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污水干管及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于使用(平面定位和竖向控制)施测和长期保留的原则下组成闭合控制网,以便施工测量进行闭合校核。 控制点之间要通视、易量,控制桩的顶面标高略低于场地设计标高。 二、测量工作程序 开工前对业主和勘测单位移交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闭合复测,复测合格并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施工。 测点交接→测点复测→建立施工导线网,布水准控制点→测定道路中线、雨污管线桩→局部放样。 三、控制系统的建立: 针对本工程规模及特点,建立现场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于在施工 全过程中进行测量的控制。 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建立一级导线平面控制系统,系统布设以甲方提供的控制点为导线起始方向,施工过程中,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布设环形12 闭合导线并联测甲方提供的控制点。 导线点的位置应通视条件良好,间距50~100m,不易受道路交通的影响,并保护好定位桩。 2. 高程控制系统 建立以导线点为基础,等级为四等的高程控制系统,采用高等级水准仪由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至各导线点上。 四、放线控制 本标段的放线控制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道路中心线(边线)、管道中心线、检查井等 的平面控制及高程控制; 五、放线方法及施工工艺流程 ⑴据已建立控制系统,进行局部放线控制点的测设。 ⑵据设计已提供的管线及各类井室的高程和坐标,采用极坐标法进行管道中心线、检查井等的平面测量。 ⑶由于管段各检查井之间的距离较短,管线测量可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出井中心位置,管道线中心位置,在相应位置设置里程桩号,方便施工及防止出现错误,便于复测。 ⑷进行下一道工序前必须先复测数据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不合格的工序必需返工保质量。 : 仪器采用全站仪,测量时照射二次读数取平均值 为距离测量值(导线测量时须返方向测量作为校核)。 小范围距离测量采用普通钢尺测距,主要技术要求须满足《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关规定。 13 本工程测量工作量大,线形较复杂,测量内容主要有平面坐标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等。 1)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测量,测速快、准确和操作简便;能在超远距离内和不同标高位置直接进行施测,不用在施测过程中移动仪器,从而可加快速度,缩短施测工期。 在本工程开工前,会同监理单位及业主依据设计单位的设计施工图对勘测院提供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控制网进行闭合复测。 根据已有的高级控制网,结合各施工段走向及需要, 加密布置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各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状况,以方便随时进行闭合复测,所有的测量记录及结果应在报送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采用全站仪的后方交会专项功能 ,通过对两个已知点的观测 ,得出仪器点的坐标;采用全站仪的测量距离专项功能,在测临时站点到两已知观测点的距离时加测一个角度,即测站点放在待定点上 ,在测距离的同时观测该点到两个已知控制点的夹角,这样也可以得出仪器点的坐标。 施工控制网的测量成果为满足要求宜采用较高精密度等级,平面控制网按一级导线网控制;高程控制网按四等水准测量控制。 做好各施工控制 点的保护工作,竖立明显的标牌,以防止损坏。 根据施工控制网测放出排水沟中心线的位置,并进行各部位水准测量工作。 控制桩采用双后视极坐标测量的方法进行测放,测量精密度需满足招标文件的有关技术要求,所有测量数据及成果报送监理审核签认方可使用。 3) 管道的起点、终点及转折点称为管道的重点,管道中线定位就是将主点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去,并用本桩标定。 管线起点及各转折点定出以后,从线路起点开始量距,沿管道中线每隔 50m 钉一木桩(里程桩)。 14 根据管线的起点和各沟的挖土中心线,一般每 20m 测设一点,中心线的投点容差为177。 10mm,量灰线标明开挖边界。 在测设中线时应同时定出井位等附属结构的位置。 每隔 20m 或 30m 槽口上设置一个坡度板。 作为施工中控制管道中线和位置,掌握管道设计高程的标志,坡度板必须稳定、牢固,其顶面应保持水平,用全站仪将中心线位置测设到坡度板上,钉上中心钉,安装管道时,可在中心任务钉上悬挂锤球,确定管中线位置。 以中心钉为准,放出垫层边线,开挖边线及沟底边线。 3. 高程测量: 高差不大时采用 B1 级水准仪,测量时往返各一次,取闭合差≤ 12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L 为往返测量水准线路长度( KM)。 高差较大时标高的测量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主要技术要求须满足《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中表 的规定,内业计算垂直角度的取值应精确到 ”,高程取值应精确到 1mm。 4. 内业计算: 导线点平面控制网测量后,水平角及距离应进行平差,并以平差后坐标反算的角度和边长作为成果。 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应满足《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中要求。 5.注意事项 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明显,并妥善保护好。 避免误差的积15 累。 在每次投测中,上下两人要配合默契,取线左、线右投测的平均位置。 每次施测时应由专人操作及记录。 第五节 旧路面及基层拆除 根据设备图纸,用全站仪测放出线路中线及边线,并测出实际标高,用白灰线标明地上及地下构筑物位置。 旧路面及基层拆除采用挖掘机液压破碎机对原路面进行破碎(机械不能拆除的地方由人工拆除),装载机将拆除物装至有盖自卸汽车车厢,然后由自卸汽车全部外弃,外弃运距 18km。 第六节 原地下管线保护方案 由于地下管线位置、数量不明,为避免盲目施工造成损失。 在施工前,要求甲方提供地下管网 资料,并走访调查地下管网情况后,采用挖探槽方式,探察地下管线分布情况,探槽深 米,宽 米。 顺道路纵向中线两侧各挖一根,道路横向每隔 30 米挖一根,长度为道路红线宽度,探明地下管线后。 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如下方法加以保护。 一、砌筑砖墩支撑 排水管道施工时若与其他管道交叉,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处理。 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预制圆形管道与其上方钢管道或铸铁管道交叉时,当钢管道或铸铁管道的内径不大于 400mm 时,宜在混凝土管道两侧砌筑砖墩支承保。 砖墩应采用粘土砖和水泥砂浆,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砂浆不应低于。 砖墩高度在 2m 以内时,砖墩宽度宜为 24Omm; 16 砖墩高高度在 1m 时,宽度宜增加 125mmm;砖墩长度不应小于钢管道或铸铁管道的外径加 30Omm; 砖墩顶部应砌筑管座,其支承角不应小于 900。 当覆土高度不大于 2m 时,砖墩间距宜为 2~3m; 对铸铁管道,每一管节不应少于 2 个砖墩。 当顶板至其上方管道底部的净空小于 70mm 时,可在顶板与管道均可采用低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实,其荷载不应超过顶板的允许承载力,且其支承角不应小于 900。 二、砌筑管廊 圆形或矩形排水管道与其下方的钢管道 或铸铁管道交叉且同时施工时,对下方的管道宜加设套管或管廊,套管的内径或管廊的净宽,不应小于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加 300mm,套管或管廊的长度不宜小于上方排水管道基础宽度加管道交叉高差的 3 倍,且不宜小于基础宽度加 1m,套管可采用钢管、铸铁管或钢筋混凝土管;管廊可采用砖砌或其他材料砌筑的混合结构。 套管或管廊两端与管道之间的孔隙应封堵严密。 其简图如下: 当排水管道与其上方的电缆管块交叉时,宜在电缆管块基础以下的沟槽中回填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石灰土或 砌砖。 其沿管道方向的长度不应小于管块基础宽度加 30Omm。 排水管道 与电缆管块同时施工时,可在回填材料上铺一层中砂或粗砂 , 其厚度不宜小于 10Om。 当采用砼回填时,砼应回填到电缆管块基础底部,其间不得有间隙。 当采用砌砖回填时,砌砖体的顶面宜在电缆管块基础底面以下不小于 200mm,再用低强度等级的砼填至电缆管块基础底部,其间不得有空隙。 当采用砌 17 第七节 沟槽支护方案 为避免槽壁失稳,出现塌方,影响施工,甚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本标段内机械无法开挖的沟槽采用人工撑下开挖,支撑采用密撑。 当遇到必需进行支护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补充方案。 第八节沟槽开挖施工方案 根据本工程 特点和施工要求、技术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我单位在深沟槽施工方面已成熟的施工工艺,土方开挖工程的总体施工方案为:土方开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二者有机结合。 在开挖时为保证沟槽边坡的稳定及安全施工,对于局部沟槽沟壁土质差的段落,沟壁采用砼喷护措施。 一、沟槽降、排水及地表排水 1.地表排水 沟槽开挖前需做好地面排水,沟槽两侧向外设置排水沟,并在适当距离设截水沟,防止雨天雨水集向沟槽。 2.排降水措施 沟槽开挖前应对沟槽进行预降水,并保证降水效果,以加固坑内土体。 施工阶段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排水降水措施。 二、沟槽开挖方法 本标段沟槽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从上至下,严禁超挖、污、雨水沟槽开挖各自独立开挖”的原则进行逐段、分层开挖。 沟槽开挖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测量放样。 通过坐标点、路中线里程桩放出管道的中线点,在管道纵向定出沟槽开挖边线,并测出开挖深度,18 加强桩点维护,确保日后复测顺利进行。 做好槽内、槽外的排水,沟槽开挖至设计槽底后在槽内应开挖集水沟,并通过集水井将地下水抽至地面临时排水系统。 采用自卸汽车配合挖掘机开挖的运输方式,将开挖出来的土方及时运至事前联系好的弃土场,次要交通位置可堆放弃土, 待沟槽施工完后用于回填。 沟槽开挖前,现场施工员和现场之质安员应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交底内容一般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其配合人员应熟悉机械挖土有关操作规程,并及时量测槽底调和宽度,防止超挖。 沟槽开挖时,先进行详细的测量定位并用石灰标出开挖边线,复测无误后可指挥挖掘机进入沟槽开挖范围进行开挖,挖掘机一边开挖一边后退,开挖出来土方需及时外运。 由于挖机不可能准确地将槽底按规定高程整平,所以为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挠动,而用人工清底。 沟槽开挖时, 各级质安人员要加强巡视现场,密切注意周围土体的变化情况及沟槽内可能出现的涌水、涌砂及坑底土体的隆起反弹,一旦发现问题,应产即停止开挖,并知会监理工程师协同处理。 雨季施工时,为防止沟槽底土壤受水浸泡,预留人工整平的 20cm 一层的土体应待下一工序进入前方予以挖除。 沟槽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辅助修整基底。 三、沟槽开挖槽底宽度、工作面宽度、放坡系数的确定 19 每侧工作面宽度按下表执行 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 (mm) 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 D1 管道工作面宽度 b1 构筑物工作面宽度 非金属管道 金属管道 无防潮层 有防潮层 Dl≤ 500 400 300 500Dl≤ 1000 500 400 1000D1≤ 1500 600 600 1500D1≤ 3000 800 800 2.沟槽放坡系数 沟槽开挖深度 1 沟槽放坡系数 i H≤ i= H≥ I= 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 B=D+2t+2C 四、沟槽开挖注意事项 当沟槽挖深较大时,应合理确定分层开挖的深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0 ( 1)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 3m 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 宜超过 2m ( 2)人工开挖多层沟槽的层间留台宽度:放坡开槽时不应小于 ,直槽时不应小于 ,安装井点设备时不应小于 ; ( 3)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应按机械性能确定。 沟槽每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他荷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得影响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施的安全; (2)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闸阀、雨水口、测量标志以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且不得妨碍其正常使用; (3)人工挖槽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 ,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 2m。 (4)当开挖沟槽发现已建的地下各类设施或文物时 ,应采取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沟槽的开挖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 1)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 2)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 ( 3)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 在后续施工监测中,应注意 槽 边荷载 , 严禁向 沟 壁排水和用水浸泡 沟槽 四周的土体,应尽量避免地表水流入沟槽。 在 沟槽 施工时 , 严禁停断抽水的电源,以防水位回升造成重大损失,以 保证整个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不得在原支护体系条件下超挖,给工程带来安全质量隐患。 加强 沟槽变 形观测工作, 在开挖 过程中,随时观测沟槽侧壁变形情况,21 挖掘机严禁破环护壁设施,以保证沟槽及人员、机具安全。 五、应急措施 1)、如果出现险情,应立即停止险情处的土方开挖工作,并及时疏散现场施工人员至安全地带。 2)、用挖掘机等机械快速回填土方到险情处支护体系的底部,防止支护体系的整体滑移而带动更大面积的支护体系险情。 3)、观测位移变形,如果裂缝较小且趋于稳定,可在原有支护体系上加固处理。 4)、如果变形较大,原有支护体系已经完全失效,则可用机械辅助人工分层分段重新加固险情段。 第九节 土方调配及转运 一、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