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狼皮子梁灌区农田水利设施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地方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业效益,实现移民吊庄地区脱贫致富的需要 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灵武市林果产业发展早、规模大、产值较高,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近年来,灵武市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大力发展县域 19 经济,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发展灵武长枣、优质梨、优质苹果产业为主线,通过扩大长枣等种植面积、建设营销网络,形成长枣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狼皮子梁林业基础好,应该走以 林果为主,农业、畜牧业共同发展的路子。 更好地发挥优势,打造林果产业平台,繁荣当地经济,促民增收。 林场在现有经济林、经济作物的基础上,对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低收入的农田调整种植结构,结合沿山干旱带发展枣产业的思路,大力发展灵武长枣,规划三年内实现长枣、优质梨、苹果种植面积 万亩,使灵武长枣、优质梨和苹果相得益彰,成为农民增收新的亮点,成为打造灵武市长枣产业的有力平台。 由于地势原因,狼皮子梁灌区全部采用泵站扬水灌溉,扬水灌溉是狼皮子梁地区的经济命脉,长枣等林果发展的优势都必须建立在扬水泵站良好运行的基础之上。 作为完全依赖于扬水灌溉进行发展的吊庄地区,目前灌区经济相对落后,群众收入低,生活很比较贫困,必须通过项目支持、政策扶持,才能实现脱贫致富。 项目建设是提高泵站抽水装置效率、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率、降低运行费用的需要 狼皮梁二级泵站建成使用至今已二十多年,水泵、电机、主电缆超器服役、老化失修严重,致使水泵运行效率低下,出现单机流量下降,运行机组震动等问题;电机及主电缆绝缘老化,已无法进行保证正常运行所应进行的试验检测,严重影响安全运行,主电缆为油浸纸绝缘电缆,电缆头经常漏油、爆头,维护费用高且存在安 全隐患;设备陈旧,造成检修维护困难、维护费用过高等问题。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泵站效率低、安全运行 20 不稳定、运行成本费用高、泵站运行管理困难,已严重制约了当地林果业的健康发展,当地群众增收缓慢。 在灌水量超标和泵站老化两种因素的制约下,扬水成本居高不下,二泵站亩均电费、管理维修费高达 84 元。 因此,改造泵站机电及电气设施条件,是提高泵站抽水装置效率、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率、降低运行费用、促进林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项目建设是减轻林场灌水成本的需要 灌区渠系承担着直接向农田配水和灌溉任务,系统的配套完善和高效运 行是确保适时适量灌溉、节约用水和安全运行的有效保障。 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低,主要是渠系老化失修、砼破损、配套不完善,灌溉调控能力差造成的。 渠道输水渗漏严重,导致灌溉水定额偏高,灌溉水利用率大。 通过渠系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可提前节约水资源,降低水费支出,降低农民投工投劳成本,可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还可以提高农村广大人民群众节水的积极性,对周边起示范带动作用。 项目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自 1985 年开始,狼皮子梁灌区的开拓者团结广大吊庄群众,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显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今,狼皮子梁灌区正向社会主义新林场推进,但由于泵站存在机泵老化、上水量不足、灌水困难的现实问题,造成林业弃荒撂荒现象严重,部分良田变成沙漠,风沙又开始蔓延,生态环境重新陷入恶化境地。 巩固前人的开发成果即是历史责任,也是政治责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 因此,通过项目的实施,积极发展长枣种植面积,在狼皮子梁东部形成绿色长廊,固沙治沙,改善生态,进一步促进林场经济 21 发展。 项目建设是探索扬水灌区良性发展的需要 扬水灌区大部分为新灌区,受灌溉成本和地理位置的 影响,灌区经济发展较自流灌区落后,灌水成本高,群众负担较重。 如何实现扬水灌区经济快速增长、群众尽快富裕、灌区高效运转,是扬水灌区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灌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狼皮子梁灌区自开发以来,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主要以压缩粮食等高耗水作物,调整产业结构,大面积发展长枣等节水林果业,提高了经济效益,降低了灌水成本,实践证明,发展长枣产业,是促进灌区经济发展,实现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的主要措施,也是探索扬水灌区发展道路的主要措施,但结构的调整,效益的发挥,扬水灌区体制的探索都必须建立在泵站良 好运行的基础上。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1)狼皮子梁林场围绕沿山干旱带以发展灵武长枣为目标,打造灵武林果产业平台,扬水灌溉设施作为促进长枣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必须充分发挥作用,狼皮子梁泵站是灌区的生命线,完善泵站抽水改善,改善灌区灌溉条件,是长枣效益能否产生的关键,项目建设,有效益保证。 ( 2) 项目区内干部及群众已经认识到节约灌水就是增收的道理,节水意识不断增强,泵站机电设施改造及渠系砌护项目建设决心大,积极性高,要求迫切,愿望强烈。 ( 3)项目规划经深入调查、反复论证,合理准确,符合当地条件,也 符合立项原则,并通过征求镇村队的意见,节水措施可操作性强,便于施工。 22 ( 4)项目区靠近东干渠,灌溉水源相对有保证,长枣面积集中连片,规模大,农业生产条件和种植结构在当地具有代表性。 ( 5)所选项目区是灵武市的长枣基地,项目实施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5 工程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原则、规模及目标 工程规划及工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工程规划的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大局,以实现扬水灌区高 效运行、有效管理为突破,以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配置和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紧紧围绕“三个结合”,即 把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与发展节水农业统一结合起来,实现节本增效;把项目建设与泵站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在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基础上,落实管理责任,促进农村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把项目建设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支持和发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工程规划、设计应坚持的原则 ⑴ 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的原则。 ⑵ 坚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轻重缓急的原则,根据泵站及灌区存在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先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逐步实施。 ⑶ 坚持泵站及灌区改造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确保改 23 造工程实施成果。 ⑷ 坚持泵站及灌区高效运行与林果产业快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即要保证泵站节能降耗、灌区节水增效,又要保证长枣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收。 项目建设的规模 更新二泵站机电主设施,发展现有节水灌溉面积 万亩;优化灌区灌 溉模式、灌水制度,加强灌溉管理制度和水价运行机制改革。 项目建设的目标 坚持“林业发展,林场稳定,林农增收”这个核心,实施兴林富民工程,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增收领域。 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狼皮子梁泵站的抽水装置效率,改善灌区灌水条件,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率,降低水泵耗能,改善渠道及建筑物输配水能力,扩大灌溉面积。 并能够充分发挥当地的长枣优势和改善水利设施功能,从而增加农业灌溉的科技含量,以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为目标,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节省水费开支,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和品质,促进灵武市长枣产业迅速发展; 项目建成后,具体目标如下: (1) 项目实施后,泵站装置效率由目前的 提高到 ,机电功率因数由目前的 提高到。 (2) 对斗渠以上老化失修的渠道、建筑物进行改造,使支斗渠建筑物配套水平达到 100%,支斗渠砌护率达到 100%,;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在的 提高到 以上;使田间水利用系数由现在的 提高到。 24 (3) 在项目区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水费改革,加强渠系管理,推行一体化管理、农民用水协会管理等形式, 实现灌区水利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 在灌溉用水管理上实行“水权集中,分级管理;量水到斗,统一收费;一价到田,一票到户;供需双方,共同监督”的管理体制;确立“政府调控,市场运作,自主经营,依法管水”运作机制,杜绝水费层层加码和搭车收费现象。 力争实现末级渠系灌溉水利用率提高25%以上,农民实际负担的水费支出降低 15%以上的目标。 6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狼皮子梁灌区自开发至今运行二十多年来,无论是泵站及灌区输配水设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老化问题,泵站带病运行,高耗低能;灌区输配水困难,水资源浪费严重。 由于泵站装置 效率的下降,灌区供水流量明显减少,灌区因水泵抽水流量不足而难以实现结构调整,沿山干旱带长枣产业的发展受阻。 总体规划 针对二级扬水灌区存在的问题,项目整体规划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 将泵站机电设施更新改造与灌区节水改造统一起来,以灌区改造指导泵站改造。 ⑵ 通过更新二级泵站老化机电、电气等设施,实现节能降耗,在泵站改造中,即要满足现在灌溉面积的需水要求,又要满足规划复垦面积的需水要求。 ⑶ 通过对现有二级扬水灌区支、斗渠进行改造,发展节水灌溉面积 25 万亩,实现节水增效。 泵站机电设施改 造规划 以实现节能降耗,高效运行为目标,根据泵站运行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灌区改造和结构调整,主要更换水泵、电机、主电缆、闸阀等,完善设备功能。 灌区节水改造规划 以发展节水灌溉为目标,主要以渠道砌护、建筑物配套为措施,按照实用、节省的原则,优化支、斗渠断面。 7 水资源评价及 灌溉制度设计 水资源评价 降水 项目区降水年内分配很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 9 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 70%左右。 46 月份为夏粮作物主要生长期,这三个月降水只占全年 20%左右,与作物需水量很不适应,导致春旱频繁。 8 月份由于降水量集中,局部暴雨多,常引起局地洪灾。 最大降水量出现在 8 月份,最小月降水量出现在 1 月或 12 月。 根据灵武气象站 1956~ 1995年降水量长系列资料 ,进行频率计算 ,点绘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项目区保证率降水量及月分配情况见表 71。 26 项目区不同频率降水量月分配表 表 71 单位 :mm 频 率 年 总 量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多年平均 207 50% 197 0 75% 147 项目区日照长、湿度小、风大 ,水 面蒸发量达 2052mm,变幅在 2000~2060mm( E601型蒸发器值)之间,超过了全区平均值 2020mm。 由于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干旱指数达。 经统计,灵武站近几年降水量大于5mm和 10mm的累计降水量,其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 70%和 50%,从分析结果看将日降水量大于 10mm的降水量作为有效降水量较为合理。 当地地表水 河川径流量也称地表水资源量,项目区径流总量少,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项目区引黄灌区由于多年灌溉形成的绿洲效应,汇流条件发生变化,多年平均径流深 30mm,地表水资 源量为 亿 m3,灌区地表水资源年际变化与降水量关系大。 因此,项目区当地地表水可利用量非常少,地表水分析不予考虑。 过境水 项目区当地地表水资源量少,黄河过境水便成了灵武市农业灌溉的主要水资源和地下水补给的重要补给源。 2020~ 2020 年项目区三年平均总引水量为 万 m3,则过境水量也为 万 m3。 地下水 ( 1)地下水补给形式:项目区为引黄灌区,以地下水总补给量减去 27 渠灌回归量作为地下水资源量,并用总排泄量校核。 地下水的总补给量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渗漏补 给量、山前侧向补给量。 ( 2)地下水水质:经宁夏水文局实地勘探,项目区静水位埋深 ~ 之间,动水位埋深 2839m, PH 值 - ,矿化度在 之间,该地区地下水不能作为饮用水及生活用水。 土壤水 土壤水分是农业用水中非常重要的水资源,同时土壤水分还具有一定的调蓄能力,即当灌水(降水)超过作物耗水量时,多余的水以土壤水的形态 储存在土壤中,当灌水(降水)量不足,满足不了作物耗水时,储存于土壤中的土壤水就可以供给作物吸收和利用。 借用土壤水的调蓄能力,还能有效地解 决灌水量的间断性和作物需水的连续性这个矛盾。 项目区水资源利用现状 农业及林果业用水量 项目区 2020 年~ 2020 年三年平均总引水量为 万 m3,均用于农业灌溉和林果业用水,因此项目年取水量为 万 m3。 项目区现状灌溉用水定额 项目区现有配水定额过大,不符合长枣等林果生长需水规律,为提高水分生产率,需按长枣生长规律重新确定灌水定额,同时引黄灌区大水漫灌陋习严重,致使水费征收大多以配水量按亩收取,不能体现用多少水交多少钱,造成群众节水意识淡薄。 通过灌区改造, 减少渠道渗漏,进行畦田整治,加强灌溉管理,将充分发挥出该地的节水潜力。 灌溉制度现状 28。灵武市狼皮子梁灌区农田水利设施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