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脂肪、蛋白质的酶,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大肠 (蠕动,食物 残渣推向肛门) 盲肠 、 阑尾 、 肛门 (末端)。 胃腺 ,分泌胃液,含盐酸和蛋白质酶,初步分解蛋白质。 肠腺 ,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是条长通道,消化腺分消化道内和外。 4食物经消化分解成 葡萄糖和氨基酸 等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 皱襞 ,其表面有许多 小肠绒毛 , 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 这样大大 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的血液运往全身。 4肺是呼吸系统的只要器官,位于 胸腔 中, 左右各一个,左 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一分钟呼吸月 16 次。 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 肋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 的结果 ,呼吸还与膈有关。 膈是肌肉组织。 吸气时 ,膈肌收缩,膈顶端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 呼气时相反。 气体压力 低于外界压力时空气被 吸入 , 高于 压力时空气压出。 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叶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 最细的分支端 形成的 肺泡 ,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都是一层 扁平的上皮细胞。 吸气时,空气中的 氧气 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进入血液 ,同样二氧化碳也是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呼气排出体外。 4血 液由 血浆和血细胞 组成。 血细胞 由红细胞( RBC)、白细胞( WBC)、和血小板( PLT) 组成,另 血红蛋白( HB)。 血液分离 中间白色薄层是 WBC 和 PLT。 血浆: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 血浆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RBC 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氧多时易与氧结合 ,氧低时易与氧分离,这使 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WBC 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 它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 吞噬。 PLT 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态不规则。 当人体受伤 ,血液从破裂的血管中流出来时,血小板会在伤口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 血小板过少会流血不止 ,由于血小板凝集等原因而在血管内出现凝血块,会形成血栓。 4血管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心脏射出血压力较高,因此 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动脉不断分支,管径变小,后变成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是连通 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内径只有 8~10 微米,只允许红 细胞单行通过 ,管 壁非常薄,只由 一层扁平上皮细胞 构成,流速慢,这个特点便于 血液与组织细胞 充分的进行物质交换。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经毛细血管汇入静脉是压力低,血管壁薄,弹性小,流速慢,四肢静脉内表面常有 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综述,人体具有三种结构、功能各具特点的血管,它们共同构成了血液流通的管道。 4 心脏肌肉发达,能够有强有力的收缩,能将血液泵至全身,上至头,下至趾。 心脏其实是 左右两个“泵”同时协作 ,两泵中间是一层厚厚的 肌肉壁 分隔开, 左侧 收集来自 肺部的血 液,泵至全身。 右侧收集 来自全身 其他部分的血液 , 泵至肺。 心房和心室之间, 心室和动脉 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只向一个方向开, 房室瓣只朝心室开,动脉瓣只朝动脉开。 这样保证血液 按一定方向流动 ,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4血循环途径: 左心室 入 主动脉,再经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 右心房 ,这是 体循环。 流经身体各处时,不仅把营养物质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而且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释放氧,供细胞利用。 这样血液由富含氧的鲜红色 动脉血 变成含氧少的暗红色 静脉血。 流回 右心房 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 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 左心房 ,这是 肺循环。 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网时,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结合,这样血液由含氧较少的暗红色 静脉血 变成了含氧丰富的鲜红色 动脉血。 体循环从心脏左侧到右侧,肺循环从心脏右侧到左侧。 4血液分为 A型、 B型、 AB 型、 O 型,这就是 ABO 血型。 输血成为临床上实际可行的重要治疗措施。 人大量出血时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 救人时,应 输入同型血 为原则。 情况紧急时,任何人 可输入 少量 O 型血 , AB 型 的人, 出 O 型外 也可输入 少量的 A 型和 B 型血 , 大量输血 时,必需要 同型血。 人体内血量相对稳定,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血量相对与成 年人体重的7%~8%。 一次性失血超过 1200~1500ml 有生命危险,超过 800~1000ml 出现头晕、心跳、 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不超过 400ml 所丧失的血浆和血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恢复正常。 献血 200~300ml 不影响健康。 1998 年我国实行无偿鲜血制度,提倡 18~55 周岁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50、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约 100 万个 结构和功能单位,叫 肾单位。 它由 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等部分组成。 肾小球 是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 套在肾小球外面,下接肾小管。 肾小管 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系。 肾小球 和紧贴着的 肾小囊起过滤作用 ,当血液流经时, 出大分子外,血浆中的部分 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 等经过肾小球 过滤到肾小囊中 ,肾小囊中的液体称 原尿。 人体每天形成 的原尿约 150 升。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 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物质进入包绕某人血型 可接受血型 可输给血型 A A 、 O(少量 ) A 、 AB(少量 ) B B。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