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综合保税区30mwp_金太阳示范项目c标段投标文件-技术卷内容摘要:

质量,本工程混凝土按当地的建设行业的规定,报请相关的职 11 能部门对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进行检验。 光伏发电直流系统安装时,按照下列顺序进行施工:光伏组件支架安装 → 光伏组件安装 → 直流汇流箱、逆变器安装 → 布线。 光伏组件至直流汇流箱安装之间布线作一个标准阵列,验收合格后再推广,以利于加快工程进度。 交流系统设备主要采用室内布置,设备安装时由内及外,并遵循先主体设备后辅助设备的原则。 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场地较为分散,一般不存在交替施工,为加快施工进度,安装可以按区域同步进行,各系统之间相互配合、有条不紊进行。 施工安全 为适应我国 光伏 发电事业建设发展的需要,为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创造条件,在光伏 发电项目设计中必须贯彻国家颁布的有关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法令、政策,提高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设计水平。 在 光伏电站 的设计中,应贯彻 “ 安全生产、预防为主 ” 的方针,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减少事故和人身伤害的发生,以保障 光伏电站 建设过程中劳动人员和 光伏电站 职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 康要求。 光伏电站 建成投产后,火灾危险性主要来自于可燃介质、材料的设施或场所。 如变压器有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潜在的爆炸危险。 为降低发生危害的风险,在设计中采取以下措施: ( 1) 本工程各主要生产建筑物、构筑物及生产设备的最小间距,不小于现行的《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292020) 和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的规定,保持安全防火距离。 ( 2) 对于危险品、易燃易爆品限量储存,不超限储存,更不与其他物品混合储存,存放在专用仓库内。 ( 3)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设计,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防火消防设 计规范执行,做好消防设计。 在设计中做好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在 升压 站内道路设计中, 满足消防和人员疏散的要求。 在 升压 站内设置足够的消火拴和消防水龙头。 ( 4) 场区内各主要建筑物周围应设有消防通道。 ( 5) 光伏电站 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有电击、机械损伤、烫伤、噪声、坠落物体打击、基坑坍塌、 高温、寒冷等危害。 为保证工作人员健康和安全生产的需要,在施工中 明确事故责任人,做好各种施工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为避免以上事故发生,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1) 项目业主选择有丰富 光伏电站 建设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定期进行 12 工程检查, 及时排除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 2) 工程承包商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 3) 设置适当数量的安全检查员,对工作人员是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检查和处理。 ( 4) 为保证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夏季施工 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施工有必要的防寒措施。 ( 5) 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发现有安全隐患问题时, 及时进行解决。 ( 6) 监理单位 随时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是否采用安全防范措施,并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13 第 3 章 总体设计 投标范围 投 标范围 为: 包括太阳能光伏电站整体设计 (含 现有屋面 结构 摸排 、屋面光伏板安装原设计院确认 、 电网结构 、 用电负荷资料搜集 和协助 招标方 进行接入系统 等前期工作) 、设备 采购、施工 安装 ,包括 室内(室外)电气设备间 、施工用水、施工用电等的设计和建造;满足太阳能光伏电站正常运行所具备的系统设计、设备的选择、采购、运输及储存、制造及安装、施工、调试、试验及检查测试、试运行、消缺、培训和最终交付投产、质保等,同时也包括所有材料、备品备件、专用工具、消耗品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等。 包括 站区总体规划、 光伏发电设备 总平面布置、 负荷匹配、优化接入系统布置。 标准及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01620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2292020《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2032020《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科 [2020]663 号文件《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国家电网科 [2020]600 号文件《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测试规程》 光伏阵列 布置 带 最佳倾角 光伏阵列 设计 1) 固定式光伏阵列最佳倾角确定 太阳能光伏电站的设计 根据负载的要求 和 当地的气象及地理条件(纬度、太阳辐照量 、 最长连阴雨天数等 ) 进行优化设计 , 光伏系统设计的依据是按月能量平衡。 根 据安装场地的实际情况 ,通过 NASA 软件计算, 对最 佳倾角进行 了 优化 ,最佳倾角为 22176。 2)固定式光伏阵列间距确定 —— 阵列前后排间距设计 光伏阵列成排安装 , 要求在冬至影子最长时 , 两排光伏阵列之间的距离。 要保证上午 9 点到下午 3 点之间前排不对后排造成遮挡。 根据 组件尺寸 ,通过 PVSYST软件 对阵列前后排间距进行优化 设 计,确定最佳中心间距为 2760mm。 —— 太阳能电池板最低点距 屋 面距离 H高于当地最大积雪深度 , 约为 ; 14 平铺屋面的光伏阵列设计 本工程彩钢板屋面采用平铺组件方式,采用呈现蓝色的多晶体硅电池组件,考虑到建筑一体化的美观效果,太阳能组件铺设角度也与屋面平行呈一定的坡度布置。 安装形式为 利用 钢结构 或铝结构 夹具,将组件 该 结 构 支架 支撑在屋顶的彩钢板肋条上 ,上面铺设太阳能组件,组件与四周组件间隔 20mm 方便组件受热膨胀,组件之间采用压板的形式将光伏组件安装在钢结构支架上。 光伏组件距离彩钢 板物面高度约。 组件布置 将 考虑 避让屋面的采光带和预留一定的检修通道。 屋面铺设 容量确定 屋面铺设容量 根据屋面、用电负荷和接入点容量等条件 综合确定。 详见附图。 电气设备 布置 原则 电气设备 将 尽量 利用已有的建筑空间,采用室内布置。 在不能采用室内布置的情况下,将 就近布置在室外,采用箱式电气设备间。 并网点布置 原则 并网点暂按就近接入用户侧 400V 母线上,并 将 根据实际条件进行并网点优化,最终按接入系统审查报告为准。 并网点接入原则: 投标方 遵循就近接入的原则,即建筑物屋面装机容量 由建筑物内用电单位消纳,在对用电单位负荷大小、用电特点、用电量情况、负荷曲线和屋面可安装面积综合考虑的前提下,会同设计单位和业主确定单点装机容量; 对屋面装机容量较大,但所属建筑内用电较小的情况,将 对 同一用户 附近 的 建筑物内用电单位进行用电量分析,以转移部分容量,确保合同容量和建设进度不受影响。 各相邻实施建设的屋顶接入方案标出示意图。 站区管线布置 站区管线布置原则 1) 管线敷设方式以工艺要求、自然条件、场地条件等综合考虑。 2) 管线(沟)走径:力求顺直短捷,并尽量沿规划管线走廊 平行路网,靠接口较多一侧布置,减少交叉,埋深及长度。 3) 方便施工运行管理及检修。 站区管线布置 15 站区管线总体规划 根据上述设计原则及既定敷设方式和各专业提供的接口位置及标高,综合考虑,统筹规划。 规划设计内容包括:光伏电站内室(内)外地上、地下所有管线,沟道的走径、管径以及站区对外接口,进行全面控制,确保运行安全。 管线敷设方式 本工程管线设计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分为直埋和 埋镀锌钢管 两种。 16 第 4 章 电气技术规范 光伏组件 范围 本 投标 范围为 6MW 光伏电站所需光伏组件 , 包括光伏电池板 、 支 架 、 检测装置 、 专用工具、随机备品备件。 标准和规范 (1) IEC61215 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2) 光伏组件的安全性构造要求 (3) 光伏组件的安全性测试要求 (4) GB/T184792020《地面用光伏( 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 (5) SJ/T111271997《光伏( 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 — 导则》 (6) GB/T 199392020《光伏系统并网技术 要求》 (7) EN 617011999 光伏组件盐雾腐蚀试验 (8) EN 618291998 晶体硅光伏方阵 IV 特性现场测量 (9) EN 617211999 光伏组件对意外碰撞的承受能力 (抗撞击试验 ) (10) EN 613451998 光伏组件紫外试验 (11) GB 光伏器件 第 1 部分 : 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 (12) GB 光伏器件 第 2 部分 : 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 (13) GB 光伏器 件 第 3 部分 : 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及标准光 谱辐照度数据 (14) GB 晶体硅光伏器件的 IV 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 (15) GB 光伏器件 第 5 部分 : 用开路电压法确定光伏 (PV)器件的等 效电池温度 (ECT) (16) GB 《光伏器件 第 7 部分:光伏器件测量过程中引起的光谱失 配误差的计算》 (17) GB 《光伏器件 第 8 部分 : 光伏器件光谱响应的测量》测量 (18) GB/T 182102020 晶体硅光伏( PV)方 阵 IV 特性的现场测量 (19) GB/T 189122020 光伏组件盐雾腐蚀试验 (20) GB/T 193942020 光伏( PV)组件紫外试验 (21) GB/T 13384— 19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17 (22) GB/T 191202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23) GB 《光伏( PV)组件安全鉴定 第 1 部分:结构要求》 (24) GB 《光伏( PV)组件安全鉴定 第 2 部分:试验要求》 (25) GB649586 地面用太阳能电池电性能测试方法; (26) GB64971986 地面用太阳能电池标定的一般规定; (27) GB/T 140071992 陆地用太阳能电池组件总规范; (28) GB/T 140091992 太阳能电池组件参数测量方法; (29) GB/T 95351998 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设计鉴定和类型; (30) GB/T 110091989 太阳电池光谱响应测试方法; (31) GB/T 110101989 光谱标准太阳电池; (32) GB/T 110121989 太阳电池电性能测试设备检验方法; (33) IEEE 12621995 太阳电池组件的测试认证规范; (34) SJ/T 21961982 地面用硅太阳电池电性能测试方法; (35)SJ/T 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单体 质量分等标准; (36)SJ/T 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 质量分等标准; (37)SJ/T 101731991 TDA75 单晶硅太阳电池 ; (38)SJ/T 104591993 太阳电池温度系数测试方法; (39)SJ/T 112091999 光伏器件 第 6 部分 标准太阳电池组件的要求; (40) CNCA/CTS 00042020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基本要求 上述标准 、 规范及规程仅是本工程的最基本依据 , 并未包括实施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标准 、 规范和规程 , 并且所用标准和技术规范均 为 最新版本。 逆变器 范围 投标范围 , 为 6MW 光伏电站所需 500kW /250kW/100kW/50kW/30kW/20kW/15kW 逆变器 , 包 括光伏逆变器 , 专用工具, 随机备品备件。 标准和规范 GB 184792020 地面用光伏 (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 DL/T 527— 2020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技术条件 GB/T 13384— 19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1202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18 GB/T 14537— 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GB 16836— 199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安全设计的一般要求 DL/T 478— 2020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9392020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GB/T 202062020 光伏( 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 IEC 61727:2020,MOD) GB/Z 199642020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A:低温试验方法 GB/T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B:高温试验方法 GB/T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 境试验规程 试验 Cb: 设备用恒定湿热试 验方法 GB 42082020 外壳防护等级( IP 代码 ) ( IEC 60529:1998) GB 半导体变流器 应用导则 G。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