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试卷及答案6套(新浪内容摘要:

石破碎,也能引起局部不稳定,在条件许可下避免与褶曲轴重合,以垂直穿越褶曲轴为宜。 隧道轴垂直穿过背斜时,隧道中间受到的岩层压力小, 两端岩层压力大,向斜则相反。 ( 4分) 工程建筑物的位置应尽力避开断层;特别是较大的断层。 应把工程建筑物位置选择在断层破碎带以外,通过断层带时,线路方向与断层走向要垂直。 ( 4 分) 2.简述常见土(砾石类土、砂类土、粘性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 12 分) 1)砾石类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砾石类土颗粒粗大,主要由岩石碎屑或石英、长石等原生矿物 组成,呈单粒结构及块石状和假斑状构造,具有孔隙大、透水性强、压缩性低、抗剪强度大的特点。 但它与粘粒的含量及孔隙中充填物性质和数量有关。 典型的流水沉积的砾石类土,分选较好,孔隙中充填少量砂粒,透水性最强,压缩性最低,抗剪强度最大。 基岩风化碎石和山坡堆积碎石类土,分选较差,孔隙中充填大量砂粒和粉、粘等细小颗粒,透水性相对较弱,内摩擦角较小,抗剪强度较低,压缩性稍大。 总的说来,砾石类土一般构成良好地基,但由于透水性强,常使基坑涌水量大,坝基、渠道渗漏。 ( 4 分) 2) 砂类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砂类土也称砂土。 一般颗粒较大,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原生矿物组成。 一般没有连结,呈单粒结构及伪层状构造,并有透水性强、压缩性低、压缩速度快、内摩擦角较大、抗剪强度较高等特点,但均与砂粒大小和密度有关。 通常粗中砂土的上述特征明显,且一般构成良好地基,为较好的建筑材料,但可能产生涌水或渗漏。 粉细砂土的工程性质相对差,特别是饱水粉、细砂土受振动后易液化。 ( 4 分) 3) 粘性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粘性土中粘粒含量较多,常含亲水性较强的粘土矿物,具有水胶连结和团聚结构,有时有结晶连结,孔隙微小而多。 常因含水量不同呈固态、塑态和 流态等不同稠度状态,压缩速度小而压缩量大,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凝聚力,内摩擦角较小。 粘性土的工程地质性质主要取决于其连结和密实度,即与其粘粒含量、稠度、孔隙比有关。 常因粘粒含量增多,粘性土的塑性、胀缩性、透水性、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等有明显变化。 从亚砂土到粘土,其塑性指数、胀缩量、凝聚力渐大,而渗透系数和内摩擦角则渐小。 稠度影响最大,近流态和软塑态的土,有较高压缩性,较低抗剪强度;而固态或硬塑态的土,则压缩性较低,抗剪强度较高。 ( 4 分) 五.岩矿鉴定 (面试 15 分) 第 17 页 共 35 页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 ( B) 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 共 20 分) 1. 矿 物 :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的元素或化合物。 2. 变质岩: 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岩石产生结构、构造以及矿物成分改变的地质作用称为 变质作用 ,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称为 变质岩。 3. 褶皱构造: 指岩石受力后在未丧失连续性的情况下发生的弯曲变形,它是由岩 石 中原来近乎平直的面变成了曲面而表现出来的。 4. 地史学:研究地壳发展历史的科学,其目的是探讨地壳及地表在过去地质时期中的经历和变迁,阐明地壳发展历史的规律。 5. 潜 蚀:在渗流作用下单个土颗粒发生独立移动的现象。 6. 构造运动: 岩石圈中出现变形、变位,在地质学中就叫 构造运动 ,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7. 黄土湿陷:天然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结构遭到破坏发生突然下沉的现象。 8. 结构面:指岩体中没有或只有较低抗拉强度的力学不连续面。 9. 承压水:埋藏并充满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是一种有压重力水。 10. 滑坡:斜坡上的土体和岩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的向下滑动的现象。 二 . 填空题(每空 分,共 20 分) 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2.根据 SiO2 含量岩浆岩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四种类型。 3.常见的沉积岩结构类型有 (碎屑结构 ) (泥质结构 ) (结晶结构 ) (生物结构 )四种。 4. 变质岩的结构可归纳为(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三种类型。 5. 按成因类型,土可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湖积土) (海洋土(或风积土、冰积土))等。 6.河流地质作用包括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三个方面。 第 18 页 共 35 页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 7.从水在岩土中储存、运动的观点来 研究,岩土的水理性质一般包括(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 四个方面。 8.影响岩体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周围地质环境的稳定性)(岩体本身的特征和地下水的作用)(初始应力状态及所受工程荷载)(工程施工及运营管理水平)四个方面。 9.冻土结构按照冻结情况主要分为(整体结构)(网状结构)(层状结构)三类。 10.按照含水层性质地下水分(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三种类型。 11.沉积岩岩层间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或平行不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或角度不整合接触))三种情况。 三.简答题(共 20 分) 1. 简述岩层产状三要素及其含义。 ( 4 分) 答:走向、倾向、倾角称为岩层产状要素。 ( 1分) (1) 走向 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叫走向线,走向线两端延伸的方向就是岩层的走向。 ( 1分) (2) 倾向 垂直走向线,沿岩层面向下倾斜的直线叫倾斜线,又称真倾斜,它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线所指的方向为倾向,又称真倾向。 ( 1分) (3) 倾角 真倾斜线与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线的夹角叫倾角,又称真倾角。 ( 1分) 2. 简述冻土地区病害处理的基本原则。 ( 4 分) 选择建筑物场地时,应尽量 避开冰丘、冰椎发育地区,选择坚硬岩石或粗碎屑颗粒土分布地段,地下水埋藏较深,冰融时工程性质变化较小的地基。 ( 1 分) ① 排水:防止地表水渗入建筑物地基,拦截地下水,不使其向地基中集聚。 ( 1分) ② 保温:保持冻土上限相对稳定。 ( 1 分) ③ 改善地基土性质:用粗颗粒土换掉细粒土,甚至采用桩基。 ( 1 分) 3. 简述防止岩石风化的主要措施。 ( 4 分) 一方面提高岩石的完整性和强度,改善岩石的抗风化能力。 一般的方法有:水泥灌浆;粘土灌浆;沥青灌浆及硅化法等。 ( 2分) 另一方面则以预防岩石风化,防止各种自然因素对岩石的侵袭为主。 方法有:利用粘土浆、沥青浆或水泥浆喷摸边坡表面或地下洞室表面,封闭坑底。 ( 2分) 4. 简述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 4 分) 1)地质条件 : 岩性软弱,风化强烈,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频繁的地区。 ( 1 分) 2) 地形地貌条件: 山高谷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坡大。 ( 1 分) 3) 丰富的松散物质来源。 ( 1 分) 4) 有强大的暴雨或冰雪强烈消融等形成的充沛水源。 ( 1 分) 5. 简述常见岩浆岩的工程性质。 ( 4 分) 第 19 页 共 35 页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 ① 侵入岩 侵入岩是岩浆在地下缓慢冷凝结晶生成的,矿物结晶良好,颗粒之间连接牢固,多呈块状构 造。 因此,侵入岩孔隙度低、抗水性强、力学强度及弹性模量高,具有较好的工程性质。 ( 2 分) ② 喷出岩 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冷凝生成的,由于地表条件复杂,使喷出岩具有很不相同的地质特征。 具有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的粗面岩二安山岩,玄武岩等,工程性质良好。 但当这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流纹、气孔构造或含有原生节理时,工程性质变差,孔隙度增加,抗水性降低,力学强度及弹性模量减小。 ( 2 分) 四、综述题(共 25 分) 1.简述岩石、岩体、土体之间在概念和工程性质上的区别。 ( 13 分) 答: ( 1)岩石矿物颗粒之间具有牢固的连 结,这既是岩石重要的结构特征,也是岩石区别于土并赋予岩石优良工程地质性质的主要原因。 岩石颗粒间连结分结晶连钻和胶结连结两种. 土的颗粒间或毫无连结,或是连结力很弱的水胶连结和水连结. ( 3分) ( 2) 岩石虽然比起土来具有强度高、不易变形以及整体性好和抗水 性 好的优点,但作为建筑物地基或建筑物环境的岩体,也具有缺陷。 岩体中存在着断层、节理等结构面(带),使得岩体受到不同程度的切割,完整性遭到破坏,同时也导致了岩块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 在土中很少见到结构面分割的情况。 ( 2 分) ( 3) 岩体中具有较高的地应力,这是岩 体在长期的地质历史过程中,遭受地质构造作用的结果。 而土体中仅有自重应力的存在。 地应力的存在,使岩体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变得更为复杂。 ( 2 分) ( 4)岩体和岩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可以把岩石理解为一种天然生成的材料。 岩石的工程性质主要取决于它的矿物成分、结构与构造,可以通过手标本进行描述和试验,基本上把岩石看作是连续的、均质的、多为各向同性的。 岩体是由各种岩石块体组合而成的“岩石结构物”;它的主要特点是 不连续性 ,非均质性 和 各向异性。 它的工程性质不仅取决于组成它的岩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它的不连续性。 其特征不能只用 一块手标本进行描述和试验,而需要进行大量现场观测和多方面的室内外试验才能确定。 ( 6分) 2.简述断层的观察和研究内容。 ( 12 分) 答 : 断层 观察和研究内容主要 有 断层的识别及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确定。 ( 1 分) ( 一 )、断层的识别 ( 6分) 地貌标志 ( 3分) 第 20 页 共 35 页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 ① 断 层崖 ② 断 层三角面 ③ 错 段的山脊 ④ 横 切山岭走向的平原与山岭的接触带往往是一条较大规模的断裂。 ⑤ 串 珠状分布的湖泊洼地 ⑥ 泉 水 的带状分布 构造标志 ( 3分) ① 如果线状或面状地质体在平面上或剖面上突然中断,错开,不 再连续,说 明 有断层存在。 ② 构造线的中断。 ③ 岩层产状的突变、节理化、劈理化甚至片理化带的突然出现,小褶皱数量 剧 增、挤压破碎带和各种条很出现等现象。 ( 二 )、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确定 ( 5分) 根据两盘地层的新老关系 ( 1分) 对于走向断层或纵断层,上升盘一般出露老岩层,或老岩层出露盘为上升盘。 牵引构造 ( 1分) 牵 引 褶皱 的弧形弯曲的突出方向指示本盘的运动方向。 阶步和擦痕 ( 1分) 擦痕由粗而深端向细而浅端一般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手指感觉光滑的方向指 示 对盘运动方向。 阶 步 的陡坎 一般面向对盘运动方向。 断层两侧小褶皱 ( 1分) 小 褶 皱轴面与主断层常成小角度相交,所交锐角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断层角砾岩 ( 1分) 如果断层切断并挫碎某一标志性岩层或矿层,根据该层角砾在断层面上的 分 布可以推断两盘相对位移方向。 五.岩矿鉴定 (面试 15 分) (C)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褶皱构造 : 褶皱是指岩石受力后在未丧失连续性的情况下发生的弯 曲变形,是由岩石中原来近乎平直的面变成了曲面而表 现出来的。 2. 洗刷作用 : 地表水比较均匀的冲洗破坏着 整个斜坡的表层,这个过程称为洗 刷作用。 洗刷作用一般只能冲走细小的碎屑物质,如粘土和粉砂, 第 21 页 共 35 页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 但其作用面积大,因此其剥蚀量还是很显著的。 3. 承压水:聚集贮存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中的重力水。 有传递静水压力 的性质,水量充足时层间水受到隔水顶板的限制而具有承压性,叫 承压水。 4. 潜蚀:渗流在一定水力坡度下,产生较大的动水压力,挟走或溶蚀土体中部 分极小颗粒,形成潜蚀。 5. 结构面:岩体中存在的各种类型的地质界面,特别没有或只是一些具有较低 抗拉强度的力学不连续面,称为结构面。 6. 岩体失稳: 如果在工程施工和运营期间 , 岩体发生了工程所不能允许的 变形或破坏, 称为岩体失稳。 7. 地质灾害 : 在地质营力作用下,导致自然环境恶化、造成人类生命 和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受到 严重破坏的现象或过程。 8. 滑坡 : 斜坡上的 土体和岩体 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 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 9. 黄土湿陷: 天然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结构遭到破坏发生突然 下沉的现象,称黄土湿陷。 :又称胀缩土,指因含水量增加而膨胀、含水量减小而收缩的粘性土。 二 . 填空题(每空 分,共 16 分 ) 1.岩层产状要素包括(走向)、(倾向)、(倾角);某岩层产状为 230176。 40176。 ,上述各产状要素对应的具体数值分别为( 320176。 、 140176。 )、( 230176。 )、( 40176。 )。 2.地表水的地质作用主要包括(侵蚀)、(搬运)、(沉积)。 3.从水在岩土中储存、运动的观点来研究,岩土的水理性质一般包括(含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四个方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