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式支架现浇梁施工技术总结内容摘要:

现象、损坏现象、脱落现象,如有,及时增补垫块和更换垫块。 ⑩ 钢筋接头采用焊接连接,严禁采用绑扎连接。 ⑾ 施工作业人员不能把钢筋骨架作为作业平台,要搭设专门的工作平台绑扎钢筋。 ⑿ 钢筋应进行除锈处理,严禁使用锈蚀的钢筋。 ⒀ 加工好的钢筋要分类、分编号堆码整齐。 ⒁ 钢筋要架空、覆盖存放。 ⒂ 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在受拉区不大于 50%,绑扎接头不大于 25%,凡两钢筋接头相距在 30d和不小于 500㎜区域内均作为同一截面处理。 ⒃ 同一截面内同一钢筋只允 许有一个接头,接头不能放在受力较大部位和钢筋弯曲处不小于10d范围内。 ⒄ 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7 安装预应力管道 ① 预应力管道必须在钢筋安装的过程中进行,不能完成钢筋安装后,再进行预应管道安装。 ② 预应力管道安装前按设计预应力钢筋定位网坐标 X值、 Y值进行坐标放样,确定了预应力管道位置后,方可进行安装。 ③ 一条管道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检查,管道位置及管道连接合格合,方可进行下一条管道的安装。 ④ 预应力管道采用波纹管,波纹管采用专用接头连接,注意连接处的气密性,同时每隔 50cm利用钢筋准确定位,曲线地段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加密定位钢筋,间距可加密到 30㎝;波纹管定位时,注意不要损伤波纹管。 ⑤ 波纹管定位筋采用 Φ 12钢筋。 安装钢绞线 设计要求钢绞线采用Φ ㎜低松弛钢绞线 ,标准强度 fpk=1860MPa,Ey= 105 MPa。 ① 预应力筋下料长度根据设计图和施工用张拉设备的工作长度、锚夹具厚度、外露长度等因素所需要的长度综合计算求得 ,确定钢绞线的下料长度,用尺量好长度,并用石笔画线作好标识,然后用砂轮切割机切断钢绞线。 ② 钢绞线不得用电 弧 切断,钢绞线下料后不得散头。 ③ 根据设计每孔钢绞线的束数,进行钢绞线编束,编束间距为 1~ , 并编号存放备用,搬动时不得在地上拖拉。 ④ 简支箱梁为纵向预应力体系,所有钢绞线均采取先穿束方式施工。 在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下进行穿束。 施工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进行指挥操作,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统一与协调。 安装内模 待底腹板钢筋绑扎安装完毕后,对底板、腹板钢筋和波纹管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内模安装。 内模采用集中分块加工,运至现场拼装成型;内模面板采用厚度为δ 15mm的竹胶板制作,利用钢管及方木进 行加固,钢管两端设天地托,钢管横向间距在两侧按 30㎝控制,中部按 60㎝控制,纵向间距按 90㎝控制,每间隔 4排设一排横向剪刀撑,顶部采用方木制成木支架置于钢管上部,作为顶模板的支撑架,内支架支承在底模板上,采用自制钢支撑架支撑牢固,支撑架上下端加设混凝土垫块;上端垫块上部设横向方木,以便使各支撑点均匀受力;内模顶部根据混凝土浇注需要,预留底板混凝土浇注窗口,以便于底板混凝土施工时进料;在底板上 100 ㎝、 230 ㎝处设两排横向通 8 长拉杆将内外模连接起来,共同受力,纵向间距为 70㎝;拉杆埋入混凝土内的段落要套 PVC管 ,拆模后,采用同标号混凝土堵塞拉杆孔。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注意预埋接地端子,伸缩缝预埋钢筋、钢板,防护墙钢筋、通信、信号电缆过轨预留孔,防震落梁预埋件,泄水孔预埋件,检查孔预留,通风孔预留,接触网基础预埋钢筋及剪力齿槽 ,侧向挡块预埋件 , 梁上到墩上检查梯预埋件等。 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接地电阻测试,只有在接地电阻测试合格后,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对支架、模板、钢筋、预应力管道、预埋件、预留孔等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板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整 孔箱梁砼分段一次浇筑成型,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浇筑顺序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并采用水平分段,斜向分层的整体推进方法全断面推进,同断面浇筑顺序为底板、腹板、顶板,分段分层循环推进,(具体见下图)在前一段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下一段混凝土,段与段之间不产生冷缝;同时安排测量组对支架、地基进行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并作好记录,根据观测资料及时进行加固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浇筑底板混凝土 底板浇筑从端头及顶板预留工作孔下灰,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插点均匀、严密、不得漏振。 底板浇筑完成一段后,将内模部分的活动 模板压紧、固定,立即浇筑腹板混凝土。 浇筑底板混凝土时,因梁端支座处钢筋较密,混凝土振捣难度大,在浇筑该处混凝土时,要求加强对支座部位的捣固工作,配备 25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并配合人工采用捣固铁钎、捣固铲进行人工捣固;完成后采用木锤适当敲击模板,听声音实沉,则混凝土已密实。 浇筑 腹板混凝土 腹板混凝土浇筑采用对称分层下灰的方式进行,分层厚度不得大于 30㎝,腹板混凝土的振捣采用复合振捣的方法,先用插钎(特别是波纹管底部),再用振捣棒插入振捣,振捣时注意波纹管的保护。 浇注过程中,采用木锤敲击内 模下倒角,检查混凝土密实度。 腹板混凝土浇筑务必注意:混凝土的下料和振捣,两腹板必须同步对称进行,以避免内模偏位。 浇筑 顶板混凝土 浇筑完一段腹板混凝土,拆走内模压件后,浇筑该段顶板。 顶板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以防止出现松顶现象。 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应注意控制好顶板厚度和坡度,并对顶板面标高进行精确控制,顶板标高控制点每 2米布设一个,同时要挂线进行顶板收面,收面完成后,再次进行标高复测, 9 确认无误后,进行覆盖养护。 梁面标高、平整度、排水坡的控制 因梁面标高、平整度、排水坡较复杂,采用人工进行处理困难,难以保证坡面质量 ,采用厂制收面机 配合人工 进行收面,确保标高、平整度、排水坡符合规范要求。 混凝土施工时支架的变形观测 ① 砼浇筑过程中必须安排有经验的木工、架子工值班检查模板、支架变形情况,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② 测量组采用水平仪对支架进行沉降观测,包括支架的沉降和地基的沉降。 ③ 观测点的布设与支架预压时的观测点布置相同。 观测分浇筑前、浇筑过程中、浇筑后三个阶段进行。 ⑤ 在观测过程中,如出现支架变形过大,必须暂停施工,采取加固措施后,方可继 续施工。 ⑥ 施工完成一孔后,根据该孔观测结果,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供下一孔施工提供参考,依据该孔施工情况对支架、模板进行调整和局部加强。 梁体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措施 为防止梁体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裂缝 ,关键在于采取有效方法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浇筑后的内外温差。 可 采取以下措施 进行控制 : ① 优化配合比设计 施工前 ,进行多组配合比试验 ,选用低水化热水泥 ,掺用粉煤灰等掺合料或减水剂、泵送剂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 ,还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泵性 ,延长凝结时间 ,推迟水化热的过早释放 ,降低水化热 ,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峰值。 ② 降低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