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内容摘要:

化 企业 2家以上,到 2020 年,培育大型骨干文化企业 1 家,全县文化企业总数超过 120 个,从业人数达到 1650 人以上;到 2020年全县文化企业总数超过 450个,从业人数达到 6100人以上。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作为 “一把手”工程,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同落实,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文广部门督查落实、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 成立灵台县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领导小组,统 一领导全县各项建设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和督查落实。 建立健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绩效评价、督查考核和目标责任制度,把工作绩效同干部的考核使用紧密结合起来,保障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实施。 (二)规划保障。 坚持高起点策划、高水平规划,充分论证,科学决策,围绕重点建设任务,制定分项规划、实施细则,努力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操作性。 注重与城乡建设规划、文化发展规划、卫生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相互衔接,确保各项规划的系统性和持续性。 坚持边规划、边建设,及时调整规划中不合理的内容,确保规划的每一项建设任务落到 实处。 (三)政策保障。 探索推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围绕中央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研究制订更为具体、更具操作性的投资、财税、金融、土地、规划、生态补偿等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真正形成招大商、引大资的政策“洼地”。 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政策允许的建设领域,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 (四)资金保障。 加大投入力度,将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确保公共财政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设立灵台县华夏文 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专项资金,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级项目资金,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市 “盘子 ”。 引导和带动金融资金、社会资本投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活动。 (五)人才保障。 把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县人才发展规划,选好配强宣传文化单位领导班子,不断加大力度,下工夫培养一批年轻人才、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文化专业人才。 加强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依托文化产业基地,设立本地文化人才项目库,培养造就一批懂文化、会管理、善经营 的高素质文化人才。 制定人才引进标准、计划和 优惠政策 ,建立 健全文化人才选拔、交流、培训、激励机制和管理办法, 从 2020年开始,每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一定专业成就的文化人才和本科以上学历文化旅游专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引进文化艺术创作、文化经营管理和文化科技等紧缺人才 510 名,改善全县文化人才队伍结构,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附件: 分解表 附件 1 灵台县文物及遗址保护名录 类别 级别 资 源 分 布 备注 文化遗址 国 家 级( 2 处) 桥村遗址、西山遗址 省级( 12处) 景村西周墓群、东庄西周墓群、告王河墓群、皇甫谧墓、牛僧孺墓、西堡子山遗址、阳面岭遗址、草脉殿遗址、姚李遗址、蒋家嘴遗址、齐家岭遗址、灵台文庙 县级( 22处) 寺沟遗址、上湾墓、下堡子遗址、新庄坪遗址、中庆寺庙遗址、圪垯庙、蛟城庙、安沟遗址、洞山墓、百里故城址、堡子山遗址、良原故城址、双堠子墓群、鼻马嘴遗址、周家坪遗址、丰台湾墓、饮马 沟遗址、南山遗址、文家湾墓群、火烧湾遗址、秋射墓、暖山遗址 馆藏文物 一级( 44件) 灵台县博物馆 二级( 441件) 灵台县博物馆 三级( 1166件) 灵台县博物馆 一般( 5776件) 灵台县博物馆 红色文化遗址 县级( 1处) 灵台县第一个地下党工委,西屯乡小村村红色革命遗址 附件 2 灵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类别 级别 资 源 分 布 备注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省级 ( 4项) 灯盏头戏、皇甫谧针灸术、灵台木偶戏、 灵台唢呐 市级 ( 42 项) 灯盏头戏、皇甫谧针灸术、灵台木偶戏、灵台唢呐、文王伐密、灵台祭天、百里的传说、左丘明射箭择居、海龙神母传说、疙瘩庙的传说、皇甫谧读书台的传说、皇甫谧名字来历、三女川的故事、民间工匠画、根雕、剪纸、刺绣、麦秆画、泥塑、宫灯、寺庙彩绘、唢呐、灵台民歌、武社火、铁匠工艺、木犁制作技艺、木工踩鼓技艺、芦席编扎技艺、蓑衣草鞋编制技艺、擀毡技艺、脊兽制作技艺、蒸笼制作技艺、百里香白酒酿造、灵台手工面、薛家庄烧鸡、醪糟、丧葬礼仪、寿诞礼仪、谢锁习俗、疙瘩庙庙会、药王洞庙会、连枷棍 县级 ( 95 项) 灯盏头戏、皇甫谧针灸术、灵台木偶戏、灵台唢呐、文王伐密、灵台祭天、百里的传说、左丘明射箭择居、海龙神母传说、疙瘩庙的传说、皇甫谧读书台的传说、皇甫谧名字来历、三女川的故事、民间工匠画、根雕、剪纸、刺绣、麦秆画、泥塑、宫灯、寺庙彩绘、唢呐、灵台民歌、武社火、铁匠工艺、木犁制作技艺、木工踩鼓技艺、芦席编扎技艺、蓑衣草鞋编制技艺、擀毡技艺、脊兽制作技艺、蒸笼制作技艺、百里香白酒酿造、灵台手工面、薛家庄烧鸡、醪糟、丧葬礼仪、寿诞礼仪、谢锁习俗、疙瘩庙庙会、药王洞庙会、连枷棍、鹿仓坡塬的传说、 烂牛湾和康王坟故事、三炷香的传说、通气塬的传说、饮马沟的传说、滚龙寺的传说、欢喜疙瘩的传说、西郊的传说、千佛洞的传说、饮马嘴的传说、双堠子的传说、清溪寺的传说、堡子的传说、燎干的故事、文王山的传说、马刨泉的传说、关公手印的传说、涧沟潭的传说、龙翻头的传说、打春的传说、秀秀丑丑的传说、荣旺的传说、母子恨、火烧湾的传说、鸟鸟山的传说、文革诗抄、民间谚语、东寺沟的传说、箱柜画、木偶制作、木雕、香包、高跷社火、东郭社火、花灯社火、皮影戏、黄酒酿造工艺、乐器制作技艺、纸板印画技艺、地毯制作工艺、编耱技艺、麻花制作、豆 腐脑制作、待客 “九魁、十全 ”席、甑糕制作、豆腐制作、灯会、面灯、罐罐茶、古民宅、灵台医药、崇宁寺庙会、回民婚礼习俗 附件 3 灵台县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任务分解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 单位 总投资额 建设性质 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起至 年限 项目类别 1 灵台县数字电影院建设 文广局 2266 新建 以西城区多功能文化中心二楼,总面积 420 平方米。 计划修建 126坐大型厅 1 个、 74 坐小型厅 1个,总座位数 200个。 配备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安装环绕立体声音响系统 ,配套服务设施。 20202020 文化产业 2 古灵台遗址公园项目 文广局 20200 新建 以现存“灵台”为中心,重新规划设计,融入古商周文化元素,改扩建原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