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实施方案_20xx内容摘要:
据库的 控制数。 (八)数据汇总统计与分析。 各地开展数据汇总统计与分析工作, 地籍部门牵头, 逐级汇总年度内每块土地的利用变化情况,形成 2020 年度各类土地利用变化汇总结果,以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由有关业务部门结合相关管理工作分别开展分析,并综合形成本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国家 组织,以县区为单位,逐级汇总年度内各类土地利用现状的变化情况,形成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汇 总结果,将土地利用现状汇总数据与用地管理信息汇总数据进行合并, 形成 2020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最终汇总数据。 国家以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汇总结果为基础 ,参考各省 级 汇总分析 报告 ,开展全国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分析工作,对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耕地保护、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安排使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未批先用建设用地 、土地督察等情况进行重点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并编写全国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部适时组织召开汇总会。 21 (九)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 地方相关部门牵头,地籍部门配合, 依据通过国家级核查和数据库质量检查的土地 利用现状数据成果,按照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要求, 将 审核通过的 “本年批准本年建设 ”( B) 、 “本年未批先建 ”( W)、 “土地整治本年验收本年新增耕地 ”( ZZB) 、 “土地整治本年验收往年新增耕地 ”( ZZW) 、 “增减挂钩补充耕地 ”( ZJG) 、 “工矿废弃地复垦补充耕地 ”( GKF) 的 管理信息 标注到对应的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图斑中,用地管理信息图斑与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图斑不一致的,应按照变更调查要求分割图斑后分类进行标注 ;将审核通过的 “本年批而未用 ”( P)图斑叠加到土地调查数据库中,生成 “本年批而未用 ” ( P)图斑增量成果; 依据国 家下发的用地管理信息结果和新增耕地的现状变更结果,在数据库补充完善“农业结构调整新增耕地”( TZ)和 “其他补充耕地 ”( QT)内容。 在管理信息录入过程中, 除经部确认管理信息涉及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外, 不得修改 其他 土地利用现状地类信息。 地方 将上述成果统一整合, 形成 2020 年度 变更调查增量数据成果 ,逐级检查后报部。 部组织专业队伍, 对地方整合后上报的增量数据,开展数据比对及数据库质量检查工作; 通过检查的,国家组织更新入库, 最终形成 2020 年度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四、组织实施 (一)实施要求。 22 2020 年度全国 土地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工作 , 按照部统一组织、统筹安排、一查多用、分级实施,各级国土资源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多方参与、各司其职、共同负责的原则组织开展。 (一)组织模式。 2020 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工作由部地籍管理司牵头,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规划司、财务司、耕地保护司、土地利用管理司、执法监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部信息中心、土地 整治中心、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和土地矿产 法律事务中心 参加,以协调会议方式,研究确定工作方案,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监督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和验收调查成果。 各地参照国家组织模式,建立本地区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机制,在国土资源部门领导下,组织地籍管理、规划、耕地保护、用地审批以及执法监察部门共同参与,通力配合,因地制宜,做好本地区 2020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组织与实施。 (二)任务分工。 国家层面负责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负责全国调查成果质量的抽查与核实工作。 具体包括:遥感监测、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国家级内外业核查、用地管理信息套合、国家级重点抽查核实、国家级数据库更新及国家级汇总分析等工作,由部相关司局、单位共同参与完成。 其中,部 地籍管理司负责 组织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结果的核实 与确认,以及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的更新与维护; 规划司、耕地保护司根据职 23 能,负责制定相关用地管理信息套合标注工作的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指导相关单位开展用地管理信息套合标注工作,对套合标注结果进行政策合规性确认 ; 执法监察局利用土地变更调查和遥感监测有关成果,开展年度卫片执法检查工作。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省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负责省级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质量把关,具体承担省级数据库更新及省级汇总分析等工作 ; 地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协助省级国土资 源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本地区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负责更新地市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 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具体承担本地区开展县级数据库更新及县级成果汇总分析等工作。 地方负责的变更调查及数据库更新工作, 由地方各级国土资源主管 相关组成部门通力配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其中: 地籍部门负责组织地类实际变化的调查核实,遥感监测图斑核实, 调查 土地调查数据库中“批而未用”图斑 建设情况 ,标注“往年批而未用当年实地建设” 图斑, 负责数据库变更维护及变更增量数据包的逐级汇总与报送, 牵头开展成果汇总与分析。 规划部门负责将本地区 2020 年度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等 日常审批 管理信息 及时报部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备案 ,开展用地管理信息 标注结果的补充举证,开展用管理信息专项分析。 24 用地审批和耕地保护部门负责将本地区 2020 年度 用地审批、 先行用地、 土地整治等 日常审批 管理信息 及时报部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备案 ,开展用地管理信息 标注结果的补充举证,开展用管理信息专项分析。 土地利用部门 负责分析 本地区 节约集约用地和批而未用建设用地情况。 执法部门负责将日常土地执法检查资料纳入土地利用现状变更。 (三)实施计划。 2020 年 9 月起,开始遥感数据采购和加工生产,陆续提供地方开展土地变更调查以及部相关部门使用。 9 月底前,完成相关方案制定、计划编制,确定项目实施单位,完成相关准备工作。 同时,完成国界、省界、陆地及海岛零米线的调整,调整后的界线数据下发相关省。 12 月 15日前, 相关省份应根据调整后国界、省界、陆地及海岛零米线调整省内相关县的控制界线和控制面积,同时修改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发生调整的,按照调整文件修改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上述界线调整后应由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统一将调整后的控制界 线、控制面积、涉及界线调整的所有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和相关说明材料上报部备案。 经部检查无误的,作为本年度初始数据库。 调整后 的县级行政 区域 界线将严格作为 2020 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单元,在卫片执法检查 25 工作中一律不再调整。 12 月 31日前,各省将因突发性自然灾害、重大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等原因,造成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地块的图、数、表及相关证明材料的电子扫描件,以县为单位由省统一报部审查。 2020 年 1 月 20日前,地方完成土地变更调查,以省为单位报送土地变更调查结果。 2020 年 1 月 25日前, 规划院 将地方上报的县 级土地调查成果提供 部信息中心,用于 开展 用地 管理信息 标注与 审核工作。 2020 年 1 月 31日前, 中国土地 规划院 将全国遥感正射影像图提供中国地质调查局,用于开展 2020 年度矿产卫片执法检查。 2 月 28 日前,完成国家级内业核查与审查,将问题严重的内业核查与审查结果反馈地方 , 完成国家级数据库检查 工作。 3 月 1 日~ 5 日, 开展内业核查重点县区集中对接,并现场整改 ; 对内业核查无重大问题的县区,组织地方集中开展数据库质量修改工作。 3 月 5 日~ 15 日,对集中对接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外业抽查。 3 月 20 日前,形成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数 据库及变化数据,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的分析。 3 月 25 日前,完成用地管理信息标注与审核工作,并将标注审核结果反馈地方。 4 月 15 日前, 地方完成用地管理信息补充完善工作,省级统一组织及时报部。 相关司局负责组织,确认各地补充的用地管 26 理信息,并 完成用地管理信息的完善工作,形成 2020 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用地管理信息结果,将通过审查的用地管理信息结果下发各地,作为用地管理信息控制数 ,各地开展用地管理信息专项分析。 4 月 15 日~ 25 日,开展用地管理信息国家级重点抽查核实工作。 4 月 20 日 前 ,开展国家级汇总工作,形 成 2020 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汇总数据。 部适时召开变更汇总会。 开展数据分析工作,起草分析报告。 4 月底,形成 2020 年度 全国 土地 变更调查报告。 5 月 8 日前,地方将 整合后变更调查增量数据成果 ,经逐级检查后,以省为单位报部。 国家组织 对地方整合上报的增量数据,开展数据比对及数据库质量检查工作。 对通过检查的,国家组织更新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对检查不通过的,国家组织地方集中修改完善,形成 2020 年度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五、预期成果 通过开展 2020 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工作,形成全国一系列的土地基础数 据、图件及数据库等系列成果。 (一)各县级土地利用数据; (二)各县级土地利用年度变化数据; (三) 2020 年度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四)各县级遥感监测成果; 27 (五)项目工作方案、工作报告、遥感监测和变更调查结果分析报告、监理报告,省级核查工作方案、核查结果报告、数据库质量检查报告等系列文字成果; (六)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工作规定、记录表、检查表、统计表、调查底图等其他成果。 附录: 1.《 2020 年度遥感监测成果领取说明》; 2.《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 3.《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 4. 《 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 5. 成果目录组织结构及证明材料编号规则 ; 6.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编写说明。 28 附录 1 2020年度遥感监测成果领取说明 一、请各省区、市)及时登陆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网站( 系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商定领取成果的时间等相关事宜。 同时下载、签订《 2020年度土地遥感监测成果资料保密协议》,并严格按 照协议要求,做好保密工作,妥善保管和使用成果资料。 二、请各省(区、市)确定 12 名成果领取联系人并填报联系人回执表。 监测成果以省为单位领取,接到本方案后,各省提前向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提交 2块 1TB 以上容量的移动硬盘,方便提交拷贝已有成果。 第一次领取时,领取人需出示领取人身份证明和省级地籍管理部门介绍信,及本省(区、市)与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签订的《 2020 年度土地遥感监测成果资料保密协议》。 三、领取成果联系方式 联系人:周灵霞 王 锦 电 话: 01066008207 66008267 地 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成铭大厦 329 室 ▁▁▁▁ 省(区、市)领取 2020 年度遥感监测成果联系人回执表 姓名 单位 职务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注:回执请传真至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010—66008173) 29 附录 2 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 省(区、市) 市 县(区) 第 页 共 页 国家组织遥感监测生产单位填写下发 地方根据变更调查结果填报 序号 行政 代码 监测 图斑 号 监测 图斑 类型 中心点坐标 时相 监测面积 (亩 ) 变更 地类 变更范围 原因 类型 照片 编号 说明 X Y 前 后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⒀ ⒁ 监测图斑个数 : 监测图斑面积合计: 填表说明: 1. 第 4 列 “监测图斑类型 ”共分 5 类: 第一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等),为类型 “1”。 第二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 ,或非建设用地基础上新建公园绿地和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球场用地在 “tz”属性项备注 “G” ,为类型 “2”。 第三类:前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等);或前时相影像为低矮建筑,后时相影像翻建为居住小区和规模化工厂等较大规模建筑,为类型 “3”。 第七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没有明显建设,后时相影像有明显道路特征(包括为建设道路而进行的推土、搭建桥墩等);或前时相影像有明显在建道路特征,后时相影像有明显道路建成特征(包括路面硬化、堆土清运、通车等),为类型 “7”。 第八类:前时相为海水覆盖,后时相影像为围填海造地,为类型 “8”。 2. 第 10。xx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实施方案_20xx
相关推荐
效环保型纺织、印染助剂 1利用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技术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差别化和功能性纤维 (六)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制品 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制品 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制品 增强体材料 碳 — 碳复合材料及制品 绿色玻璃钢 — 热塑性复合材料 制品、输气管道、轴承、船舶、汽车覆盖件等专用玻璃钢 (七)纳米材料 — 28 — 纳米钨粉及纳米硬质合金材料 纳米膜材料 纳米催化材料 纳米晶金属材料
,并在全县进行了通报。 (三)努力抓好干部的实践锻炼 以外出招商引资为契机,外派年轻干部到广东、上海、浙江等地招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全县 **个招商组,共外派干部 **余人。 同时,选派平都镇村 *名农民到福建厦门种蔬菜、打工学习,选派严田镇土桥、楠桥、岩头等村的农民 **名到湖南长沙市郊区打工学习花卉苗木、到福建省尤溪县食用菌研究所学习食用菌技术。 这些农民打工学习回来后,利用所学技术
。 图像总平均灰度级为: Mi iiP1 ( 5) 其中 0C 类的平均灰度级为: ti iiPt 1,像素数为: ki inN 10; 1C 类的平均灰度级为: t ,像素数为: 0NN。 图像的总均值为: 1100 ,其中 0 、 1 分别表示 0C 、 1C 在图像中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图像分割系统的设计 12
18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将光电式传感器分为 光电效应 传感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固体图像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 18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将光电式传感器分为光电效应传感器、 红外热释电 传感器、固体图像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 190、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将光电式传感器分为光电效应传感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 固体图像传感器 和光纤传感器。 19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将光电式传感器分为光电效应
塑性的时间。 水泥安定性 :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稳定性。 颗粒级配 :大小不同颗粒相混合时 ,其混合的比率。 流动性 :砼拌合物产生流动并且均匀密实的填满模板各个角落的性能。 其他术语 测量 :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 组操作。 标准物质 :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的确定了特性 ,用以校准测量装置 ,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材料或物质。 测量不确定度 :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
制毕业 9 年 2020 年 二年制毕业 10 年 2020 年 城市规划 城乡规划 建筑工程 房屋建筑工程 风景园林 建筑装饰技术 环境艺术 本科 及 以上 工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