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阅读技巧内容摘要:

( 2)秦岭 自古以来 . . . . 就是皇家园林和离宫别馆的首选之地。 (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 为什么。 ) 答案: 不能。 自古以来从时间上限定,说明秦岭作为皇家园林和离宫别管首选之地由来已久。 如果去掉就不要能体现这一点。 ( D) A 关中东面有华山、骊山、山等,南边有太 白山、终南山、王顺山等,西面有岐山、陈仓山等‘北部有尧山等 B 潼关是东部进入关中的天然防线,武关西关中要到,散关是关中南方门户,萧关则是塞北通向关中只要道。 C 八百里秦川为八水的冲击平原,其中八水指泾水、渭水、霸水、 浐 水、沣水、 滈 水、 潏 水和洛水。 D 秦国的郑国渠,汉代的漕渠、龙首渠、六辅、白渠及汉唐的诸运河等工程,为关中平原上的农耕提供了优条件。 出访月宫的嫦娥 2020 年金秋 10 月,适逢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5 周年之际,令人瞩目的中国探月工程开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 10 月 24 日 18 时 5分 4 秒,寄 托了华夏民族月球情结的“嫦娥一号”在长征三号甲火箭的托举下婀娜升空。 自那一刻起,访月团队中的核心人物 —— 美女“嫦娥”的容貌与举止,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嫦娥一号”的外形是个 6 面立方体,她长着一对翅膀, 8 只眼睛和一张能说会唱的樱桃小嘴,体重 2350 千克,环绕在距离月球 200千米高的极月圆轨道上,设计寿命为 1 年。 “嫦娥”的翅膀是两块长长的太阳能电池板,分布在身体两旁,最大跨度达 18. 1 米。 她的外形与我国“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最想像,许多方面也与“东方红三号”卫星有相同之处,实际上她就是以“东方红三号”卫 星平台为基础研制的,只是有的部件是从中国“资源二号”卫、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卫星上移植过来的。 其实,这也遵循了各国研制航天器的一个重要原则:尽量采用成熟技术,以提高可靠性。 所谓“卫星平台”,说白了就是一辆公共汽车,轮子、车厢、动力等都按公共要求配置好,搭载不同的乘客,便可到达不同的目的地。 “嫦娥一号”使用的卫星平台,承载了探测月球的 8 种探测仪器。 平台为这些仪器提供安放位置、能源供应、姿态保证、温度环境、数据管理等条件,并负责把探测数据传回地球,它的推进系统还提供在太空中机动飞行的动力。 安装在平台上的 8 种探测 仪器,是“嫦娥”的 8 只眼睛,每只眼睛都有个学名,承担不同的任务。 它们分别叫做激光高度计、 CCD立体相机,这两只眼睛负责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干涉光谱成像仪、ㄚ射线谱仪、 X 射线谱仪,这三只眼睛负责探测月球上 14 种常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布;微波探测仪的任务是探测月球表面的微波辐射特征,从而测定月壤厚度;太阳高能离子探测器和太阳低能离子探测器这双眼睛用于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嫦娥”的小嘴是一套语音存储装置,里面存贮着预先设置的语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及从全国征集的 30 首中华民族经典歌曲。 当“嫦娥一号”从 38 万千米外 的月球旁欢唱着中国歌曲,并将这天籁之音传回地球时,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 “嫦娥一号”绕月飞行获取有关月球的信息,是为了研究探索月球,是为了开发月球资源服务人类,是为了人类迈向深空的脚步走得更远。 这才是“嫦娥一号”的使命、真谛和归宿。 (节选自《月球密码》,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年版,有删改) 从本文看,“嫦娥一号”具体承担的探月任务是什么。 我国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 4 分) 4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3 分) A.“东方红三号”卫星的技术是成熟的,“嫦娥一号”以“东方红三号”卫星为基础进行研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运行的可靠性。 B.安装在“嫦娥一号”卫星平台上的 8 种探测仪器,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它们或共同或单独承担着既定的探测任务。 C.“嫦娥一号”的语音存储装置除存贮着预先设置的语音、 30首经典民族歌曲外,最重要的是还存贮了国歌。 D.“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开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 4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其语言有着突出的特点。 请任选一个角度,举例简要分析。 ( 4 分) 4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探月专家选择长征三号甲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依据。 ( 5 分) 【材料一】长征一号家族是我国最早研制的火箭。 它的运载能力较低,适宜发射低轨道小型卫星。 长征二号家族均为两级火箭,主要服务于发射高度在 200 千米 —— 600 千米的低轨道航天器。 长征三号家族均为三级火箭。 其中长征三号甲和长征三号乙是我国目前高轨道上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它们分别能将 2600 千克和 5100 千克的探测器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材料二】上世纪 90 年代,国家要求研制长征三号甲火箭,为当时国内具有最 高水平的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提供运载工具。 长征三号甲火箭的研制,在充分借鉴原有长征火箭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能更灵活地满足不同卫星的发射需求。 至今,它与“东方红三号”卫星“联姻”过 10 多次,每次均有和谐而美好的结局。 【材料三】到 2020 年 10月,长征三号甲火箭共承担了 15 次发射任务,每次都获得了圆满成功,发射成功率达到 100%。 【答案部分 —— 出访月宫的嫦娥】 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图像;探测月球上 14种常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情况;探测月壤的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 2 分) 为了研究探 索月球,开发月球资源,使人类迈向深空的脚步走得更远。 4 C 4提示:本文语言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形象性、趣味性强;二是通俗易懂。 形象性、趣味性主要表现为运用拟人的手法向读者介绍陌生的事物,如将“嫦娥一号”卫星比作古老传说中美丽的嫦娥,把卫星有关组成结构、部件等比拟为嫦娥的肢体、器官等,这样就大增强了说明的形象性和趣味性,给读者以亲切感。 通俗易懂主要表现在文中多处运用了通俗化的解释,如将抽象的构造复杂的卫星平台比作公共汽车,以读者所熟悉的公共汽车的构造和功能类比卫星平台的构造与功用,就使文章显得通俗易 懂。 另外,本文语言还有着准确严密的特点。 4长征三号甲运载能力大(推力大);有多次成功发射类似卫星的经验;可靠性高。 (答对 1 个要点得 3 分,答对两个要点即可得 5 分) 【目标测评】 我国的太空植物 ①“神舟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