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社团已经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主力军,为诸多大学生搭建了成长成才的平台,并在社会就业竞争中获得验证。 同时也打造了一批具有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精品社团。 通过 各类社团开展的多层面 、多形式 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亲眼看到国家的发展进步,亲耳听到人民群众的心声,亲身体会到服务社会的价值,不断增强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坚强信念。 四、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基础和前提。 宣传部多年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长期以来, 系部 按照学校党委行政的要求,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一)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 重视推进校园文化硬 、软件建设工程。 在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方面,我们在环境营造、景观建设、人文氛围等方面投入了大量 6 资金, 对系部各教室 进行了名人名言和校园风光图片的配置,亮化、美化、绿化了校园环境,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其次,加强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拓展其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功能。 我们非常重视 学校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打造 ,认识到“ 大学精神 ” 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 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 大学精神 ” 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2020 年,我 系正式启动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至今已顺利完成两期 期, 经过全系 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 对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进行了新的提炼,使学校校训、校标、校歌以及校风、教风和学风成为激励师生积极探索、完善自身、韬光养晦的重要精神力量。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会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教育作用,也是加强思想教育的有效措施。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是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又一新途径。 我们充分认识到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具有潜在的渗 透性,大学应该是学术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场所。 因此我们 通过开展学术、科研、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各种载体,陶冶情操,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 利用艺术节、 科技文化 节、 新闻宣传月、 社团活动月、重大节日、事件纪念庆祝活动等, 呈现出参与人数众多,内容丰富,影响力大的新特点。 经过多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传统化、系列化、群体化的校园文化新格局。 在培养师生高尚品格,拓展大学生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例如组织了艺术 月的系列活动,先后邀请民乐 团、话剧团 等来校为师生精 彩演出,这些演出 为我 校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引领高校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吸纳人类先进文化成果,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这些活动为全系 师生搭建了一个 7 更好地接触艺术、亲近艺术、提升艺术素养、感受艺术魅力、营造高品质校园文化的文化平台,为优良校风的形成增添新的文化动力。 (二)不断开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是当代大学生经常使用的交流沟通工具。 我们 非常重视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提高网络化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 的 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大力推动信息化平台建设, 在系部的 网 站 和公告栏发布大量的信息,供师生共享,使学校师生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办学的方针政策和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是 积极应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各种挑战 , 突破工作难点,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加大学生典型宣传,主动占据网络阵地,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让学生在网络能有一个温暖的“家”。 努力打造功能齐全、栏目较多、内容丰富,融政策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专门思政网络平台, 通过搜集网络舆情、开展网络监控,发布主题引导帖子, 广泛开展网上主题教育活动, 有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