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编导艺考文艺常识内容摘要:

赵孟頫 (公元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是元代最显赫的画家,也是在当时、并在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的画家。 传世书迹较多,称“赵体”;传世画作有《鹊华秋色图》、《红衣罗汉图》、《幼舆邱壑图》、《秋郊饮马图》、《江村渔乐图》。 欧阳询 唐代书法家。 字信本。 其书法初学王羲之及北齐三公郎中刘珉,后 渐变其体,笔力险劲,自成面目,人称 “ 欧体 ” ,为一时之绝,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 传世著名的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皇甫诞碑》、《温彦博碑》等。 行书墨迹有《张翰》、《卜商》、《梦奠》等贴。 7 、美术的种类及其特征 美术的种类 :绘画、雕塑、工艺、建筑 特征 : 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 的一种艺术活动。 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 绘画艺术 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 ( 即平面 ) 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 中国画又称水墨画,它在世界绘画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 在工具材料上,中国画是用毛笔、墨在宣纸、绢帛上作画的,它讲究笔墨,着眼于用笔墨造型。 在表现方法上,中国画采用一种散点透视的方法。 在画面的构成上,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形式美与内容美。 油画是西洋 绘画的代表,它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 雕塑艺术 是用可雕刻和塑造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从制作工艺来分,雕塑可分为雕和塑。 雕是从完整而坚固的坯体上把多余部分删削、挖凿掉,如石雕、木雕、玉雕等,塑是用具有粘结性的材料联接、构成为所需要的形体,如泥塑、陶塑等。 工艺美术 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以后,使之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 一般把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 实用工艺美术是整个工艺美术的主体和基础,包括衣、食、化、行、用的工艺品 类,实用价值是这类工艺品的主要价值,审美价值是作为辅助价值存在的。 建筑艺术 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 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 , 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8 、中国绘画的三大题材 人物、山水、花鸟 ◇ 人物画 绘画的一种。 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 中国的人 物画,简称 “ 人物 ” ;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 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 故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 “ 传神 ”。 历代著名人物画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唐代韩滉的《文苑图》,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李公麟的《维摩诘像》,南宋李唐的《采薇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元代王绎的《杨竹西小像》,明代仇英的《列女图》卷、曾鲸的《侯峒嶒像》,清代任伯年的《高邕之像》,以及现代徐悲鸿的《泰戈尔像》等。 在现代,更强调 “ 师法化 ” ,还 吸取了西洋技法,在造型和布色上有所发展。 ◇ 山水画 简称 “ 山水 ”。 中国画的一种。 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 五代、 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 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到高峰。 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 ◇ 花鸟画 中国画的一种。 历代花鸟画家辈出,如唐代薛稷的鹤、边鸾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 9 、 “ 画祖 ” 与 “ 画圣 ” 画祖 顾恺之 东晋画家。 原名长康,字虎头,其中最著名的是《女史箴图》和《洛神 赋图》。 顾恺之在绘画理论方面也很有成就,他留下来的论著有《论画》、《画云台山记》等。 他主张作画要形神兼备,他提出 “ 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 ,提出了描绘眼睛是人物画艺术中的最重要的技巧。 画圣 吴道子 唐代画家, 河南阳翟(今河南省禹城)人,大约生于唐高宗朝(约 685 年左右),卒于肃宗朝(约 758 年左右)。 世人所称 “ 吴家祥 ”。 “ 诗圣 ” 杜甫称他为 “ 画圣 ”。 他擅画道释人物,亦擅画鸟兽、草木、台阁,笔迹落落,气势雄峻。 他的画作有《明皇受篆图》、《十指钟馗图》,《天王送子图》 《洛神赋图》是根据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植所写《洛神赋》创作。 《洛神赋》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相逢又相别的情节,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 画家注重对人物情态的刻画,山石、树木都富有装饰性。 这一作品,与同一时期的敦煌壁画有相近的风格,对后世中国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 ( 今山东诸城 ) 人。 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 少年时到京城汴梁 ( 今河南开封 ) 游学,后习绘画,尤喜画舟车、市桥、郭径,自成一家。 《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代表作。 11 、中国传统艺术题 材 “ 四君子 ” 花中四君子 “ 梅,兰,菊,竹 ” 12 、 “ 金陵八家 ” 与 “ 扬州八怪 ” 金陵八家 在 “ 新安派 ” 在安徽风行的同时,南京地区也聚集了一批遗民画家,他们遁迹山林,以诗画相唱和,风格虽不尽相同,但有着相近的艺术意趣,其中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八人,被人称为 “ 金陵八家 ” ,龚贤为八家之首,成就最大。 扬州八怪 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的总称,他们也称扬州画派。 “ 扬州八怪 ” 有 8 人,他们是 汪士慎、郑燮、高翔、金 农、李鳝、黄慎、李方膺、罗聘。 扬州八怪在艺术观上最突出的是重视个性表现。 他们提倡风格独创,主张 “ 自立门户 ” , 他们一方面继承了文人画的传统,把梅、兰、竹、菊、松、石作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此来表现画家清高、孤傲、绝俗外,另一方面他们还运用象征、比拟、隐喻等手法,通过题写诗文,赋予作品以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独特的思想表现形式。 13 、岭南画派 “ 岭南画派三杰 ” (创始人) 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始于晚清时期, 发源于岭南地区 , 创始人及其他主要成员都是岭南人。 画派特点:以中国南方风物为主,在运 用中国画传统技法基础上,融合日本南画和西洋画法,注重写生,创立了色彩鲜艳明亮,水份淋漓饱满,晕染柔和匀净的现代岭南画派的新风格,具有浓厚的岭南情调。 14 、吴昌硕、黄宾虹、徐悲鸿、齐白石、刘海粟、张大千、潘天寿、陆俨少 吴昌硕 近、现代画坛艺术大师,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文人画之大成者,又是继赵之谦、任伯年、虚谷诸家之后的 “ 海派 ” 大家,即 “ 后海派 ” 领袖之一。 他与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并称为近百年以来中国画坛借古开今的四大名家。 他的作品中兼有书法一绝、诗词一绝、篆刻 ( 金石印章 ) 一绝和 绘画一绝,尊称为 “ 四绝画家 ”。 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 传世作品有《天竹花卉》、《紫藤图》、《墨荷图》、《杏花图》等。 徐悲鸿 : (1895 ~ 1953)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江苏人, 1949 年当选为全国文联常务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9 月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代表作品《奔马》《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 齐白石 ( 1864 - 1957 ), 湖南 人, 中国画 艺术大师, 书法家 , 画家,世界文化名人, 曾任中国美协主席。 1953 年文化部授 予 “ 人民艺术家 ” 称号。 齐白石的绘画,以花鸟草虫为大宗,且兼工、写两种作风,俱都造诣高深。 他的写意人物画与山水画虽不及花鸟草虫多,但在艺术上的成就却毫不逊色甚至更为突出。 在近现代绘画史上,像齐白石这样兼具诗、书、画、印、花鸟、人物、山水的全才型而又能戛戛独造的巨匠,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代表作《虾》《荷影图〉《祖国万岁》《蛙声十里出山泉》 黄宾虹 (1865 ~ 1955) 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 浙江金华人。 近现代绘画史上,有 “ 南黄北齐 ” 之说, “ 北齐 ” 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 ,而 “ 南黄 ”就是浙江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二人被美术界并列在一起,足见黄宾虹的艺术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 黄宾虹晚年的山水画,所画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这一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由于黄宾虹在美术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他90岁寿辰的时候,被国家授予 “ 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 ” 称号。 代表作《秋林图》 《顽石图》《深山人家》《秋山图》 张大千 (1899 ~ 1983) 当今世界最负盛誉的中国画大师。 与西画泰斗毕加索齐名,被称为 “ 东张西毕 ”。 与齐白石并有 “ 南张北齐 ” 之誉,被徐悲鸿誉为 “ 五百年来第一人 ”。 他荣获了国际艺术学会的金牌奖,被推选为 “ 全世界当代第一大画家 ”。 在表现技巧和风格上,他也是跨度最广的画家:从讲求笔情墨趣、逸笔草草的纯水墨写意,到金碧辉煌、色彩鲜艳的工笔画,甚至吸收了西方自动性技巧的观念,发展出个人风貌的泼墨、泼彩,创立了名闻遐尔的大风堂画派。 以画竹、虾最为著名。 作品黄山九龙瀑、瑞士雪山、水月观音、墨荷等 潘天寿 ( 18971971 年)浙江宁海人。 建国后,历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浙江分会 主席等职。 擅长写意花鸟、山水,偶作人物,兼工书法、诗词、篆刻,晚年常作指墨画。 尤善画鹰、八哥、松、梅、竹、荷、蔬果、山石、野花等题材。 作品清新苍秀,笔墨色彩纵横交错,气势磅礴,妙趣横生,具有鲜明的独特风格。 陆俨少 ( 1909— 1993 ) 在山水画中独创了两种新技法,一是 “ 留白 ” ,二是 “ 墨块 ”。 所谓 “ 留白 ” 就是以水墨留出白痕,这种白痕在 陆 先生的作品种多数用来表现云雾,也可以被看成泉水、山径和浪花。 留白要以墨色反衬,所以 陆 先生又创 “ 墨块 ” 法,以浓墨积点成块。 另外,先 生画石每每空勾无皴,只用一根起伏变化的线条表现山石的结构,往往起笔墨迹厚重,直到墨色淡干飞白,才蘸第二次。 出版有《陆俨少自叙》、《山水画 刍议 》、《陆俨少画集》多种专著和有关中国山水画的多篇论文,被誉为 “ 当代中国画坛卓然翘首的文人画家。 ” 刘海粟 杰出美术家、教育家、美术史家、画家。 江苏人。 1912 年 11 月在上海乍浦路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 巴黎大学 教授路易、拉洛拉著文称誉他是中国文艺复兴大师。 1930 年比利时政府聘他任比利时独立百年纪念展览会美术馆审查委员,其国画作品《九溪十八涧》获荣誉奖,并出版画册《海粟油画》。 解放后曾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1981 年被聘为意大利国家艺术院名誉院士,并被授予金质奖章。 傅抱石 ( 19041965 年)原名长生,江西南昌人。 1929 年著〈中国绘画变迁史纲〉, 1933 年在许悲鸿帮助下赴日本留学。 擅长山水、人物,早年师法古人,尤其推崇石涛。 在日本期间研究日本绘画,在继承 传统的同时,融会日本画技法,受蜀中山水气象磅礴的启发,进行艺术变革,以皮纸破笔绘山水,创独特皴法 抱石皴。 风格独具,开创了现代金陵画派的全新风格,兼擅书法、篆刻,是开宗立派的一代艺术大师。 ( 3 )乐舞与戏剧艺术部分 1 、声乐、器乐的基本分类 声乐 : 人声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由于音色、音域和演唱技巧的差别,又可以分为抒情、花腔和戏剧三类。 形式有 合唱、齐唱、重唱、独唱, 基本唱法 美声唱法 渊源于意大利,它是从 17 世纪开始经 历长时期发展而形成的一整套声乐艺术的技法,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 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杰出的歌剧演员卡鲁索( 18731921 ),是意大利美声乐派的最重要的奠基者。 当今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帕瓦罗蒂(意大利籍)和多明戈(西班牙籍) ,是意大利美声学派的优秀代表者。 民族唱法 是指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它包括我国各地区各种不同的戏曲、曲艺、民歌的传统唱法。 民族唱法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气质、个性、风格。 自元、明、清以来,不断有一些系统的唱法论著问世,如: [ 元 ] 燕南芝庵的《唱论》, [ 明 ] 魏良辅的《 曲律》, [ 明 ] 沈宠绥的《度曲须知》, [ 清 ] 徐大椿的《乐府传声》, [ 清 ] 李渔的《闲情偶寄》等。 通俗唱法 通俗唱法在我国是 20 世纪 80 年代逐渐兴起的,通俗唱法也可称为流行唱法,具有通俗性、自娱性等艺术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