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笔记史朱维之版内容摘要:

所以说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神曲》的艺术特色: ( 1) 梦幻与写实的交融。 ( 2) 工整与协调的结构。 采用连锁押韵式衔接、每部诗的末尾均以“群星”一词作结。 ( 3) 把暴露现实和表现生活理想统一起来,并运用 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 维吉尔代表知识和理性;贝亚特丽齐是爱和信仰的化身;地狱:黑暗社会;炼狱: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天堂:理想境界。 作品的结构:“ 3”的含义 (3 部、 33 篇、 3 韵句 )神学上的“三位一体。 ” ( 4)运用意大利语写成,采用意大利的民歌形式,打破正统的拉丁文写法。 ( 5)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个性鲜明; 诗人形象;维吉尔(导师和父亲);贝阿特丽采 9 恋人、大姐和慈母)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本章重点: 什么是“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这一时期各国文学的主要成就。 塞万 提斯《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 莎士比亚的创作成就,其代表作《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思想意义和艺术特点。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文艺复兴: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思想斗争采用: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 术语解释 文艺复兴: 1 14— 17 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 2 实质是反对封建观念、摆脱中世纪宗教教义和封建思想的桎梏,建立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思想新文化。 是 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3 它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 主要内容: (1) 用人权反对神权。 (2) 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3) 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4)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政治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其中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 人文主义是 人本精神与基督教精神的结合。 绝限性: (1)反对封建思想而不反封建王权;反教会腐败、愚弄而不反对宗教本身。 (2)人文主义还迈出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第一步 — 肉体解放。 (3)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状况 (人文主义文学、民间文学和封建文学 ) (4)人文主义文学占主导地位。 特点: a 思想内容方面: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封建制度和道德及宗教禁欲主义进行抨击。 b 在现实主义方法的运用上更加自觉。 c 文学形式丰富多彩。 长篇小说成为人文主义作家运用的重要体裁,十四行诗成了欧洲诗歌的重要诗体。 这些文学体裁的创新和发展,为近 现代文学体裁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d 具有民族风格。 采用本国地方语言、吸取民间语言等。 二、人文主义在欧洲各国的发展: (一)意大利文学 (人文主义发祥地 ) (意大利人文主义三杰: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 ) 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 ): 代表作《歌集》:包括 366 首十四行诗和抒情短诗。 抒发对妻子劳拉真挚的爱情。 劳拉具有迷人的形体美、强烈的现实感。 形式上创造性地运用了十四行诗的体裁。 薄伽丘: 代表作《十日谈》 (短篇小说集、欧洲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 ①主题:主题:反对腐败的罗马教廷、反禁欲主义,提倡人性、人 道,幸福在人间的思想。 ②艺术特色: (来自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 ),文笔精炼,语言丰富,善于刻画心理,描绘自然。 b. 为意大利艺术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 阿里奥斯托:代表作传奇体长诗《疯狂的罗兰》。 塔索(意大利最后一位代表):《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二)德国文学 代表作家作品: 埃拉斯慕斯:著名讽刺作品《愚蠢颂》 胡登:《蒙昧者书简》 马丁 .路德:《我主是坚固堡垒》 民间文学作品:《梯尔 .厄伦史皮格尔》和《浮士德博士转》。 (三)、法国文学 法国的人文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是始终存在着贵族与平民两种倾向。 贵族:以龙沙等七人组成的“七星诗社” 民主:拉伯雷《巨人传》 (法国早期讽刺小说、欧洲第一部长篇小说 ) 主人公国王卡冈都亚 儿子庞大固埃 ( 1)“七星诗社”:是 16 世纪中期法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团体,由七个出身社会上层的人文主义作家组成。 杜贝雷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是七星诗社的宣言书。 龙沙随后阐述了他们的理论,表示要建立统一的法兰西民族语言,为一个可以和希腊罗马相媲美的法国诗坛而奋斗。 ( 2)拉伯雷,是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平民倾向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是长篇 小说《巨人传》。 这部小说的思想内容十分严肃而又深邃。 作品的思想价值: ①作家用象征手法塑造了两个无论在躯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高大雄硕的巨人典型,表达作家的巨人思想。 ②表达了作家的教育思想(通过三个巨人不同的受教育经历)社会理想和人文主义主张 ③肯定了新型资产阶级的力量和历史作用。 小说也提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理想,这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表达了人类要求自由平等幸福的愿望。 ④小说通过两个巨人的见闻,无情地批判了封建国家的黑暗和罪恶,嘲笑和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封建国家上层建筑的腐朽。 作品的艺术成就:吸取 和发展了民间创作的优良传统。 ①选材上,借用了法国民间故事、民歌和笑剧中的情节和形象,加以改造,同时穿插了民间故事。 ②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民间作品常用的讽刺和夸张手法,貌似玩世不恭,实则寓庄于谐。 ③语言运用上,得旨于民间文学语言和民间口语,又富有创造性;大量使用方言土语和行话。 ④小说情节离奇,想象丰富,夸张奇特,讽刺辛辣。 不足之处是结构较松散,情节发展逻辑不强;人物刻画前后不一致 —— 欧洲长篇小说草创时期的特点。 ( 3)散文家蒙田,代表作:《随笔集》(法国第一部近代散文集),他是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 术语解释 七星诗社: ( 1)法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由 7 人组成,其宗旨是研究和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学、对法国诗歌进行更新。 ( 2)《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是七星诗社的宣言。 ( 3)主要人物:龙沙是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 主要成就:爱情诗。 (四 )、 西班牙文学 (诗歌、戏剧、小说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 小说方面: 术语解释 流浪汉小说: ( 1)、 16 世纪中叶,在中世纪市民文学传统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 流浪汉小说。 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 ( 2)、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自传体的形式,描写流浪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 3)、西班牙 16 世纪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 4)影响:对欧洲长篇小说,特别是小说的结构模式,叙述方式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戏剧方面: 维伽:民族戏剧之父。 塞万提斯称维伽为“自然的奇迹”,是“黄金时代”西班牙民族戏剧的代表,被誉为 “西班牙戏剧之父”,代表作《羊泉村》,描绘了1476 年羊泉村人民反抗领主压迫的史实。 主人公:劳伦霞 、 骑士队团长:费尔南 文艺复兴时 期西班牙小说的顶峰: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堂吉诃德原名吉•哈诺,他的侍从:桑丘•潘沙 (五)、英国文学 (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高峰 ) 1 乔叟 (英国诗歌之父 ):其诗作显示出反封建、反教会,追求个性自由的倾向,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 (框形结构 ),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作。 2 莫尔:主要作品是对话体幻想小说《乌托邦》,被认为是欧洲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之一。 3 斯宾塞:《仙后》 (长诗 )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文学的高峰。 4 术语解释 大学才子派: ( 1) 16 世界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 在莎士比亚之前的一批重要的剧作家被称为“大学才子派”。 他们大都在牛津或剑桥大学受过教育,具有较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和人文主义思想,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 大学才子派作家有李利、基德等,其中马洛成就最突出。 他们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为莎士比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 2)他们包括李利、格林、基德和马洛(莎士比亚前英国戏剧界最重要的人物,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 代表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 ) 第二节 拉伯雷(法国) 第三节 塞万提斯 (西班牙 ) 塞万提斯:出身于一个破落的贵 族家庭,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 代表作: 《堂•吉诃德》:标志着欧洲长篇小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划时代的讽刺巨作),宣告了骑士小说的终结,创造了一种广泛反映现实的长篇叙事性文学作品,是欧洲近代长篇小说的奠基之作。 《奴曼西亚》 (著名悲剧、历史剧 ):取材于西班牙人民反抗罗马侵略者的斗争史实,歌颂了顽强不屈,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惩恶扬善故事集》:西班牙文学中第一部完全摆脱意大利短篇小说影响的富有独创性的短篇小说集。 《巴那索神山瞻礼记》:长诗。 理解后简答题 为什么说堂•吉诃德是一个既有悲剧因 素,又有喜剧因素的复杂形象。 ( 1)喜剧因素:由于被骑士小说毒害,他终日脱离实际。 把维护主正义,消除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天职。 见义勇为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善良的动机,由于方法不对 (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等 )而得到相反的结果。 使他成了一个夸张的喜剧性的角色。 ( 2)悲剧因素:堂•吉诃德的形象,反映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堂•吉诃德不单是个喜剧性角色,他坚信骑士道,可以看出这一人物全身心浸透着对理想的忠诚,为理想而承受种种艰难困苦。 主观上他又是一个带有悲剧因素的人物。 ( 3)不涉及骑士道时,他是一个具有渊博的学 识,为理想而奋斗的战士。 对社会的批评,对战争、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的看法都具有远见卓识,他身上闪耀着人文主义的理想之光。 脑子里装着人文主义的理想,手中却提着中世纪的长矛。 如此极端的矛盾集中在他身上,使得堂 吉诃德这一人物形象即丰富又复杂。 ( 4)这一形象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和当时西班牙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作家本人的思想矛盾(嘲笑骑士制,又试图以理想化的骑士精神来冲击落后的现实。 ) 《堂吉诃德》的艺术特色: ( 1)高度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着力刻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典型(欧洲叙事文学有故事想小说发展)。 ( 2)把写 实与荒诞、严肃与滑稽、悲剧性与戏剧性等彼此对立的因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 3)戏拟骑士小说的写法和口吻,广泛运用了民间口语,俗词和谚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叙事风格,还突出了堂吉诃德的疯话和桑丘的傻话,造成独特的讽刺效果。 ( 4)在主要情节之外穿插了一些独立的故事,拓宽表现范围,但有时也破坏了情节的连贯性,有些细节描写有前后矛盾之处。 (早期小说的特点,与民间故事有关联) 第四节 莎士比亚 (英 ) 威廉•莎士比亚:马克思成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一生共创: 37 部剧本、两首长诗、 154 首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的创作道路,按其思想和艺术发展的脉络,可分为三个时期: ( 1)早期( 1590~1600):历史剧、喜剧时期,创作充满愉快乐观的浪漫色彩。 a、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 b、历史剧 (9 部 ):历史剧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政治理想: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主张民族统一,拥护贤明君主,谴责封建暴君。 前四部:《亨利六世》 (上中下 ),《理查三世》 后四部:《理查二世》《亨利四世》 (上下部最具代表性 )《亨利五世》 c、喜剧 (10 部 ):基本主题:歌颂爱情和友谊,正面宣扬人文主义 的生活理想。 包括: 《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喜剧中最富于社会讽刺意义的一部。 塑造了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吝啬鬼”形象 (夏洛克 )。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的一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 2)中期 (全盛时期 1601~1607):悲剧时期,带有悲愤沉郁的色彩,共创了七部悲剧四部喜剧(包括《一报还一报》等)。 基本主题表现野心、贪欲的邪恶性。 四大悲剧: 《哈姆莱特》主要人物:哈姆莱特、霍拉旭、雷欧提斯 《奥塞罗》主要人物 :奥塞罗 (具有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品质 )、苔丝德梦娜、伊阿古、凯西奥 《李尔王》:对权势、财富贪欲的抨击。 《麦克白》: (心理描写 )野心家形象。 《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悲剧,对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作用作了深刻的揭露。 ( 3)晚期 ):传奇剧时期,最重要的思想特征:宽恕、和解 《暴风雨》 (诗的遗嘱 )等传奇剧四部 《亨利八世》历史剧一部 这一时期詹姆士统治的反动矛盾的尖锐。 作者从现实中找不到矛盾的出路,便转向幻想世界,梦想通过超自然的力量,用仁爱、宽恕的精神来调和矛盾,实现理想。 术语解释 福斯塔夫式 的背景: ( 1)在莎士比亚第一时期的《亨利四世》中作者塑造了个最成功的喜剧形象:福斯塔夫,他是个封建没落骑士的典型。 ( 2)作品通过人物生活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描写,为主人公活动提供了一幅广阔的“福斯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