用时 30 分钟,道岔下落完毕,进行轨道部分联结,立即开始上碴整道工作,同时电务开始施工、清理施工限界及线路整细 用时 20 分钟,使用的工具有:轨缝调节器、液压拨道器、锯轨机、钻眼机、道尺、扳手、道岔捣固机、移动发电机、土镐、撬棍等;道岔钉固及联合检查用时 30 分钟,整体用时 190 分钟,预留 20 分钟时间作为不可预见的预防措施时间。 施工完毕经联合检查(联合检查的参与人员包括参与施工及监督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工务、电务、车务、车站、施工单位等相关负责人),并经设备管理单位签认后方可向车站值班员申请并登记开通。 按标准开通慢行。 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在施工地点和施工段两端设置防护信号及防护人员。 安全防护人员应带齐以下备品。 序号 名称 数量 序号 名称 数量 1 作业标 2 块 7 信号旗 红、黄各 1 面/人 2 移动停车信号牌 2 块 8 限速牌 按要求速度各 2 块 第 17 页 共 62 页 3 响墩 6 个 /人 9 对讲机 1 个 /人 4 火炬 2 个 /人 10 手机 1 个 /人 5 记录本 1 本 /人 11 列车时刻表 1 份 /人 6 记录笔 1 支 /人 12 口笛 1 个 /人 插铺道岔进度横道图见下图: (3 0 m )线路开通扒碴及回填道碴(5 5 m )插铺道岔进度横道图插入道岔(5 5 m )拆除旧岔及线路(3 0 m )工作内容上碴整道(3 0 m )细整、清理限界(2 0 m )道岔钉固联合检查拆除转辙器(1 0 m ) 每组道岔拆除与插铺劳动力作业分解计划安排如下图: 第 18 页 共 62 页 每组道岔18 0人 作业分解计划0联接线路(20m )取滑车(15m )拨道岔(25m )上道碴(30m )线路养护(20m )撤滑轨(10m )上滑车(15m )抬旧钢轨(1 0 m )拉绳子(25m )回填道碴(30m )拆除旧岔及线路(10m)抬旧枕木(15m )扒道碴(30m )工作内容1 2 0方框内为作业人数1 0 01 8 0301 5 0803080601 8 01 0 0 80801 2 01 0 0601 5 0604020 60 80 1 0 0 1 2 0 1 4 0 1 6 0 2 0 01 8 060 站改道岔采用的形式、焊接施工程序 因 三十里铺 车站站内淮南直通线改造为 P60 区间无缝线路,预留跨区间无缝线路,同时 三十里铺 车站站改在封锁线路情况下进行,考虑到既有线路改造的施工条件及作业时间的要求, 三十里铺 车站站改采用的道岔在尖轨基本轨及辙叉尾直上股加长(具体长度依据设计变更,待定),便于基本轨进行联结。 第 19 页 共 62 页 跨区间无缝线路道岔采用铝热焊,道岔施工流程图如下: 施工中各部门配合 6. 1 车务 部门 在站改过程中车务配合保证运输安全;改造过程中保证每天要点二小时的小机养。 6. 2 电务 部门 电务部门提供地下管线实际位置,施工单位配合在计划工期内完测量放线 打桩挂线 道岔运输 铺岔准备 铺设道岔 检查整修 道岔锁闭 上碴整道 检查整修 道岔焊接 放散锁定 道岔整理 钢轨打磨 布设岔枕 整 理配件 散布扣件 配置钢轨 连接钢轨 组装调试 设观测桩 第 20 页 共 62 页 成拆迁任务。 在站场改造拨接过程中配合恢复轨道电路。 6. 3 电力、 通信部门 高低压线路改迁;地下缆线迁移。 6. 4 设计部门 按工程计划工期提前交付施工图纸 ,以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 信号正式工程现场定测应在 2 月 28 日前进行;过渡图在 3月 10 日前提供,正式施工图及技术交底的时间为 3 月 31 日前。 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边坡防护 靠近宁西铁路涵洞工程均为涵洞接长,涵洞顶部填方高度均在 以内,属于低填方地段。 施工时,为了确保路基边坡的稳定,涵洞接长时均采用打设钢轨桩进行防护。 钢轨桩采用 P43 轨,桩长根据涵洞孔径和填土高度不同,采用两种钢轨防护形式。 涵洞孔径小于 ,填土高小于 ,采用桩长为;涵洞高度大于 ,填土高度大于 ,采用桩长为。 由于接长的涵洞,其位置均处于铁路行车限界之外,故钢轨桩采用挖掘机打入。 钢轨顶部预留空洞,作为穿钢丝绳用。 打设时,钢丝绳一 端穿入钢轨空洞,另一端挂设于挖掘机挖斗的挂钩上,确保在打设时,钢轨桩不倾斜,不至于侵入铁路限界,影响行车。 钢轨桩间距按 布置,钢轨桩露出地面 ,钢轨底部要伸入涵底 以上,保证有足够的抗倾覆的能力。 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时,挖掘机不得碰撞钢轨桩。 基坑开挖时,基坑四周挖设 30 30cm 的排水沟,角落处设置 80 80cm、深 80cm 的集水井,及时排出基坑内的水,保证基底不受水侵蚀。 第 21 页 共 62 页 过水涵洞进行基坑开挖时,应先在涵洞的另一端把水堵住,暂时不让水流畅通,确保基坑开挖不受水流 影响。 基坑开挖后,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涵身施工,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减少边坡坍塌的机会。 涵身施工 倒虹吸施工 ( 1)、圆管底座制作 基坑开挖完毕后,绑扎外套管底板钢筋,立圆管底座模板,浇注底座混凝土。 圆管底座混凝土与外套管强度等级相同,设置在圆管两端部位,两节圆管接头处空开。 底座沿圆管方向长 ,垂直圆管方向与外套管相同。 底座顶面应比圆管底高 10~20cm,中间放置圆管部分做成与圆管相等的圆弧状,以利于放置圆管,保证圆管不移动。 ( 2)、安装圆管 待圆管底座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的 50%以上时,即可进行圆管安装。 安装圆管时,两节圆管之间放置沥青麻筋,两节圆管应顶紧,确保圆管间不漏水。 圆管按设计图采用厂制。 圆管安装完毕后,绑扎外套管钢筋并立外模。 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证后,开始浇注钢筋混凝土。 ( 3)、钢筋制作 外套管钢筋加工在预制梁场内集中加工,运至现场进行绑扎。 钢筋制作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 ( 4)、混凝土供应 混凝土采用在搅拌站集中搅拌,砼坍落度采用 7~9cm,砼运输车运至工地浇注。 振捣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