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最新电大民族期末复习指导手册题目与答案全内容摘要:
( C )。 A. 44% B. 54% C. 64% D. 74% 4.我国大陆地区的( B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A. 24 个 B. 31 个 C. 36 个 D. 41 个 5.新中国成立前,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只有( B )。 A. 16 个 B. 18 个 C. 19 个 D. 20 个 6.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 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 B )的问题上。 B.加快经济文化发展 C.提高文化教育水平 D.扩大民族干部队伍 三、多项选择题 1.据 202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中人口在 1 000 万以上的有( BD )。 A.维吾尔族 B.壮族 C.蒙古族 D.满族 E.回族 2.以下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的是( BCD )。 A.《阿诗玛》 B.《格萨尔》 C.《江格尔》 D.《玛纳斯》 E.《嘎达梅林》 3.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结 构大体有如下类型( ABCE )。 A 封建制度 B 封建农奴制度 C 奴隶制度 D 资本主义制度 E 原始公社制度残余 4.民族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它关系到( ACDE )。 A.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 B.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C.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 D.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四、辨析题 1.目前我国并不是所有少数民族人口的民族成分均已确定。 对。 还有几十万人的民族成分尚未确定。 2.我国的民族问题就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 错。 民族问题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 现 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上。 五、论述题 怎样理解民族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 P42 第七章 民族平等团结政策 一、填充题 1.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 提高民族素质 ),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 民主的组织形式 )。 2 . 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 (族籍权利 )、 ( 参政权 )、发展经济文化权利、 (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 ( 保持或改革风俗 习惯自由权利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3. 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 压迫 ),反对民族( 歧视 )。 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 地位 )和( 权利 )。 4. 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 民主 )运动的一个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 ( A )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A. 民族平等团结 B.民族区域自治 C. 民族经济发展 D. 民族文化教育发展 2. 民 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 C )。 A. 基本出发点 B. 前提 C. 根本原则 D. 总政策 3. 我国有约 3 000 万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 1 200 多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B )。 A. 1/2 B. 1/3 C. 2/3 D. 2/5 三、多项选择题 1. 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中,处在同等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包括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 ABCD )的平等。 A. 地位 B. 待遇 C. 权利 D. 利益 E. 财富 2. ( BCDE )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A.实行邦联制 B.实现民族平等 C.加强民族团结 D.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 E.从而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3.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含义主要是( ABCE )。 A. 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一律平等。 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受任何特权 B.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 C. 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 D.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环境保护的义务方面完全平等 E.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4.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 ( ABDE )。 A. 和睦 B. 友好 C. 融合 D. 联合 E. 协调 5. 保障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ABCDE)。 A. 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B. 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C. 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 D.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E. 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辨析题 1. 民族平等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的总政策。 对。 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并把它作为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和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参政权;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权利;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及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的权利;保障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对。 以上各项均体现在相关的法律、措施之中。 五、论述题 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的含义。 P43 第八章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一、填充题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 ),设立( 自治机关 ),行使( 自治权 )。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 设立和建设 );二是自治机关的( 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 3.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自治区 、 自治州 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4.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 本民族内部事务 的权利,也包括管理 本地区内部事务 的权利。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和( 民族区域 自治 )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C )。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 C.自治权的行使 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 A )。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 C.自治权的行使 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3.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 C )个。 A. 135 B. 145 C. 155 D. 165 4.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 ( C )个。 A. 28 B. 35 C. 44 D. 55 5.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B )。 A.中央集权制 B. 民主集中制 C.地方自主制 D.政治协商制 三、多项选择题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 ABCDE )。 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 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E.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主要有( BCDE )。 A.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 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C.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E.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 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 ABCDE )。 A.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 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 C.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 D.民族自治权利的广泛性 E.自治机关的两重性、民族化 4.民族自治机关建设要注意的民族特点包括( ACE )。 A.民族干部 B.民族文化 C.民族语言文字 D.民族风俗 E.民族形式 5.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 ABC )。 A.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B.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C.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D.充分尊重各民族的自主权 E.积极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四、辨析题 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 错。 除此之外,还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2.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问题就是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错。 除此之外,还有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不仅指自治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对。 自治权不仅包括这,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4.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特指行政管理权。 错。 还包括地方性立法权等。 这是由自治机关包括两部分 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所决定的。 5.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所创造的一个重要原则。 错。 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多民族民主国家的一般普遍原则。 五、论述题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其主要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P43 第 九 章 民族干部政策 一、填充题 1. 少数民族干部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依靠( 自身优势 ) 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 少数民族干部具有汉族干部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和任用少数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意义 )。 3.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实了以“培养( 普通政治干部 )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尽量吸收培养( 知识分子 ),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以要培养适当数量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4. 迅速大量地培养(。20xx最新电大民族期末复习指导手册题目与答案全
相关推荐
砼时跑模,接缝处贴宽胶带,以防跑浆。 冠梁砼采用 C25商品砼,坍落度 1014cm,浇筑过程中用振捣棒振捣密实,表面用泥抹子抹平,并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养护。 在锚索位置预埋Φ 60PVC 管,以便穿锚索。 六、质量保证措施 基坑 支护止水工程虽然是临时暂设工程,在建筑物主体施工至177。 但是工程质量也不容忽视,因为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基坑的安全与稳定,关系基础施工及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 17 投标报价 ...................................................................................................................................................................
整理,谢谢使用 夯实安全基础是落实搞好创建工作的前提。 今年以来,我们着重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完善监管体制入手,夯实监管队伍基础,按“县管、乡包、村落实”的原则,加强安监站工作力度,组建了村安全监管员和组安全生产联络员队伍。 二是从强化宣传教育入手,夯实全民意识基础。 今年来,我们在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多渠道,多形式做好日常宣教工作,截止目前,创建单位举办各类人员 培训班 16
管理制度 d)在安全技 术、工业卫 生方面积极 采取先进技 术,提出重 要建议,有 发明创造或 科研成果, 成绩显著的 。 e)坚守 岗位,忠于 职守,在职 业安全卫生 工作中作出 显著成绩的 。 2 对于按照 公司要求, 认真开展安 全施工管理 工作,全年 未发生重大 事故的项目 部和专业公 司,公司应 给予其领导 班子一定的 奖励。
机行走路线所经过的软弱地面必须加垫料夯实、整平,高差不大于 200mm。 为清除妨碍成桩施工的杂填土和浅层的地下障碍物,要求施工单位必须用挖机开挖出 ,深度应到达杂填土底部 并不小于 1米。 要求施工单位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及配套机械,水泥 等材料的放置位置。 施工单位 根据设计图纸和业主提供的坐标基准点,计算出围护中心线角点坐标(或转角点坐标), 放出围护中心线(控制线),我部对施工单位 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