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总体规划内容摘要:

二、历史沿革 北闸口镇原为一片盐碱低洼地,在元朝、明朝也常有小官吏到这里屯垦,但因土地盐碱,缺少淡水未能成功。 1875 年 (光绪元年 )清王朝李鸿章部下提督周盛传奉命调小站地区 (含北闸口地区 )练兵。 周盛传发现小站地区地理条件比较适宜种植水稻,于是,他在小站一带择营立基,立为垦址,以小站镇北侧的亲军营为中心,如今本镇的老左营、正营、后营、仁字营、东右营、西右营等村,就是当年盛军屯兵种田之地。 1875 年老盛军开挖马厂碱河,与此同时在北闸口镇境内开挖了引河,并在北闸口村修建了宣惠闸。 1880 年马厂碱河修成以后,引来了南运河水,俗称御河水。 由于水质较好,浇过稻田后,淤积下很厚的一层红色、黄色淤泥,比人为施加肥料还好,所产的稻米质优、味好。 北闸口镇地区稻田以开发小站稻成名,使北闸口镇地区成为历史上有名的 小站稻产地。 1948 年 12 月 20 日天津解放以后建立了人民政权。 北闸口村以南归属天津县第六区管辖 (区政府设在小站 ),以北属天津县一区管辖 (区政府设在咸水沽 )、 1953 年区划 5 个乡,均归属天津南郊区管辖, 1958 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小站人民公社和美满人民公社管辖。 1959 年 3 月 3l日河西区人民政府决定撤销美满人民公社和先锋人民公社,合并为小站公社,至此北闸口镇境内全都归小站公社管辖。 1961 年河西区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大社改小社,即成立了北闸口人民公社。 1962 年归南郊区管辖。 1984 年撤销人民公社建制,统 称北闸口乡人民政府。 1997 年经天津市民政局批准北闸口撤乡建镇至今。 三、自然条件 (一)地质 北闸口镇地域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天津市境内的陆地上,地势平坦,南面略高,北面略低。 天津陆地经历过海退陆进逐步形成。 据史料记载 :到距今 5000 年时,海侵结束,海面降到基本接近现代海面的高度,境内所在的天津平原,自西向东逐渐恢复为陆地。 (二)地貌 随着世界洋面下降,海岸线逐步东移,陆地不断向海面延伸,形成了现在平原的基本轮廓。 在渤海西岸地带,分布着各种海生软体动物的遗骸 —— 贝壳,组成贝壳堤。 北闸口镇全境就处于约形成 于 3400 年前的第二道贝壳堤线上。 首要是退海形成,其次是河流造陆所致。 历史上黄河三次由津入海,海陆相互交替沉积,又经过多次漫水和静水沉积,堆积了大量粘质沉积物,从立体结构可见: 6 米以上均系粘性淤积物, 6— 15 米为海相兰灰色淤积物, 14— 16 米有泥炭层。 境内陆地开发利用后,营田人引海河水和马厂减河水,水流缓慢,沉积物更为粘细,故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总体规划( 20202020 年)说明 4 地表层多为红土或红黑土相加。 (三)河流 兴修水利,开发河渠,发展灌溉,改良土壤,种植水稻,在境内已有百余年历史。 月牙河:北闸口镇和小站镇、咸水沽镇的主要水源,津南区二级河道,原名引 河 (因引海河水而得名 ),蚶子河 (因产蚶子而得名 ),穿越本镇境内 6 公里。 月牙河开发于 1876 年,全长 10 公里,北接咸水沽老海河口,南连马厂减河,河宽 40 米余,河深 4 米多,早年主要用于排泄咸水和水运, 1875 年,“老盛军”营田军在引河开挖前建有三座闸,其中宣惠闸位于境内北闸口村中,石木结构,雄浑壮观。 幸福新河:津南区二级河道, 1967— 1969 年区人民政府组织民工开挖,南通中塘镇马厂减河北岸,北至八里台镇外边河巨葛庄扬水场,下口通大沽排水河,全长 12. 7 公里,上口宽 35 米,下底宽 5 米,为排灌两用河。 途经本镇 境内北义心庄、翟家甸、大芦庄、三道沟四个村。 其它河流有:四丈河、五丈河、引马河、耳河、石柱子河等,另外,尚有 40 余条支渠,组成纵横交错之河网。 (四)土壤 境内土壤含盐量较高适宜种植水稻,粮田土壤中 49%含速效磷在 200mmP 以上、含速效钾在 100— 150mmP 以上,而 51%土壤中含有机质达不到 %以上。 北闸口镇陆地地面平均海拔 米左右。 地基承受能力每平方米 8— 10 吨。 (五)气候 境内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型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蒙古高原气候控制,盛行西北风,夏季受大陆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影响盛行东南风。 以 1 月份最冷, 7 月份最热,大陆型气候明显,但受海洋影响较大,秋温略高于春温。 境内气候干旱,升温快,降水少,温度低,大风多,蒸发大,常有春旱发生,夏季高温,炎热多雨,降水高度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降水少,晴天日数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物质的积累,冬季漫长,气候干冷,雨雪稀少。 (六)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90 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的发展,修筑高速公路,发展乡镇企业,开发建设新项目及房地产开发等,耕地面积总量逐渐减少。 2020 年底镇内农林用地共计 公顷。 水资源 降水 历年降水最多集中在夏季 8 月份。 (7 月份历年平均为 , 8 月份历年平均为 )。 1 月份降水量最少平均为 , 2 月份平均为 m m。 1974 年 — 1979 年间,年降水量平均,最高年份 (1977 年 )降水量 ,最少年份 (1976 年 )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 6— 8 月份。 这三个月平均降水量 ,占全年降水量的 %。 冬季降水量少,平均 ,占全年降水量的 %。 降水日数年平均 68 天,日降水量≥ l0mm的日数为 17 天 ,≥ 50 mm的日数为 2 天。 积雪日数平均为 12 天。 地下水一般距地面 1 米左右,咸水底板层约 100— 200 米。 其间 70 米左右为一个含水组, 160— 180 米为一个含水组。 250— 280 米为一个含水组, 350— 370 米为一个含水组,其深水机井多为此层组。 含氟量高,一般为 1. 8‰ — 2‰,最高组 ‰。 600 米以上因含氯量过高,不宜饮用。 境内陆地处于海河断裂带,东有沧东断裂带,西有白塘口村断裂带。 地热水 境内有地热井两眼,坐落在北闸口工业园区内, 2020 年开凿。 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总体规划( 20202020 年)说明 5 010000202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合计劳动力人口( 人)经济产值(万元)四、经济发展 2020 年北闸口镇生产总值 亿元人民币,其中农业 亿元,工业 亿元,第三产业 亿元。 五、人口与用地 北闸口镇村现状情况一览表 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总体规划( 20202020 年)说明 6 村名 建设用地 (公顷 ) 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 人口 (人 ) 建筑年代 建筑高度 户数 (户 ) 北闸口镇区 40 30 9000 95 年以后 楼房 2857 翟家甸村 35 1956 80 年以后 平房 560 三道沟村 51 2059 80 年以后 平房、小二楼 696 大芦庄村 20 1412 80 年以后 平房 420 北闸口村 35 2177 80 年以后 平房、楼房 730 仁字营村 22 1260 80 年以后 平房、楼房 405 裕盛村 15 1117 80 年以后 平房 358 建新村 12 1078 80 年以后 平房、六层住宅楼 360 东右营村 54 2216 80 年以后 平房 610 西右营村 32 1668 80 年以后 平房 550 北义心庄村 60 2087 80 年以后 平房、五层住宅楼 630 正营村 55 3200 80 年以后 平房 900 高庄房村 25 1100 80 年以后 平房 360 吕坨子村 34 1602 80 年以后 平房 490 后营村 49 1324 80 年以后 平房 451 老左营村 45 2068 80 年以后 平房 690 光明村 29 932 80 年以后 平房 322 前进村 16 732 80 年以后 平房 238 月桥村 18 855 80 年以后 平房 258 义和庄村 26 1088 80 年以后 平房 374 周庄房村 23 1168 80 年以后 平房 435 合 计 696 40099 80 年以后 平房 12694 北闸口镇现有 20 个行政村, 2020 年底常住人口 40099 人, 总户数 12694 户。 暂住人口 4860 人,从业人员 12647 人。 镇域农林用地 公顷; 建设用地 公顷,其中居住用地 公顷,生产设施用地 公顷。 六、建筑质量 北闸口镇镇区、北闸口工业区、正营工业区建筑质量较好,其它村庄多为一层平房,建筑 质量较差。 镇区沿双东路的镇政府办公楼、镇建筑公司办公楼、派出所办公楼、工商行政管理所、信用社,以及沿津歧路两侧的农行北闸口营业所、北闸口中学教学楼、北闸口小学教学楼、北闸口医院、北闸口卫生院等为新建的公共建筑。 北闸口工业区、正营工业区的厂房建筑已经成为北闸口镇重要景观建筑。 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总体规划( 20202020 年)说明 7 七、基础设施 (一)道路交通 北闸口镇位于中心城区东南部,西北距中心城区约 20 公里,现状有津晋高速公路、唐津高速公路、津港公路、八二公路、双东路、政和路、津歧公路等多条道路或公路在镇域内部或边缘通过,经上述道路或公路不仅可方便地到达天津 市中心城区及其周边地区,而且能实现与天津市公路系统的有效衔接,该地区现状交通条件良好。 重要道路现状情况如下: 八二公路 : 路宽 35 米,横断面为(北) (分隔带 )(南 )。 津晋高速公路 : 双向四车道标准横断面。 双东路 : 路宽 19 米,横断面为。 政和路 : 路宽 19 米,横断面为。 唐津高速公路 : 双向四车道标准横断面。 津港公路 : 路宽 米,横断面为。 津歧公路 : 路宽 19 米,横断面为。 唐津高速公路 与津港公路交叉口为互通立交,与津歧公路相交为唐津高速公路上跨两路的分离式立体交叉。 津晋高速公路与津歧公路、八二公路相交为津晋高速公路上跨的分离式立体交叉。 (二)市政工程 给水 镇域供水工程设施除镇区外基本上以村为单位设置,设备规模小,标准低,管道陈旧。 居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农业用水均以开采地下水为主。 地下水超强度开采,引发地面严重下沉。 排水 现状有月牙河、大沽排污河流经镇域。 镇区现状排水管网体系均为合流制,且以明沟为主。 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基本上未经处理 ,即行排放,排水设施体系急待完善和建设。 供电 ( 1)现状变电站情况 电力用户主要有:工业、农业、生活及其他用电。 镇域有北闸口 110kV 变电站一座。 ( 2)现状电网情况 本镇区属于天津市电网供电范围。 穿越本地区内高压架空线路较多,现有 500kV 线路、 220kV、 110kV 线路、 35kV线路分布在镇域。 500kV 架空电网:有由吴庄 500kV 变电站至滨海 500kV 变电站的 500kV 高压线路(二回)。 110kV 架空电网:有由北闸口 110kV 变电站至官港 110kV 变电站的 110kV 线路(二回);由北闸口 110kV变电站至万码 110kV 变电站的 110kV线路(一回)。 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总体规划( 20202020 年)说明 8 35kV 架空电网:由北闸口 110kV 变电站 小站 35kV变电站线路;由北闸口 110kV 变电站 咸水沽 35kV 变电站线路;北闸口 110kV 变电站 双桥河 35kV变电站线路构成。 通信 镇内无市话设施。 津歧公路有一条 12 孔通讯管道。 燃气 镇域范围有由大港压送站至咸水沽储配站经过津歧公路东侧地块的一条现状Φ 500高压管线和一条现状Φ 400 高压管线。 供热 现状供热只是居住小区和部分行政单位自成系统,分散供热锅炉单机容量在 10t/h以下 ,主要为燃煤锅炉。 居民建筑采暖仍采用传统的小锅炉和小煤炉。 第二章 城镇发展条件与制约因素 一、优势 (一)区位优势 北闸口镇地处天津市“一轴、两带、三区”的城市发展主轴的中间部分,东部滨海发展带的西侧,是联系津南新城、大港新城的重要节点,区位优势明显。 (二)交通优势 便利的交通是北闸口镇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镇域范围内共有津晋高速公路、唐津高速公路二条高速公路经过,且在镇域内有两个出入口,它们与津港公路、津歧公路、八二公路一起构成了北闸口镇便捷的对外联系通道。 (三)产业优势 北闸口工业区是 2020年开 发区整顿后保留的开发区之一,工业区的两个分区发展迅速,是镇级开发区中开发早、效益良好的开发区。 两个开发区以电子产业为主,与津南开发区、八里台工业区一起构成了津南新城南部的产业带。 二、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建设的发展。 近年来镇区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