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筑设计说明内容摘要:

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本工程的地震作用符合抗震设防 7 度要求,其抗震构造措施符合抗震设防8 度要求;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 一 组。 4)场地土类别: II 类。 (三)设计标准 本工程各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本工程各建筑物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抗震设防类别: 乙 类。 房屋抗震等级: 框架 — 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为 一 级; 框架 — 剪力墙结构中的 框架 为 二 级; 框架结构为二级。 (四) 基础设计 由于方案阶段无地质勘察报告,根据本地区一般地质情况, 带地下室部分采用筏板基础,不带地下室部分可采用条形基础。 (五) 结构选型 由于本 建筑平面形状复杂,用防震缝将本建筑分为三个较为规则的单体,以满足抗震要求。 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抗震最有利的原则选择结 构型式,本建筑的三个结构单体将分别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 结构设计中除了从严控制地震力计算指标外,还要采用较严的抗震构造措施,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延性,实现抗震目标。 所有楼板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增强建筑物整体性;非承重墙均采用轻质隔墙 ,以减轻地震作用,满足抗震要求。 (六) 其它: 尽快进行地质勘探以确定 基础 持力层。 三、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绵阳市相 关设计规范、规程、规定。 (二)概况及设计范围 工程概况: 本 教学楼 地上 总 建筑面积为 12594m2,地下总建筑面积 2321 m2, 地上 6 层、 半地下一层。 设计范围: 室内给水、排水及消防设计。 (三)系统设计 (一) 给水设计 水源:分别从 黄家巷 和 解放街 接一根 DN150 市政给水管进基地,并在基地内与构成环状。 系统: 洗手池、洗涤盆和拖布池 采用市政水直供 (需要水压 ) , 大便器和小便槽利用雨水收集系统, 采用 雨水收集处理 →变频供水设备→供水点的供水方式 ,无雨水时辅助市政水直供。 用水标准: 学生 : 40 升 /人 .日 最高日用水量为: 立方米 /日 最 大小时 用水量为: 立方米 /时 (二 )消防系统 消火栓系统 1)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 25L/S。 2)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 15L/S。 3)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系统,消防水泵从 消防水池 吸水,平常压力由屋顶水箱提供。 消防水池储存 2 小时室内外消防用水,总计 288m3。 屋顶消防水箱储存 10min 室内消防用水量 9m3。 4)水泵接合器: 室外设 地上式 消防水泵接合器,以供消防车向室内管网加压供水。 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在 教学楼每层 按规范要求配置手提灭火器。 (三 )排水系统: 最高日排水量: 78 立方米 /日。 室内污废 合 流,排水立管为 PVCU 排水管。 室外雨、污水分流,雨水采用有组织收集后排至市政雨水管网。 污水经管网收集 ,再经化粪池处理 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四)主要材料及其它设备 室内给水管采用 PPR 管,室内排水管采用 PVCU 排水管。 厕所各卫生器具按图纸要求设置。 四、暖通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 教学楼 地上总 建筑面积为 12594m2,地下总建筑面积 2321 m2,地上 6 层、 半地下一层。 (二)设计依据 1.《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