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纯净水厂qs质量管理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照季节和区域的划分制订一套灭鼠、消灭蟑螂等昆虫的计划并设施。 、虫、蝇大量孳生的季节,公司采用药物喷洒的形式以维护厂区环境无害虫,特别时垃圾池。 厂区内不准饲养家畜及宠物。 ,见《灭鼠网络图》。 在灭鼠点设置粘鼠板、捕鼠器,每周定期检查灭鼠的情况,捕鼠的结果记录在《防鼠虫、老鼠执行情况记录》中。 ,采用集中定期的喷药杀灭方式。 ,商 讨原因以修订计划或更改手段 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1. 生产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合格者方能上岗。 ,须穿戴整洁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口罩等防护用品后方可上岗。 60分钟后关闭,经洗手消毒。 即先用肥皂洗手,再经消毒水浸泡 3— 5分钟方可进行操作。 、生产人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不准长发外露,不准留长指甲、涂指甲油。 禁止在生产区域内吸烟、吃零食不厌精、随地吐痰和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必须脱去工作衣帽,待再次进入车间内需要重复上述卫生消毒程序才能上岗。 、工具、计量器具、案板必须每日进行消毒、清洗。 工作完毕后,彻底清洗消毒工作场地。 2. 2生产设备 设施、设备卫生管理制度 通过对生产设备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及设备使用率,以确保品质、延长其使用寿命。 适用于对生 产设备的检修、保养和安装过程的控制。 a)负责编制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计划。 b)监督和检查各车间定期维护保养情况。 c)负责在用设备的统一调配管理,提出设备的购置计划。 a)负责生产设备维护保养; b)维护生产现场必要的工作环境。 : a)操作者在使用前要验证设备是否完好,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b)操作者应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生产 车间 应检查各车间的设备 维护保养情况,并作记录,对发现问题或有怀疑的设备,应立刻 停止使用,通知技术人员及时排除故障,确保设备持续稳定的运行能力。 ,须经培训或采取有效措施以满足这些要求,应经生产 车间 门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 ,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服务设备计划,报 厂长 批准后实施。 新购设备经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交生产车间使用,并纳入生产设备一览表中受控,设备资料由生产 车间 建档,报办公室备案 . 车间 提 出,质量负责人组织确认后报 厂长 批准,方可办理报废手续,办完报废手续后,即从生产设备一览表中将该设备删除。 ,建立设备档案,其内容包括 、设备型号、测量范围、精度等级 (新旧或改装过 ) .故障或修理的记录 管道、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规范清洗消毒的管理 管道、设备清洗消毒。 生产 车间 负责对管道、设备的清洗消毒。 凡是进入车间得人员的工作衣物按正常衣物洗涤干净。 、下水道沟槽。 清扫异物,用洗涤剂刷洗,清水冲净。 、窗、玻璃、顶。 清扫异物,刷洗,清洗冲净。 ,保持清洁即可。 、洗手池。 每日清洗一次,冲净异物,用刷子蘸洗洁剂刷洗,清水冲净。 : 每日对管道内外清洗、保养一次,做好定期维护。 设备和容器清洁控制程序 保持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度 , 防止污染食品。 与食品接触的员工、设备合器具。 生产 车间 负责按规定进行操作和检查。 工厂设备及器具 生产设备及器具须采用无毒无味、抗辐射、不吸潮、不变形的材料。 设备安装在中间,让机器里面与四周有足够的空间来做清洁和卫生工作。 器具须平滑、无坑洞、易清洗。 在更换设备或采购新的设备时,须考虑易清洗的因素。 每天开工前,各班组负责人和必须对加工所需的一切设备、器具对照卫生检查标准进行评价,若卫生条件不符合,则记录在日卫生检查记录中,并重新清洁,否则不能进行生产。 加工过程中,手、工器具必须按照规定的清洗指导和频率进行操作,由各班组负责人进行监督指导。 若器具、手被污染(如落地)必须清洁。 、消毒 与产品或产品接触面相接触的帽子、鞋子,必须由防水、无毒的材料制成,并保持清洁卫生。 由公司统一发给工人帽子、工作鞋,生产线上的 主管人员要确保其工人佩戴这些用品。 员工不得以个人的用品取而代之,要求工人将其用品保持清洁卫生。 设施、设备清单 编号 : 序号 本厂 编号 设施名称、 型号规格 起用日期 验收人 使用 部门 放置 地点 现行 状态 2. 3人员要求 人员健康卫生控制管理制度 防止直接接触食品的员工对食品造成污染。 生产 车间 员工的健康及个人卫生状况的控制。 办公室负责对员工的健康及卫生状况进行监控。 、管理人员每年一次由办公室部组织体检,并出具健康证明。 新入厂员工必须取得健康证后才能上岗。 (区)卫生防疫站体检或主管人员检查,发现有或可能有疾病、传染病、外伤(如切伤、烫伤)、开放性溃疡及其他任何可 能对食品、食品接触面或包装材料造成污染的员工,都要立即调离生产岗位,直到恢复健康或符合条件为止。 ,要特别强调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如果生病或受伤、或是传染病(肠道疾病、肝炎疾病等)者有接触,都必须立即通知生产主管人员。 ,在观察到或被告知有可能污染生产工序的个人生病或受伤的情况下,生产主管人员可以要求其离开生产线,并记录在《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中。 的教育培训,新进厂员工要集中进行系统的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培训和考试效果要记录。 、鞋,袖口要扣严,勿使内衣外露,工作帽要将头发完全罩住,防止头发等夹杂物落入食品中拆包和封口工序要戴口罩。 、洗澡,不得蓄留指甲、涂指甲油及佩戴饰物等。 ,并于进入加工厂前、上卫生间后手部受污染时,须即清洁洗手。 ,不得带入工作间。 、吸 烟、咀嚼及饮食等行为。 ,要换帽换鞋,遵守卫生间使用制度。 3.技术文件管理 3. 1技术标准 标准清单 编 号: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号 记录人 备注 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771820xx 2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1996 3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 4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令第 75号 5 净含量检定方法 JJF107020xx 6 与生产的食品相关的产品标准和卫 生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 GB8537《饮用天然矿泉水》; 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GB1732420xx《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929820xx《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 7 使用的原辅材料标准 3. 2工艺文件 水生产工艺流程图 水源水 粗滤 精滤 去离子净化(离子交换、反渗透、) 灌装封盖 杀菌 成品 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 检验 臭氧杀菌 3. 3文件管理 技术性文件管理制度 为确保我厂的技术管理 ,使 全厂的工艺.技术文件和资料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如下: .技术标准及设备操作规程由生产 车间 组织编制。 厂长 组织生产、质检及相关部门和车间领导对技术文件进行评审,以确保技术文件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由 厂长 或其授权人员批准发布。 、行业标准等,有关部门组织人员进行评审后方可采用或执行。 (包括引进的外来文件,由生产 车间 按照<文件控制程序>实施标识.发放管理。 每年要组织相关部门和车间对全公司的所 有技术文件进行一次评审,以确保技术文件与实际工作的符合性。 ,须经各有关部门提出后,由 厂长 办公室统一进行,任何单位不得私自更改或变动技术文件。 ,由生产 车间 统一进行换版,收回所有旧文件,并换发新版文件。 对作废文件由生产 车间 按照《文件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更不允许私自拷贝或复印。 有特殊情况复制或带出厂的,必须经办公室主任批准,并由携带者到办公室办理借阅手续方可带出。 携带者要为文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负责 . 厂长 : 年 月 日 4. 采购质量控制 4. 1 采购制度 采购管理制度 为了对采购过程及供方进行控制,保证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要求,特制定制度。 ,按照制度的要求 ,负责对公司物质设备采购进行组织 .协调 .控制及管理。 车间 负责提供生产所需物质设备的计划清单。 、包装物料和原料供方的选择、评定、控制。 内容 (1)A类:原料、辅料。 (2)B类:包装袋。 (3)C类:设备。 ( 1)合格供方的选择及评审须遵循以下原则: a有足够的质量保证能力。 b能满足数量及交货期的要求。 c价格合理、服务良好。 d有提供令人满意的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经历。 e有提供令人满意的售后服务保。 f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规定。 ( 2)供销科负责对采购产品供方依上述原则进行评价 ,合格的供方经 厂长 确认后 ,纳入公司合格供方名录 ,作为选用 .采购的依据 . ( 3)供销科负责 对供方产品质量、提供产品的保证能力、产品交付的服务及支持能力等进行评估。 不合格的供方应从合格供方名录中除名,重新选择。 (1)采购文件包括:采购物质计划、采购协议(合同)。 (2)采购文件内容: a供方名称、地址、联系电话、邮编、传真。 b明确采购物资的名称,表明物资或服务的特征、特性、质量要求、数量及价格资料。 ( 3)采购文件的审批。 a与产品安全卫生密切相关的设备、原材料、贵重物品等需经 厂长 审批。 b办公设备及辅助用品、低值易耗品的采购需经办公室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 采购。 ( 4)采购人员按采购计划实施采购行为,并将公司要求通报供方和外包方。 (1)采购人员必须提前一天通知生产 车间 ,确保足够仓容存货和落实收货人员,准备接货工作,并提前知会质检员到场检验。 (2)采购人员协助采购产品的验证工作。 (3)质检员依据产品或服务的特征及质量要求、安全卫生要求以及验证方式和要求,严格按各类物质的验收标准执行验证活动,并做好详细记录。 ( 4)对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确保未经检验和验证不合格的产品不投入使用 . 4. 2采购文件 采购原材料的管理办法 销售科采购人员必须根据生产的需要和采购计划单要求,按产地、品种、数量(批量)进行采购,未经 厂长 同意的,一录不准外购。 、时间、来货单位等,知会质检员到场检验。 入又特殊情况(如晚上、深夜到货的),应在一个工作日内通知质检员抽样检验,确保未经检验不得投入生产。 ,确保防护和减少途中的损耗。 ,凡 外购原料,质量、数量、重量、包装等不符合要求的,仓管员有权拒绝进仓,并报告主管领导处理。 《产品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