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送审稿内容摘要:

…………………………………………………………… ................................42 Terminal Control Performance Testing in Variable Volume Water System ………… ..42. Lighting and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 42 Appendix A Measured Instruments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43 Appendix B Building Envelope Overall Airtight Performance Testing………………………. ..44 Appendix C Hot or Cold Source Hot or Cold Quantity Measurement Testing…………… ...… .45 Appendix D Input Power Testing…………………………………………………… ………… .46 Appendix E Air Flow Measurement Testing…………………………………………………… 47 Explanation of Wording ................................................................................................... .50 Reference Standard List…………………………………………………………… …………… ...51 JGJ— 7 1 总则 为了加强对公共建筑的 节能监督与管理,配合公共建筑的节能验收, 规范建筑节能检验方法 ,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 ]公共建筑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办公楼等),商场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旅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讯建筑(如邮电、通信,广播用房)以及交通运输用房(如机场、车站建筑等)。 我国现有公共建筑面积约 45 亿 m2,为城镇建筑面积的 27%,占城乡房屋建筑总面积的 %,但据测算分析,公共建筑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 20%,因此,公共建筑节能已成为目前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 2020年、 2020年先后颁布实施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GB5018《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411,从设计施工两个环节对 公共建筑节能 进行了规 范。 为了 强化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 , 2020年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签发了《 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 》,《意见》中明确要求:“ 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有关的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建设单位要按照相应的建筑节能标准委托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建 成后应经建筑能效专项测评,凡达不到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 《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自 2020年10月 1日起施行 ,《 条例》 中规定,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对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评和标识。 如何检验公共建筑是否达到节能标准,规范建筑节能检验方法 , 已成为落实 公共建筑节能管理 必须的支撑手段。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建筑 各项性能的 节能 检验。 [条文说明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涵盖了 公共建筑 节能设计标准所适用的范围。 因为既有 公共建筑 的节能检测工作与新建 公共建筑 的节 能检测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所以,本标准也同样适用于既有 公共建筑 的节能检测。 从事节能检验的机构应 具有相应检测 资质,从事节能检验的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 [条文说明 ]节能检测一项技术含量高,复杂程度高的工作,对检测机构及人员均应有一定要求,否则,便会出现检测市场鱼目混珠的局面,使建筑节能检测工作陷入一片混乱无序之中。 检测机构应取得计量认证,通过计量认证项目应符合本标准规定。 节能检测涉及建筑热工、采暖空调、检测技术、误差理论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不是简单地丈量尺寸、见证有无、操作仪表,抄表记数,所以, 要求现场检测人员具有一定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 公共 建筑节能检验时 , 除应 执行 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JGJ— 8 2 术语 透光围护结构 Transparent Envelope 外窗、外门 、 透明 幕墙 和 采光 顶 等 太阳 光 可直接透射入室内 的建筑物 外 围护 结构。 建筑采光顶 Skylight 封闭的、 太阳 光 可直接透射入室内 的屋 面。 冷源系统能效比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of cold source system (EERsys) 冷源系统单位时间制冷量与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风机单位时间耗能的比值。 主支管路 main branch 从主干管路出来的第一级分支管路。 JGJ— 9 3 基本规定 当公共建筑进行节能 性能 检验时, 各检验项目的 检测 数量、 检测方法 、 合格指标 与 判定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 节能检验 时,委托方应提供 工程 施工图设计文件 和 相关 技术文件。 [条文说明 ] 工程 施工图设计文件 和 相关 技术文件 包括: 1 审图机构对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 提出 的审查文件; 2工程竣工图纸 3 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对从施工现场 见证取样送检 的外门(含阳台门)、外窗 、 透 明 幕墙 、 建筑采光顶 和 保温材料的 相关 性能(即 外门 窗 、透明幕墙及采光顶 的气密性能、 保温性能; 玻璃的遮阳 性能和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强度 等 )复验报告; 4 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外门窗、建筑幕墙、遮阳设施 、 空调采暖、配电照明及监控系统设备以及保温材料的产品合格证 、 性能检测报告; 5 外墙、屋面 (含 建筑采光顶 ) 、外门窗 (含天窗) 、建筑幕墙 、 热桥部位、空调采暖系统管道的保温施工方案 及其 隐蔽工程验收 资料。 检测 中使用的仪器仪表应具有有效期内的检定合格证 、校准 证书 或测试证书。 除另有规定外,仪器仪表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A的有关规定。 JGJ— 10 4 建筑物室内 平均 温、湿度检验 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 有集中空调系统的建筑物, 温、湿度检测 数量应 按照空调系统分区进行选取。 当系统形式不一样时,每种系统形式均应检测,相同系统形式按系统数量的 20%进行抽检。 同一个系统 检测 数量不应少于总房间数量的 10%。 2 没有设置集中空调系统的建筑物, 温、湿度检测 数量不应少于总房间数量的 10%。 3 检测数量也可以按照委托方要求 确定。 [条文说明 ]温、湿度测点布置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三层 及 下列的建筑应逐层选取区域布置温、湿度测点。 2 三层以上的建筑应 在 首层、中间层和顶层 分别 选取区域布置温、湿度测点。 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温、湿度测点 应设于室内活动区域,且距地面 700~ 1800mm 范围内有代表性的位置,温、湿度传感器不应受到太阳辐射或室内热源的直接影响。 温、湿度测点 位置及数量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房间使用 面积 小于 16m2, 设测点 1 个; 2) 室内面积 16m2及以上小于 30 m2,设测点 2 个; 3) 室内面积 30 m2 及以上 小于 60 m2,设测点 3 个; 4) 室内面积 60 m2 及以上 小于 100m2,设测点 5 个; 5) 室内面积 100m2 及以上每增加 20~ 30m2增加 1 个测点。 2 室内平均温、湿度检测时间应在供热和供冷系统运行稳定后进行。 室内 平均 温、湿度应进行连续检测, 检测时间不少于 6h, 数据记录时间间隔最长不得超过 30min。 3 室内平均温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nttni irmrm  1 , ( ) pttpj jiirm 1 , ( ) 式中 rmt 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的室内平均温度(℃); irmt, 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第 i 个室内逐时温度(℃ ); n 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的室内逐时温度的个数; jit, 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第 j 个测点的第 i 个温度逐时值(℃); p 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布置的温度测点的点数。 4 室内平均相对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JGJ— 11 nniirmrm 1, ( ) ppjjiirm 1, ( ) 式中 rm 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的室内平均相对湿度(% RH); irm, 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第 i 个室内逐时相对湿度(% RH); n 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的室内逐时相对湿度的个数; ji, 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第 j 个测点的第 i 个相对湿度逐时值(% RH); p 检测持续时 间内受检房间布置的相对湿度测点的点数。 [条文说明 ] 室内面积不足 16m2,在室内活动区域中央布测点 1 个; 16m2及以上不足 30 m2测 2 点(检测区域对角线三等分,其二个等分点作为测点); 30 m2及以上不足 60 m2测 3点(室内对角线四等分,其三个等分点作为测点); 60 m2及以上不足 100m2测 5 点(二对角线上梅花设点); 100m2及以上每增加 20~ 50m2酌情增加 1~ 2个测点 (均匀布置 )。 合格指标与判别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物室内平均温 、湿 度应 符合设计要求,当 设计未有具体要求 时,应 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规定范围内。 2 室内平均温度检测值应符合本 条 第 1款 的规定,且允许偏差为 177。 2℃,时,应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 ; 3 室内平均相对湿度检测值应符合 本条第 1款的 规定,且允许偏差为 177。 15%时,应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 ; [条文说明 ] 室内平均温、湿度是指同一区域所有测点的平均温、湿度;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规定:空气调节系统室内计算参数宜符合表 1规定: 表 1 空气调节系统室内计算参数 参数 冬季 夏季 温度 (℃ ) 一般房间 20 25 大堂、过厅 18 室内外温差≤ 10 风速( v)( m/s) ≤ v≤ ≤ v≤ 相对湿度( %) 30~ 60 40~ 65 JGJ— 12 5 非透光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验 一般规定 非透光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验应包括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隔热性能和热工缺陷等检验。 [条文说明 ]本条文明确规定了非透光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验 的 范围和内容,具体包括:外墙、屋面的传热系数 、隔热性能 和 热工缺陷 检验。 通常 , 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应检验屋顶和东西墙体的隔热性能,严寒、寒冷地区应检验其热工缺 陷、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 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和 隔热性能 的检验 应按照《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132中的 相关 规定进行。 [条文说明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132中 对 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 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和 隔热性能 的检 验做出了详细的 规定 ,公共建筑 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 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 验可参照执行。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应为 包括热桥部位在内的加权平均传热系数。 [条文说明 ]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20)中明确 规定了“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值 mK ”。 因此,本条文明确规定了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所应 包 含 的 范围和内容。 当符合 下列情况时,宜采用 同条件试样法 : 1) 外保温材料层热阻不小于 WKm 2 ; 2) 轻质墙体和屋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