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王淑娟课后答案内容摘要:

必须满足的条件 最大集电极电流 LCCCM 12 0 .7 5A2 1 6VI R   反向击穿电压 B R (C B O ) C C 12 VUV 最大管耗 T M o 5 WPP 3. 由 2CCom L8VP R,可求得 CC L o m8 8 8 9 24 VV R P     【 510】 OTL 互补对称式 功率放大 电路如图 所示,试分析与计算 1. 该电路 VT VT 2管的工作方式为哪种类型。 2. 静态时 VT 1 管射极电位 UE 是多少。 负载电流 IL 是多少。 3. 电位器 RW 的作用。 4. 若电容 C 足够大, VCC=15V, 晶体管 饱和压降 UCES=1V, RL=8Ω,则负载 RL 上得到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Pom 为多大。 CCVoU+1VT2VTR L 2C+ 1VD2RWR21CiU 图 例 510 电路图 [解 ] 1. 功率放大电路按其晶体管导通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甲类、乙类、甲乙类 、 丙类 和丁类。 该电路中在输入信号周期内,管子导通时间大于半个周期而小于整个周期,属于甲乙类工作方式。 2. 二级管 VD VD2 产生的压降为 VT VT 2 管提供一个适当的静态偏压,使 VTVT 2 管处于微导通状态。 由于电路对称,静态时没有输出电压。 动态时,由于电路工作在甲乙类,即使输入 信号很小( VD VD2 的 交流电阻也小),基本上可以线性地进行放大,有效地消除了交越失真。 3. 静态时, VT1 管射极电位 E CC 2UV。 由于电容 C 的隔直作用,负载 RL上没有电流,即 IL=0。 4. 调解电位器 RW,使 VT VT2 管基极间有一个合适的电流 ID和压降 UB1B2,电流 ID通常远大于 IB IB2,而压降 UB1B2确保 VT1和 VT2 管在静态时处于 微 导通状态。 另外调节电位器 RW 可以使电容 C2 两端的电压为 CC2V。 5. 电路的最 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Pom 为 CC C E S2omL1 2()2V UP R  代入所有参数 , 得 om 。 【 61】 在图 所示的电路中, A 均为理想运算放大器,其中的图 (e)电路,已知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大于 UZ,且电路处于线性放大状态,试写出各电路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 AR2 RAR2RFR1uI+_uO+_uI+_uO+_ (a) (b) (c) (d) (e) 图 题 61 电路图 解: 图( a): uO=2uI; 图( b): 2OI12RuuRR; 图( c): uO=uI+2uI =uI; 图( d):I1 I2O121 ( )duuutC R R   ; 图( e): 2O Z O23 ,Ru U uRR  故得 2O 3(1 ) ZRuUR。 【 62】 电路如图 (a)所示。 1. 写出电路的名称。 2. 若输入信号波形如图 (b)所示,试画出输出电压的波形并标明有关的电压和所对应的时间数值。 设 A 为理想运算放大器,两个正、反串接稳压管的稳压值为 177。 5V。 3. 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计算结果。 V5ZUAk1 0k2uit ( s )1 0 1 01 234( V )uI+_uO+_ 图 题 62 电路图 解: 1. 带限幅的反相比例放大电路; 2. 当 | uI |≤ 1V 时,电路增益 Auf=5;当 | uI |≥ 1V 时, | uO|被限制在 5V。 波形如图43。 uIt / s1 0 1 01234/ VuOt5 5/ V0 . 11 . 92 . 1/ s 图 43 【 63】 在图 所示的增益可调的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中,已知 R1= Rw=10kΩ、 R2=20kΩ、UI=1V,设 A 为理想运放,其输出电压最大值为 177。 12V,求: 1. 当电位器 Rw 的滑动端上移到顶部极限位置时, Uo=? 2. 当电位器 Rw 的滑动端处在中间位置时, Uo=? 3. 电路的输入电阻 Ri=。 A2A1Uo 1R1R2R5UI+_UO+_Rw 图 题 63 电路图 解: 1. 2o o 1 I1 2VRU U UR      2. o o12 4VUU   3. ri=R1=10k。 【 64】 图 中的 D 为一个 PN结测温敏感元件,它在 20℃ 时的正向压降为 ,其温度系数为 –2mV/℃ ,设运放是理想的,其他元件参数如图所示,试回答: 1. I 流向何处。 它为什么要用恒流源。 2. 第一级的电压放大倍数是多少。 3. 当 Rw 的滑动端处于中间位置时, Uo(20℃ )=。 Uo(30℃ )=。 4. Uo 的数值是如何代表温度的 (Uo 与温度有何关系 )。 5. 温度每变化一度, Uo变化多 少伏。 ++++DA1A2 5 VI+ Vuo 1UPRWuO+_2k2k8k10k10k10k100202000 图 题 64 电路图 解: 1. I 全部流入二极管 VD。 因 uD=f( iD, T),为使测温时 uD=f( T),应使 iD 为常数, 此处的二极管电流 I 要采用恒流源提供。 2. Au1=5; 3. uO1( 20℃) =, uO1( 30℃) =; Up= 3V; 于是, uO( 20℃) =, uO1( 30℃) = 4. uO= 代表 20℃, uO= 代表 30℃,以此类推。 总之,在数值上, T(℃)与100uO( V)相当。 5. 温度每变化 1℃, uO变化 10mV。 【 65】在图 所示电路中,运放为理想的,电阻  k331R ,  k502R , k3003R ,  k100f4 RR ,电容 C=100F。 设 0t 时, V1i1u , V2i2 u ,V0)0(C u ,求当 s10t 时的输出电压值。 RR43fRi1u R 1R 2A Ai2uCu O 图 题 65 电路图 解: FO1 I12(1 )RUUR   = 3 V O 1 I 2R335V 1 6 .7 μA3 0 0 kUUI R   此电流为电容 C 充电 R3O I 2 C I 2 IU U U U tC     当 t = 10 s 时 , OU = - V 【 66】用理想运放组成的电路如图 所示,已知  k501R ,  k802R , k603R ,  k404R ,  k1005R ,试求 uA 的值。 AR1AR3R2iuouR5R4 图 题 66 电路图 解: A2I1 UR    O5A4 UR    OI 4UU 【 67】 设图 中的运算放大器都是理想的,输入电压的波形如图 (b)所示,电容器上的初始电压为零,试画出 uo 的波形。 uO 1AA13A2F1 0 0 O 0 . 1t / sO21 3 47 5 kuI 1+_uI 2+_uO+_uO 2uI 1uI 2/ V/ Vt / s3 330 0 k100 k100 k100 k100 k100 k100 k33k  (a) (b) 图 题 67 电路图 解: O1 I13UU O 2 I dU U t   (t 的单位为 s ) UO=3UI1+ I2dUt。 O 0 .1t / sO21 3 4uI 1uI 2/ V/ Vt / s3 3OuO/ Vt / s0 .30 .3 【 68】 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实现下列运算关系 tuuuu d532 i3i2i1o  要求所用的运放不多于三个,画电路图,元件要取标称值,取值范围为 1kΩ≤R≤1MΩ ≤C≤10μF 解: AA13A2F15 . 1 k+_uO+_3 0 k 1 0 k 1 0 k 2 0 0 k 2 0 0 k uI 2+_1 0 kuI 1+_1 5 kuI 31 0 k 1 0 k  图 49 【 69】 电路 如图 所示,已知 UI1=1V、 UI2=2V、 UI3=3V、 UI4=4V(均为对地电压 ), R1=R2=2k , R3=R4= RF=1k 求 Uo。 UOR1AUI 1UI 2UI 3UI 4R2R3R4RF  图 题 69 电路图 【 610】 图 是利用两个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具有较高输入电阻的放大电路。 试求出uO 与 uI uI2 的运算关系式。 R1/ K R2uOuO 1AAR1K R2uI 1uI 2 图 题 610 电路图 【 611】 电路如图 所示,证明: Ou =2 Iu AOuAIuRRRR 图 题 611 电路图 解: 令 I I1 I2U U U, 电路等效为图 4- 12. 由虚短虚断的概念 ,对节点 A, B 分别有 O I1 I1 O 2U U U URR O 2 I2 I2UU URR  于是 , O2 I22UU O I1 I 2 I2 2 2U U U U   图 412 AouARRRRu I 1+_u I 2+_ 【 612】 图 是应用运算放大器测量电压的原理电路,共有 、 50V五种量程,求 11R 、 12R 、 13R 、 14R 、 15R 的阻值。 (输出端接有满量程 5V, 500μA 的电压表。 ) 解: 11 10MR , 12 2MR , 13 1MR , 14 200kR , 15 100kR  【 613】 图 是应用运算放大器测量小电流的原理电路,求 F1R 、 F2R 、 F3R 、 F4R 、F5R 的阻值。 (输出端接的电压表同上题。 ) AR1 1RFR1 3R1 2R1 4R1 5V0 5 V~1 M被测电压0 . 5 V5 0 V1 0 V5 V1 V ARF 11 0 u AV0 5 V~5 m A0 . 5 m A0 . 1 m A5 0 u A被 测 电 流RF 5RF 2RF 3RF 4I x 图 题 612 电路图 图 题 613 电路图 【 614】 电路如图 所示,其中二极管和集成运放都是理想的, V15OM U ,V6ZU。 R1= 1k、 R2= 2k、 R3= 2k、 R4= 100k。 画出电路的传输特性。 A3V1VD2V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