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全文讲解内容摘要:

就可以了,规定经工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如果意见不统一,势必造成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久拖不决,用人单位的管理将无所事从。 这样规定,限制了用人单位的经营自主权,实践中无法操作。 另一种意见认为,用人单位制度规章制度应当有劳动者参与,从国外的情况看,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很多都是是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决定的内容,属于“共决权”。 我国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规定,属于职工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企业规章制度,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最后,综合 考虑各方面意见,本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本法规定是针对所有企业的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强调通过平等协商确定,并不影响国有企业继续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2.平等协商的内容: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 规章制度如工作时 10 间、 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重大事项如劳动报酬、保险福利、职工培训等。 3.具体制定程序:根据本条的规定,制定规章制度或者决定重大事项,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所以,这个程序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第二步是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一般来说,企业建立了工会的,与企业工会协商确定;没有建立工会的,与职工代表协商确定。 这种程序,可以说是“先民主,后集中”。 三、规章制度 的异议程序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既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也要合理,符合社会道德。 实践中有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违法,但不合理,不适当。 如有的企业规章制度规定一顿吃饭只能几分钟吃完;一天只能上几次厕所,一次只能几分钟等。 这些虽然不违法法律、法规的规定,但不合理。 也应当有纠正机制。 因此,本条规定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作出修改完善。 四、规章制度的告知程序 规章制度是劳动合同的一部分,要让劳动者遵守执行,应当让劳动者知道。 因此,本条规定,直接 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应当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关于告知的方式有很多种,实践中,有的用人单位是在企业的告示栏张贴告示;有的用人单位是把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发给劳动者;有的用人单位是向每个劳动者发放员工手册。 无论哪种方式,只要让劳动者知道就可以。 关于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 【解读】本条是关于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规定。 一、关于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也称劳动关 系三方原则。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 1976 年 144 号《三方协商促进国际劳工标准公约》规定,三方机制是指政府(通常以劳动部门为代表)、雇主和工人之间,就制 11 定和实施经济和社会政策而进行的所有交往和活动。 即由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会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共同处理所涉及劳动关系的问题,如劳动立法、经济与社会政策的制订、就业与劳动条件、工资水平、劳动标准、职业培训、社会保障、职业安全与卫生、劳动争议处理以及对产业行为的规范与防范等。 三方机制协商劳动关系的机制或者说手段,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是“舶来品”,我们搞市场经 济,也需要学习它,借鉴它。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与国家的利益是一体的,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整劳动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企业、职工三方利益格局日益明晰,企业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这种新形势下,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调整劳动关系,显然与市场经济的变化不相适应。 协调劳动关系已不仅仅是劳动保障部门的事情,通过政府、工会、企业组织建立三方协调机制已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和社会安定的必然选择。 我国于 1990 年批准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三方协商促进贯彻国际 劳工标准公约》。 2020 年 10 月 27 日新修正的工会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对三方机制作了规定,即:“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 ”这是目前我国推行三方协商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 2020 年 8 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联合宣布,国家将全面启动劳动关系三方 (国家、企业、职工 )协商机制,以协商的形式解决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目前全国省级和市一级的三方机制已经基本建立。 三方机制正逐步向县(市、区)和产业一级延伸, 全国将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层面的三方协调机制三方机制与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一起构成了稳定、协调和规范劳动关系的机制。 二、三方机制的组成 三方机制应当由三方组成,即由代表政府的劳动行政部门、代表职工地方总工会和代表用人单位的企业代表组织(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商会等)。 三方协商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平等对话的机制。 政府、企业组织和工会组织三方的职能不能替代,各有侧重和相互独立,相互没有隶属关系,切实代表基层组织和会员的利益。 1.政府代表。 工会法中明确规定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是政府的代表。 一直以来,我国参加国际 劳工大会的政府代表也是劳动行政部门。 由此可以看出,劳动关系三方代表中政府代表应该由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担任。 2.企业组织代表。 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地建立了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应该说该组织代 12 表的是国有企业。 随着新建企业的迅猛发展,企业所有制形式呈现多元化,企业组织形式也呈现多元化,民间的商会、个体经营者协会、青年企业家协会、女企业家协会等相继出现,作为企业方代表,它们都可以成为三方协商机制的一方。 目前 ,在中央层面,还是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作为企业方代表。 3.职工代表。 由于三方机制是协商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 ,它超出了具体企业的范围。 因此,代表职工参加三方机制的是各级总工会。 三、三方机制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工会法和本法的规定,三方机制解决的是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 如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职业培训、劳动争议、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等。 四、建立三方机制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劳动关系的调整提出了与其相适应的客观要求,因此,在企业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到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这些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制度,都是为了更好地调整企业的劳动关系,促进职工队伍的 稳定和劳动关系的和谐,以保证经济建设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劳动关系出现许多新问题,如就业压力大,劳动关系紧张,群体性突发事件增多、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不为职工按时足额缴纳社保金、任意延长工作时间、非法收取劳动者押金等。 协调劳动关系,一方面,要靠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实行集体协商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 但是,仅在企业范围内推行集体协商和实行集体合同制度是不够的,从协调劳动关系的整个社会化发展要求来看,还需要建立起能够促进劳动关系协调与稳定的发展的三方机制。 用三方协商机制来体现对更高层次上的劳动关系协调作 用,促进各方利益主本的相对一致性,以达到三方共同利益和目标的实现。 建立三方协商机制不仅不会取代和削弱企业劳动关系双方通过协商签订的集体合同的主体地位,更不会破坏企业建立起来的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反之,当三方协商机制的作用发挥出来的时候,它会积极引导双方更好地实现其签订的集体合同和协议,会指导帮助企业双方更好地通过协调机制来达到双方的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工会在劳动合同中的作用 第六条 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 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 13 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解读】本条是关于工会在劳动合同中的作用的规定。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根据工会法的规定,工会在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 ,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会必须密切联系职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按照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规定,各级工会组织享有广泛的权 利,如在参与民主管理、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安全卫生、解决劳动争议等。 这些权利行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职工的合同权益。 因此,这些权利同时也是工会的职责。 一、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 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是工会一项具体的职责。 工会法第 20 条也规定:“工会帮助、指导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按照本法的规定,除了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外,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都要订立劳动合同。 本来订立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 用人单位双方的事,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平等协商确定。 但是现阶段,广大劳动者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判别,尤其是大量进城的农民工,很多人对什么是劳动合同,怎么签订劳动合同,签订什么样的劳动合同,可能都不懂,迫切需要得到工会组织的帮助和指导。 这些帮助、指导不是由工会代替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是对职工作一些宣传解释工作,教育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中有什么权利,应当履行哪些义务,怎么正确地履行劳动合同,违反劳动合同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发生劳动争议应当怎么办。 等等。 目前,劳动合同的签 订率不高,大量的劳动合同采取的是口头形式,有的根本就没有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处理起来没有依据,造成一些案件久拖不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